陈昌浩(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5:24:50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昌浩案终于浮出水面。
1980年8月21日,陈昌浩追悼会在北京举行,徐向前主持追悼会,公开承认其为革命做出过应有的贡献。
1981年,朱玉以“竹郁”为笔名撰写了报送邓小平的《“西路军”疑》,对西路军问题提出看法。不久,邓小平批给西路军幸存者李先念阅。
在为西路军正名问题下,当年的另一位知情者陈云起了重要的作用。
1981年11月22日,陈云同李先念谈起西路军问题,陈指出:“这个问题不能回避,西路军过河是党中央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而决定的,不能说是张国焘分裂路线的产物。”
1982年2月27日下午,陈云在住所内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党委会议。会后,他同李先念谈话,李提到邓小平批给他阅的《“西路军”疑》一文。陈云再次说:“西路军是当年根据中央打通国际路线的决定而组织的,我在苏联时,曾负责同他们联系援助西路军武器弹药的事,而且在靠近新疆的边境上亲眼看到过这些装备。西路军问题是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我今年77岁了,要把这件事摘清楚。”谈话中,他建议李先念准备一份有关西路军问题的材料。
根据邓小平的批示和陈云的建议,李先念组织人员历时一年,查阅了大量原始材料,于1983年初写成《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郑重指出:“西路军执行的任务是中央决定的。西路军自始至终都在中央军委领导之下,重要军事行动也是中央军委指示或经中央军委同意的。因此,西路军的问题同张国焘1935年9月擅自命令四方面军南下的问题性质不同。西路军根据中央指示在河西走廊创建根据地和打通苏联,不能说是执行张国焘路线。”
1983年1月5日,在看完李先念派人送来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附件(当年中央军委和西路军领导人之间的来往原始电报)后,陈云委托秘书电告李先念办公室:
送来的电报已看过了,可以送小平同志。西路军打通国际路线,是党中央、毛主席过草地以前就决定的。当时,共产国际也愿意援助,二百门炮都准备好了,我亲眼看见的。西路军的行动不是执行张国焘的路线,张国焘路线是另立中央。西路军的失败也不是因为张国焘路线,而主要是对当地民族情绪、对马家军估计不足。
在此,陈云还为陈昌浩说了公道话,西路军失败不是陈昌浩个人的责任,“主要是对当地民族情绪、对马家军估计不足”。3月8日,陈云又就此致信李先念:“你写的关于西路军历史上几个问题的说明和所有附件,我都看了两遍。这些附件都是党内历史电报,我赞成把此件存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党的中央档案馆。可先请小平同志阅后再交中央常委一阅。”3月22日,邓小平在李先念写的说明和附件上批示:“赞成这个说明,同意全件存档。”
得到邓小平、陈云等中央常委的同意后,这一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是非终于得到澄清。不过,当时李先念的说明和中央常委的批示只限存档,公众并不知晓。
路军问题解决后,陈昌浩的平反也相应地提上议事日程。
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亲自批示为陈昌浩恢复名誉,批示指出:西路军失败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并非故意为之,陈昌浩是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应该恢复名誉。
在一切拨乱反正后,西路军和陈昌浩在党史、军史上的地位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其“和张国焘路线彻底划清界限”。
1996年10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的时候,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一书出版,该书对陈昌浩的分析清晰而且客观公正。
1997年7月,中国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出版,在“陈昌浩”词条中,中国军方、学界公开承认他是“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并实事求是地指出:“1936年10月,奉中央军委命令,与徐向前率红四方面军一部西渡黄河作战,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
2000年6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了《陈云年谱》,其中公开披露了陈云提议并主持为西路军平反一事的全过程,从而对西路军的历史是非作了公开澄清。
2001年11月7日,江泽民在纪念徐向前元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奉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指挥部队与敌人血战4个多月,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在此,江泽民实际上也高度评价了西路军的最高领导人陈昌浩。
2001年1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功勋卓著英名永存——纪念徐向前同志诞辰100周年》一文,其中有:“1936年10月下旬,根据党中央、中革军委的部署,徐向前和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第5、第9、第30军共两万余人的部队,西渡黄河,征战祁连山,以实现‘打通国际路线’的战略任务。西进的途中,遭遇到驻守甘肃、青海的马步青和马步芳以骑兵为主力的‘马家军’3万余人和10万民团的疯狂围追堵截。徐向前同志以其冷静的头脑、顽强的意志、卓越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率部同强敌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血战。由于河西走廊地区没有根据地,没有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没有援军,西路军孤军苦战四个月,歼敌2.5万余人,最终未能免于失败。西路军指战员所表现出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成为我军战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在此,西路军和陈昌浩的历史功勋事实上得到了更明确的肯定,并明确提出西路军失败是“由于河西走廊地区没有根据地,没有党的工作和群众基础,没有援军”,而不是陈昌浩个人的原因。
谁想到,威震红军的大将陈昌浩,他的座下拥有一大批日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的人物:国家主席李先念和十大元帅之一徐向前是他的副手。红军杰出将领徐海东、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以及陈再道、程世才、洪学智等数百名将军;前国防部长秦基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和刘华清等首脑人物,昔日都只是陈昌浩部下的一些连、排长而已。
现在,陈昌浩的故居已经修葺一新,向世人诉说着其主人“由神奇而腐朽、由腐朽而不朽”的传奇一生。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