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的困局就是中国农民的困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03:45
——读自然向前的《小岗村介绍》和苏拉密《采访记:小岗村——温饱中的困局》
在今天(2007年9月29日)我写了《中国农村只有由集体化向社会化前进才能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兼评大于的《左派与右派关于三农问题的几点共识》放在网上之后,本来是准备谈小岗村的文章暂且告一段落,写关于农业发展的其他问题的,谁想我在网上又见到了苏拉密《采访记:小岗村——温饱中的困局》一文,又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我还是想再谈一下我的看法。虽然我也提到了自然向前的《小岗村介绍》一文,但是,不是因为苏拉密《采访记:小岗村——温饱中的困局》一文,我是不会写的。
关于小岗村,我除了知道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发源地和他们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当时的集体化形式所带来的贫困因而才冒着生死去冒天下之大不韪“分田单干”的之外,我是一无所知。当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是不敢奢谈小岗村的现状的。如果读一下我在网上所有的文章,就可以看出,我并没有说小岗村的发展胜过南街村、华西村,而是说小岗村的经济发展是远远不如南街村和华西村的。但是,我知道,我从我村的和其他的村庄发展中知道,农村广大的村庄因为小岗村的改革带动的经济体制的改革,普遍的改变了过去的不能温饱的状况,得到了温饱。我就是因此分析小岗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意义的。我的分析是客观的,理性的,并且是正确的。有网友因此给我介绍小岗村和南街村的现状,希望我得出小岗村对广大农村没有意义的结论,并且要我得出小岗村把中国农村带到了痛苦的痛苦的深渊的结论,要我号召全体农民吐弃小岗村。有个网友天真的认为,我所以还在坚持,是因为我把面子看得非常重要,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就死不承认错误。当然,也有一些网友用了各种各样的谩骂手段,羞辱我,企图令我屈服,即使我不承认错误,也必须三缄其口。我前两天正好看到网上介绍南街村的文章,说如果大家认为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帮助他:“当事人站在台前,回答大家的质问,接受批评,有长辈训斥,亲朋劝导,孩童羞骂,使这种场面生动激烈,当事人立马汗颜。后者的学习班形式更加突出了名誉和反思效应。有错误行为的人要穿上标志参加学习班的一种黄颜色背心,白天用人力车从窑场往建筑工地拉砖,晚上住在南街保留下来的一座破房子里,吃窝头菜汤。‘让他们丢丢人,想想好日子是咋来的!”南街的干部群众这样认为’”,这段文字非常珍贵,记述了在中国的民主进程中还因为各种各样的关系迟迟不肯退去的任意践踏人权的蔑视国家法律的一朵浪花。大概这些网友就是南街村培训和接受教育出来的“特工”,在网上也把这样的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他们不知道,在真理面前,那又有什么作用?况且,现在是正在完善民主制度的时代了。
自然向前的《小岗村介绍》,诚如一些网友所说的,是对过去的小岗村的写照,没有今天的。只是证明了改革确实改变了小岗村过去在“集体化”时代不得温饱的局面,但是,没有今天的发展状况。苏拉密《采访记:小岗村——温饱中的困局》,则弥补了这一缺陷,使我能够对小岗村的研究更加深入一步。他的题目《采访记:小岗村——温饱中的困局》,也起得非常的好,也非常全面,可以说是典范,值得学习。这篇既肯定了小岗村从改革以来改变了改革以前的不能温饱的状况,也如实的反映了小岗村在改革改变了不能温饱的 状况以后,向前发展非常困难的现实。“温饱中的困局”——是非常形象的。
我不在这里重复其中的描述了,总之,一句话,这些情况只不过是对中国的农村农民的或多或少的写照:全国就是一个或多或少的这样的一个系列。在这个系列的连极,一极是华西村,他们的发展困局已经非常少了,但是,单指三农说,他们和其它农村是一样的,不一样之处,只是因为他们的工商业非常发展,农业生产在整个经济中占的比重非常小,所以,在“工业反哺农业”的措施中被掩盖了。这个困局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局。另一极是不是小岗村?虽然有点像,但是,绝对不是。在另外一极的那个村庄里,没有工商业,只有农业。但是,土地又奇少,环境条件又非常恶劣,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工业反哺农业”,农业自顾不暇,更没有办法发展工业。在温饱的边缘上,无有奈何之极。只有仰天长叹,随之任之,消极等待,别无他法。他们的村领导也被南街村激动过,也想到过南街村或许是一条好路。但是,他们是从集体化走出来的,那时并没有成功。反而没有能够解决温饱问题。那时不行,改变了方法才有了好转,现在南街村成功了,但是,成功的并不多,是少之又少。现在,一集体化起来,没有其他的办法,谁又能够保证成功?如果不能成功,岂不是雪上加霜?我有一个朋友,是村党委书记,和南街村是友谊村,南街村曾经送给他村一台推土机。他也是踌躇满志,要学南街村干出南街村第二。十多年了,马不停蹄的活动,至今还是原样,也只能是壮志难酬,精神可嘉。所以,想学南街村的人不少,就是行动不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在农村的现实状况。现在农村农民每人平均只有一亩半土地。小岗村每人有三四亩土地,还是多的。收入仅仅可以维持吃饭,如果不再在其他地方弄钱来,穿衣也没有办法。农民占中国总人口的2/3还多。如果集体化起来,,还是这样,是不会有起色的,和没有集体化还不是一样?搞工业?大家都搞?谁来买?卖给谁?农民没有多少购买力,是中国发展工业的一个困局。农民多,土地少,就是产生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所以,提倡多种经营,提倡搞工商业,加上资金困难(但是最主要的不是资金问题)。允许当农民工,大家一拥而上,人满为患,有些人碰得头破血流,许多人只好老实在家,提倡多种经营,没有项目不说,大家着急,如果一有项目,大家一拥而上,很快就把一个好项目弄得成为赔钱项目。这样,不断的形成恶性循环,大家都弄得手脚无措,许多农民只好吃好吃坏,不去自找麻烦,落个自在。是现实情况把人变成这样,并不是那些农民不怎么样。这样评判农民是“坐着说话不腰痛”。
如果不改变农村这样的现实情况,不管是“单干”也好,集体化也好,成功的都是少数,大多数是不行的只有看着榜样羡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