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暴拆迁透支的社会权利与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25:37

粗暴拆迁透支的社会权利与幸福

2010年05月18日06:59潇湘晨报晓宇我要评论(37) 字号:T|T

居住是一种幸福,熟悉是一种幸福,活着更是一种幸福。

福建省永春县91岁老人刘线,在接到拆迁通知书10日后,于5月10日晚于家中平静地服农药自杀,赶在老房子动迁之前,终老于斯。这一幕,让人想起四川成都女子唐福珍自焚前誓言“房在人在与房屋共存亡”的惊心动魄,践行诺言的方式也许并不一样,却足以让人在无声处泪流满面。

91岁了,距离幸福是这样的近,距离幸福又这样的远。离开之前,老人在二女儿家的每个房间门前都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回到屋中,她把夹在玻璃镜框里的老照片一张张翻出来,挑了女儿年轻时的几张黑白小照片和一张结婚照摆到柜橱上。

历尽沧桑后仍是如此留恋幸福,但追求一生的幸福依然在最后触手不及。

老人所在的永春县五里街镇镇党委书记在接受采访时仅说了一句“此事和拆迁无关”便挂断了记者电话,而村里知情的老人说,死前三四天,刘线一直在抹眼泪,时不时地念叨着“没地方去了”。据悉,此次拆迁的过渡期限为36个月,期间村民们只能租房住,但对于老人来说,“租房太难了,因为担心老人死在自家的房子里,所以没有人会租房子给年纪大的人”。

这是一个人孤独面对未知改变时的灾难,这也是幸福被漠视时所有人的灾难,因为这世界所有的人,都会老去。害怕拆迁后拖累子女、无处可去,这是一个十分抑郁的理由,这是一个十分慈爱的理由,这还是一个十分心碎的理由,在老房子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实在害怕用余生去面对一个强大而冷漠的现实,去面对一个孤独而陌生的改变。当一生用尽,面对生活剧烈的改变时,权利也已经用尽,年轻的与年老的都一样没有信心面对未来——老年人最是脆弱,因而抵制拆迁最强烈的正是老人。

在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最能体现改变的拆迁不问情由地暴风疾雨,更遑论顾及老人的心理感观。粗暴的拆迁,并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机器碾压的轰然,这种功利的急促,是对社会权利与幸福的透支,余生不多的老人被透支得最快,也消亡得最快。而大多数的老人,他们透支生命的权利与幸福,却是为了下一代的权利与幸福不被透支。

江苏东海县92岁的老人陶兴尧,在早前的几个月,为抗议意料之中的强拆,与儿子一起在家中自焚,68岁的儿子死了,他却痛苦地幸存,偶尔在醒来的时候就问身边的人,儿子怎么样了,家里的房子和猪还好不。此前的老人,常说的话是“活着就好”,他搬来与面临拆迁的二儿子同住,是担心“老二不识字,脾气直,我去做个伴,能壮胆”,“老人去年搬来后,就没出过家门,他怕房里一旦没人了,就有人把房子强拆掉。房子又老又旧,天气潮湿的时候,屋里也潮湿,但老人就是不出门”。守住房子,就是守住一生的幸福;守住房子,就是守住下一代的权利与幸福。

活着是一种幸福,但有时候是用生命去换一种正在失去的权利与幸福,或者因为幸福的不可预期而以生命追随。粗暴的拆迁也许并不在乎有限的几个生命,但那些生命曾经是那样在乎追寻一生却又那样遥不可及的幸福。5月13日,91岁的刘线老人已经出殡,“这么快下葬是不符合风俗的,听说政府给了她儿子钱”,村民说,钱不是赔偿款,可能是以救济金的名义发的。粗暴的拆迁,大多数是不给钱就想了事,到最后往往是大不了给钱了事。

孤独与暴力,是老人在拆迁中最难面对的,儿孙们权利与幸福的流失,又是老人最痛心的,当粗暴拆迁透支几代人的权利与幸福,走远的老人似乎在提醒,被透支的权利与幸福不知何时还会有偿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