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特区厦门 保守特区错失良机 - 八闽大地 - 中金在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6:14:58
失落的特区厦门 保守特区错失良机2010年09月25日 08:56 华夏时报 
从福州到厦门,一样的沿海,一样的隔海望台湾,却有不一样的景致。

  一个是省会城市,另一个是经济特区。福建省的两个明星聚焦点,在记者的多次往返中,感受的却是巨大差别。如今,厦门完全称得上是一座风景优美的现代化滨海城市,获“联合国人居奖”时的评语是:“厦门让居民在健康的环境中拥有体面的家。”然而,作为首批四大特区之一,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却远没有“达标”,厦门经济运行质量虽好但总量不足,产业集约程度不高,现代服务能力尚差,难以发挥区域带动作用。
  与深圳2009年GDP8201亿元相比,厦门仅1623亿元,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上,也远远落后于泉州(3000亿元),福州(2520亿元)。特区厦门,尽管尚能领衔珠海、汕头,但在深圳面前目前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失落感油然而生。个中原因,有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既有厦门特区发展受制于两岸关系发展的特殊原因,也与厦门为政者格局不够大,不够敢闯敢试、大胆作为有关。厦门的城市定位始终不到位,特区先行先试虽有政策框架却鲜有落到实处的务实操作。
  面向后危机及两岸签署ECFA的新时期以及特区扩区,厦门如何由“小”而大,真正实现应有的发展,完成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新使命,是一道摆在厦门特区面前必须作出解答的题。
宜居城市
  驱车厦门著名的环岛路,无处不是碧海蓝天,涛声阵阵,绿意盎然,风光绮丽。曾在深圳、东莞等地工作生活,12年前定居厦门的朱女士称:“厦门比深圳强的地方,就是比较宁静,环境好,也更有人情味。”“当初建设环岛路时,就提出要把沙滩留给人民群众,要让他们感受到大海的美丽。”原厦门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洪英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位原厦门市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曾历经石兆彬、洪永世、郑立中、何立锋四任厦门市委书记的长者,对厦门发展有深入的了解与研究。
  记者在厦门大街小巷注意到,各色人等去坐公车,从来都是排队不拥挤。据悉,这是厦门从垃圾不落地、禁三轮车、禁摩、禁炮开始,一项一项推进的结果。洪英士认为,厦门30年发展,最成功的一条,是能顺应形势,正确定位,从自身实际出发寻找发展路子,而且最重要也是最好的一条是政策没有多变,尽管不同领导人有不同看法,但在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始终坚持了下来。洪英士深有感触,“与深圳相比,厦门的改革力度、深度是比不了的,但厦门有一条在全国都比较可取,那就是厦门的改革既有创新性,也有协调性,特别是在改革中,不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利益去推动改革,而且将改革发展的速度、力度,与人民群众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
  数据显示,30年来,厦门GDP年均递增17.2%,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1%,常住人口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每平方公里产生GDP超过1.1亿元,万元GDP综合能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一半,经济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居全国前列。
  厦门城乡一体的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实现高标准、全覆盖。是在外来员工中实行工伤、医疗、养老保险最早的城市之一。厦门被誉为“海上花园”、“最温馨的城市”。上海世博会上厦门被确定为中国“城市最佳实践区展示案例”。记者了解到,厦门获地方立法权后,陆续出台了近20部涉及生态的地方性法规,研发了我国首部“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这使厦门在工业项目急剧增加的情况下,环境品质基本没有下降。
受制两岸情势
  硬币另一面,相对“海西经济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而言,厦门明显“小”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唐永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港关系与厦台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厦门只能“小碎步”前进。“内部和外部条件制约了厦门特区的发展,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当年台商的到来,协助厦门从一个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都市,但厦门的发展的确也受到两岸关系的影响,这是事实。”唐告诉记者。唐永红分析,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两岸关系迈向对话,但“从1979年至2008年,事实上,两岸在经济上仍欠火候。198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厦门经济特区,以“对台工作”为核心的厦门特区完成从“海防战备前线”到“两岸交流前沿”的转变。
  1989年至1992年,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与大陆方面积极洽商在厦门海沧开发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据称总投资70亿美元,称为“海沧计划”或“901”工程。然而,就在“海沧计划”相关文件签署之际,当时的台湾方面紧急叫停致使“海沧计划”夭折,无论是王永庆还是厦门,就此失去一个重大机遇。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国务院批准厦门在岛外成立海沧、杏林、集美3个台商投资区,享受特区政策,特区面积从131平方公里扩张到550平方公里。“虽然厦台之间有地缘、血缘等优势,但因‘三通’长期不通,两岸关系处在不正常状态,经贸关系未正常化,所有人员、物流、资金流的往来都必须通过第三地中转,厦台之间的地缘优势事实上是没有了。加上香港是国际物流、贸易、航运、金融中心,投资珠三角事实上更为便利。”唐永红称。
偏于保守
  除了外因,厦门发展还受制于内因。“相比深圳,厦门的官员保守、不敢干、没闯劲。”上述朱女士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表示:“广东、深圳,只要法律不禁止的都要做,厦门是法律允许的还要考虑考虑,这方面的确存在观念上的差异,也会影响到两个特区的发展程度。”在唐永红看来,保守的思想不仅使在特区能做的没做,更导致对厦门城市定位不深刻不到位,直接影响厦门的发展格局。“福建的人比较保守,使得30年后特区的定位和特殊政策还是原来的样子,当时特区特在从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过渡,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这个1992年便已确定下来向全国推广。特区不特了,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特区并没有与时俱进地根据形势变化,给予特区新的定位,更没有特殊的政策来支撑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唐永红告诉记者。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期间,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向邓小平提出将厦门特区扩大到全岛和变成自由港的两点建议。所谓“自由港”,意味着实现“人员自由往来、货物自由进出、货币自由兑换”。次年国务院批复的“85号文件”同意厦门“逐步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这被视为中央给厦门特区独一无二的“尚方宝剑”。然而直到21年后的2005年,厦门象屿保税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封关运行,“自由港”才有了一个小突破。其间厦门虽多次做出努力,终归没有实现。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时至今日,厦门市一些官员依然对重新提出的“自由港”持反对态度。
十年追上深圳?
  今年6月,厦门特区扩至全市,总面积达1565平方公里。6月29日,两岸签署ECFA协议,两岸经贸关系进入正常化。“我认为未来30年将是福建和厦门发挥对台优势的良好时期。”唐永红称。早在今年5月18日,世界闽商大会期间,厦门市市长刘赐贵在与闽商代表座谈时就表示:“我们认识到,只有厦门的几个区都发展起来了,城市才能做大,厦门辐射能力才能提高。如果我们自己几个区都发展不好,怎么可能去辐射别人?”厦门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黄先志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主基调一是以人为本,二是统筹协调发展,包括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二三产业、内需与外需的统筹协调发展。而这一切,事实上都集中在岛内岛外一体化之上。目前,厦门市产业布局的方向是,岛内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岛外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以及部分传统服务业。
  “未来城市功能转移的趋势、产业转移的趋势、人口集聚的趋势,将主要集中在集美、翔安、海沧三个区”。在唐永红的构想中,ECFA签署之后,厦门应积极作为,城市定位应该更靠前,“在实践中,可把厦门特区建设成为包括‘厦门自由港’的‘厦门自由经济区’。”“如果这一构想得以实现,10年之内,厦门特区有望追上深圳。”唐永红表示。洪英士则提出了“海峡西岸国际性中心城市”的定位,他认为必须明确和突出厦门的“国际性”,必须在全球经济运行的格局下规划厦门未来的发展。
两岸“三通”大事记

  2000年4月
  建立了两岸直达路由,两岸的电信公司互相开办直接通电多项业务
  2001年1月
  台湾开放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小三通”
  2002年1月
  台湾当局开放两岸直接贸易,允许双方直接签订贸易合同
  2003年1月
  台湾民航飞机首次以正常方式航行大陆
  2004年3月
  台湾扩大“小三通”10项措施
  2006年6月
  两岸实现客运包机节日化,并开办紧急医疗救助包机和货运专案包机
  2007年5月
  福建与澎湖实现货运直航
  2008年12月
  两岸“三通”正式启动
  2009年7月
  海峡两岸正式开通南北两条空中双向直达新航路
  2010年9月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各自完成相关程序,于9月12日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