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的演示──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38:57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叶小兵
在一次相当规模的课堂教学观摩中,一位教师讲授抗日战争中期的历史。在讲到汪精卫叛国投敌时,将汪精卫的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然后对学生说:
这就是汪精卫的像。他是不是长得很帅气?据说民国时期的政坛上有四大美男子,汪精卫就是其中之一。你们知道那三位是谁吗?他们是┅┅
这次教学观摩,要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打分,结果这位教师得到了较低的分数,评委们一致认为他在演示图片时的解说极为不妥当。在评议这堂课时,一位老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
展示汪精卫的照片不是不可以,但这样引导学生关注汪逆的长相,进而又发挥到什么四大美男子,越来越脱离教学的主旨,这就不对了。即使是学生觉得汪精卫长得漂亮,教师也要指出这个人虽然长得人模人样,但认贼作父,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是极其丑陋的。
这使我联想起十多年前听过的一节课,其中一个内容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当教师展示出黄宗羲的画像后,学生们笑了起来,说:“他长得好瘦啊。”的确,画像上黄宗羲的脸极为消瘦。对学生的这种直觉反应,这位教师引导说:
别看他长得瘦,他可是非常有骨气,一直拒绝为清廷效力,并尖锐地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然后,教师就进一步介绍黄宗羲的思想和言论。这里,教师巧妙地将骨瘦如柴的人物像转移到正面的评述上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解人物的思想贡献上来,而且是主动、自然地引入。
以上这两个教学实例,涉及到同样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为什么要演示图片,怎样演示图片,如何运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图片在历史教学中是经常用到的。历史图片的种类有很多,如历史照片、历史绘画、历史想象画等;反映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器物、历史遗迹等。许多图片本身就是第一手的历史资料,直接而形象地记录和显示了历史的真实状态。
在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目的是配合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学习,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人物面貌、事件场景、器物状况等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在感觉上对历史产生亲近感、真实感,从而形成历史表象,为进一步形成历史概念打下基础。历史图片中有着大量的历史信息,而且这种信息是直观的、鲜明的。作为一种历史教学材料,历史图片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以引起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图像对感官的刺激往往要比言语更直接,因而更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历史图片的演示,不是因为图片美观好看,而是因为图片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如果是这样认识的话,历史图片的运用就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结合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重点以及教学活动的设计,对可用的历史图片进行精心的筛选,选择出典型的、信息含量大的、有利于展开相应教学活动的图片;然后,需要考虑到所选的每一幅图片的功效,即考虑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用这幅图片来做什么;再与教师所设计的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构成一节课教案和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图片,要同教学内容的实施及学生认知活动的开展结合在一起。
有时是用图片来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开始时,先是演示美国国旗的图片,随后出示一面左上角是13颗星的星条旗图片,指出这是美国的第一面国旗,并提出为什么是13颗星,然后转入北美殖民地建立的讲授。这就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和陌生的两幅图案,加以对比,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发出学习的愿望。
有时是用图片显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原貌,了解实际的状况。例如,教师在讲述北宋经济发展时,常常会利用《清明上河图》,就是为了使学生感受到北宋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有时是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活动,从图片中提取有效信息。例如,展示一幅出土器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文物的形状、特点、工艺水平等,并思考其用途,使学生通过对文物的观察,了解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制造工艺的水平。
有时是用图片引出讨论的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例如,一位教师在讲述古巴导弹危机时,利用有关的照片和漫画,让学生思考这次导弹危机对当时的美苏关系乃至整个国际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有时是用图片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在心理认识上产生共鸣和呼应。例如,在讲述日军对华侵略的暴行时,演示反映日寇残杀中国人的历史照片,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教师在演示图片时,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这主要包括:(1)通过介绍图题及其图象内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这就是将图片作为进入教学内容的路径,以更便捷的方式展开所学的内容。(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引导学生寻找并概括图片信息所反映的内容。这就是将图片作为学习与探究的材料,通过对图片的研习,掌握有效的知识。(3)通过对图片的解释,引导学生认识到历史事物的现象与本质。这就是将图片作为历史思维活动的媒介,用来展开对历史的认识。
在运用历史图片时,要与教师的讲、学生的议相配合,从而使教学过程一步步顺利展开。只出示图片而不进行解说,或者是没有引发学生的活动,或者是像前面所举的第一个例子那样,随心所欲地发议论,都会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产生脱节,导致图片的运用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反而会造成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这样的结果。
此外,图片的运用与语言的表述一样,不在其多,而在其精。有的教师在选用图片时舍不得割爱,总想将所搜集到的图片统统用上。我就见过有教师在讲一个历史人物时,用了9幅图片,频频演示,颇有眼花缭乱之感,反倒喧宾夺主,影响了对该人物事迹的讲述。其实,一个人物、一个事件,用两三幅有代表性的图片足矣,将这精选的图片运用好了,就可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画龙点睛”这个成语,原是形容画家作画时的神来之笔。如果说我们历史教师讲述的历史像是有生气的龙,那么,图片就如同那发亮的眼睛,会使这条龙真的腾飞起来。这眼睛是要点化的,点睛的人就是历史教师以及他教的学生。
2007-09-29  人教网
图片的演示──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六 细节的重要──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二 老师的提问──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三 学生的提问──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四 史事的过渡──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五 课件的效果──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七 讨论的组织──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八 讲授的必要──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九 师生的角色──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 知识的延伸──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一 学法的指导──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二 单元的设计──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三 辩论的展开──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四 目标的表述──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五 结构的把握──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六 适用的教法──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七 现实的联系──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八 单元的总括──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九 讲授的必要──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九 重点的选定──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一 呼呼重点的选定──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一 小兵杂谈汉朝的八大历史贡献 小兵杂谈汉朝的八大历史贡献. 理念随笔之六:会空仓的是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