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忆:蒋方震与持久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16:03
蒋方震与持久战
 时间:2010-09-16 14:57 作者:阿忆    钱学森的老丈人,叫“蒋方震”,民国时代被抬举为500年一现的军事教育大家。他是文人国士,创办《浙江潮》杂志,与胡适结新月社,是新文化运动先锋,跻身诗书名流。他是军师儒将,袁世凯聘他做保定军校校长,蒋中正把陆军大学校长让予他代理,他始终梦寐以求,击溃所有民族劲敌。完全可以说,此公文人气质很足,但他在日本军校和德军那里学来的尚武精神,始终在血液中沸腾。


  1913年夏天,蒋方震要改进保定军校校务,却得不到陆军部授权,气得他召集全校军官生,说明经过,然后重申,你们该做的不做,我会罚你们,我该做的做不到,我会自裁,他大声叮嘱学生要担当大任,随即掏枪对准心脏,被警卫力阻,子弹偏入胸口,与死神擦肩而过。抢救期间,朝野惊撼,蒋方震却爱上了日本护士,渐渐放弃死念,这护士便是钱学森的丈母娘佐藤屋登。


  蒋方震留日留德,研习军政,回国后讲授军事,做最高军校校长。北伐中,南军黄埔,北军北洋,充斥着保定同门师生,抗战中,更有数不清的将校是他的门生,但他一生却没能指挥过任何一场实战,完全是纸上谈兵。政治上,他做过袁世凯、黎元洪、吴佩孚、孙传芳、唐生智、蒋中正的幕僚,反目,和解,如浪里瓢萍。但他明白,面对日本军国主义,一切中国人都是同胞。1933年,蒋方震被他的学生蒋中正派往日本,他清楚地预感到,中日大战不可避免,必须拟订国防计划,全力备战。卢沟桥事变前夕,蒋方震出版著名的小册子《国防论》,提及“持久战”,与共产党阵线中的朱毛言论形成呼应。在扉页上,他饱蘸深情地写道:“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


  对持久战的论述,蒋方震远不及毛泽东系统,只是粗材大意,但不乏雄思伟略。他力主“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在时间上,以大国之大,拖垮小国之小,因此,中国没有被鲸吞的危险,却可能被蚕食,局部抗争无济于事,必须以全面抗战相抗衡。他动员蒋中正,自上海开战,首挫其锋,减弱日军攻势,然后阻敌于湖南,形成僵持,开展持久战。他认为,对于工业国,几座城市被占领,也就只好投降,纽约是半个美国,大阪是半个日本,没办法,但中国是农业国,即使整个沿海地区被占领,也不要紧,农业国是松散的,无要害可抓。


  卢沟桥事变爆发,蒋中正和白崇禧采纳老校长主张,宣布“敌之最高战略为速战速决,而我之最高战略为持久消耗”。蒋方震则发表《日本人》和《抗战基本观念》,断定日军必败,中国必胜。


  遗憾的是,蒋方震没能看到预言变成现实,1938年,蒋中正辞去陆军大学校长职务,由蒋方震代理,迁校途中,蒋方震病逝广西,就地敛葬。此时,蒋夫人已与祖国断绝来往,护理着中国伤兵,她的5个子女,皆以中国文化为教养,不习一句日语,其中三姑娘蒋英,嫁给了钱学森。抗战胜利后,国民为蒋方震迁葬杭州西湖,竺可桢见其尸首未朽,禁不住痛哭:“百里!百里!有所待乎?我今告你,我国战胜矣!”众人悲怆,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