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的旗帜上书写移民风采(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4:48
共和国的旗帜上书写移民风采 稿件来源:南阳日报

  (上接A1版)不得不赞叹这个书写下现代传奇的伟大时代——以人为本、方法创新、和谐思维。

  ——大搬迁中,淅川开创了全国大搬迁指挥系统之先河,成立了统一指挥、高速运转、科学协调的指挥体系,形成了“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搬迁新秩序,使安全、顺利、和谐成为搬迁的主题。基层党员干部运用“群众反映问题——信息收集——问题通报——处理解决”一整套的工作流程,着力扫清“两会一部”兑付等 “搬迁障碍”;创造“六到户”工作法、“轻装搬迁”工作法、“步步为营,层层把关,户户签字,一步到位”的新村建设办法等。

  ——新村建设中,南阳创造性地采取移民户与迁安委员会签订委托建房协议书,迁安委员会与迁入地乡镇政府签订转委托建房协议书的“双委托”办法,一举破解了移民新村建设、管理两大难题。科学规划,建设50年不落后的移民新村,使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样板村。创新移民房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县乡指挥部、质量监督机构、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移民迁安组织 “五级联动、五位一体”的质量监管体系,使移民房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创新,让大搬迁一往无前,无所阻挡!大搬迁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见证了以人为本、感恩移民,从严执政、强化队伍,是南阳“移民工作法”的力量源泉;见证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是南阳破解“天下第一难”的不二法宝。一是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各移民县市区、各移民乡镇主要负责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指挥在一线、战斗在一线、吃住在一线,村级党组织在移民工作中得到加强。二是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实践证明,广大党员干部是实施移民迁安工作的主心骨和中坚力量,他们不仅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甚至为移民搬迁忍辱负重,受尽委屈。三是确立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各级移民干部视移民为父母、把移民当亲人,千方百计解决移民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好移民的合法权益。四是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执行移民政策、选择移民安置点、确定房屋户型、建设房屋上,实行阳光操作、公开透明,与移民充分对接,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组织移民群众全程参与。五是组织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移民迁安。市、县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活动,向上争取政策、项目、资金,对移民村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回望两年的搬迁路,丹江口库区和谐移民,以其创新的时代特色,成为珍贵的国民记忆,写进文明进步的历史。

  移民与干部:

  和谐搬迁的中流砥柱

  时代作证,丹江作证,搬迁是一条荆棘丛生之路。在这路上,有移民乡亲“却与故土别,泪落连珠子”之泣,更有基层干部因不被理解而“涕泪满衣裳”之伤。泪坠尊者,移民乡亲和基层干部泪河澎湃,奏响了有情有义的大搬迁之歌。

  向经历半个世纪的渠首移民致敬!舍小家、搬新家、为国家,他们付出希望和生命的代价,铺就了南水北调建设的坚实路基;他们承担了时代发展的重任,推开了中线工程移民的大门!

  何肇胜,半个世纪以来库区彻头彻尾的“移民标本”:22岁远迁青海,后返回淅川老家;30岁再迁湖北,再返回淅川老家;74岁的他,明年将随着儿孙迁往新乡。

  1958年,“腰斩汉江”大会战建一道大坝形成了“亚洲最大的人工湖”,次年4月移民在即,世居下寺的何肇胜迁入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两年后返回淅川老家。1966年3月8日,作为生产队长,他带领44户族人搬到湖北荆门十里铺公社黎明大队十四队。一段时间后,他和20多户本家陆续返回老家,在江边山坡上居住。

  明年,他将与8万名库区乡亲一样扎根异乡,建新家、创大业。他们用自己的奉献写下“为国家”三个大字。

  为身负重任的库区移民干部而感佩!流血流汗掉眼泪,他们情系移民、忍辱负重,力破“天下第一难”;他们夜以继日、无私奉献,树立起基层党员干部当代楷模的时代形象。在今年大搬迁中,最让人酸心又痛心的是安建成的“跪”和罗建伟的“站”!

  安建成,老城镇陈岭服务区副主任。1987年,他随着51016部队军工班驰援老山前线,次年退伍当镇干部22年从未与人“红过脸”。

  6月26日午后两点,安建成正带着大型铲车在安洼村拓宽搬迁路面。“安老四,你娘的,怎把老子祖坟铲了!”突然,60多岁的移民全寿山带着妻儿老小冲了过来。全家老二掂着石头扔了过来,安建成一闪躲过飞石,却挣不脱全寿山夫妇的撕扯。

  “让他给老子祖坟圆坟!”全寿山不依不饶。“我去磕头圆坟!”陈岭服务区主任杨根平挺身而出。“不行,非得让安老四来——”一根接着一根吸着烟,末了,安建成说:“走,我去!”两尺高的火纸烧过,万字头鞭炮响过,他双膝跪地郑重三叩首。那晚,他和战友醉成了一摊泥。

  罗建伟,以一个党委书记“被罚站”的方式,书写了2010年这个夏天大搬迁的特别感动!

  “宁死淅川,不去邓县(州)!”4月20日,天一大早就下起了雨。7时40分,西岭有移民陆陆续续在大石桥乡政府门前集聚,要求调整安置地。听到喊声,乡党委书记罗建伟立即到政府门口调停,不料被如潮的移民群众包围。

  一个80多岁的老奶奶突然跪倒在地,罗建伟连忙去搀扶,人群中却有人大喊一声:“书记打人了!”一时间,有拳打的,有脚踢的,还有用水果刀、磨尖车条向他身上乱戳一通的。虽是“自身难保”,他还是一手搀起了那位老奶奶。

  “不得吃饭,不得喝水,不得上厕所!”直到下午6时20分,持续了10余个小时的“罚站”,罗建伟默默站立于人群之中,困极时他想起了上世纪送移民去青海的父亲。翌日起,他十去邓州,与安置地反复沟通协商。罗建伟说:“我宁让群众骂一阵子,决不让群众骂一辈子。”

  在安建成的“跪”和罗建伟的“站”之间,是基层移民干部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移民乡亲的无限真情,还有对移民事业的倾情奉献!

  “移民精神”:

  新南阳建设的时代丰碑

  生动的是实践,凝练的是精神。感动于移民乡亲为南水北调作出巨大贡献,南阳广大移民干部以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拼命工作、创新工作,他们书写了新时期南阳形象的精美名片“移民精神”——顾全大局、舍己为公,万众一心、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拼搏进取。

  伟大的事业,来源于伟大的精神力量;移民精神,孕育于伟大的移民实践。分管移民工作的副市长崔军认为,南阳的“移民精神”是丹江口库区广大干部群众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移民过程中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升华,铸就了美好南阳的时代丰碑。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这是移民精神的灵魂。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共淹没淅川土地362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达7.4亿元;总动迁移民20.2万人,历时20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淅川将新增淹没面积22.96万亩,静态损失约90亿元;动迁移民16.2万人,相当于湖北省5个县市移民的总和。

  ——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移民为国作贡献,我为移民作贡献。”广大基层移民干部,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至村组干部,他们都以高度的使命感、强烈的事业心全身心投入到移民工作中,把奉献当成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身先士卒,甘于牺牲,全心全意地为移民服务,塑造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良好形象。

  ——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全省人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精神,共同承担起这一沉甸甸的历史重任,奏响了团结协作的时代壮歌。移民工作中,坚持全党动员、全民行动,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全面负责,移民部门综合管理,相关单位各负其责”的移民工作体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效运转。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面对外迁之后的新家园,面对现实生活的新变化,从山区来到平原的移民不等不靠,在安置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定信心创大业,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奋力拼搏的凯歌。正是在这种拼搏实干精神的激励下,移民乡亲在新家园迎难而上,开始融入当地、发展经济。

  没有什么力量能超越或代替思想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移民搬走了,沉淀下来的是精神。无论当下,还是未来,源于南阳历史与移民文化的移民精神,都是凝聚力量、统领行动、催人奋进的催化剂,是应对下一个挑战的一把钥匙。伟大的“移民精神”,正是南阳传统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交融,必将凝聚起南阳后危机时代的精神力量,激励着南阳人以创新的姿态阔步走向未来。

  当前,试点移民和第一批移民已从生产、生活、情感上开始融入当地……

  第二批大规模移民新村建设也全面展开。目前,全市55个集中安置点新村征地、附属物清理、“三通一平”工作已经基本完成,40个完成了移民房屋招投标工作,建设质量整体处于可控状态……

  不仅如此,“移民精神”将凝聚后危机时代南阳更大的精神动力,更加坚定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意志,更加激励全市人民投入到保增长、调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去,为建设富强美好和谐新南阳提供精神支持。①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