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峡库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32:56

论三峡库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万明春1* ,王纬虹1 , 余国源2

(1.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2. 重庆市渝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 401120)

 

[摘 要] 按照科学发展观,三峡库区教育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的模式与途径;比较刺激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种思路,可持续发展模式是最佳的必然选择。三峡库区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基础薄弱、发展失衡两大方面的问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既抓住机遇,优化外部支持环境,又深化改革,强化内源动力机制,把外在利导因素与内在创新机制有机地整合起来,三峡库区教育才能迎接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三峡库区 ; 教育; 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这为加快三峡库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有专家认为,科学的发展观包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四大要素和原则。并认为在这个科学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其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是其重要目的,协调发展是其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是其重要体现[1]。

三峡库区教育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发展的模式与途径,即发展思路、发展对策的选择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峡库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就是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地发展。

 

一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三峡库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三峡库区涉及三峡工程的淹没地区以及与该地区紧密相邻并且有相似特征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包括沿三峡工程淹没区岸线、沪蓉高速公路、319国道、渝怀铁路沿线的19个区县,面积58102平方公里,占重庆总面积的71%,人口1558万人,占重庆总人口的50.4%[2]。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三峡库区是我国十分特殊的自然、经济区域,是长江流域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也是东西部连接的重要交通通道和独具发展潜力的经济轴线。三峡库区开发既是三峡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又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

三峡库区开发的核心是发展问题。所谓发展,“是指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和转化,它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等诸多内容”[3]。其中,人的发展是一切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因此,三峡库区开发归根结底要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对库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以及人的自身发展需要的满足。人的素质不仅是生产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教育,三峡库区才能把沉重的人口压力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开发性移民的顺利实施和库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改革和发展三峡库区教育有两种思路、两种模式可供选择。

第一种思路:刺激式发展模式。刺激式发展,是指教育发展中由于某些新因素、新情况的突然出现造成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刺激一个地区教育的迅速增长。在三峡库区,突出表现为因三峡工程兴建而导致库区沿岸的淹没,突然出现了大量移民迁校的新情况,迫使从中央到地方采取应对措施,切实解决库区学校迁建问题,由此为整个三峡库区教育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 这种模式有三个特点:其一,政策导向型的教育决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国家意志方式体现,教育决策较多地表现为政府行为,应急性措施较多,长效机制比较少。其二,扩张式的发展道路。教育发展较多地表现为数量扩张、学校的迁建和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很少顾及质量、结构和效益问题。其三,资源索取式的发展。教育发展只注重考虑教育资源的消耗而忽视对教育资源的培育;即使考虑到了增加教育资源,其方式也主要依靠“机械外推式”追加。显然,这种发展模式不符合三峡库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客观实际,更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不利于三峡库区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第二种思路:可持续发展模式。谈松华等专家认为,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经济增长――社会综合发展――人、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嬗变。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向的发展观是“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以社会均衡和谐为取向的发展观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发展观,以人、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是“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观[4]。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社会各项事业和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发展互相协调,它突出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特别强调教育发展是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

三峡库区教育可持续发展模式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着眼于充分利用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为教育发展提供的机遇以及对教育发展具有短期刺激的教育政策环境因素,但不是仅仅依赖这些机遇和因素,而是同时注重创新内部机制,不断寻找、开发及创造各种有利于教育发展的因素。因而各种机遇与因素的变化只是表现为教育发展变化的外在助推力量,而不是教育发展的内在主导力量;教育发展过程也不是跳跃性的大起大落,而是一种平稳持续的发展,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够依靠内部机制快速调整而实现平稳过渡,避免大起大落的消极后果。二是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一种阶梯式发展,而不是水平层面的起落发展,即使在教育环境、教育条件、发展机遇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各种因素的调适、整合和优化,也足以保证教育螺旋式的发展,如果遇到有利于教育发展的机遇和因素,就能在螺旋式发展基础上实现飞跃发展。

与刺激式发展模式比较,可持续发展模式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第一,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理念的一种根本转变,经济增长主要通过发展教育而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来实现。三峡库区教育必须自觉面向现代化,为库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模式服务,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培养和提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第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三峡库区教育要站在建设“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教育的生态功能,在普遍提高人的素质过程中,着力增强人的生态环境意识,发展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学技术并培养相应人才,帮助人们科学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更加自觉地保护自然,根治环境污染。第三,可持续发展实质上是一种创新的文化价值观。它把关注对象从物转到人,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尺度和终极目标,注重开发人的精神资源,提升人性,重建人的文化价值观,它赋予教育的文化传递和创新功能以新的内涵,突出强调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要求充分体现人的发展的主动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创造性特征。第四,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开发人力资源、优化区域人口素质的有效途径。人力资源是三峡库区开发的第一资源。三峡库区大力改革和发展教育,通过提高人口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有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质量,加速实现人口负担向人力资源优势的转化,进而促进三峡库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二 以科学发展观为尺度,审视三峡库区教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基础薄弱的问题

三峡库区教育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水平偏低,难以适应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库区开发的战略需要。2000年重庆市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三峡库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72年,比重庆市平均受教育年限低0.55年。总体表现为高等学历含量较低,普遍为中等及低学历人口,还有相当比例的文盲人口。其中,6岁以上未受过任何教育的人口高达9.23%,比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高4.96个百分点,比渝西经济走廊高1.63个百分点;受过小学教育的人口达到51.67%,比都市发达经济圈高21.85个百分点,比渝西经济走廊约高1个百分点;从初中文化程度开始,三峡库区的比重开始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每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402.58人,比全市平均水平少496.65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9.06人,比全市平均水平少130.74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有19.35人,比全市平均水平少67.66人。三峡库区教育的各项主要指标都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说明教育基础条件差,发展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难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这是三峡库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造成三峡库区教育基础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地理环境比较差。三峡库区地处大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农村学校校点分散,规模不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其次,经济发展滞后。重庆市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全部分布在三峡库区,有14个国家级和2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工作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为西部平均水平的64%,严重制约着对教育的有效投入。时至今日,三峡库区尚有5个贫困县未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其三,三峡工程移民迁校任务重。三峡库区动态移民达103万人,占库区移民总人口的85%,有527个迁建教育单位,需迁建资金15.3亿元,移民迁校补偿仅3.5亿元,缺口高达11.8亿元,严重影响了移民迁校工程的顺利实施。其四,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三峡库区教育相对封闭,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的联系不够紧密,教育在区域文化与价值观念建设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虽然重庆市委、市政府早已确定了“科教兴渝”战略,但并没有真正化为三峡库区各级党政的行动,人们对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还主要集中于投资的领域,三峡库区开发仍然存在重物不重人的偏向,对“育人兴市”观念缺乏深刻理解和把握,影响了三峡库区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

(二)发展失衡的问题

1.基础教育供给与需求失衡。需求不足制约着三峡库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个人投资教育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能从教育中获得更大的收益,提高终生收入。政府尤其是三峡库区地方政府,在经济基础薄弱而移民建设资金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投资教育的直接动力也就要来自于教育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由于三峡库区当前的基础教育仍然是一种知识教育、升学教育,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立业的一技之长,如果无法升入大学,对个人的收入乃至生存状态的改善并没有多大影响。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也因未能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的劳动者而缺乏积极的正面效应。因此,在贫困的三峡库区个人和政府投资基础教育的积极性都不太高,基础教育的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都比较低,从而限制了三峡库区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失衡。职业教育一般更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往往能在短期内对个人的收入产生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发挥促进作用。按照正常的逻辑,三峡库区职业教育需求应该相对好于基础教育。但事与愿违,三峡库区职业教育恰恰缺乏吸引力,生源普遍严重不足。2002年,三峡库区初中毕业生达184364人,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只有51002人,初中毕业生升入中等职业学校的比例仅为27.66%,比重庆全市平均水平低4.06个百分点。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导致三峡库区中等专门人才紧缺。三峡库区每万人口中,中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只有28.28人,比重庆全市平均水平少44.32人。究其原因,主要是办学体制较为僵化,许多职业教育学校逐渐办成了“文凭教育”,学制时间长,教学内容应用性、技能性差,服务三峡库区农村、农业、农民的内容更是十分薄弱,造成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影响了个人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

3.成人教育规模与质量失衡。从成人教育数量规模来看,三峡库区19个区县所辖各乡镇绝大多数都设立了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但多数学校有校舍无设备,有教师无学员,属于有名无实的空壳学校。这种成人教育机构办学质量极其低下,有5个县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至今未完成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任务,更难以担当库区移民培训、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及建设生态经济区急需的专门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重任。因此,成人教育问题是三峡库区教育实现均衡、协调、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

4.高等教育布局与功能失衡。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区总体布局看,三峡库区高等教育资源非常薄弱,普通高校仅有3所,占全市总数的11%,成人高等院校和市办非学历高校还是空白;三峡库区不仅高等学校数量少,而且区域内部的布局也很不平衡,渝东南民族地区至今还没有一所高等院校。从高等教育功能方面分析,由于体制不顺、专业失调,影响三峡库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发挥。三峡库区的高等院校都是直接为某一行业服务的,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相当有限。三峡库区的高等学校办学历史比较短,办学水平较低,服务功能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三峡库区开发的需要。同时,这些高校专业设置过于狭窄,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调,许多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三峡库区高等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制定三峡库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机制,通过优化外部支持环境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1.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特殊政策,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均衡发展。“两基”攻坚是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5]。三峡库区要利用好国家搭建的政策平台,加快农村中小学改造,科学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校点结构。要结合危房改造和人口居住状况,合理收缩村小校点,撤销生源不足、规模小、条件较差的村级小学,将村小集中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条件较好的地方,积极创办寄宿制小学,扩大乡镇中心小学、完小和基点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要按照“相对集中办学”的原则,逐步撤销小学戴帽初中班,采取在经济条件好、人口集中的中心镇单独举办初中和相邻乡镇联合举办初中的办法,扩大初中的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通过义务教育工程和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加快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规模效益,缩小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实现均衡化发展。

2.充分利用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特殊政策,促进三峡库区教育持续发展。为了确保完成百万移民的艰巨任务,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都建立了专项投入政策。三峡库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坚持“移民先移校”和合理布局的原则,对移民迁校工程要立项优先、政策优惠、补偿及时、投入到位、超前实施、确保质量。

3.充分利用教育对口支援扶持的特殊政策,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公平发展。要建立和健全助学制度,要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捐资助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要通过建立和健全“两免一补”的教育支援扶贫机制,保证让弱势群体儿童享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公平发展。

4.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的特殊政策,促进三峡库区教育跨越发展。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为缩小三峡库区学校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学校的差距搭建起了政策平台。三峡库区各级各类学校要抓住机遇,精心组织实施“校校通”工程,加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空中课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大三峡库区教育的创新力度,通过强化内源动力机制促进三峡库区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

1.构建普适型基础教育模式,促进基础教育综合化发展。三峡库区基础教育发展除了外部支持之外,必须启动内涵发展的创新机制。三峡库区基础教育要变革传统办学模式,建立与当地经济、科技之间的有机结合机制,使基础教育在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文化、技术以及价值建设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关键举措是突破单纯以文化基础课程为主要内容、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框架,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念,以“绿色证书”教育为载体,积极引进和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特别是三峡库区急需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技能技术,创建一种库区学生“升学有基础、致富有技术”的普适型基础教育模式。在课程方面,创建国家基础文化课程→市级“绿色证书”课程→校级农科教结合实践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方面,形成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绿色证书”实践教学有机互动,校园、庭园、田园“三园”递进实践的教学体系。

2.构建联合型职业教育模式,促进职业教育统筹发展。三峡库区职业教育要针对本地区的实际,改变学历教育的倾向,加强学制弹性,注重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实用技能的培训,缩短培训时间,降低教育成本。三峡库区的职业技术学校要办成当地文化教育中心、新技术培训推广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和市场信息服务中心。库区职业技术学校要改变现有的办学模式,以中心集镇为纽带,建立一批职业教育中心,以中小城市为基点,建立一批国家级、市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使它们上挂中心城市,依托大专院校,举办高职班和中专班,培养中级技术专门人才;同时加强地区之间和区域内部门、行业之间的横向联合,扩大办学规模和档次,提高办学效益;并通过培养的技术人才或指导乡村举办培训班,向广大农村输送人才,辐射技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种以“上挂、横联、下辐射”为特征的联合型职业教育模式,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既降低成本,又增强服务功能,能有效促进三峡库区职业教育实现统筹发展。

3.构建适用型成人教育模式,促进成人教育社会化发展。一是以西部“两基”攻坚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建设,消除有名无实的空壳学校。二是以“村村通”和“校校通”为契机,广泛开展现代成人远程教育,把各级各类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成为人才培训、技术推广、生产示范、咨询服务的综合实体,有效提高“短、平、快”实用技术培训的水平和质量,培养三峡库区产业结构调整急需的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三是以移民迁校为契机,整合资源,科学布局,兴建一批区域性、示范性的成人教育培训中心,整合当地电大、职大、党校、行政学校、进修学校以及自学考试等各种成人教育办学力量,有目的、有计划、经常及时地培训各层次、各行业的劳动者,以适应三峡库区移民、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职工再就业培训的需要。适用型成人教育模式要坚持适需对路,讲求对就业门类需求的适应性;坚持适用实效,讲求对职业教育需求内容的适切性;坚持适度超前,讲求供给与需求的适时性;坚持育人为本,符合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性;坚持“宽实活”,适应知识与岗位需求的多变性;坚持适应环境,讲求劳动力良性转移的持续性。

4.构建开放型高等教育模式,促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重庆市规划到2010年,三峡库区新建高职院校3所以上,普通高校二级学院2所以上,建成市级重点学科5个左右。到2020年,高等教育规模基本适应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成国家级示范高职学院1—2所,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形成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高职专科教育层次完备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6]。要实现这一规划目标,三峡库区高等教育必须构建开放型的办学模式。一是对区域内有条件的中等专业学校实行资源整合,通过调整合并发展为高等职业学院。二是区域内的中等专业学校与重庆主城区的高校联合,创办普通高校二级学院,开设与库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三是在加强公立高等院校建设的同时,要通过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入股合作、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促进三峡库区高等教育实现多元化发展。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三峡库区移民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DGB010610,课题负责人: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万明春教授。】

 

参考文献

[1][3]翟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J].教育研究,2004,(4):5—8.

[2]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实施西部大开发重点专题规划[EB/OL]http://www.cq.gov.cn/zwgk/zfgg/2004-12-24.

[4]谈松华,王建.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发展[J].教育研究,2004,(4):8—10.

[5]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EB/OL]http://www.moe.edu.cn/news/2004-03-19.

[6]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三大经济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EB/OL]重庆教育电子政务专网:202.202.16.11/2005-05-23.

                  原载:《中国教育学刊》  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