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 满目青山夕照明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7 05:58:17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人物 2010-09-10 17:09:19
满目青山夕照明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0-09/10/content_619773.htm
柳秀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0年09月10日   第 07 版)

秦怡

汤晓丹

谢晋

张瑞芳
6月下旬,上海已进入了梅雨季节,天气有些闷热。但是比天气还火力四射的是两个关键词:世博会、国际电影节。整个大上海掀起了观影热、世博热。被裹挟在这涌动的潮流中,我感觉累并快乐着。当然让我更快乐的是对4位老电影艺术家的拜访。他们都是中国影坛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中国影坛留下了数部经典佳作。为了表彰他们对中国电影的杰出贡献,中国文联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从2004年起,先后授予他们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伟大的母亲秦怡
叩响秦怡老师的家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她一身素雅的套装,似乎比上一次见到时更漂亮,以至于我们一起的同事问:您是怎么保养的?吃什么保健品?80多岁还没有什么皱纹。她说什么保健品也不吃,有时连治病的药都忘记按时吃,更谈不上什么保养了。
秦怡家的客厅不大,甚至稍显拥挤,也没有什么贵重的摆设,但是充满了美丽和温馨。我们都知道秦怡的儿子金捷(小弟)患有精神疾病,她为了照顾儿子承受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辛苦。儿子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活到59岁,在2007年去世。记得我当时在一次电影活动中碰到秦怡老师安慰她不要太难过,这对于她和孩子都是一种解脱。出乎我意料的是,秦怡老师说,不是这样的,她时常想念儿子。现在我们看到在客厅里摆有一个大镜框,里面全部是小弟的照片和作品,秦怡一一为我们讲解:这是小弟在上美术课,有时他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我就帮着做记录,到时候回来再给小弟讲;小弟高兴的时候,我们也在饭店吃上一顿饭;小弟和亲属在父亲的家乡韩国合影……为了让小弟更好地创作,秦怡陪儿子到公园写生,小弟提着水桶,老母亲帮助背着画夹。小弟每画好一幅作品,秦怡都认真欣赏品评,一幅一幅保管收藏好。小弟没有让母亲失望,在2002年5月上海波特曼大酒店举办的慈善拍卖活动中,他画的一幅水彩画《衡山公园》,被中国特奥会慈善大使、国际影星施瓦辛格先生以2.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
看到小弟生前的一幅幅照片和作品,听着秦怡娓娓地诉说,我想,小弟患病虽然不幸,但是他能成为秦怡的儿子是不幸中的万幸。他因母亲的悉心照料而幸福快乐;母亲因对他的奉献付出而感天动地。这每张照片都记录了母子之爱,每幅作品凝结了血浓于水的亲情。秦怡告诉我们,小弟最后的一幅作品画的是《我的妈妈》。她当时接过这幅画非常高兴,非常惊喜。后来有人打电话给秦怡,得知这幅画捐赠给了社会,感到很惋惜。但是了解秦怡的人都知道,秦怡的母爱不仅给了小弟,也给了普天下的孩子。相信人们都不会忘记,在为汶川大地震捐款中,秦怡捐出了20万元的感人场景,这几乎是她一辈子节衣缩食的积蓄。
正因为秦怡这份深沉的母爱,她被有关方面评为“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和“十大感动母亲”。如今,88岁的她与90多岁的老姐姐住在一起,日子过得简单充实。秦怡说,她90多岁的老姐姐现在住院了,晚辈们去照顾她,但她有时还要发发脾气。我知道,她的老姐姐一辈子没结婚,一直和秦怡生活在一起,想想秦怡真的是既不容易又不简单。
但更不简单的是,88岁的她现在仍然为中国电影在奔忙。还在去她家的路上,上海影协秘书长就对我们说,由秦怡发起的首届中外无声电影展将于10月22日至24日在上海举办,将集中展映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外优秀无声影片,包括由金焰、阮玲玉等出演的国产无声电影《桃花泣血记》、《野玫瑰》、《神女》以及国外无声电影《巴格达窃贼》、《将军号》、《卓别林短片集锦》等。无声电影展所有展映影片都将采用无声影片放映与现场音乐演奏相融合的手段,邀请世界著名演奏家根据影片剧情变化现场配乐演奏。之所以要搞这次影展,是因为秦怡去年在美国旧金山参加“国际无声影片电影节”时得到的启发。秦怡在新闻发布会上告诉大家,在观看6部现场配乐的无声电影后,就有了一个心愿:要把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带到中国,带给中国电影观众。因为国内无声影片大部分都已存放在电影片库,很少会再拿出来放,但经过这样的艺术处理后,这些无声影片能重新跟观众见面,而且体现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她认为这是一个创新,是一种从来没有用过的新的艺术形式。所以,她觉得把这种新的电影艺术形式带回中国,是一个电影人应该努力去完成的使命。一个耄耋之年的艺术家还对电影有着这样高的热情和心愿,我们当为她祝福,祝无声电影展圆满成功。
走出秦怡家,我记起了以前采访时她曾为我写过的一句话:只要有理想就会有追求,只要有追求,你就会永远年轻。由此及彼,我似乎找到了秦怡永葆美丽的答案:那就是人们常说的相由心生。在秦怡的心底,有着一种永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份伟大无疆的母爱。这种精神和爱不仅温暖了社会,激励了年青人,也滋养了秦怡。授人玫瑰,手有余香,秦怡身上散发出的魅力和余香成为她的特质,使每一位接触到她的人想到的是美好和善良。
“银幕将军”汤晓丹
看了小标题也许有人会说,汤晓丹是导演啊,怎么成了“银幕将军”?这是喜爱《南征北战》(成荫、汤晓丹合作)、《渡江侦察记》、《红日》、《南昌起义》、《廖仲恺》等影片的影迷们对他的亲切称呼。他导演的影片既有宏阔的战争场面,又不乏温馨人间情。2004年,在第十三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汤晓丹荣获中国电影家协会设立的“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
不仅汤晓丹是著名导演,他还有两个优秀的儿子,即画家汤沐黎和著名指挥家汤沐海,因此有人形容汤家是“汤氏三杰”。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全面,因为他的夫人蓝为洁也是杰出的剪辑师,她参加剪辑的影片《苦恼人的笑》、《南昌起义》、《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廖仲恺》等先后多次获政府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1984年退休后,她又参加了多部集电视剧的剪辑指导工作。但是蓝为洁既谦虚又幽默地笑谈:“我家出了三个艺术家,一个保姆。”好嘛,一个超豪华的重量级保姆。
因为身体的原因,汤晓丹住在上海华东医院里。我们走进病房时,慈眉善目的汤老坐在轮椅上,说起话来思路敏捷,丝毫不像101岁的老人。我代表中国影协向汤老献上鲜花,并祝他健康长寿。汤老很高兴,连说谢谢。特别有意思的是,当同去的摄影师要为他照相,他说不要照我这边,要照这边,我们一听都笑了,原来他的左半边脸上插着管子,拍照不好看。汤晓丹的心态很年轻,上海文联领导告诉我,一次他们去看望汤晓丹,发现他在用着一个很旧很小的英文字典,回来后就给他送了两本字典。后来发现他还在用旧的,就问为什么不用新的。他说,用坏这本再用新的。丝毫不觉得自己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
汤晓丹虽然年事已高,但是床上还放着英文稿子,原来他在读奥巴马的英文就职演说,真是让我们感到惊奇。汤老有时还画画,其中一张《我爱你,虎妈妈》被上海影协的同志拍成了照片,汤导在照片上签了自己的名字送给了我,我精心地收了起来。我拉着汤晓丹的手交谈着,夫人蓝为洁在一旁也不时地和我们聊着天。蓝为洁说,别看汤爷爷这么大年纪了,他是样样都明白。他1929年到上海,是地下党拉扯起来的,对共产党感情很深。“文革”中受了那么多委屈,他都说共产党是好的,整人的是坏人。他没有一点牢骚,一天到晚提醒要夫人帮助交党费。这么大年纪了还写日记。
蓝为洁还说:汤晓丹的家乡要为汤晓丹建艺术馆,希望他们夫妇前去故乡福建华安。开始汤老答应了,但是看到电视上说福建发大水滑坡,他就不想去了。他不去,也不许夫人去。福建方面把机票送来了,蓝为洁只好自己悄悄去了。临走前,她对护士和护工都讲了,说不要让汤爷爷知道。但是汤晓丹很聪明,他见蓝为洁两天没到医院,知道夫人走了,他气得要命,其实是担心。他认为蓝为洁此去凶多吉少,回不来啦。两天后,蓝为洁回来,汤晓丹说,一定要把她打死,然后自己跳楼。颇有不能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日死的意思。并且像孩子一样一边哭一边伤心地说,我是爱你的,你走了我很难过。蓝为洁说,这么多年,他都没说过这样的话,我很感动。听了这段话,再看看两位老人相濡以沫的动人场景,我们感慨万分,在感情已被稀释的今天,汤老一位百岁老人对爱情还如此痴情、真挚和坚守,令我们羡慕不已。
有着中国战争片之父称号的汤晓丹虽然年事已高,但和电影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蓝为洁告诉我,电影《集结号》在上海宣传期间,冯小刚曾到华东医院看望汤晓丹并对汤导说,《南征北战》给了《集结号》很大帮助,《集结号》筹拍阶段他和美工就反复看汤导的代表作《南征北战》,其中一些大场面的战争戏,给他们拍《集结号》很大启发。汤晓丹很感谢冯小刚能来探望,还很风趣地说,我在报上看到你得了很多个第一,今天我再送你一个“第一”,很多年轻有为的导演都拍过战争片,来看我的你是第一个。冯小刚听了十分高兴,说很想请汤导去看看《集结号》,听听他的意见。那天一同去看望汤导的演员张涵予,还为汤导朗诵了一段《南征北战》中的台词,让汤导挺感动。
永远的大师谢晋
我们来到了著名导演谢晋家,谢导的夫人徐大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谢导的家宽敞明亮,艺术氛围浓厚。谢导生前和夫人的合影在含笑迎接着每一位到访的客人。韩美林的青铜作品和美术作品显示着两人之间不凡的友谊。沙发上端悬挂着谢晋生前的座右铭:“我深信一部影片必须倾注导演最大的激情,是艺术家人品修养的结晶,也是一次生命的燃烧。”
徐大雯老人这几天心情很好。首先是谢晋名誉案尘埃落定。根据法院判决书,宋祖德必须在判决生效之日起,连续10天在有关网站和有关报纸刊登向徐大雯公开赔礼道歉的声明。还有就是来上海参加海峡两岸第八届电影与传统文化座谈会的台湾著名导演李行和夫人来看望徐大雯和儿子阿四。
落座后,我们很自然地谈起了谢晋名誉案一事,很替九泉之下的谢晋感到高兴,并祝徐大雯胜诉。徐大雯恳切地说要感谢组织,感谢同志们。这话的确发自徐大雯内心,因为我看到,书柜上还挂着准备送出的两面锦旗,分别写着:赠上海文联:娘家人,主心骨。赠上影集团:电影人的娘家。
在徐老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谢晋导演的书房。书房完全是他生前的布置,书房面积不是很大,书柜占去了两面墙。徐大雯老师说,谢导生前就在这里搞创作,旁边给他安排了个小卧室,他是个工作狂,反正不管多晚,他一个人在这里不影响别人。我注意到书柜里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举国哀悼,万众一心,支持汶川。谢晋落笔2008年5月19日。徐老说,这是谢晋表达对汶川灾区的一种心情。
睹物思人,难忘2007年苏州电影节上的那次聚会。那是电影节开幕式结束后,饭店给我们搞了一顿夜宵。当黄澄澄的大闸蟹上桌后,我们咔咔咔几下差不多就把螃蟹嚼完了,再看谢导吃得很耐心。而当他看到岳红把螃蟹啃得乱七八糟,就说这不行,你吃得太碎。并告诉我们,有一个上海人吃大闸蟹,能吃4个小时,而且吃完后拼起来还是完完整整的一个螃蟹,就像没有动过的一样。一桌人边吃边聊,但听谢导谈的多。谢导说,当年上戏的焦晃、杨在葆、祝希娟,中戏的姜文、吕丽萍、岳红是好学生,徐桑楚一定要把中戏的3个学生,还有张丰毅要到上影,结果只要到了吕丽萍……
谢晋导演是获奖专业户,继影片《红色娘子军》获大众电影百花奖首届最佳影片后,又凭《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成为中国影坛绝无仅有的 “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五连冠”。对首届百花奖,他有着很深的记忆。在苏州,他给我们讲了当时的情况。他说,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在北京政协礼堂颁奖,郭沫若和田汉等都出席了。下午颁奖,晚上晚会。晚会时,周总理和陈毅来了。郭沫若写了书法送给获奖者。谢导说给他写的那幅字很可惜在“文革”中被烧毁了。给祝希娟也写了,她们可能都保留着。谢导还说,第二届百花奖,是《李双双》获奖,最佳女演员是张瑞芳。第三届时“文革”开始了,我们过了10年艰苦生活。“文革”后,百花奖恢复,那时没有电脑,计算选票全靠手工写“正”字。
后来,因为中国影协和中国电影出版社要出版谢晋传记一事,我还专程到上海去了一次。在谢晋公司的办公室,他让我猜墙上的照片是谁,我正在端详时,他说是张学良啊。记得还有他和李嘉诚的照片。他办公室的墙上还挂了一串小娃娃,他说是《女篮五号》演员送给他的。但由于谢导的突然离世,由郭伟成撰写的《为电影而生》(谢晋传)一书没能在谢导生前出版,这让我们感到有些遗憾。
谢晋逝世后,中国影协举办了追思谢晋导演暨放映活动。那天,参演过谢导影片的演员几乎悉数到场。大家回忆起谢导的许多往事、趣事,泪光中带着笑,笑声中泪水涔涔。后来,宋祖德在网上造谣诬陷谢晋,激起了电影人极大的愤慨。好在真理和正义终会战胜谣言蛊惑,公道自在人心。
百花女神张瑞芳
我很崇拜和尊敬张瑞芳老师,这不仅因为她是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她更是一位有着70多年党龄的革命者。周恩来曾是她党内的直接联系人和领导人。她曾说过,她的一生有两个人对她影响最大,一位是她的母亲。母亲早年失去丈夫,教育子女成人后,年过半百抛开舒适的家和子女一起参加抗日战争,奔向艰苦的晋察冀边区和延安。她曾被敌人打得右目失明也不动摇,是一位坚定的共产党员。1943年周总理从重庆去延安参加整风运动的时候,曾和张瑞芳的母亲长谈过。回到重庆之后他对张瑞芳说:“你们的母亲是值得尊敬的英雄。她受的苦,比你们兄妹几人加起来都多。”
另一位影响她一生的,就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张瑞芳说,他关心过千千万万的人,也包括我的母亲。他的伟大人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博大胸怀相结合的光辉典范,他的作风是每个革命者都应当学习的榜样。
作为我国优秀的话剧和电影表演艺术家,当年在重庆,张瑞芳和白杨、舒绣文、秦怡被誉为“四大名旦”。郭沫若先生曾两度写诗盛赞她的演技。一次是1942年,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在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演出场场爆满。郭沫若对演员的表演非常满意,他向每个演员赠送了条幅,给扮演婵娟的张瑞芳写的是:凭空降谪一婵娟,笑貌声容栩栩传,赢得千万儿女泪,如君合在月中眠。
1962年,张瑞芳主演的电影《李双双》在全国公映,这部影片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一举拿下“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女演员奖,张瑞芳在观众的一片赞扬声中捧走了那尊百花女神并且又一次得到了郭沫若的墨宝:天衣无缝气轩昂,集体精神赖发扬。三亿神州新姊妹,人人竞学李双双。
尤其让张瑞芳没有想到的是,周总理和邓颖超也喜欢这部片子,当张瑞芳等携影片出访日本回国后,邓颖超约她去吃饭,总理见到她说,今天请你吃螃蟹,因为你拍了一个好戏。后来在几次舞会上,当乐队奏起电影《李双双》插曲时,周总理总会邀请张瑞芳共舞,这时往往会引起全场一片笑声。周总理一边跳着舞,一边哼唱着《歌唱李双双》,还说,这歌词不好记,几段之间容易串行。
如今张瑞芳老师也住在华东医院。病房里摆满了照片,有瑞芳老师各个时期的留影,有她和黄宗英、秦怡等人的合影。墙上镜框里还有一幅字,写的是:从岁月中,我看到一个纯净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可爱的人,她的名字叫张瑞芳。
在看望张瑞芳之前,上海文联的人说,张老师这几天身体不是很好,但是这天她却很高兴。我对她说,前几天我刚去保定,那里的人还自豪地说她是保定人,张瑞芳马上说,我是在保定出生的。我说您到上海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南方的生活了。她说,上海话不会说,因为演戏要讲普通话,但是能听懂上海话。
望着眼前这位慈祥的老艺术家,我的脑海里又映出了2007年在苏州举行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那感人的一幕:当主持人倪萍宣布授予张瑞芳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时,全场观众起立长时间为她鼓掌祝贺。当时张瑞芳已经90高龄,倪萍问她长寿的秘诀,她快人快语地说,没心没肺,绝不记仇,爱所有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接着她提高了声音:我特别喜欢年轻人,我是大家的粉丝。我一辈子拍的戏还没有年轻人一年拍得多,没有年轻人我会很难过,我演不过你们。
张瑞芳的话让年轻演员非常感动,他们更加热爱和尊重这位老前辈。今年6月15日是张瑞芳的92岁生日,15日一大早,青年演员赵薇和林心如就来到医院为张瑞芳祝寿。赵薇为张瑞芳系上了一条美丽大方的丝巾,林心如则献上了一束姹紫嫣红的鲜花,两位年轻人一边亲吻着张瑞芳一边唱起了生日歌。张瑞芳很高兴,但同时又细心地告诉她们小点声,别影响其他病人。张瑞芳还说自己是赵薇的影迷,很喜欢看《还珠格格》,觉得很开心!
张瑞芳虽然92岁了,但讲话仍然很有哲理,听上海文联领导讲,有记者采访张瑞芳,谈起现在的青年演员的一些情况,张瑞芳说:时代不同了。多么简洁明快。
告别的时间到了,张瑞芳不顾大家劝说,一定要手扶拐杖送我们到门口。我几次回头望去,那满头的银发,那慈祥的面容,就像我们年迈的母亲,但他们确确实实是中国电影的奠基人,是中国电影的脊梁。他们把自己的青春,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中国电影,当我们回首往事,当我们今天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忘记他们!
引文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 满目青山夕照明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满目青山夕照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金砖四国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叶剑英:最后十年 满目青山夕照明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贴心的结发妻(婚姻看台)-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千秋不朽匠人心-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黄宗江:好人一生心安(人物志)-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李敖浙江行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 厚朴学人季羡林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 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人物 2010-08-30 10:58:58钱穆全集 12年后的回归(特别报道)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改革八贤】叶剑英:最后十年 满目青山夕照明 人民日报-人民网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人民网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人民网 追念钱锺书先生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人民网 汪曾祺作品为何长销-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人民日报-人民网 北极:寒地正在变热土?(国际视野)-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谈艺录》读本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资本论》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思忆文丛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儒家思想》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尚书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百花争艳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瑰宝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 引用 栩栩如生 - wangxiuhuan1945的日志 - 网易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