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人物 永不磨灭的贡献(新京报 2007-1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1:41:41
被遗忘的人物 永不磨灭的贡献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7-11-23 10:20:11 · 来源: 新京报

对黄钰生、郑天挺、陶云逵等重要人物对联大贡献的梳理
在西南联大历史上,有一些人物对其历程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有一些学术大师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但是岁月是一把无痕的刻刀,对于他们的记忆,随着时间正在逐渐淡漠。本版通过爬梳材料,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些大师的记忆。
南开南迁领头人
黄钰生(1898~1990)

1937年10月,南开大学部分教授在长沙临时大学校舍留影。左五为黄钰生。
字子坚,湖北沔阳人。著名教育家。先后任南开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天津市图书馆馆长等职。
1916年,黄钰生考入清华学校。1919年,赴美留学,入劳伦斯学院攻读英国文学和西方哲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教育学和心理学,1923年获得硕士学位。1925年归国,任南开大学教育学与心理学教授,先后开设普通心理学、教育概论、儿童心理学等课程。1927年后,黄钰生任南开大学秘书长,主持南开大学文科教学与科研的改革。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全力保卫南开校产,后随校南迁长沙,参与筹办北大、清华、南开合组的临时大学工作。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时,任临大师生湘黔滇旅行团辅导委员会主席,领导旅行团步行至昆明。1938年,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设长,后任联大师范学院院长,讲授教育学概论、教育哲学、普通教育法等课程。1940年,联大师范学院设立附属学校,黄钰生兼任附属学校主任。此后,他积极与云南省教育厅协商,举办师范专修科,他自兼专修科主任,为云南中等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大批抗战人才作出了积极贡献。抗战结束后,黄钰生任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主持学校复校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南开大学收回八里台原校舍852亩,接受六里台敌产中日中学、农场、综合运动场、苗圃等110亩,为学校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昊
西南联大的总务长
郑天挺(1899—1981)

郑天挺,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福建长乐人。
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字毅生,福建长乐人,生于北京。1917年入北京大学国文系,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22年考入北大文科研究所国学门,师从孟森治明清史,并参与整理明末清初大内档案。研究所毕业后留校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兼北大秘书长等职。抗战开始,北平沦陷,北大校长在庐山开会,郑天挺保护师生安全离校,于12月与其他教授辗转抵达长沙。临大迁昆,他负责蒙自分校的筹备工作。在西南联大期间,除了在历史系任课之外,兼任北大秘书长、北大文科研究所副所长,自1940年起担任联大总务长。郑天挺讲课条理清晰,经常结合西南地方史实举例。在西南联大期间写成《清代皇室之氏族与血系》等论文,用大量史料证明了满汉民族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有力地驳斥了日本为占领东北而制造的“满洲独立论”。联大结束,三校复员后回北大任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北大秘书长等职,1952年调至南开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1963年任副校长。
主持边疆人文研究室
陶云逵(1904—1944)

陶云逵,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江苏武进人。
江苏武进人,中国现代著名社会学、人类学家,中国西南边疆社会研究的拓荒者。
陶云逵早年就读天津南开中学,1924年9月考入南开大学文科,1928年肄业,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从欧洲人类学大师欧根·费雪尔攻读人类学,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陶云逵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担任调查研究工作,他采用实地调查方法,以中国境内各种社区类型为对象,阐明本国的社会实际,发展中国化的社会学。他深入云南,调查边疆社会,搜求第一手资料,先后在云南傣族、傈僳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测量了数千个案的体质,在西双版纳地区,搜集傣族个案测量约1000个,撰成约10万字著述,受到海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值得一提的是,其调查中还包括有珍贵照片数百张,是极为难得的“社会活化石”资料。抗日战争爆发后,陶云逵任教云南大学教授,1940年底兼社会学系主任,开设社会学、人类学等课程。从1939年10月起,他开始兼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社会学系讲师。1942年,转入西南联大社会学系任教授,成为当时西南联大年轻教授之一。
1942年6月,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成立,陶云逵受聘为研究室主任,主持全面工作。边疆人文研究室的建立,是南开历史上的壮举,也是西南联大独具特色的学术成就。《边疆人文》自1943年至1946年在昆明油印三刊三卷,计18期,发表论文31篇,成为艰难抗战环境中闪烁着科学光芒的重要学术刊物。
□王昊
深谙少数民族史
向达(1900-1966)

向达,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字觉明,湖南溆浦人,土家族。
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字觉明,湖南溆浦人,土家族。1919年以第一名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东南大学)数理化部。翌年,转入史地部,受柳诒徵、汤用彤、陈鹤琴等教授亲炙。1933年发表长文《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奠定了他在中西交通史领域的权威地位。这篇文章以长安为中心,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唐代与西域诸国之间紧密的文化联系,包括经济、音乐、绘画、舞蹈以及生活方式等许多方面。次年,又出版《中西交通史》一书。1935年秋,被派往欧洲访书。他先在牛津大学鲍德里图书馆,后赴伦敦不列颠博物馆,整理中文旧籍,详录经眼的敦煌写卷,同时抄录了大量的中西交通史资料,以及与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太平天国有关的重要文献。1937年,赴柏林、慕尼黑、巴黎的科学院、图书馆参观,继续访求敦煌写卷、耶稣会士的资料。1938年,携游历所获的数百万字的资料回国。1939年春,在浙大史地系任教半年,秋转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1942年至1943年,参加西北史地考察团,并任考古组组长,实地勘查敦煌千佛洞、安息县万佛峡,以及阳关、玉门关遗址。1946年,任北大历史系教授。1957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1966年病逝。
向达是著名的中西交通史专家,对敦煌学、唐史、西域史、西南少数民族史、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均有精湛的研究。其主要论文收入《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一书,此外还翻译《史学》、《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匈奴史》、《鞑靼千年史》和《社会科学史纲》等书,以及《西洋番国志》、《两种海道针经》、《郑和航海图》三种校注。
□朱洪斌
在云南开展自己的实验基地
陈达(1892-1975)

陈达,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浙江余杭人。
西南联大社会学系教授。字通夫,出生于浙江余杭。1911年考取清华学堂留美生,公费赴美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后长期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28年—1944年兼任系主任。1939—1946年兼任清华大学国庆普查研究所所长。普查所对贡县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昆明市、昆明县、昆阳县及晋宁县等地在内)进行人口普查及人民生活普查,实际上是陈达人口问题研究的一块试验基地。1948年,陈达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是国内外人口问题、劳工问题和华侨问题方面的知名学者。曾经担任国际人口学会会员、国际统计学会会员、太平洋学会会员以及学会东南亚部负责人。陈达治学严谨,重调查研究,对学生要求甚严,一丝不苟,指定的参考书必须按时交读书报告,其对人口问题的学术观点如主张节制生育、重视人口质量等备受国内外推崇。所著《人口问题》、《中国劳工问题》均被列为大学丛书。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ulture/2007/11-23/011@1020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