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及其障碍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0:05:36
婚姻制度自它产生以来,就不断地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改变——人类从蛮荒的原始氏族走向后工业化社会,婚姻制度也从群、杂婚制发展为现代的对偶婚制。其中,现代离婚制度是现代婚姻的重要部分,正是由于这种机制的存在,才给予双方平等的权利,保证了婚姻制度的进入和退出模式。而研究离婚制度,可以从婚姻建立前的交往阶段和最后离婚状况的障碍进行分析。
首先从婚前交往方面来看。在封建社会中,婚姻双方第一次见面后,往往紧接着就在相互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开始共同的婚姻生活。尽管双方有可能通过中间人获得一定的信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双方均处于信息不完全,甚至无信息交流的状况。可想而知,在这种状况下,绝大部分的婚姻就是一个一次性的博弈,仅在理论上存在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正因为如此,现代的意识和交往方式才取而代之。但现代的交往方式既然已经允许了双方的多次信息交流,为什么依旧存在离婚状况,甚至有愈演愈烈之风呢?这里,可以研究以下协调博弈 :
对局人A
1 2
对局人B 1 800,800 800,0
2 0,800 1000,1000
 
这里,导致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2,2}的策略组合具有风险性。尤其是如果对局人B对对局人A是否会选择行动2抱有很大疑问 ,那么他的最佳行动就是选择1。对称的,A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如果对局双方对对方可能采取的行动抱有很大的疑问,他们就可能选择安全行事,即选择1。
同样的,婚前交往双方也如此。假设1代表双方主要表现自己的优点,2代表双方主要表现自己的缺点的话,很明显,要达到双方最佳的信息交流,必然要求双方都坦诚相待,即都选择策略2。但是假如一方对另一方是否诚实抱有怀疑的话,很可能就如同上例中的对局人一样,选择保守的策略1,从而,一次在不完全信息(或者说完全虚假信息)下的婚姻就形成了。
这里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就是当双方都选择2时,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同样对双方有巨大的吸引力,为什么双方不会选择策略2呢?这就提出风险占优的可能性,即选择一个结果时,风险占优的观点比帕累托优势的观点更有力,更为重要。结果根据以上专家的实验证明了这一点:在实验环境中,帕累托占优结果并未成为核心,只有极少数的实验对局者能达到这个均衡解,风险占优在该博弈中的指导作用要好于帕累托占优。
或许不同意见认为,上述的假设是在一次性博弈的前提下得出的,而事实上男女双方的交往通常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即经过多次的博弈)。下面就假定在一个两阶段协调博弈之前,允许双方进行双向沟通,来讨论最后的结果 :
第一种情况: 如果对局双方的声明,构成第二阶段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那么每一个对局人都将采取他声明的策略。
第二种情况 如果对局双方声明不构成第二阶段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每个对局人的行为就如同未进行沟通一样,并采取策略1。
从以上的结果来看,似乎经过一轮的信息交流,双方达到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那是不是说对于交往的男女双方来说,采取策略2(即诚实的表现自己的缺点)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呢?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双方即使经过多次的信息交流也很少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纳什均衡,原因很简单,实际上在双方给出自己策略后,根本无法了解对方真实的策略值 ,也就是说在这个多阶段的博弈过程中,事实上是无法进行信息交流的。
综上所述,这里的博弈(婚前交往)可能出现多个帕累托排列的均衡,尽管所有行为主体都明白结果是非效率的,但每个人的独立行动都无力协调其他行为主体的活动以达帕累托优等均衡。也就是说,尽管双方都明白只有在婚前就诚实的表现自己是最有效率的,但由于担心对方的非诚实行为,只能采取同等的非诚实行为,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这是离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解释。
其次,从婚姻的退出障碍来看,双方要从长期存续的婚姻关系中分开,需要克服许多障碍,即婚姻的退出壁垒。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习惯成本:婚姻双方经过长时间的生活,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如共同的作息、进食习惯等),一旦离婚将使一方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适应。所以,离婚双方必须充分考虑其存在。
二、社会舆论成本:尽管离婚制度是属于现代婚姻制度的一部分,但是从几千年的儒家礼教思想出发,社会公共舆论对离婚制度缺乏认同感,有比较强的排斥情绪。离婚双方必须考虑到社会舆论的压力,面对公众时的成本。
三、时间、金钱和精力成本:离婚需要经过行政审批程序,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为此双方还要耗费巨大的精力来办理各项手续,这些也是不能不考虑的。
以上各方面,为婚姻的退出制度造成了障碍,但其存在也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假如不存在退出壁垒的话,就会使婚姻成本变得几乎不存在,“合即来,不和则分”,降低家庭作为社会稳定剂的作用,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当然,这也并不是说婚姻的退出壁垒越高越好。过高的退出壁垒会导致双方进入时的过分谨慎,造成各项成本的浪费,影响婚姻制度的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