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为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2:41:05
翔读经典系列之《千字文》 第三部分 变废为宝 自我改造(2):第三十七、八句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2)2009-12-11 10:47

    五常为本
  
  常,原指旗帜,《尚书 周书 君牙》中周穆王就对大臣君牙说:你爷爷和你老爸“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 “太常”是个什么东西呢?《孔传》解释说:“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古代有大功的要写在太常旗上的,是对立功人员的一种精神奖励,其功效相当于现在的荣誉证书。古代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称太常寺,其主管官员称太常卿,位列诸卿之首。
  “太常卿”属于位高权重型官职,于是“太常妻”也跟着沾光,成了名人。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名老女人更难,而“太常妻”就是一个名老女人。《后汉书 儒林传》中记载:东汉时期的周泽,因“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而当上了太常卿。晚年的周泽“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天天泡在斋宫里不回家。他老婆心疼他、挂念他,跑去看望,周泽不但不领情,还怒骂妻子冒犯斋禁,把她关到监狱里去了,真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周围的人议论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后来“太常妻”就成了女人守活寡的代名词。李白在对妻子表示歉疚的《赠内诗》就用了这个词:“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五常,有三种解释:一是指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基本道德准则,像五面永远飘扬在灵魂深处的旗帜一样;二是指五伦,即封建宗法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种人伦关系;三是指五行。在“四大五常”这句里,用的是第一个意思,讲的是自身修养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后面的几句还要具体进行高标准严要求;如何正确处理“五伦”关系,是《千字文》第四部分要讲的内容;指五行的这种用法比较少见。
  人的身体和垃圾一样,除非你以“五常”为道德准则来进行自我改造,所以说“五常”是人之根本,是人区别于垃圾的标志。那么“五常”是谁规定的呢?为什么如此权威?
  孔子曾提出仁、礼、孝、悌、忠、信、义、智、勇等道德准则,但是他老人家并没有把这些准则进行归类汇总,这么多道德准则乱七八糟地摆在那里,让人有点无所适从。孟子一看,这哪行啊,就将其条理化,归纳为仁、义、礼、智作为道德的四项基本准则。《孟子 告子上》中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可以看出,孟子的理论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基础上的。仁、义、礼、智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的具体表征,孟子认为这些都是娘胎带来的、天生就有的,根本不用去考虑的。
  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已经提出来了,“信”还没露面。孟子没怎么重视“信”,把它排除在思想基本准则之外,与孝、悌、忠辅助准则放一起了。
  孟子虽然首先进行了“五常”的研制开发工作,但他只造出了个雏形,完整的“五常”概念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他在《天人对策》中说:“夫仁谊(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董仲舒还把五常与五行进行配对,纳入他的天人合一理论中去。
  东汉后期,马融在其《论语》注中最先把三纲五常并提,封建纲纪和处理这种纲纪的伦理道德原则开始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在隋唐以后,“三纲五常”的提法已经普及了。到了宋代,理学家朱熹将“三纲五常”这一伦理道德体系发展到了极至,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但是朱老先生却在很多细节之处违背了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成为“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典范,被政敌抓住小辫子告了黑状——这些我们在后面还会谈到。
  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对“三纲五常”的批判一直在继续着,一般认为它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准则和观念,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际关系的同时,也禁锢了人们思想和行为,影响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一直以来,一提到“三纲五常”,我们脑袋里迸出的念头肯定是反感和反对,封建社会的糟粕、愚弄人民的工具、束缚思想的教条,……,根本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我们就是在批判封建文化的思想解放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将儒家的旁门和正统同时斥之为糟粕、否定中国文化传承的主流之后,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却出现了以权威陨落和准则缺失为标志的道德迷茫时期。时至而今,尽管不同时期为了顺应形势提出过一些道德准则,但隐藏于其后的,还是儒家正统的道德思想。
  或许有人对此嗤之以鼻,就认定“三纲五常”不好,希望有新的道德准则将其替代,那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您:晚了,不可能了。文化和观念不像制度和技术那样容易学习和改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几千年根深蒂固的思想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改造,即使花很长时间、很大气力完成了表面上的改造,也很难撼动几千年的文化根基,而且会导致思维混乱、行为失控等得不偿失的社会反应,比如当前社会的物欲横流、道德沦丧、蔑视法律等现象,就是道德迷茫时期的后遗症。
  任何事物都不会是完美的,人是这样,道德准则也是这样。小时候看革命电影,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从长相上就看出来了,好人好到不能再好,坏人坏到十恶不赦,但是一切事物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好和坏。近年来,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逐渐回归,人们开始抛开政治因素,重新从理性的角度认识包括“三纲五常”在内的儒家文化的正面意义和思想价值了,进而喊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口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一直忽略这样一个原则:评价一个事物之前,要先了解这个事物,否则不要轻易发表看法。那么,让我们先挤掉封建统治阶级注入的水分,来简单了解一下“五常”的基本内容吧(“三纲”权且不管,将在下一部分内容进行具体解读)。
  “仁”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观念,其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引申为承担合理的责任;“礼”是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是道德的约束和表现形式;“智”是知识、学问、智慧的意思,“信”指诚实、信任、诚信。
  为了加深对“五常”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个民间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兄弟两个,一个叫沈仲仁,一个叫沈仲义。哥俩是什么朝代的人呢?有人说是宋朝的,有人说是明朝的,还有人说是清朝的。哥俩都很有出息,沈仲仁是翰林院大学士,沈仲义是户科主给事。常言说:“亲兄弟明算账”,兄弟俩为争家产,打起了官司。清官难断家务事,好几年过去了,官司还是没个结果。后来,有个高手(有说是退休官员、有人说是钦差)就该案写了一个批文:
  “鹁鸪呼雏,乌鸦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蜘蛛结网以求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不移,信也。禽兽而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仲仁,仁而不仁!仲义,义而不义!过而能改,再思可也。”又批一颂:“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遗业何须争。一番相见一番老,人生何时为弟兄。”
  沈家弟兄看了之后,觉得自己真是禽兽不如啊,惭愧万分,抱头痛苦之后双双撤诉。
  可以看出,“五常”实际上就是一种个人修养的基本准则,是对社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其宗旨不是为了压制个性,而是意图通过道德的引导促使个人不断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从而将整个社会导向稳定。“五常”的精神实质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如果有人在思想和行为上完全和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对着干,那么他就是一堆垃圾,为大家所不齿和唾弃,对社会来说是一种负担,严重的还会发展成为人民公敌;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这个准则来修身,并结合时代精神进行必要的发扬,那就是集体变废为宝,还何愁社会不和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