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不会写字”的中国人很危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4:11

[转载]“不会写字”的中国人很危险

(2010-09-24 09:17:20)[删除]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不会写字”的中国人很危险作者:楚汉雄风

 

动手写字是生活的“基本功”,是文化传承的“标志符”。对中国人而言,不会写字简直与文盲无异。曾几何时,咱们从进入小学校门的那天起,就是在练习一笔一划中成长的。可如今,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写字的人也越来越少,提笔忘字似乎成为“常态”。数字化时代对汉字普及和传承的侵袭,已经“毒害不浅”。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该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青年报》今年4月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的83%承认写字有困难。

看来,“不会写字”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据报载,在上海徐汇区兴武居委书法班上,77岁的教师白宝钧认真讲解,台下15名7岁至12岁的孩子都很沉默,有些孩子东张西望,坐不住了。

“不会写字”的不仅是孩子,包括我们的天之骄子。某记者日前对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7级新闻班做了一项调查,全班26名学生,仅有4人说平时没有提笔忘字的情况,约占总人数的15%。而让这4人手写“钥匙”、“寒暄”、“喷嚏”、“邋遢”、“暧昧”这5个词语时,还是有两个人卡了壳。字的深浅尚且不论,大学生竟然有85%的人不会写字,就难以说得过去了。

可能有的人对此不以为然或者不屑一顾,“不会写字”咋了?用手机、用电脑,不一样能写?问题是,汉字是传播文化的基本载体,如果人们都不再认真写字,谁来传承文字、传播文化?中国的艺术奇葩——书法,又如何发扬光大?更为严重的是,方块字如果不武装中国人的头脑,难道非要满脑子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吗?不难想象,连汉字都不怎能会写的人,能在文学、艺术等方面创造出奇迹吗?

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我们在远离自己的传统汉字,日本和韩国等国,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练习写中国的书法。一个“汉语桥”比赛,也日渐受到追捧,参赛规模和竞赛水平让中国人都感到惊讶。汉字之美、汉字之智和汉字之妙,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

人们“不会写字”的原因多种多样,依我看写得少、用得少是“罪魁祸首”。过去,由于没有数字化的输入技术,信件要写,文章要写,报表要写,简历要写,还有简报、墙报、黑板报、公告、标语,都是写出来的,离开了笔是无法想象的。从铅笔写、钢笔写、毛笔写,人们总是在一笔一划的运行中获得文化的熏陶和文字的修炼。写得一手好字,是值得炫耀的“资本”。现在的我们,键盘代替了“一切”,填个履历表都要打印上去。写得最多的,可能就是签名了,医院看病的签名,商场刷卡的签名,银行缴费的签名,买房买车的签名,如此而已。倒是“阴魂不散”的城市“牛皮癣”,写得不少。长此以往,不会“写”成为了一种习惯,一种觉察不到而又“后患无穷”的坏习惯。

科技再发达,一些传统的东西是不能丢的,比如写字。因为,汉字的一笔一划包含着人的思想、人的情感和人的修养;因为,写字的手起笔落之间往往是思绪在流淌、情感在流露;因为,中国文化恐怕没有任何其他事物比汉字更能体现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因为,从写字当中我们可以领悟中国文化的千姿百态和博大精深。每每看到老人们提着大水桶、握着大毛笔,在公园、街头的石板上水写书法,那种气度和风采是潜移默化的感染。

数字化也好,节奏快也罢,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都不应该成为我们写字“退化”的借口。王蒙先生曾大声疾呼:“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并非危言耸听。

中国人,方块字,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的美感,它的内涵,它的神韵,是独一无二和举世无双的。汉字的发明,曾经是人类文明划时代的进步。如果有一天,文字失传,文化断流,那将是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

毕加索说过:“如果我生为中国人,我会做书法家,而不是画家。”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愿当“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该到了认真写字的时候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