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一部平民口述史学专著 定宜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59:58

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一部平民口述史学专著

您已经打过分了,请刷新看结果!差得离谱 不值得推荐很差 不值得推荐不值得推荐没什么特点 凑合看能看得下去比较不错挺有才的非常好值得推荐完美作品,吐血力荐9.80

综合评分 ( 5 人)

  本书是一部口述史学专著,旨在以访谈形式通过老北京人的口述,反映晚清以来北京人的生活变迁与历史命运,进而追溯近百年来北京城市生活史。全书体现了口述历史的民间性和个人性,内容涉及官方文献不曾触及的领域,包括人的社会交往,如婚姻关系、邻里关系、同事关系等;也包括人的生活趣味,如吃喝玩乐、审美情趣等等。在编排上根据北京城环形结构的特点,分成内城篇、外城篇和郊区篇三部分,通过生活在不同区域的老北京人的口述,反映不同区域北京人的生活状态,进而形成一部五光十色、多姿多彩的北京城市生活变迁史。

阅读全部简介

关键词: 历史杂谈 历史杂谈
总点击:73146    总评论数:2        综合得分:777      推荐票:0
作者: 定宜庄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    定价: 110    状态:连载完成

    序

     作者把这50多人的口述,用来作为展现老北京人性格与为人特点的方式。将北京人放在北京这个特殊的地域、特殊的历史环境中考察,反过来也通过北京人,来看北京这个城市和它的历史。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前言(1)
  • 前言(2)
  • 前言(3)
  • 前言(4)
  • 前言(5)
  • 前言(6)
  • 前言(7)
  • 前言(8)
  • 前言(9)
  • 前言(10)
  • 前言(11)

    第一卷 内城编(一)

    咸丰十一年(1861)八月,咸丰帝病死于热河行宫,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和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肃顺等八人受遗命总摄朝政,辅佐年仅六岁的皇太子载淳为帝。载淳的生母那拉氏伙同恭亲王奕 发动宫廷政变,将载垣、肃顺、端华三人革职拿问,并于几日后将肃顺诛杀,将载垣和端华赐死,其他五人或革职或遣戍。遂改元同治,两太后垂帘听政,由那拉氏掌握实权,开始了她对清王朝长达四十年的统治。这场政变,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因发生在辛酉年,亦称“辛酉政变”。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2)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3)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4)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5)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6)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7)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8)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9)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0)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1)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2)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3)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4)
  • 没写入书中的历史(15)
  • 最要紧的是门第(1)
  • 最要紧的是门第(2)
  • 最要紧的是门第(3)
  • 最要紧的是门第(4)
  • 最要紧的是门第(5)
  • 最要紧的是门第(6)
  • 过眼云烟说往事(1)
  • 过眼云烟说往事(2)
  • 过眼云烟说往事(3)
  • 过眼云烟说往事(4)
  • 过眼云烟说往事(5)
  • 过眼云烟说往事(6)
  • 过眼云烟说往事(7)
  • 过眼云烟说往事(8)
  • 过眼云烟说往事(9)
  • 过眼云烟说往事(10)
  • 过眼云烟说往事(11)
  • 过眼云烟说往事(12)
  • 过眼云烟说往事(13)
  • 过眼云烟说往事(14)
  • 过眼云烟说往事(15)
  • “当铺刘”今昔(1)
  • “当铺刘”今昔(2)
  • “当铺刘”今昔(3)
  • “当铺刘”今昔(4)
  • “当铺刘”今昔(5)
  • “当铺刘”今昔(6)
  • “当铺刘”今昔(7)
  • “当铺刘”今昔(8)
  • “当铺刘”今昔(9)
  • “当铺刘”今昔(10)
  • “当铺刘”今昔(11)
  • “当铺刘”今昔(12)
  • “当铺刘”今昔(13)
  • “当铺刘”今昔(14)

    第一卷 内城编(二)

    但北京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却没有不知道同仁堂乐家的,有那么多人给我讲过乐家的往事,或亲历,或传说,乐家的买卖早在清末民国时就已经成为老北京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20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时乐家的表现,以及“文革”时已经做到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的遭遇,不仅给予北京人深刻的印象,讲述之间中也产生了诸多版本。近年来,随着《风雨同仁堂》《乐家老铺》和《大宅门》等影视剧的热播,乐家的陈年旧事又被当作纯粹的传奇在年轻人中间流传。总之,谈老北京而不谈同仁堂,总好像缺少点什么。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2)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3)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4)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5)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6)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7)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8)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9)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0)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1)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2)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3)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4)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5)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6)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7)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8)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19)
  • 中药铺的“洋派”儿孙(20)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2)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3)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4)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5)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6)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7)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8)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9)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0)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1)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2)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3)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4)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5)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6)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7)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8)
  • 科尔沁王公的子孙(19)

    第一卷 内城编(三)

    东总布胡同到顶银胡同一带位于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内、东长安街以北,与我任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遥遥相对,现在两条胡同之间已被一条宽阔的大道隔开。这一带很有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胜景,例如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场所“贡院”,还有五四运动时被火烧的赵家楼,等等。现在在它左近,又有华润大厦和新贵云集的贡院六号以及我所不知道名称的高楼大厦在互竞豪奢,使这些本来就不甚起眼、现在更是残缺不全的小胡同愈加给人以灰溜溜之感。我上下班经常从这些胡同内穿过,如果不是有幸得访李女士,我不会想到里面隐藏着那么多悲欢离合的生动故事。

  • 胡同里的姑奶奶(1)
  • 胡同里的姑奶奶(2)
  • 胡同里的姑奶奶(3)
  • 胡同里的姑奶奶(4)
  • 胡同里的姑奶奶(5)
  • 胡同里的姑奶奶(6)
  • 胡同里的姑奶奶(7)
  • 胡同里的姑奶奶(8)
  • 胡同里的姑奶奶(9)
  • 胡同里的姑奶奶(10)
  • 胡同里的姑奶奶(11)
  • 胡同里的姑奶奶(12)
  • 胡同里的姑奶奶(13)
  • 胡同里的姑奶奶(14)
  • 胡同里的姑奶奶(15)
  • 胡同里的姑奶奶(16)
  • 胡同里的姑奶奶(17)
  • 胡同里的姑奶奶(18)
  • 少小离家老大回(1)
  • 少小离家老大回(2)
  • 少小离家老大回(3)
  • 少小离家老大回(4)
  • 少小离家老大回(5)
  • 少小离家老大回(6)
  • 少小离家老大回(7)
  • 少小离家老大回(8)
  • 少小离家老大回(9)
  • 少小离家老大回(10)
  • 少小离家老大回(11)
  • 少小离家老大回(12)
  • 朝阳门外南营房(1)
  • 朝阳门外南营房(2)
  • 朝阳门外南营房(3)
  • 朝阳门外南营房(4)
  • 朝阳门外南营房(5)
  • 朝阳门外南营房(6)
  • 朝阳门外南营房(7)
  • 朝阳门外南营房(8)
  • 朝阳门外南营房(9)
  • 朝阳门外南营房(10)
  • 朝阳门外南营房(11)
  • 朝阳门外南营房(12)
  • 朝阳门外南营房(13)
  • 朝阳门外南营房(14)
  • 朝阳门外南营房(15)
  • 朝阳门外南营房(16)
  • 朝阳门外南营房(17)
  • 朝阳门外南营房(18)
  • 朝阳门外南营房(19)

    第二卷 外城编(一)

    这部书中的被访者大多数是普通百姓,但也有很有成就者以及名人,在这些名人中,刘曾复刘老确实是最耀眼的之一。做一个城市的口述史不能没有名人,尤其是在北京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城市,他们是这个城市的魂。刘老不仅在戏曲界,而且在生理学界都是顶尖人物,虽然他更愿意被人看作是生理学家,但事实上他之得名,更多的还是由于戏曲。因为科学家也好,学者也好,都是寂寞的行当,无论取得的成就多么辉煌灿烂,也无论在自己的领域有多么赫赫的声名,大多数在社会上也仍然会寂寂无闻。演艺界包括戏剧界当然就不同了,所有的表演,都要给大众而不能仅仅给内行看,而名人,如果只有同行的认可而没有外行的喝彩,是成不了名人的。

  • 阅尽人间春色(1)
  • 阅尽人间春色(2)
  • 阅尽人间春色(3)
  • 阅尽人间春色(4)
  • 阅尽人间春色(5)
  • 阅尽人间春色(6)
  • 阅尽人间春色(7)
  • 阅尽人间春色(8)
  • 阅尽人间春色(9)
  • 阅尽人间春色(10)
  • 阅尽人间春色(11)
  • 阅尽人间春色(12)
  • 阅尽人间春色(13)
  • 阅尽人间春色(14)
  • 阅尽人间春色(15)
  • 阅尽人间春色(16)
  • 阅尽人间春色(17)
  • 阅尽人间春色(18)
  • 阅尽人间春色(19)
  • 阅尽人间春色(20)
  • 阅尽人间春色(21)
  • 不让须眉是此行(1)
  • 不让须眉是此行(2)
  • 不让须眉是此行(3)
  • 不让须眉是此行(4)
  • 不让须眉是此行(5)
  • 不让须眉是此行(6)
  • 不让须眉是此行(7)
  • 不让须眉是此行(8)
  • 不让须眉是此行(9)
  • 不让须眉是此行(10)
  • 不让须眉是此行(11)
  • 不让须眉是此行(12)
  • 不让须眉是此行(13)
  • 不让须眉是此行(14)
  • 不让须眉是此行(15)
  • 不让须眉是此行(16)
  • 不让须眉是此行(17)
  • 不让须眉是此行(18)
  • 不让须眉是此行(19)
  • 不让须眉是此行(20)
  • 不让须眉是此行(21)
  • 不让须眉是此行(22)
  • 不让须眉是此行(23)
  • 不让须眉是此行(24)
  • 不让须眉是此行(25)
  • 不让须眉是此行(26)
  • 不让须眉是此行(27)

    第二卷 外城编(二)

    在社会各种现象中,宗教与信仰占据的空间其实是最大的,因为它代表着远远不能为我们人类全部认知的世界。我研究历史尤其是下层社会的历史多年,唯独宗教与民间信仰这一领域,对我而言完全是空白,而且还不仅仅是空白,根本就是忽略,因为我自幼接受的教育历来就只有一句:“宗教是麻醉人民精神世界的鸦片烟。”近些年情况当然有所改观,但对于这个与俗界完全不同的另一个世界我依然陌生,以至于到了不敢踏入、不敢惊扰的程度。所以我为圣安师所做的口述,只能是从尘世出发并以尘世为主。

  • 红尘内外九十载(1)
  • 红尘内外九十载(2)
  • 红尘内外九十载(3)
  • 红尘内外九十载(4)
  • 红尘内外九十载(5)
  • 红尘内外九十载(6)
  • 红尘内外九十载(7)
  • 红尘内外九十载(8)
  • 红尘内外九十载(9)
  • 红尘内外九十载(10)
  • 红尘内外九十载(11)
  • 红尘内外九十载(12)
  • 红尘内外九十载(13)
  • 坛根儿下的日月(1)
  • 坛根儿下的日月(2)
  • 坛根儿下的日月(3)
  • 坛根儿下的日月(4)
  • 坛根儿下的日月(5)
  • 坛根儿下的日月(6)
  • 坛根儿下的日月(7)
  • 坛根儿下的日月(8)
  • 坛根儿下的日月(9)
  • 坛根儿下的日月(10)
  • 坛根儿下的日月(11)

    第三卷 城郊编

    这样的场面,直到清末也没有太大的改变。那年年月月周而复始的推独轮车的苦力之中,有一个应该就是刘子扬先生的爷爷吧。刘家从山东顺着运河北上通州,然后又从通州顺着运粮道进入北京,最终在北京扎下根来。到刘先生的父亲一辈已经与北京的满族通婚。他认为他的母亲和妹妹,都已经是典型的“满族姑奶奶”了。不过在这篇口述中,最生动的还是那个推独轮车的爷爷的故事,这是本书中又一个由孙子讲述的爷爷的故事了,而且这个爷爷也与前两个一样富于传奇色彩。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1)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2)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3)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4)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5)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6)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7)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8)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9)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10)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11)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12)
  • 那条进京的古粮道(13)
  • 架松,架松(1)
  • 架松,架松(2)
  • 架松,架松(3)
  • 架松,架松(4)
  • 架松,架松(5)
  • 架松,架松(6)
  • 架松,架松(7)
  • 架松,架松(8)
  • 架松,架松(9)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2)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3)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4)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5)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6)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7)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8)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9)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0)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1)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2)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3)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4)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5)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6)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7)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8)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19)
  • 蓝靛厂几代回回之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