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 我的高中生活——三年饥荒岁月的记忆 【史海钩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17:18
                   我的高中生活        
                    -------那三年,我的家饿死三分之一

      我的高中,正值三年困难时期,也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龄段。现在回忆起来,也美妙无穷。其间充满着追求,充满着希望,充满着乐趣。我把记忆深刻的片段记录下来,以资共享。
     1、那个年代感兴趣的,一定是与 “吃” 有关的东西。一段时期,班上刮起制作餐具之风,用楠竹制作筷子和瓢羹。上课不好好听课,偷偷制作。作得非常精制,作好插在兜里或挂在腰上,很有现在年轻人的装饰品的味道。
     2、那个年代几乎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个装着盐的小瓶,盐在锅里炒一下装在瓶里,饿了就冲开水喝。年轻人也得水肿病,不过中学生,每月粮食定量30斤,比居民每月只19斤、21斤高许多,虽得水肿病,确没有饿死的。每月半斤肉,一个月只能吃一次肉,但每次吃肉都要拉肚子,肠胃不能适应。
     3、我的学校在郊区,外面都是公社的土地。一下课,许多学生就拿着小锄头,到外面寻找挖过红苕的地。在里面去刨些红苕根。如是割麦的季节,就去找掉下的麦穗。当然,晚上也有人出去偷的。哈哈,那可是难得的美味哟。
     4、一般同学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都是“吃”,叫做打精神“牙祭”。特别是下课后,大家围在一起,等待学校播放“社 会 主 义 好”的歌曲(就餐的信号),盼了又盼,那段时间最难熬。当“社 会 主 义 好”的音乐响起,感觉是那么的美妙动听。那时学校的广播也很有意思,早上起床播的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Z东;吃饭播的就是“社 会 主 义 好”,很搞笑。
     5、只要“社 会 主 义”一好,学生就往食堂里冲。记得一次冲到食堂了,学校却在食堂外叫列好队训话,内容是星期六同学们回家,不要忘了把伙食费带来交了,反反复复,罗罗嗦嗦的时间特别长。看见快到嘴的饭老吃不到,口水是吞了一次又一次,好不容易进了食堂。那个年代八人一桌,站着围在一起。饭是用洗脸盆蒸的,依次由一个人划成八块,然后依次挑选,划的人选最后。如技术好就划成斜面,从上面一看很大,结果下面是尖的很小,不少人会上当。也成了那个年代的笑谈。一次没菜,豆油就算菜,量又少,几乎就是只有饭。饭后又赶快去舀汤,人又多挤来挤去,实际上大锅里是放了盐的开水,加了一些“小球藻”。一次有黑黑的东西滚动,以为是好东西,赶快舀在碗里,从人堆里挤出来一看,原是掉进锅里的一张抹桌帕。
     6、那个年代的人喜欢赌“吃”,有人吹牛说能吃多少人的饭菜。就赌给他吃,搞得吃的人胀得起不了床,几个没吃饭的饿得起不了床。我校还没发生胀死人的事件,但那个年代,胀死人的事还经常听说。
     7、我的父亲死后,外婆、舅舅都同我们住在一起,吃着城里的供应粮。60年的某月,我舅舅的搭伙证(相似地方粮票)被人骗了,月底我们一家人的粮食告罄,舅舅活活饿死,用一床草席裹着埋了。我们也饿得起不了床,到第二个月能买到粮才苏醒过来。61年我的外婆得了水肿病,药就是细糠加点糖,也没救她的命。我们将她送去乡下安葬,才知道我的姨妈己经饿死了,只好送姨婆家抄办。姨婆告诉我有多少亲戚被饿死了,才知道农村的生活状况。根本就没饭吃,只有比米汤还清的羹羹、菜叶、树皮、草根,我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尝到了“仙米”的味道。
     8、我舅舅、外婆死后,家里剩下四口人。我们一家六口人饿死两个,占三分之一。在城市饿死比例这么高,确实算比较特殊的。我的学校在郊外,离家有10里远,住在学校。母亲上班,每月工资18元,弟弟14岁,妹妹只有11岁,无人看管。一次我母亲出差,家里就只剩下弟弟、妹妹两个人,他们不慎,搭伙证被偷了。没办法,我只好每天省下一顿饭,我弟弟来学校端回家他们两人吃,等我母亲回来,他两个都快要饿死了,我母亲从死神手里将他们拉了回来。
     9、一段时间,学校号召搞小球藻。在教室外,用砖砌些小池,用水泥糊一糊。里面倒些水和尿,不久,上面长些绿茵茵的东面,说那就是“小球藻”。捞起来放在开水里冲汤,哈哈,好大的尿臭味。
     10、那个时候的学生也很聪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创造发明。我的一个同学就用盐酸浸泡骨头,泡若干天将钙去除,再用清水把盐酸浸泡干净。哈哈,还确实很好吃哟。
    11、那个年代,学校常搞“忆苦思甜”活动,请苦大仇深的老农忆旧社会的苦。一次很搞笑,老农述苦,述着述着就述到新社会的那三年了,搞得老师手脚无措。老师也经常畅想“共产主义”的美好生活,三天两头搞一次,前几次还新鲜,吞着口水,很刺激。次数多了,听腻了也麻木了,知道是骗人的。
    12、那个年代最难的,是不能说真话。明明饿得受不了,是不准说“饿”的,说了“后果”严重,只能说吃得饱饱的,要感谢毛Z席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一个“大红人”老师就是靠说假话爬上去的。一次他同几个同学到餐馆就餐。老师见没几个学生,实话说,四两米的饭吃了,都没吃饱。学生平时就对这位老师常唱高调不满,被学生以毒攻毒(那个年代常用的整人方法),将这话反映到学校,至此这位“大红人”一落千丈,当然理由是:对粮食政策不满。
    13、那个年头,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都谨小慎微。阶级敌人更是如履薄冰。一个数学老师是右派,高度近视眼。在一次批斗中,被打掉了眼镜,只好用双手在地上摸索他的眼镜。一个同学因政审不过关,取消高考资格。不少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高考都受到限制。后来的“文革”中,还发生在批斗会上,儿子打老子的耳光,以示划清界限的。当然,这是后话。
    14、那个年代,一到农忙季节。学校都停课下乡支农。干的都是栽秧、打谷,撒麦子、割麦子,栽红苕、挖红苕,或积肥之类的活。说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却没见灾害的影子,也没参加过抗灾救灾活动。农民屋前屋后的野草人多高,就是不长庄稼,不知什么地方遭了灾。老师要求学生“放卫星”,肚子饿得呱呱叫,还要完成老师安排的超额任务,说是只要思想解决问题,“精神可以变物质”。一个唯物主义者,却总宣传唯心主义的那一套。干了一天下来,腰都伸不直,晚上疼得睡不着觉。
    15、那个年代,似乎有地球停止转动的感觉。学校食堂没煤了。组织学生到百多公里的山上挑煤。将煤从山上挑到河边,再用船运回学校去。去百多公里的地方,也没车,全走路。还要担着到那里去吃的、穿的、用的,路上就得走好几天,连吃的油、盐、柴、米都得挑去,毛时代任何东面都凭票供应,搭伙证(购粮的票),副食品票,只能在当地使用,所以什么都得在当地买来自己带去。
    引用一个人(资中筠)的话:“ 比起当年农村的万户萧瑟,我的“记饿”真好像有点无病呻吟了。”城市,总比农村好得多,中国大量饿死的是农民。
    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回忆起来,倒成了一种乐趣。有时老人们组织起来唱唱“革命”歌曲,跳跳“忠”字舞,年轻人以为我们在怀念那个年代,实际我们是在回味那可笑的年代,述说着当年的笑话。就象许多餐馆也表演唱红歌,跳“忠”字舞一样,甚至红老外也到中国搞搞笑。如要说是怀念,事实上我们是在怀念我们那逝去的永远找不回来的青春年华!
                                        2009年春节
[转贴] 我的高中生活——三年饥荒岁月的记忆 【史海钩沉】 新华社记者长篇回忆录:三年饥荒岁月的记忆1--4 雷颐:沉重的记忆 ——读《人岁月生活 [转贴]苏联大饥荒,饿死多少人-史海钩沉 [转贴]“三年困难”与中央上层的尖锐分歧-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转贴]三年灾荒时期的过春节-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三年大饥荒时的代食品真相 [转贴]宋美龄:墓园难以埋葬的记忆-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难忘的高中励志岁月 把历史的真相告诉人民——采访王光美及其子女的回忆 - 史海钩沉·风云人物 - 岁月人生 w... 史海钩沉:内战中丧生的国民党将领遗孀的凄惨岁月 [灌水]潘汉年的最后岁月 【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灌水]潘汉年的最后岁月 【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艋舺——记忆里的青葱岁月 我写的高中生活之宿舍 [转贴]王炼利:我们为什么会助纣为虐——我的自白和反思-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转贴]陈丕显话说的三年大饥荒-猫眼看人-凯迪社区 我与李宗仁极不寻常的最后三年(一) - 钩沉 - 今日文萃 - 宣讲文库 - 宣讲家 [原创]被极左派否认而写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大饥荒图文-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转贴]北岛:最底层小人物保姆钱阿姨的生活-史海钩沉-凯迪社区 王洪文腐败生活大揭秘(组图) - 史海钩沉·风云人物 - 岁月人生 www.51cdv.c...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我的艰难岁月 我的哈佛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