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3:08:31
新教材我们该怎么教——《同分母分数比大小》教后反思
崔 霞
所属类别:数学 日期:2005-10-25 10:09:00 阅读次数:798
10月18日我执教了由教研员组织,面对新区老师开放的教学研究课《 同分母分数比大小》,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实验版教材第七册。
这个内容在老教材中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按照传统的的教学模式,老师们一般是不会把这个内容作为独立的一节课来上的,因为它看上去太简单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设计往往是先举一些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特点来总结得出结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比较习惯的做法是把同分母和异分母分数的比较放在一节课中完成。所以,当初教研员提出把这个内容单独作为一节课来进行公开教学时,几位执教的老师都有些茫然。
在进行教学设的过程中,经过对新的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标准进行反复研读,我发现把这节课的内容作为一整节课来上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以下,我就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来分析一下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在课的开始部分我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折纸来复习分数的形成以及组成。在总结分数比大小方法的阶段,我同时为学生提供了棋子、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实践总结得到以下这些方法:折纸法、实物比较法、画线段图、数据比较、数的组成、参数法等多种比较方法。最后一道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动脑筋题目,学生们同样可以运用刚才总结出来的方法,通过动手折纸等操作方法加以解决。这些细节充分体现了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前的教学设计中老师仅仅把单一的比较方法呈现给了学生,孩子们只有这一种方法可以运用。这节课上好后,孩子们通过思维的碰撞了解到同分母分数比大小有许多种比较的方法。这时,当我询问孩子们喜欢哪种方法时,发现画图、折纸、等方法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以前的经验,同分母和同分子的比较方法孩子们通常会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对两者产生混淆。现在孩子们知道了多种比较方法及其来源之后,相信即使混淆了、遗忘了、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得到正确的答案。
新课程理念的另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在确保学生都获得必备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应适当安排拓展性的数学内容,从而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所以在完成了基本的比较方法后,我设计了让学生接触假分数的这个环节,用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渴望。对用字母表示的数进行比较这个环节使学生把数学知识抽象化,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层层递进的练习设计锻炼了学生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课后听课老师们都不由得感叹:这个看似简单的内容也可以上的这样扎实、充实、有声有色。
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继续挖掘新教材的内涵,将其理念落到实处。为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学习能力、有创造能力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