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重审中国信息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08:09
2007-11-13 11:37:50
何源
信息化如影随形,它在引发工业结构转变的同时,也潜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带来深刻变革,从企业到政府、从民主政治到社会文明。历史赋予了信息化如此重要的责任,在国民经济向着“人均GDP翻两番”目标冲刺的关头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SRC="http://mccannafa7.allyes.com/main/adfshow?user=MccannAfa7|ms_Q2Forefront_ccw|ccw_CIOchannelarticlepage_PIP_77_bonus&db=mccannafa7&local=yes&js=on"></script>
,在如此紧迫的现实面前,信息化准备好了吗?今年的计算机世界CIO年会将就此展开讨论。
中国即将迎来经济变化最为剧烈的“震荡波”。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209407亿元(约为26847.05亿美元),人均GDP首次超过了2000美元。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届时,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500美元左右。
这对中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时期,这个国家将进入矛盾凸显期,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加剧。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经济从起飞迈入加速发展阶段,能否经受得住“震荡波”的考验,决定国家今后的命运。
韩国在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后,经济保持了11年的高增长,平均增长率高达8.8%;泰国于1993年实现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后,经济泡沫急速膨胀,亚洲金融危机后,人均GDP迅速倒退,直到2001年才勉强接近2000美元。从2000美元到3000美元,泰国用了14年。
在这样的历史关口,中国将会怎样?信息化又将在新的经济演变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科学发展观中鲜明提出: “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十七大报告则对信息化赋予了新的重任: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提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崭新的历史命题。从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信息化将面临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又将带来经济社会怎样的深刻变革?
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越来越深地卷入全球化、市场化的进程,而此时,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现代化,正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强劲翅膀,占据经济大潮的峰口浪尖。上个世纪80年代,《纽约时报》猛烈抨击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已经席卷全世界,继农业和工业文明后,信息化正在重构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社会。
面对这样的世界,我们别无选择。中国必须在尚未完成市场化、工业化的情况下同时迎接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共进,这是世界其他国家所不曾遇到的难题。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信息化专家这样分析。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钱德勒曾经提出,在新经济条件下,以分工为主导的传统规模经济正在向以协调为主导的范围经济(小批量多品种经济)转变,分工与融合并举,才能成为完整的工业化。
中国的传统工业也正经历着这样的变化,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以协调为取向的信息技术必将与工业化相互融合,从推动力转变为新兴的生产方式。
正当信息化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参与经济演变时,它也正急速地向社会各个层面扩散,更加深刻地影响社会变革。在中国城镇人口加速的今天,信息化如何弥合数字鸿沟,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在政府朝着服务型政府转型的今天,信息化又如何改变条块分割的信息孤岛,促进政务融合、谐调发展?在建立“生态文明”的今天,信息化又将始何治污排污,转向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产业结构?信息化所带来的转变远远超过了技术变革,而是深刻的意识“风暴”。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信息化准备好了吗?信息化又该如何应对呢?
政府需要“总CIO”吗?
“在部门分割的行政体制下,原有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已经走进了重复浪费、信息孤岛的死胡同。” 原国务院办公厅政务专员、电子政务专家陈拂晓说。
在2006年底公布的《2006年第5号(总第17号)42个部门单位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中,国家审计署披露了信息化项目资金违规使用,42个部门中有7个部门或多或少存在资金使用不当情况,从140多万元到4100多万元再到6700多万元违规资金,中国政府信息化项目中违规资金的数量之大、跨年度之久、隐蔽性之强,都是前两年审计报告中前所未有的,资金“黑洞”令人触目惊心。
资金黑洞、信息孤岛是当今电子政务建设的两大弊端,究其根源,在于原有的部门多头建设,在于部门割据的行政体制。因此,“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明确地写进十七大报告,并特别提到: “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以公众服务为宗旨,建立跨部门的管理体制,这是建设服务型电子政务的根本。近几年,打破部门割据、以流程为核心的电子政务项目脱颖而出,如青岛市电子政务模式,将“一体化政府”作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核心,利用信息化手段整合行政资源,面对公众服务随需应变。
那么,如何使这些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呢?陈拂晓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电子政务建设不能只依靠示范项目带动,而是需要“总司令部”,正因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才造成了现在多部门分头建设的“怪现象”。
2006年发布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被认为是电子政务的总体性纲领,它明确地把建立跨部门管理体制和电子政务惠及全民纳入进来,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路贯穿始终。
然而,这样的总体框架至今实施缓慢,为什么?“缺乏统领体制。”陈拂晓认为,只有形成了统一的指挥中心,才能从源头上堵住资金黑洞,才能从组织体系上提供跨部门的协调机制,也才能真正把为公众服务的理念自上而下贯彻下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在这种形势之下,中国政府需要“总CIO”,在行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的今天,这样的呼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迫切。
大灾能不死人吗?
我国是一个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今年夏季,淮河干流发生了建国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大洪水。这场洪水历时一个多月,但其造成的洪涝灾害损失却是历年几次流域性大洪水中最少的一次。
凭借着“天网”(淮河流域的气象云图、测雨雷达等来自天上的信息接收设施)和“地网”(通过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和全国防汛计算机系统接收到的流域各地水文测站信息)的配合,淮河防汛总指挥部能在每次洪水来临时,得到准确及时的预报,从而进行洪水调度和防汛决策。
据有关数字显示,2005年,我国发生灾害突发公共事件540万起,造成大约20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253亿元。
从非典疫情到禽流感、从开县井喷到淮河大洪水,在这些公共突发事件背后,应急联动体系挑战着城市神经。然而,从我国现有应急工作暴露出的薄弱看,信息管理系统的落后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以部门为单位逐级汇报的机制缺乏快捷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分散和部门垄断,使得各界力量在危难时刻无法统一调集。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是在一个城市中,通过采用统一号码用于公众报警事件和紧急求助,并整合城市各种应急救援力量及市政服务资源,实现多警种、多部门、多层次、跨地域的统一接警、统一指挥、联合行动,及时、高效地开展救援或抢险救灾行动。
众所周知,应急联动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整合,而是意味着城市管理和规划体制的大变革。电子政务领域所存在的部门利益割据的体制弊,端在城市应急体系中同样不能回避,相反,这一矛盾将在城市管理中进一步放大。一旦这种“应急而不联动”的体系在公共突发事件中不能快速反应,损失的不仅是百姓的信心,更是百姓的生命。
可喜的是,在现在如火如荼的数字城市建设中,我们已经看到跨部门整合的实践。2006年,广州开始实施的涉及公安、发改委、建委、交委等13个部门、全市12个区县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就是广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条块结合”。视频监控系统从一开始就是站在整合资源的角度,实现视频监控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行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大灾能做到不死人或者少死人吗?灾难背后将带来更为深刻的决策支持的变革。完善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是建设和诣社会的必然要求。看病能不难吗?
2007年1月,时任卫生部部长高强在200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再一次明确: 把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和城市社区,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掷地有声,医疗体制改革从基层涌动。2006年6月,北京市东城区对传统的社区卫生体制做了根本性变革—将社区卫生服务系统从传统的医疗体系中剥离出来,退出市场竞争领域。在信息化的全过程支撑下,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精细化管理、全过程监督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则是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实现了医疗信息系统与居民健康档案互联互通,融医疗与卫生保健于一体。此举标志着社区卫生服务开始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
这股自下而上的社区医疗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但是,社区医疗改革越往上走就越遭遇“孤岛”的尴尬:双向转诊制度如何能有效建立?患者跨区转诊将如何协调?社区卫生如何在全市范围内实现整合?信息共享难是表象,多年来沿袭的“孤岛”机制才是真正的桎梏。
“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社区卫生服务必须与传统的医疗体系有机地融合起来。双向转诊实际上是对现有医疗资源格局的触动。如果不能协调好各医院利益以实现双向转诊,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就无法缓解,社区卫生服务就会被孤立。
从横向看,作为城市卫生医疗的“网底”,社区卫生“六位一体”服务除基础医疗外,每一“位”都对应着国家自上而下的“条”,如保健和健康教育对应着疾病控制中心,其中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又分别对应着疾控中心不同的部门,下到社区卫生的“条条”多达20余种,而且“条条”彼此之间互不相通。如何变“条条分割”为“条块结合”?把社区卫生与国家整体医疗体制融合起来,也是摆在社区医疗改革面前的一道难题。
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社区卫生服务不能单打独斗。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这些事关和谐社会的四大体系,无疑给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农民工能“小康”吗?
当农村信息化在全国轰轰烈烈展开,农民真正通过网络实现“供、产、销”时,有谁关注过游走在农村和城市的农民工群体?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截至2000年底,我国有2.5亿人为农民工或准农民工,跨省流动的农民工人数达1.2亿。农民工已经和城市居民、农民构成目前我国公民的三大板块。
这又是一个边缘群体。“介于城市市民和农民之间的农民工,不仅无法享受市民的待遇,而且还同时面临着丧失农民待遇的风险,他们处于城乡两个社会的边缘,而且还在继续地被边缘化之中。”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奋斗目标,农民工何时能“小康”?
研究农民工问题多年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认为,就业、培训、社会保障、权益维护、子女教育、生活文化、土地流转及政治参与是当前农民工面临的八大难题,信息采集不足、流通不畅是其弊病之一。信息化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近几年,对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网站渐渐崛起,有的是由农民工个人创办的,为农民工群体提供交流平台; 有的是得到风险投资的网站,为农民工就业、培训提供支持。周宏仁一针见血地指出,对农民工的信息服务,必须要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一体化的农民工信息服务系统。
在农民工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涉及的政府部门繁多。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管理全国农民工工作的机制和运营管理农民工服务的体系,将农民工工作纳入统一、规范、有效管理的轨道,彻底改变农民工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
跨部门、跨地区,这将是一个有始以来最庞大的信息工程,也是对政府的一次考验。正如周宏仁所说: “建设一体化的农民工服务系统不是不可能,而是要看国家的魄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针对农民工问题,政府部门是否应该挺身而出,从信息化入手,造福农民工兄弟?
污染能管得住吗?
2006年,江西省永修县重点排污企业被统一安装“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环境执法人员坐在办公室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监控远在十几公里外的企业排污情况。永修县环保局已在星火工业园内的20余家企业和县供水公司分别安装了监控点,对重点排污企业和饮用水源实行全天候监控。
有数据显示,我国单位GDP能耗目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节约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势在必行,“绿色”成为2007年最热门的词汇。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随着各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排污监控系统,信息化已经成为环境监控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控污治污”,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支撑体系,创新环境管理政务和业务,通过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整合、集成、加工各类环境信息资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然而,仅仅依靠治理排污并不能迈入“生态文明”,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需要建立“绿色意识”,把节约利用资源上升到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把“绿色生产”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手段。
从2006年4月开始,华纺股份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盛守祥率领他的IT团队一直在致力于打造“数字华纺”。“数字华纺”包括ERP、生产自动化(综合检测控制信息系统、能源自动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营销网络化和设计数字化等内容。
“从总体上看,对于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控制、监控和优化,最终都可实现绿色制造的目标。”盛守祥说。
在位于威海市的三星打印机生产基地,食堂师傅每天都会把当天的剩饭数量写在黑板上,画成曲线图公示给员工,时时刻刻提醒着大家: “不要浪费粮食。”“绿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深入企业内核。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到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地位,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信息化不会成为排污治污的“救世主”,只有当“节约资源、充分利用资源”作为文化写进企业,只有当“绿色生产”作为一种竞争力贯穿企业的每一个环节,信息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污染才能真正被管住。
企业能靠信息化赚钱吗?
经常有CIO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 “信息化的投资回报率怎么样?”大多数CIO往往只能这样回答: “如果信息系统一旦停止,企业就会瘫痪。”但是,究竟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多少的真金白银,CIO还是答不上来。
而在今天,经历了大规模的信息系统上线后,企业已经到了向信息化要效益的时候,信息化究竟能不能赚钱?
企业是信息化主体中的先行军,正当信息化开始推动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时,各大型集团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以信息化带动管理变革,以信息化创新流程机制。短短十几年的应用,信息化在企业层面就从工具层迅速上升至战略层,通过信息系统实现领导决策层的支持,成为众多CIO的新理想。
然而,正当信息化逐步向战略核心深入时,有人开始质疑: 投入这么多资金,信息化究意能为企业带来多少效益?这笔账能不能算得清?
“企业能否算得清账,取决于下一阶段对于信息化的布局。”原雅戈尔集团CIO、资深信息化专家韩永生说。在企业信息化的第一阶段,信息化扮演了“铁箍”的角色,它将企业的各个部门牢牢“箍”在一起,以流程化取代部门化,企业成了滴水不漏的木桶。
在企业信息化的第二阶段,尽管各个部门都经历了一轮信息化风暴,但是参差不齐的部门能力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能力。“这个时候,信息化应该寻找最短的木板,重点对症,一旦最短的木板能达到平均水平,企业的竞争力将大大提高,这些,都是能够清清楚楚算出来的。”韩永生说。
三一重工是我国机械装备行业的标志性企业,经历了产品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制造过程信息化后,三一重工将IT支持业务的侧重点放在了客户服务。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ECC(企业控制中心)通过与呼叫中心的协同运作,实现了“一二三线协同、天地人合一”的服务模式。通过综合应用GPS、GRS、LPS、无线通信(GPRS、CDMA)等高新技术,三一可以迅速定位每一台产品的具体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客户提供服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信息化如何与工业化融合,如何在融合的基础上打造我国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面对新的重课题。(c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