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无以明志”等8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46:25

“非淡泊无以明志”等8则

日期:2006-03-05 作者:王昌义 来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5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8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1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探源:

  语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①,非宁静无以致远②。”《三国演义》第37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注释:①明:显明,此处可引申为明确。②无以:无法。

  简析:

  此语的大意是:不恬淡寡欲就不能确立自己的志向,如果内心不能宁静,精神就不会高远,思考也不能深入。短短十四字,把修身与治学的关系谈得如此清晰透彻,无怪诸葛亮成为中国人心中智慧的象征。《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以此作为草庐的门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小说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情操。

  相关链接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非平正无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原毁》);“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左氏辨》);“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命解》)。这些涉及的皆是修身、治学、立志,看似大道理,实则是生活的大智慧。

  2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探源:

  语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①,却上心头。”

  注释:①下眉头:舒展眉头。

  简析:

  诗句的大意为:这份相思之情,实在太深太浓,好容易才得以舒展一下眉头,心头却又开始忧烦苦痛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化用了范仲淹的《御街行》“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一句,但李清照把“眉”、“心”分开,用一下一上来说,把原来静态的叙述改为一种动态的描绘,语气一下生动了、口语化了,还增添了不少韵味。难怪此词的最后三句,成为人们所称道的名句。

  相关链接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王维《送沈子归江东》);“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朱淑贞《生查子》);“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望月怀远》)。以上名句,思念的对象、思念的缘由不同,但却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一个相似的主题,从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3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探源:

  语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①》:“众鸟②高飞尽,孤云③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释:①敬亭山:一名昭亭山,在今安徽宣城西北。②众鸟:暗喻名利场中的得意者。③孤云:诗人自比。

  简析:

  李白一生共七游宣城,这首五绝,是他离开长安十年后,漫游到宣州敬亭山时所作。诗的后两句,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诗人凝视着秀丽的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在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只有”二字,一方面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另一方面,山愈是有情,愈能表现人的“无情”。云和山的动,是人化的动,是诗人主观感情的象征。诗人屡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就在这“寂静”中显现出来。

  相关链接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辛弃疾《西江月·遣兴》);“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其一);“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帘卷春风啼晓鸦,闲情无过是吾家。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清代查为仁《莲坡诗话》载,雪峤(圆信)和尚,隐居山中,独居一庵所作)。这些诗都将静物拟人而表现为动,将人的情绪、情调、心理具体化、形象化了。诗中的静物,在诗人强烈的情感关照下,成了人的化身。

  4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探源:

  公元前230年,赵国发生大地震、大灾荒。次年秦国利用这个机会发动了灭赵之战,燕国的生存压力迫在眉睫。无奈之际,燕国采取了两个对策,一是谋刺秦王政;二是与赵国联合抗秦。具有侠义精神的荆轲在燕太子丹的坚请之下,答应实施谋刺秦王政的计划。荆轲动身的这天,太子丹和他的门客们都身着白衣,前来为荆轲他们送行,一直送到燕国南部的易水北岸,然后摆酒高宴,互相诀别。荆轲的好友高渐离亲自击筑,荆轲和着拍子唱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著名的易水悲歌。在悲壮的歌声中,荆轲扬鞭西去。可是,刺杀未遂,荆轲最后被秦王所杀。

  简析:

  据《史记》所记,听了荆轲的歌声,送行的人“士皆目,发尽上指冠”,场面悲壮,催人泪下。《易水歌》用冷风寒水来衬托壮士此行的悲壮。歌者用来起兴的客观景物是风和水,重点写风与水的“寒”。“萧萧”是对寒风的形象的状摹,叠声字的运用,愈发加重了凛冽的气氛。风寒,水必寒。倘若只写风,固然也可以营造一定的氛围,但还构不成画面。只有将易水之寒纳入吟唱之中,完整的悲凉画面才能立体化地呈现于人们的眼前,从而使接下来的情感抒发有了可靠的依托。《易水歌》用“寒”和“萧萧”对寒风与水的形象描摹来衬托壮士此行的义无反顾、视死如归的悲壮。

  相关链接

  衬托是用跟主体事物相似的事物或景物来陪衬的一种方法。“时候既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里,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用阴冷的天气和“没有一些活气”的景象来衬托“我”心情的悲凉,是正衬。“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以悬崖恶劣的环境反衬花坚强的品质,突出梅花那种顽强的精神和强大的生命力。“飞瀑半天晴亦雨;寒潭终古夏如秋。”(温州梅雨潭联)上联用晴天也细雨纷飞来反衬飞瀑总是雾气蒙蒙;下联用夏天也清凉宜人来反衬寒潭四时清幽凉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以“噪”和“鸣”的动态,来反衬“静”与“幽”的静态,这是以动衬静。

    5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探源:

  语出《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①,在水一方②!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縵。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注释:①伊人:那人。指心中思念的人。②一方:那一边。

  简析:

  原句说的是:我心中思念的人她在哪儿?她正在远远的水的那一方啊!写思慕的心中人儿在那远远的一方,看得到她,却无法接近她。后人每用这两句来表示对心中思慕人儿的遥不可及——距离遥远,困难重重,只能思慕,很难追求。“在水一方”,并不一定是指具体的方位与地点,它只是隔绝不通的一种象征。它表现的不是具体的爱情故事和场景情节,而是望穿秋水,不见伊人踪影的抒情主人公心灵的叹息。我们既可以从诗中描绘的情景中唤起相似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从诗中所描绘的象征境界中产生更丰富更深远的联想,唤起某种更广泛的人生体验。

  相关链接

  “立尽西风雁不来”(辛弃疾《减字木兰花》);“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韩愈《祭十二郎文》);“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他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他在水的中央/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疑/我愿顺流而下/找寻他的踪迹/却见仿佛依稀/他在水中伫立。”(《在水一方》作词:琼瑶;作曲:林家庆)

  6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探源:

  语出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①,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②,只是朱颜改③。问君能有几多愁④,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①了:了结,完结。②砌:台阶。雕阑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③朱颜改:指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已变得憔悴不堪。④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简析:

  此词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词中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据说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春花秋月”一般人多认为是美好的象征,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惆怅与叹息,反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相关链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罣楼饯别校书叔云》);“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忧端齐终南,贐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这些诗句,都将“愁”的心境、感觉加以物化,将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或情绪状态,用有形的景物状态来表现。

    7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探源:

  语出宋代晏殊的《鹊踏枝》:“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②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③。山长水阔知何处?”

  注释:①槛:栏杆。②谙:熟悉。③彩笺、尺素:均代指书信。

  简析:

  全词写深秋怀人。上片营造清丽冷寂的环境,来衬托孤独哀伤的情感。下片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句,写尽对恋人深情寻觅、望眼欲穿的情形,一波三折,表现强烈的主观意识与执著追求的精神。所以王国维认为“悲壮”,并推而广之,把它看成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重境界。

  相关链接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论述“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们的三种境界时,用了宋代三位词人的三首词中的中心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上述的三境,第一境的高楼远望,用的是晏殊的《鹊踏枝》的情境。第二境的苦恋消形者,用的是柳永的《蝶恋花》的情境。第三境用的是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的情境。

  8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探源:

  语出王维《过①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①过:访问、探访。

  简析:

  王维,字摩诘,唐代书画家。开元9年(公元721年)举进士,累官左拾遗给事中。后任监察御使,迁尚书右丞。归隐后,常与高僧游,与处士裴迪等日谈经典,不觉倦乏,曾皈依荷泽神会禅师,并从之参禅。其诗精致巧妙,颇具禅味,所作律诗堪与杜甫、李白并称,为盛唐大家。“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咽”是幽咽,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仿佛发出幽咽之声。这声音比较低沉,在热闹场合这种低沉的声音不易引人注意,所以一个“咽”字写出山的幽静来。“冷”指阳光的微弱,因为山的深僻,才显出日色的“冷”来。平常的景物,添上一两个准确的动词,景就注入了作者的情思。

  相关链接

  刘长卿《新年作》:“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说从早到晚同我作伴的只有猴子,和我领略江上风光烟雾的,只有柳树。在这具体的描绘中,我们感到作者透露出的生活的单调寂寞。其中的“同”和“共”化实为虚,从景物中写出感情来。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把六样事物排在一起,同样能化景物为情思。鸡声是天亮前的鸡叫,鸡一叫,客店里的旅客就要起来赶路,这时候,太阳还没出来,天上只有月亮。赶路人的足迹,印在板桥上的霜上,显得霜浓,天已冷。这六样事物靠着恰当的排列帮助我们理解它的含义,从而透露出旅客赶路辛苦的用意。这样我们就能从景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思。
    供稿 王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