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修齐治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3:11:52

篇九 《大学》修齐治平(1)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学》
荀子的修身智慧《大学》讲究“修齐治平”,而《荀子·修身》或许可以说是儒家经典里集中论“修身”的第一篇。此文较系统地论述了修身的重要性、修身的标准,以及修身的方法和途径。下面选择其中的一些语录来品读其智慧,以加深对《大学》的悟通。一、修身“四自”:自存、自省、自好、自恶
《荀子》曰:“见善,修然(指整饬的样子)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qiEo)然(指忧虑惊惧的样子)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指意志坚定的样子)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也,(zQi,灾)然必以自恶也。”修身之“四自”,即是自存、自省、自好、自恶。这是说,见到善,自我整饬,必以此自存于身;见不善,忧虑惊惧,必以此自我反省。如果善在己身,便意志坚定,必以此自我珍惜;如果不善在己身,便灾祸在身,必以此自我厌恶。试想,修身能做到“四自”,不就臻于自知之明的高境界了吗?二、修身三种人:吾师、吾友、吾贼《荀子》曰:“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指害、祸害)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指极、最)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这是说,非议我而得当的,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得当的,是我的朋友;谄媚阿谀我的,是贼害我的人。所以君子尊崇其师而亲爱其友,而最厌恶那贼害之人,好善而不厌倦,受谏而能警戒,即使不想进步,可能吗?修身要认清明辨三种人,于是能分而别之,或隆之亲之,或厌之恶之。三、修身:二十二条字诀
荀子还于修身揭示出许多字诀,若深味之,且行之戒之,则修身日进,境界渐高矣。1.四条字诀:教、顺、谄、谀。 《荀子》曰:“以善先(指引导)人者谓之教,以善和(指和协)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此当取“教”、“顺”,而弃“谄”、“谀”。2.又八条字诀:知、愚、谗、贼,直、盗、诈、诞。 《荀子》曰:“是是非非(指以是为是,以非为非,即明辨是非)谓之知,非是是非(指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混淆是非)谓之愚。伤良曰谗(指用恶毒之言陷害人),害良曰贼。是谓是,非谓非,曰直。窃货曰盗,匿行曰诈,易言(指说话轻浮、不诚实)曰诞。”此当取“知”、“直”,而弃“愚”、“谗”、“贼”、“盗”、“诈”、“诞”。3.又两条字诀:无常、至贼。 《荀子》曰:“趣(通 取 )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非义,谓之至(指最、极)贼。”此两条均要除去。4.又八条字诀:博、浅、闲、陋、、漏、、治。 《荀子》曰:“多闻曰博,少闻曰浅;多见曰闲(指闲闲,即博大),少见曰陋。难进曰(tP,同 ,指迟缓、舒缓),易忘曰漏。少(指知道得少)而理(指有条理)曰治,多而乱曰(mRo,通 ,蒙昧不明)。”此孰取孰弃,一目了然。四、修身:治气养心之术十条
《荀子》于此提出十条,并说“夫是之谓治气养心之术也”:1.“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这是说血气刚强的秉性,就用调和来柔化他。
2.“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这是说思虑过深的,就用平易贤良来校正他。“渐”,通“潜”,潜深。“一”,齐一、纠正、校正。“易”,平易,引申为坦率。“良”,贤良、忠直。3.“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这是说勇敢胆大凶猛的,就用教诲来引导辅正他。“猛戾”,凶暴。“道”,通“导”,引导。“顺”,通“训”,教训、教诲。4.“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此指用动止有度来节制不稳重的行动。“齐”,指快疾、敏捷。“给(jA)”,口齿伶俐。“便利”,此指敏捷。5.“
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这是说胸襟气量狭小的,就用广阔宏大来拓展他。“褊(biEn)”,狭窄、狭小。

6.“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这是说自卑自贱、迟钝贪利的,就用高远的志向激励他。“卑湿”,杨注:“卑,谓谦下。湿,亦谓自卑下,如地之下湿然也。”“重迟”,指迟钝。“抗”,举,此指激励。

7.“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这是说平庸的众人、低劣散漫者,就通过师友来改造他。“庸众”,平庸的众人。“驽”,杨注:“驽,谓才下如驽马者也。”“散”,散漫。“劫”,杨注:“劫,夺去也,言以师友去其旧性。”
8.“怠慢弃,则昭之以祸灾”。这是说怠慢轻薄自弃的,就用灾祸来警告他。“(piRo)”,轻薄、轻佻。“昭”,昭明,此为警告的意思。9.“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这是说过分老实恳切端正忠厚的,就用礼乐来融合他。“愚”,老实。“款”,诚恳、恳切。“端”,端正。“悫(quI)”,忠厚。10.“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这里指出治气养心之术的“三莫”,即三个“莫过于”。一是捷径莫过于遵循礼义,一是重要莫过于得到良师,一是神妙莫过于喜好专一致志。五、修身:役物·役于物《荀子》曰:“志意修(指美好)则骄富贵矣,道义重则轻王公矣;内省则外物轻矣。传曰: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 此之谓矣。”人的志意美好,那么就会傲视富贵了;注重道义,那么就会藐视王公了;修身内省,那么对于外物就看轻了。“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这一名言,今天读来仍然觉得精辟、深刻、不过时!无数的现代人为外物役使,而不能役使外物,终于沉沦在滚滚物欲之中,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修身、内省上吧?六、四类青年:善少、君子、恶少、不详少《荀子》还指出四类人:一类是“善少”,好青年;一类是君子;一类是“恶少”,恶劣的青年;一类是“不详少”,不吉祥的青年。1.“善少”、“君子”。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先说“善少”与“君子”:端正忠厚、尊顺兄长,就可说是“善少”了。再加上好学谦逊机敏,那么就只有与他相等的人,而没有出乎其上的人了,这就可以成为君子了。“弟”,同“悌”。“钧”,同“均”,相等。“无上”,指无出其上者。2.“恶少”、“不详少”。 “偷儒惮事,无廉耻而嗜乎饮食,则可谓恶少者矣。加惕悍而不顺,险贼而不弟焉,则可谓不详少者矣,虽陷刑戮可也”。 此说“恶少”与“不详少”:偷懒懦弱怕事,无廉耻而贪嗜于饮食,则可谓恶少了。再加上放荡凶悍而不顺情理,阴险害人而不顺从兄长,则可谓“不详少”,即是不吉祥的青年了,即使遭受刑罚杀戮也是应该的了。“儒”,通“懦”,懦弱。“惕”,疾速,此指放荡。“详”,通“祥”,善,吉利。七、修身之“三行”
《荀子》曰:“老老,而壮者归焉;不穷穷,而通者积焉;行乎冥冥而施乎无报,而贤、不肖一焉。人有此三行,虽有大过,天其不遂!” 修身之“三行”,一是尊敬老人,年壮者就会归顺;二是,不轻视穷人,而通达的人就会来聚集;三是,暗中做好事而不求回报,贤能与不肖的人就都会归于一处。有了这“三行”,即使有大祸,上天难道不去救助成全他吗?八、修身四字:略、早、惧、勇《荀子》曰:“君子之求利也略,其远思也早,其避辱也惧,其行道理也勇。”这是说略于求利,不斤斤计较;早于深虑远思,能预先谋虑;惧于避辱,警惕地避开侮辱;勇于行道理,敢于去做合乎道理的事情。此四条教诲,也有恒定的教育意义。我走笔至此,感慨颇深,荀子讲修身阐述得多么警动人心!人不修其身,不正其心,则不能立于人世,也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当然更不能成就大事业。荀子之后有多少“善少”、“君子”获得了成功,又有多少“恶少”、“不详少”最后毁灭了自我!因此《荀子·君道》甚至还有这样的陈述:“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当问到怎样治理国家这个问题的时候,回答说:只听过怎样修身,没有听说过怎样治理国家。此话真是掷地有声,够沉甸甸的了! 修齐治平:在南阳武侯祠感悟南阳古代称宛,这地方真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不仅蕴藏着震惊世界的恐龙蛋化石群和汉画像石刻,还造就了人类文化的灿烂星斗。对当地所出圣人,有这样的概括:谋圣姜太公、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又因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由此出兵建立了东汉(25 220)王朝,故又称为“帝乡”。2009年5月,我有机会来到向往已久的南阳游学讲学,就在这里又一次反思感悟《大学》的真谛。南阳武侯祠,这里便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181 234)“躬耕于南阳”的“卧龙岗”。在这里,我更感悟到《大学》宏旨的深远,体味其魅力的久远。我走进朱红大门,徜徉古柏甬道,瞻仰巍巍大殿,抚摸草庐壁柱,无不笼罩在肃穆、静谧、崇高、玄妙的历史与智慧的氛围之中。当登上了卧龙岗上的观星台,仰望上空,我体味当初诸葛亮夜登此台观察星宿的情景,豁然醒悟他后来借东风的神采,不正是因为有此对天文的“格物致知”?虽然《诸葛亮文集》中的《二十八宿分野》是后人的伪作,但诸葛亮在天文气象学上的智慧是熠熠生辉的。又联想到惟其真“格物”、真“致知”,诸葛亮才能革新连弩,同时可以发射十箭;才有出祁山攻魏时的木牛运粮,又有出斜谷攻魏的流马运粮。在《诸葛亮的文集》中还有一篇关于《作木牛流马法》,有各部件的尺寸数据,一一记载,可赞可叹!惟其格物致知,所以深谙用兵之道、管理之道、政治之道、经济之道、外交之道。比如在《诸葛亮文集》的《便宜十六策》中就有:治国之策、君臣之策、视听之策、纳言之策、察疑之策、治人之策、举措之策、考黜之策、治军之策、赏罚之策、喜怒之策、治乱之策、教令之策、斩断之策、思虑之策、阴察之策。又如《诸葛亮文集》的《将苑》中就有50篇短文的内容联缀而成,详细论说了兵权、逐恶、知人性、将才、将器、将弊、将志、将善、将刚、将骄吝、将强等等。在卧龙岗徘徊,我们会真切地思考,诸葛亮的成功、大成功背后的深层原因,除了大的时势背景以外,便是他个人的生命轨迹中显现出来的大智慧了。这又确实与《大学》所指出的向度很符合!尽管在那时代《大学》还没有像宋代以后这样风光,但是诸葛亮所以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等方面都显示出足智多谋,成为智慧的化身、正义的代表,他实际遵循的就是《大学》所指示的那条人生之路。且再看,卧龙岗有一处澹宁读书台,使我们想起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面对这篇千古名文、千年告诫,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少年读此,未能真知;中年读此,方悟深刻;老年读此,嗟叹果真如此!这里讲“修身”、“养德”、“静”、“俭”、“澹泊”、“明志”、“宁静”、“励精”、“治性”,不就是《大学》的精髓与工夫?大学不就是学以广才,不就是非大志无以成大学?诸葛亮不也就是在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吗?我强烈地感悟到诸葛亮在年轻时,就是在走这条“知止 定 静 安 虑 得”的路,就在摸索着“格 知 诚 正 修 齐 治 平”这条道。此地又见诸葛书院中有陈鸿寿(1768 1822)的一副对联,很合诸葛亮的修身治学之道:证验古今雕琢情性刻镂声律吐纳典谟 上联说要学习验证古今的学问,并且要雕琢自己的情性。下联说,要深入地学习音乐、声韵等文化,并吐纳传统经典的精髓,为己所用,为今所用。“刻镂”,指雕刻,此指极力描摹和修饰。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吐纳”,在一吐一纳中吐故纳新,融会贯通,发挥创造。“典谟”,《尚书》有《尧典》、《舜典》,还有《大禹谟》、《皋陶谟》等篇,并称为“典谟”,此泛指传统的经典。这就是要学以广才,立志而成学,在学习中刻镂塑造自己的性情、品德、操行。这与《大学》精神无不相合。徘徊在卧龙岗葱郁的古松古柏之下,我又想起了诸葛亮的《诫外生书》,外生,即是外甥。诸葛亮有两个姐姐,大姐夫蒯祺官至魏房陵郡太守;二姐夫是襄阳名士庞德公之子庞山民,他的外甥庞涣,官至(zQngkT)(治所在今贵州瓮安县)太守。他在信中勉励外甥当励志、修身、成材。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指圣贤)之志,揭(指显露)然有所存,恻(指恳切)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指埋怨)吝(指悔恨),虽有淹留(指暂时没被重用),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指成功)。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指躲藏隐匿)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诸葛亮自己就是这样从卧龙的田垄中走出去的,然而就在这里他以管仲、乐毅为榜样砥砺自我、修养自我,如《大学》所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在作好了充分的入世的准备后,诸葛亮又从此走向了治国、平天下的舞台,施展矫健的身手而叱咤风云。人们永远忘不了他的高瞻远瞩的“隆中对”,常忆其政治上的忠诚、诚意,乃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谨慎地严格律己,还要同僚“勤攻吾之缺”,真可谓慎独了一辈子。在修齐治平中,诸葛亮都表现出如《大学》所说的“是以君子有矩之道也”。最后,我又迂回到武侯祠的大殿,面对着一个永远定格在历史上的诸葛亮,思绪起伏万千。  反思·陶朱公·齐家不易
《大学》讲“修齐治平”,看似简单得仅四字,但是要做到这四点,则确实是很不容易的。真是:修身难,齐家不易,治国更难,平天下更不容易。说到齐家,我常常想起范蠡治家的故事。范蠡是一个政治上成功的典范,也是商场上成功的典型,甚至被誉为“商圣”,但是他治家的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却值得我们深思。范蠡隐居在陶地(今山东定陶西北)经商时,改名为陶朱公。他生下了小儿子,他的次子因在楚国犯了杀人罪,而被囚禁在该国。陶朱公说:“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 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这是说,杀人者偿命,这是国法。但是,我听说“拥有千金的富人,是不会在闹市里被执行死刑的”。于是,他就拿出一千两黄金,准备派小儿子前去楚国救援。这时长子却认为父亲不派自己去,是把自己看为不肖,便以自杀来威胁。其母为长子求情,而“强为言”,陶朱公不得已就改派长子前往,让他带上千金以及给好友庄生的信,并叮嘱:“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勿与争事。”一是把千金以及信件都交给庄生,二是一切听从庄生安排,慎戒勿与其争议此事。长子至楚国庄生家,遵照父亲的旨意将千金和信件交给了庄生。庄生却叮嘱他:“疾去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一是赶快回去,不要逗留在此地;二是,此后其弟获救后,不要寻问其中的缘故。然而长子却违背了庄生的教导,他假装离开楚国,却躲藏在一位贵人家里。他想暗暗观察,打听消息,庄生到底是怎样操作的,是否会贪婪地私吞这笔金子。此后,庄生拜见楚王,神秘地说:“某星某宿不利楚,独为德可除去。”这是说发现有星宿对楚国大为不利,只有大施仁德,才能转危为安。庄生在楚国虽是家境贫寒,但却以清廉耿直而为世人所尊重,甚至楚国的大夫还把他看做老师来侍奉。楚王本来也尊重信任庄生,故闻其言后,立即封了“三钱之库”,即是储存黄金、白银、赤铜的府库。楚国的那位贵人探听到封国库的消息,马上告诉范蠡的长子,并预言将要大赦天下了,因为以前就是这样做的。长子心想,既然要大赦天下,那么这千金就不用白费了。于是登门求见庄生,庄生吃惊地接待了他,也明白了他的来意,就把那尚未启封的金子还给了他,“且令自入室取金去”。而庄生原来是想事成之后再将千金退还给范家的,以显示自己的诚信。长子离开后,庄生觉得自己被他人冤屈了,受到了侮辱,因“羞为孺所卖”,便又拜见楚王,说:“王欲以修德攘星,乃道路喧传陶之富人朱公子杀人囚楚,其家多持金钱赂王左右,故王赦,非能恤楚国之众也,特以朱公子故。”这是说,大王大赦天下,原本是为了施行仁政,免除灾星。然而百姓传谣,说陶朱公大富,而其子杀人,囚禁于楚国,因此贿赂大王左右,所以才有天下大赦之举。此见大王大赦,非为拯救百姓,而为释放朱公子一人而已。这番话,使得“王大怒,令论杀朱公子,明日下赦免令”。立即下令杀了朱公子,此后的第二天才下大赦令。于是,最后陶朱公的长子是扶着兄弟的灵柩回家的,其母与乡邻都感到很悲痛,但只有陶朱公独笑曰:“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弟,顾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策肥,岂知财所从来哉!吾遣少子,独为其能弃财也,而长者不能,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怪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这是说,我早料到长子这一去,次子就难以活着回来。长子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兄弟,只是他从小同我在一起,知道创业的艰难,因此太看重钱财了,而不愿意无故抛弃那一千两金子而已。至于小儿子,生来就过着富裕的生活,出门便是华贵的车辆,哪里知道钱财是怎样来的。我开始想派小儿子去,就是考虑到他不会吝啬那千金的,而长子是不会这样做的,结果反而误杀了自己的兄弟。啊,这都是天意,不能责怪哪一个人了。我早已经想到,他会带着他兄弟的尸首回来的啊!读完这则故事,我就有很多的感触:以范蠡,即陶朱公的卓越智慧,他治家尚且不能“齐家”,可见治家而要达到“齐家”也绝非易事。这个故事就有几点值得反思:
其一,先从其次子来看,陶朱公的次子竟然会在楚国杀人犯法而被囚禁,最后终于被杀。这说明他的次子不仅没有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才,相反却沦为了罪犯,这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耻辱,也使父母、家族蒙受了耻辱。按传统的观念来说,这是一个不孝之子。然而这或许也说明,陶朱公本人没有能管教好他的儿子。就拿今天来说,一个家里出了个杀人犯,究竟不是一桩好事,总会联想到家庭教育是有问题的,家长也应当有某种责任的。其二,从其长子来说,也有问题,首先,因为父亲没有派自己去楚国救援其弟,而竟然以死亡来威胁父母,这就不是一个传统的孝顺的儿子所应当做的事情。其次,他没有能了解父亲的心思,而又自作聪明地违背父亲的告诫,自作主张,这也是传统理念中的不孝之子。比如《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孔子就说:“无违。”此中就有“生,事之以礼”,无违父命,即是一端。因其失误,导致本来可以获救的兄弟被杀,这是更为重大的错误,给家族带来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样一个儿子,难道没有家庭教育上的问题吗?其三,从其幼子来说,说到他因为从小就在富裕中生活,出门有华贵的车辆,不知道挣钱的不易,甚至一千两金子都会毫不吝啬,这种习性好吗?这不又是“齐家”上有问题了吗?其四,再从陶朱公的妻子来看,因为长子以自杀威逼,就为他求情,要求丈夫派长子出去,这不就是《大学》里所说的那种“辟”?因为疼爱儿子,而不知其子的缺点以及将会带来的灾祸,这不就是因私情所蒙蔽而“辟”了?其五,从陶朱公本人来说,不能坚决地拒绝妻子的请求,坚定不移地让幼子出行,不能正确处理长子以死相逼的做法,而且既然已经料到最后的结局不妙,为什么还是让他去了呢?这不也是《大学》里所说的“辟”吗?不就是因为种种情感上的纠葛而放弃了自己的正确主张,从而造成了最后的悲剧吗?《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记载了这一故事。明代的冯梦龙所著《智囊补》中也转述了这一故事,其卷首有语云:“镜物之情,揆事之本;福始祸先,验不回瞬;藏钩射覆,莫予能隐。”这是说,看清了事物的真情,测度了事物的根本;那么福之肇始或祸之先来,验证起来是转眼之间的事情了。即如有藏钩、射覆之类的,也都不能隐瞒的了。这里所说的“藏钩”是个典故,相传汉昭帝的母亲钩弋夫人,少时手是拳曲的,入宫,汉武帝展开她的手,发现一个钩,后来的人就演变为一种“藏钩”的游戏。“射覆”也是古代的一种猜物游戏,即是把东西覆盖起来让他人猜测。“射”是猜度,“覆”指覆盖着的东西。这里的“藏钩射覆”,就是喻指他人暗藏暗覆的阴谋诡计,然而智者可以洞晓它们。冯梦龙于此则有评:“朱子既有灼见,不宜移于妇言,所以改遣者,惧杀长子故也。 听其所为,勿与争事。 已明明道破,长子自不奉教耳。庄生纵横之才不下朱公,生人杀人,在其股掌。然宁负好友,而必欲伸气于孺子,何德宇之不宽也?噫,其斯以为纵横之才也与?”此评有力,有见地!不过,我还想到了另外一面,那就是陶朱公也许确实料事如神,知道长子一去没有好结局。但是问题是,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是让他去了呢?这就是因其“辟”了。由此联想到,陶朱公治家到底是“齐家”了没有?我想没有!或至少没有很好地“齐家”。这也许说明要“齐”一个“家”也绝非易事,而再扩大至于“治国”之艰苦,再扩大至于“平天下”之艰难也就可想而知了吧!不过话还得说回来,这仅是一个传说的故事而已,正如我们已经在前文提到的,《史记》里写到范蠡“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于巨万”。范蠡后来大约把孩子教育得好好的了,且能顺其自由发展,而子孙修业则蕃息不已,终至家产巨万。这又是一番蒸蒸日上的“齐家”的大气象了。 曾国藩·齐家·《大学》
曾国藩(1811 1872)是我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影响深远。他是怎样学习与运用《大学》的?怎样起家、发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此中有许多情况是值得思考与体味的。曾国藩(1811 1872),湖南湘乡人,字伯涵,号涤生。道光进士。他是穆彰阿(1782 1856)的门生,从倭仁等讲习程朱理学。任翰林院庶吉士、吏部侍郎等职。咸丰二年(1852年),因丧母在籍,为镇压太平天国,同年底在湖南帮办团练,后来又编练湘军。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发布《讨粤匪檄》,帅兵出衡州(治所在衡阳市),阻击太平军。四月初,在靖港大败,投水自寻,被救起。后来重振湘军,六月开始反扑,先后攻陷岳州、武昌。汉阳。十一月进攻九江。年底在湖口被太平军击败,溃逃南昌。咸丰六年(1856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东王杨秀清认为外敌已去,遂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或说,没有逼封)。天王密诏(或说,没有密诏)韦昌辉、石达开等回京图谋对付杨秀清。八月韦昌辉率领部队从江西入京,乘机扩大事态,残杀杨秀清以及部众、家族两万余人。石达开因为对韦昌辉的屠杀表示不满,也险遭毒手,只身逃出天京,韦昌辉乃杀了他全家。石达开至安庆起兵讨韦昌辉。十月,洪秀全与合朝文武诛杀韦昌辉,迎接石达开回京辅政。咸丰七年(1857年)五月,石达开因为洪秀全对他猜妒,率领将士20万出走。太平天国内部出现的“杨韦事变”,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与后果。“杨韦事变”后,曾国藩乘机重新攻陷武昌、九江等地。咸丰八年(1858年)九月令李继宾率领湘军主力6千人攻打三河,被太平军歼灭。后来以曾国荃的吉字营为基础,扩充实力。咸丰十年(1860年)升为两江总督,次年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为清朝付与大权的第一个汉人。同治元年(1862年),曾国藩派李鸿章到上海、左宗棠入浙江,分别进行所谓的“借洋兵助剿”,如与英人戈登的“常胜军”、法人德克碑的“常捷军”合击太平军。又令曾国荃部围攻天京(今南京)。三年六月攻陷天京,加太子太保,封一等功侯爵。次年调任钦差大臣,对捻军作战,因失败而去职。后来与李鸿章、左宗棠创办上海江南制造局、福建马尾船政局等军事工业。九年任直隶总督时,发生天津教案,法国领事丰大业在天津因开枪行凶,被群众殴打而毙,教堂被毁。曾国藩以斩20人、充军25人,并赔款重建教堂结案,受到舆论谴责,调任两江总督。这些有关的陈述,可以看到曾国藩的人生之路也是充满各种荆棘、险滩、陷阱,当然也有许多的成功、名誉、地位。曾国藩重视“修身齐家”,一生写下330余封家书,流传很广,影响至今不衰。他死后七年(1879年),湖南长沙传忠书局便刊印了《曾文正家书》。后人又先后编纂出版了《曾国藩教子书》、《曾国藩与弟书》、《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全集·家书》、《曾国藩家训》等等,至今仍在印行,可见影响之深远。举例如,他就指出家训家教的重要,在1866年《致澄弟》中说:“家中要得兴旺,全靠出贤子弟。若子弟不贤不才,虽多积银、积钱、积谷、积产、积书、积衣,总是枉然。子弟之贤否,六分本于天生,四分由于家教。”他曾将训导子弟治家从政的理念概括为“居官四败”:(1)昏庸懒惰,而听任下属胡作非为者败。(2)傲慢狠毒、狂妄自大、自以为是者败。(3)贪婪卑鄙、肆无忌惮者败。(4)侮辱师长、怠慢客人者败。他又有“居家四败”之说:(1)妇女奢侈、淫逸者败。(2)子弟骄横、傲慢、懒散者败。(3)兄弟不和、矛盾重重者败。(4)侮辱师长、怠慢客人者败。曾国藩还提出“八本”式的家训:(1)读书以训诂为本。(2)作诗以声调为本。(3)事亲以得欢心为本。(4)养生以戒恼为本。(5)立身以不妄语为本。(6)居家以不晏起为本。(7)作官以不要钱为本。(8)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他的《家训》中也常提到《大学》。于《大学》,曾国藩在《家训》(见《曾国藩家训》)中说过这样的话: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朝廷以制艺取士,亦谓其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若以明德、新民为分外事,则虽能文能诗,而于修己治人之道实茫然不讲,朝廷用此等人做官,与用牧猪奴做官何以异哉?然则既自名为读书人,则《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其条目有八,自我观之,共致功之处,则仅二者而已:曰格物,曰诚意。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如事亲定省,物也;究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此致知之事也。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知一句,便行一句,此力行之事也。此二者并进,下学在此,上达亦在此。 曾国藩的这段话对于理解《大学》的文义以及如何用于修身立世都值得细读深思。他指出:(1)《大学》是人生必读、必研、必从事之书,“盖人不读书则已,亦即自名曰读书人,则必从事于《大学》”。“从事”两字最有分量、最有内涵。(2)读书还要落实到自身,读书要“能体贴到身上去”。“《大学》之纲领皆己身切要之事明矣”,此便须要身体力行之。(3)为官者,不能当“牧猪奴”,而要“能代圣贤立言,必能明圣贤之理,行圣贤之行”,才可以“居官莅民、整躬率物也”。(4)精辟地指出“八目”最要紧的是“格物”与“诚意”。(5)解读了“格物致知”、“诚意”的要义。如“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试想,曾国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之一,不就是从《大学》中学而时习之、汲取了智慧、寻得了路数、体贴到自身上去的?曾国藩之所以能被许多人赞扬的原因之一,不就是他能谨遵《大学》之道,且知一句便行一句,力行此事,二者并进?在《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中还保留着有关曾国藩内容的信息。1915年毛泽东的《致湘生信》中摘引了曾国藩的《致沅弟信》中的话,那是曾国藩检讨自己:“吾阅性理书时,又好做文章;做文章时,又参以他务,以致百不一成。”毛泽东认为,“此言岂非金玉”!又1917年毛泽东《致黎锦熙信》中还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据传,蒋介石说过:曾公乃国人精神典范。他还用曾国藩的《爱民歌》训导黄埔军校的学生。至于梁启超,更是高度赞扬曾国藩。这些信息或许能说明曾国藩被大家看重、尊重不是没有理由的,而其中他提倡与践行的切己的修身,以及由此而展开外拓的人生轨迹,能给人们深刻的启迪与智慧。即便这里仅仅是关于《大学》的论说,就可以体味曾国藩品格之一斑了。平天下的瑰丽宏图
《大学》里不断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不禁要问:那个“平天下”在儒家的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一幅图景与气象呢?《礼记·礼运篇》记载,孔子曾为人们展现了一幅平天下的宏伟蓝图。有一次,孔子参与了鲁国国君的年终祭祀“蜡祭”,还担任了“蜡宾”即是陪祭。祭事完毕后,孔子来到门楼的高台上游览,不禁长叹。这是为鲁国而感叹啊!“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这引起了身边的弟子言偃的注意,于是他就询问:先生为什么要感叹呢?孔子说出一番令古往今来的无数人为之感叹的话来。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按:及、赶上的意思)也,而有志焉。”大道运行的时候,以及夏商周三代的精英人物,我孔丘都没有赶得上,然而有志于他们那样的事业。 这就是孔子心中所高悬的鹄的、所向往并矢志不渝的人生与事业的高标。孔子接着就描绘了那种“平天下”的境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今人读读这一段,如果消除了文言的那种语言的隔阂,那么会被其中的思想打动。孔子给人们描述了远古时候的“平天下”的图景。这是一个“平天下”、天下平,“大同”天下,天下“大同”的景象。
1.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大同”世界,天下太平,整个天下呈现出公道、公心、公平、公正、公有;而其深层的原因,就是由于大道的推行、运行、流行、畅行、实行且无阻。
2.平天下,则天下和谐。一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选拔贤人,推举能人来治理。讲究诚信,修整人际关系使之和睦。这里的“与”字通“举”,是推举、选举的意思,此依王引之的解释。二是,“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亲近自己的亲人,不仅仅关爱自己的子女,而且亲近所有人的亲人,关爱所有人的子女。三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整个社会老人能善终,青壮年能发挥作用,幼童能健康成长。老而无妻、寡妇、孤儿、老而无子女的、残废疾病的人,皆得到供养。男人有职分,女子有夫家。文中的“矜(guQn)”字,通“鳏”,指老而无妻者。“归”,女子出嫁称为“归”,此指夫家。四是,“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物,人们恨被抛弃在地上,都想收起来,但不必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都想使出自己的力气,但是不必为了自己。五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因此阴谋诡计被堵塞住了而不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情就不再发生,因此外面的门户家家都可以不关闭。社会的秩序,已经是平安大治了。孔子又继续描述了一个“小康”的天下。“平天下”虽不能达到“大同”,如果能达到“小康”,也是一种很理想的境界了。

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天下为家”,天下不再是天下人之公有,而是天下为一家之私有了。这是“家天下”的情况。这与“大同”世界的公道、公心、公平、公正、公有就不同了,此中的深层原因,就是由于大道的隐去。但是由于圣人辈出,天下还治理得很好,这就是所谓的“小康”。

2.平天下的“小康”气象
一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此已经失去了“天下为公”的“公”,而是各家亲近自己的亲人,各家慈爱自己的子女。二是,“货力为己”。财货、货物均为自己;劳力、气力的使用均为自己。三是,“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天子诸侯的子弟世代承袭,认为是合于礼的;修建城郭沟池,以此为坚固;用礼义为纲纪,以此来使君臣关系正常,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妇关系和谐。文中的“大人”,指天子诸侯。“世及”,父子相传称为“世”,兄弟相传为“及”。“城郭沟池”,指内城、外城、护城河等。四是,“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又以此设置制度,确立田里,尊重勇者与知者,立功是为了自己。文中的“立田里”,指确立划分田地与居住的制度。“里”,就是居住的地方,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一里。
          五是,“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所以权谋因此而发生,战争也由此而兴起。文中“用是”,就是因是、因此的意思。“用”,因;“是”,此。“兵”,此指战争。六是,“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夏代的大禹,商代的汤王,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这是这种历史时期中的杰出人物。此六君子,没有一个不谨慎恪守礼的。他们用礼来表彰民众的大义,以礼来成全民众讲诚信的事,用礼来揭露过错,用礼来树立仁爱的法则,用礼来提倡谦让,用礼给民众指示有常道。如有人不由常道去实行的,在势位上的人就要被罢免,众人把统治者不用礼认为是祸殃。这就称为小康。文中的“选”,指选拔出来的人物,即是杰出人物。今天还有“一时之选”的说法。“考”,成全,或说考察。“刑”,指法则的意思。我们读后,会自然而然地联系自己所处的今日情况。今天距离孔子那时,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多年了,可是我们周围还能看到层出不穷的不公平、不和谐、不协调,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不说别的,就说每到一个城市,一眼就望到的那些密密麻麻的防盗栅栏,几乎已经成了每个城市的一道“不亮丽的风景线”了。时间流淌了千百年,我们的科技水平之高至今已非古人所能想象,但是今人却还远远不能做到《礼记·礼运》所说的“外户而不闭”。这让现代人能不感叹吗?其次,我们还联想到,今日正在奔“小康”,确立了许多关于“小康”的指标,有经济上的、有其他方面的“硬指标”。孔子在这里也讲到了“小康”的情况,里面也有“指标”,不知道今人能否也借鉴一下那些看似的“软指标”,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指标”呢?“治国、平天下”,绝非易事,然而也绝非不能做到,儒家一直在努力地召唤着、奋斗着。此时我们再诵读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此中的滋味又可以悉心体味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