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磨山:寻觅农耕岁月的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6:49
踏访磨山:寻觅农耕岁月的记忆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新闻网 磨山远眺 遗弃山下的石磨 布满历史烟尘的石磙和石槽

  厚重南阳

  NYWB

  □本报记者 王平

  

  南阳城西北30里有座山,堪称南阳农耕文化的缩影,见证着南阳农耕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这座山就是磨山。文献记载:“磨山在南阳县北30里,山出青石,可为磨石,故名磨山。”

  在一个秋日的上午,记者踏上磨山之顶,遥望广袤田野和烟云氤氲中的村庄,石磨、石碾、石槽,那农耕文明的点点滴滴仿佛穿越历史时空姗姗走来……

  

  一盘石磨

  追忆“农耕年华”

  

  马车、扁担、石磨、石碾、木犁、木耙……这些传统农耕时代一件也不能少的农具,在今天的南阳农户家里已很少见到。

  王先生在一个度假村吃了一次饭。度假村里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吃了什么,而是一个磨房,磨坊里有一盘老旧的石磨,一头毛驴和一位筛面的“农妇”。那盘石磨,勾起了他对那个渐行渐远的年代的生存记忆。

  王先生老家在邓州农村,祖祖辈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孩提时代,家中的玉米面、小麦面、绿豆面、高粱面都是用石磨磨出。石磨是乡里人必不可少的用具,“呼吱……呼吱……呼吱……”石磨的转动声深深地烙刻在他的童年里,母亲磨面时疲惫的身影至今还定格在他的脑海中。“用石磨磨出的白面原汁原味,既香又甜,没有菜下饭,一顿也能吃几个馍”。王先生说,“小时候家里就有一盘青石石磨,父亲也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就有了,父辈们都知道,‘好磨出磨山’。到南阳工作后才知道磨山就在南阳城西北30里处,想起磨山,就备感亲切。”

  王先生说,这几年,他几次踏访磨山,对磨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绪万千——南阳是农业大市,磨山可说是南阳农耕文化的缩影,但现在的南阳人多不知磨山,不能不为一件憾事。

  

  踏访磨山

  寻觅“石头的歌唱”

  

  王先生讲述的石磨故事让记者动容。昨日,记者与痴迷南阳文化研究的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孙保瑞一起踏访磨山。

  驱车从人民路上312国道,不一会儿便向北驶上了通往磨山的区间道。一路打听一路走,半个小时路程,一个东西走向、呈浑圆状的山便呈现在眼前。

  磨山山不大,主峰海拔不到400米。山上有石有土,石果然为青石,土则为黄土。山顶,几处庙宇隐约可见,给磨山平添了几分灵气。说起磨山,居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们都是一脸的骄傲:磨山上有刘秀饮过战马的“饮马槽”;有怎么走也走不到头的“狼洞”;最重要的是,旧时南阳农户家所用的石磨、石磙大多自出磨山。

  用磨山石制磨的历史到底有多久已不可考,但磨山石硬度高,用磨山石制出的磨特别好用、耐用却是人尽皆知。

  在磨山脚下,记者邂逅了董岗村老石匠董德俊。老人家已91岁,耳不聋眼不花,说起制磨生涯兴致勃勃。他说,当年磨山脚下几个村子里以做石磨为生的石匠很多,那时候,石磨是农民的生活必需品,几乎家家都有一盘,用磨山青石制作的石磨供不应求,直径2.4尺重500公斤的石磨,他一个月能做十几盘,最远销到湖北襄樊……

  到上世纪70年代,村子里有了机面房,石磨磨面的吱吱声渐行渐远。在磨山脚下的兰沟自然村,热情的村民带领记者寻找昔日石磨的踪迹——有的被农户放在院子里当坐墩,有的被丢弃角落,有的带着累累伤痕静卧沟壑、深藏杂草。记得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伫立在布满历史尘埃的石磨前,我仿佛听到了石头的歌唱。

  

  价值初现

  留住乡村“准文物”

  

  农耕工具发展经历了原始农具、传统农具、现代农具三个过程。不只是石磨,数千年农耕留下的农具,曾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农耕工具的改进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在磨山下采访时,记者见到了犁、耙、耧、石磨、石碾、石磙、木锨、箩筐、箩筛、簸箕、纺车、钉耙、镰刀等农具,它们的功能主要是耕地、碎土、收割、脱粒、研磨、加工等。如今,农业耕作跨入了机械化,祖祖辈辈用了数千年的农具逐渐躲进乡村记忆的深处,成为农家院中可有可无的摆设。

  然而,就是这些不再使用的器具,却牢牢地、深深地记载着那个时代的生活,凝结着那个时代的智慧,永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可能是由于时间相距还不够远的缘故,它们还没有成为文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它们距离“文物”已经不远了。南阳收藏家谢总喆说,在上海福佑路“古玩市场”,他曾看到成批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遗留下来的石磨、石槽、石碾等,有的卖给酒店或被嗜古的城市人买走,有的经由古玩商卖到国外……他觉得有必要给农民朋友提个醒:留住乡村“准文物”!

  

  时代变迁

  留一份农耕文明标本

  

  著名作家周同宾曾写过一篇《留一份农耕文明标本》,希望能有人把一个小村子“倒退到一百年前”,恢复农耕时代的景观,并把传统农业的农具一一搜集起来陈列展示。在为农耕文明保存一份标本的同时,打造出一处别具特色的景点。

  谈起周先生的这个想法,同行的孙保瑞老师认为,一座山因为出产某种农具而被称命名的情况不多见,磨山,可谓南阳农耕文化的缩影。磨山脚下民风淳厚,如果在这儿建一座农耕博物馆,打造农耕文化品牌,让磨山作为南阳农耕历史的物证,让后辈知道还有这段历史,让他们明白世界曾经不是现在的模样,让他们知道在工业社会城市丛林之外还有一片乡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④10

  南阳城北有座山,山不高,也不秀,却是南阳农耕文化的标本……

  91岁老石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