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走廊外交”的偶然与必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48:17

中日“走廊外交”的偶然与必然

2010-10-08 07:54:04

浏览 11617 次 | 评论 8 条

媒体专稿,勿载

 


    布鲁塞尔的欧亚峰会,平淡无奇中因为中国的表现而充满传奇。一是温总理高调支持希腊,另这个欧洲经济危机的渊薮国倍感温暖;二是由于中日钓鱼岛船撞风波而让外界猜测中日总理能否实现会晤?尤其后者,攸关中日关系的走向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由于峰会前中日两国政府均否定“温菅会”,因而更给世人留下了大大的悬念。
    悬念最终以不可思议但又符合逻辑的方式解开。布鲁塞尔时间4日晚亚欧首脑会议之后,温家宝总理和菅直人首相隙在走廊“偶然”相遇,进行了25分钟的“交谈”。这个“偶然”颇具玄机,按照日本新闻网透露的内幕,菅直人与温家宝对向走时,在走廊里“相遇”,相互打了招呼,“刚好”走廊里有两把椅子,而且“刚好还有一名翻译在场”。日媒称之为中日外交史上的佳话。
    中日“走廊外交”是否两国刻意的安排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偶然”隐喻着中日外交的“必然”---中日关系不能持久对抗下去,必须找到和解因应之策,这才符合两国利益。中日两国的“走廊外交”恰恰体现了中日两国理性的双赢诉求,达到了心照不宣的外交效果,有助于使两国关系重回战略互惠的轨道上来。
    虽然,两国总理在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依然坚守底线各说各话,但是能够坐下来各自表达,足以说明中日两国紧张的外交关系得以缓解。东北亚关系错综复杂,利益交错,中日关系为本区域地缘稳定的基石,中日关系交恶,绝非整个东亚所乐见。因此,评析本次“走廊外交”,必须有更为广阔的外交视野:一方面,中国人不可以倨傲地认为日本人向中国人低头;另一方面,日本人亦不可以觉得失了面子。否则,两国就会被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情绪所缠绕,使两国关系丧失方向。事实上,两国内部已经出现这种苗头,尤其是日本右翼分子,不仅对中国游客进行滋扰,而且向中国已故总理周恩来的诗碑泼漆。如果说中日关系在政治外交层面持续冷下去,两国民间对抗的情绪则会延烧蔓延,不可收拾。
    因此,中日两国的“走廊外交”不啻于止血剂,使暗潮汹涌的中日关系归于常态化。事实上,无论中日,都付不起中日交恶的外交代价。尤其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要稳定地缘政治环境,为和平发展营造稳定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地缘平台;对于日本,则需要借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尽快从迟滞不前的经济困境中走出。更现实的是,日本菅直人政府的政权基础并不稳固,钓鱼岛问题处理上的莽撞失当,更加剧了其政权危机。连日来,朝野政党和各派媒体对菅直人政府的批评足以说明一切。中日“走廊外交”使菅直人政府松了一口气,“因为中日关系不尽快改善的话,他的首相宝座底下就等于埋了一颗地雷。”(日本新闻网评价)
    21世纪亚洲时代的帷幕已经拉开,中日两强互惠才可稳定亚洲多赢的根基。事实上,近期中国媒体的舆论方向已经有所侧重,从指责日本政府转到日本不要被美国利用的方向上来。确实,钓鱼岛主权问题向来是中日之间的双边问题,一旦把美国拉进来,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中日“走廊外交”避免了中日关系恶化升级,但是并不意味着两国关系必然一片大好。必须看到,中日关系在钓鱼岛问题上还存在着五大结构性矛盾:一是在主权问题上双方各不相让,绝无交集;二是两国政府对于彼此对渔船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立场仍尖锐对立;三是两国内部的民间对立情绪依然势不两立;四是中国对日的反制措施还在继续;五是美日推演夺回钓鱼岛严重刺激中国。
    而且,无论中日两国政府还是媒体,对于此番“走廊外交”都没有使用“会晤”、“会谈”等外交属于,而使用了非正式的“交谈”。可见,中日之间还都在试探,互信程度并不高。

1

上一篇 << 高工资时代的实惠与虚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