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千弓和他的“三四零一”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48:58
作者:常崇宜  发表时间:2007-5-29  访问:1956次  

      王千弓曾任武汉市政府秘书长、江汉大学校长、市政协副主席;又是我国著名的秘书学家,中国高教秘书学会名誉会长。他设计了一个“三四零一工程”,是专门为离退休的老干部和老秘书们设计的,早已流传京沪鄂各地,受到许多老同志的赞扬。        所谓“三四零一”,概括起来就是:“三得”、“四保”、“从零开始”、“一生苦短,知足常乐”。       “三得”,即“看得惯”、“忘得快”、“想得开”。       “看得惯”是说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新现象要看得惯,不要大惊小怪,更不可耿耿于怀,这样才能保持心平气静,生活平衡。自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新事物,多数是好的,但也有一些肮脏的现象,老同志要区别不同情况对待,要知道许多新事物是社会发展前进中的必然。比如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总比大家都穷更接近社会主义。老同志要对新事物看得惯,不必像鲁迅先生写的九斤老太太一样,有一种今不如昔的感觉。当然对于违法犯罪现象,那是应当爱憎分明的。       “忘得快”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对过去历次政治运动中个人的恩恩怨怨,坎坎坷坷,要彻底忘掉。在那些年代,运动不断,今天你整我,明天就可能我整你,到了最后恐怕谁也没有跑脱过,“阶级斗争越来越尖锐”,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嘛,千万不可老是一团心病,要赶快忘掉。二是说对于自己当年的经历与功劳,写写回忆录,教育后人是应当的,但也不要当成了不起的“包袱”去背,实际上个人的贡献是有限的,没有谁地球都会照样转动。       “想得开”是对人走茶凉要想得开。“人一走,茶就凉”实际上是一条规律,不凉才是怪事。过去车水马龙是由于工作需要,如今门可罗雀正好养养浩然正气。有什么想不开呢?总之,这“三得”都是为了保持心境平和,适应大自然的规律,安度晚年。       “四保”是“保老伴”、“保老命”、“保老本”、“保老友”。       “保老伴”,这是“四保”之首。人老了至感孤单,保老伴至关重要,也就是保自己。王千弓有个顺口溜:“有了老伴保老伴,没了老伴找老伴,找了老伴保老伴”;“儿女成行,不如老伴在堂”。保老伴的基本方法是夫妻互保,“老伴生气你就笑,老伴动怒你就跑。整天围着老伴转,家里活儿多多干”。第二个方法,是结发夫妻不妨有时共同回忆一下“当我们年轻时候”的初恋情景,浓缩黄昏之恋。第三就是经济上一定要公开,不可为一点钱而终日计较不休。       “保老命”,就是要千方百计保持健康。笔者与王千弓因为都在研究秘书学,他长我几岁,也算是有近20年来往的良师益友了。然而在保持健康上,他比我作得好得多。去年10月在武汉看到他起居有时,衣着宽松,思维敏捷,坚持运动。他全年游泳锻炼,寒冬不断;每年爬山一次,时而西藏,时而峨眉、黄山;常年著述,快到80高龄,还在编审全国秘书教材。我和王老都患糖尿病,也算同病相怜,但他的血糖控制在7度以下,我则不喜运动,以至最高达到20度,每到医院,必劝住院。     “保老本”,也有双重含义:一是重视晚节,在政治上不可马虎,要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要成为坏人的保护伞,要廉洁自律,清白做人。有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王老兼任武汉市气功协会会长,法轮功组织几次表示愿意捐一笔款,以求批准建立一个垂直机构,他一直没有同意,这在法轮功的问题尚未被揭露前,确系难能可贵的。二是要把自己的工薪节余储蓄起来,以备晚年急需;自己的钱不必公开给儿女,让儿女自力更生:“儿女发财,不如自己荷包里有现洋”。这也是寓意深长的至理名言。     “保老友”,人老了容易怀旧,对少年时的同窗好友,工作后的老战友、同事,都应保持联系,有所往来,这是排遣老年孤独,了解外来信息的好方法。王老在旧中国的中央大学读书时加入了地下党,1999年还应老同学之邀,去台湾参加同学聚会。     “从零开始”,他认为离开工作岗位,就是无官一身轻的老百姓。别人有时请你去什么场合捧捧场,介绍你是原老秘书长、政协老主席之类。他说我就说:“原就是圆,圆就是圈,圈就是零,”意味着离休以后就要从零开始,放下你过去的官架子,官架子从来不是香东西。从零开始,对新领导的言行,就易换位思考理解,对老百姓的疾苦,就会体会深刻。也才能达到古话说的:“大道无形,大德无名,大智无谋,大勇无力”的思想境界。       “一生苦短,知足常乐”,风风雨雨,几十年弹指一挥间。要笑对未来,在人生夕阳红的第二起跑线上,活得年轻些。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我们要对人民知冷知暖,对自己知足知甜。不妨把生活安排得丰富、潇洒点,跳舞、画画、弈棋、钓鱼,写写诗,弹弹琴,都是年轻时没有时间做的,现在可以了吧。     十年前,为董继超、楼宇生、袁维国三先生编写的中央电大《秘书学》教材审稿,我和王老在上海与普陀山都同住一室,就听过他的“三四零一”工程,但那时我还比较年轻并又在职,故未能引起高度注意。如今不知不觉也进入古稀之年了,又在武汉同为教育部的秘书学系列教材审稿,重聆王老教诲,且又增加了新的内容,谨记于此,也算秘书史上的一点小轶事吧。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