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联大是战时办学的标本(新京报 2007-9-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00:23
西南联大是战时办学的标本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9-21 9:00:49 · 来源: 新京报

讨论西南联大的意义必须将它与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不要抽象讨论问题,或者将什么东西都往“西南联大”这个筐子里装。西南联大的基本意义在于战时特殊时期的办学模式,以及它在保持大学原有的传统中所做的努力。
西南联合大学已经成为20世纪中国教育史的佳话,专家有诸多研究专著问世,无须我再饶舌。在讨论西南联大意义的时候,一般公众最喜欢的方式,就是像仓库管理员盘点一样,列举著名人物的清单,比如出现了多少名人、多少诺贝尔奖得主、多少院士等等。这种列举法固然很有效果,但有些东西是无法列举出来的,比如它的自由学风、民主精神、专家治校等传统。更重要的是,那些名人的成才,尽管与西南联大的启蒙教育相关,但我想,它更与老北大、清华、南开的人文密切传统相关。西南联大的老师和管理者,都是这三所学校去的,西南联大不过是“五四”传统在西南边陲的再一次操练,所以不要把什么功劳都归结到西南联大去。西南联大最主要的特点,在于创立了一种战时办学的模式,既保持了老学校优良的启蒙传统和人文精神,又有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和办学模式。关于这一点,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
西南联大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善行(这是战争时期所有人共有的特点),通过行走开始真正接触民间。由学生和少数老师组成的“湘黔滇步行团”,从长沙到昆明3500里路程,拔腿便走,一走就是三个多月。国难时期,他们将流亡、学习和采风结合在一起,在闻一多先生带领下,一路走还一路学习、工作,吃苦耐劳精神令人感动。我第一次接触有关西南联大的资料,是多年前在图书馆翻阅到一本1946年商务印书馆(上海)出版的小册子,叫《西南采风录》。这是西南联大教育系学生刘兆吉,在长沙到昆明途中收集的民歌结集,有中文系主任朱自清的序言。据说这一次采集的民间歌谣达2000多首(这些民谣如今下落不明),得到了闻一多和朱自清的赞赏,但印出来的却只有70多首。朱自清在序言中说,有些歌谣“因不适于一般读者,都已删去”。朱自清的序言写于1939年,书稿出版是1946年,删除者无疑不是出版社,而是编者自己。这不过是孔子“删诗传统”的现代延续而已,与当年北大歌谣研究会和《歌谣周刊》的观念相比,西南联大就显得有点保守了。
西南联大给我的第二个印象,就是民族主义情绪浓烈,这与当时民族和国家危难的局势相关。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联合大学“先后毕业学生二千余人,从军旅者八百余人。河山既复,日月重光,联合大学之战时使命既成,奉命于三十五年五月四日结束”。接着他谈到西南联大值得纪念的四条理由依次是:1、联大“与抗战相始终”,是民族救亡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2、三位校长合作愉快,一改文人相轻的传统陋习,“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3、保持了北大、清华、南开的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弘扬民主的办学精神;4、结束“南渡”重返中原,不仅仅是学校的荣耀,也是民族的荣耀,“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
冯友兰纪念碑碑文已经把西南联合大学的意义说得非常清楚。讨论西南联大的意义必须将它与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结合在一起,不要抽象讨论问题,或者将什么东西都往“西南联大”这个筐子里装。西南联大的基本意义在于战时特殊时期的办学模式,以及它在保持大学原有的传统中所做的努力。如果还要往深处思考的话,就是西南联大为“五四”知识分子接触民间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渠道,让他们再一次发现了文明传承的民间根基,以及理想化的文化模式之虚妄。倘若单纯讨论大学的意义,还不如直接去研究传统的北大、清华。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wenyu/1040/2007/09-21/018@090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