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惜英雄:刘伯承保护粟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03:42
按:两个月前到北京,走访了好几位粟裕研究界的泰山北斗,其实收获颇大,却不曾像过去那样,发几篇有份量的采访文字。原因是遵被采访者的一再叮嘱:发表时机不成熟。我自然不似两年前,愣头青一般一股脑儿往外倒了。


    但文章还是写了的。今日略发一则,以弥补出门多日,不曾发文章,让关心我的朋友们失望的遗憾。
 
   《粟裕传》有个不起眼的细节,在精彩纷呈的粟裕人生中,被很多人不经意间忽视:“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期间,揭露和批判高(岗)饶(漱石)联盟,有人在分组会上对粟裕进行过火的和不符事实的批判,企图把粟裕向饶漱石线上挂,而粟裕还毫无察觉。(注释)


    我很早就注意到这里的“有人”,他或他们是谁?但机缘未至,也只能疑惑而已。

 
    两年前,我在北京知春路大运村的学生公寓电话采访石征先先生时,石老说,粟裕最终未能成为元帅,除自己谦让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1954年发生了‘高饶事件’,有人将粟裕往饶漱石身上靠。是刘伯承保护了粟裕。”


    我对此闻所未闻,当时很是惊讶,说:“刘伯承也保护过粟裕吗?”石老肯定地说:“是的。毛泽东也保护过粟裕,否则粟裕的命运会更掺。”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征求萧劲光对粟裕的看法,萧劲光说“粟裕为人正派,对您老人家没二心”后,他出面给粟裕说了公道话:“粟裕同志战争年代打仗打得好,是为公的。到北京以后是为公还是为私?不能说都是为私吧!”


    粟裕原来依然是毛泽东的爱将!于是,批斗粟裕的声音嘎然而止。


    毛泽东保护过粟裕,已是广为人知。但刘伯承保护粟裕,又是怎么回事呢?


    四月里到北京,与《粟裕传》撰写者交谈,才终于解除了困惑,也最终了结了对《粟裕传》细节的疑惑。


    1955年3月21-31日召开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一个重要的议题是批判“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期间进行分组批判,搞人人“过关”。


    饶漱石曾长期是华东局书记与一把手,因此华东组成为重要批判阵地。过去在华东局工作,与饶漱石同事的重量级人物陈毅、粟裕、谭震林、张鼎丞,以及曾短期在华东局任职的D、刘伯承等人出席会议。


    批饶漱石的时候,议题却突然转向。D、陈毅说起战争年代饶漱石提出的“以粟代陈”,“赶走”陈毅一事,以及饶粟关系“密切”的问题,并“严厉”地予以批判。


     粟裕很不敏感,只轻描淡写地做了一些解释。


     随后,他起身上洗手间。在座的刘伯承稍等一会,也跟随出来。

 
     在洗手间,刘伯承轻声对粟裕说,你太不敏感了,他们是要把你往饶漱石身上靠。


     粟裕这才如梦初醒。


     回到会议室后,刘伯承做了发言,站在公正的角度,解释了粟裕与饶漱石的工作关系,替粟裕进行了开脱。


    全国代表会议结束第二天的4月1日,陈毅又在北京饭店主持召开华东同志座谈会,继续就“饶漱石和粟裕的关系问题”,对粟裕进行集体“帮助”和“批评”。(注释)


    有了刘伯承的提醒,粟裕在检讨中只实事求是地承认自己对饶漱石“缺乏应有的警惕”。


    因为有刘伯承的不同意见,毛泽东对粟裕也依然十分器重,粟裕终于侥幸“过关”,没有成为“高饶联盟”中的一员,但1954年9月28日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军委,原本在1949年10月的中央军委排名位居邓小平之前的粟裕“落榜”,原本不是军委委员的罗荣桓则取而代之,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2人的新格局,也就是形成大元帅、元帅的初拟名单。


    一年后,这12人除毛泽东、邓小平外,均被授衔元帅。


    粟裕没有成为元帅,却免除了一场“灾难”,虽然饶粟关系问题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重新被提起,成为粟裕的一大“罪状”,但到底迟了3年。

    (本文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保持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与粟裕大将原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少将朱楹将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