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48:28
 

1、如何想像古代中国呢?
  在这里主要是想说一下涉及古代中国的亲族、伦理和政治多方面的话题。不过,要了解古代中国的伦理和政治,就先要谈一下古代中国的家庭和仪式。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的,因为古代中国的伦理和政治有很多大道理,看上去很抽象,其实都有很具体的经验和生活背景,特别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很多人觉得它很伟大、很高尚,但它的很多伦理和道德思想,其实就是从当时的家族、生活和仪式里面引申出来的一套规则。“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说起来,那些三亲六戚、行礼作揖之类的旧时风俗,却支持着好大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伦理和秩序。

 

  旧时风俗当然是古代故事。也许你会觉得,我们所讲的古代中国,是个很陌生的过去,那个时代的生活世界,离现在的都市生活很远。现在的城市里,充满了Boutique、染头发、卡拉OK加上灯红酒绿组合起来的文化,包围着我们的是各种流行书籍、时髦衣裳、电脑网络,古代的生活世界在感觉上的确离开我们已经很遥远了。所以,要理解古代,需要我们有一些想像力。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说,了解历史不能单靠读古书、文献,有时要多看文物,在文物环绕之中感觉古代,有时还要有文学家一样的想像力,在古书的背后想像出文字没有书写的历史,换句话说,就是尽量地暂时离开“现在”,通过历史图像和文献去想像一下,如果我生活在一百年以前甚至更早的时候,生活场景到底是怎么样的。当然,这种想像也不是随意的,现在,很多人对古代生活与文化的了解,是通过小说、电视、评书。看了《三国演义》、《水浒传》就以为古代人就是这样的,曹操是花脸,关公是红脸,包公是黑脸,古人可以三拳打死镇关西,可以徒手打死老虎,还可以喝十八大碗酒。看了《雍正王朝》,以为政治就是这样的,皇帝就是那样清正廉明或者阴险毒辣,有时还有些风流韵事的。看了《还珠格格》就以为清代的格格可以很浪漫,不仅可以放肆大笑,而且可以到处乱跑。其实,那个时代绝不是这样的,至少大多数人的生活不是那样的!所以说,想像古代就需要体验,也需要考证,通过历史文献的阅读和实地考查的证据,不断校正我们的想像。

 

  可是,那个古代中国,真的离现代中国那么遥远吗?真的只能残存在好遥好远的过去,真的只存在于那些发黄的故纸堆里吗?

 

2、从葬礼说起
  在古代中国,大概从2000多年以前一直到19世纪,在那么长的时间里,汉族中国人生活里最常见的仪式大约就是葬礼了。谁都知道,人是会死的,不管你怕不怕,愿意不愿意,死亡公平地对每个人都是一次。所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不管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要有葬礼。可是,古代中国的葬礼和其他文明中的葬礼不一样,虽然西洋人也在教堂里有安魂仪式,在下葬的时候要有牧师祷告,但是古代中国的葬礼实在是意味深长,包含的文化消息也更多,因为,在古代中国它并不仅仅是一次和死者告别的仪式,而且是给生者以暗示和教育的一堂课,它还要承担清理和规范社会伦理和秩序的责任。所以1880年代,一个西洋人J. J. M. Groot在厦门看了一次完整的葬礼后大有感受,他从死后的哭泣开始,到吊问,一直看到最后的安葬,他在这个葬礼中看到了整个的中国信仰系统,这次仪式让这个西洋传教士很吃惊。于是,他把它当作中国宗教信仰的重要起点和基础,写在了他的《中国宗教系统》一书开头。

 

  一百多年像流水一样地过去了,这一百多年是中国“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所以到了现在,城市里已经很少看到这种丧葬仪式了,常常是追悼会、告别仪式、火葬、骨灰撒入大海等,可是,这是现代社会和现代观念的产物,至少在半个世纪以前还不是这样。在五、六十年代,中国还有传统的丧礼,丧家请了道士吹吹打打,舞剑击瓦,喷水作法,念经歌唱,而且还在临街挂了各种招魂幡和白布孝幛。这些丧事活动,在现在的香港、台湾倒还有,只是内容也渐渐地有了变化,显然是“去古已远”了。

 

  图像有时候可以帮助人回忆历史,那么,让我们来看历史图像的记载。《北京风俗图谱》画的是北京清代上层社会的人家里办丧事,有十几幅,好像是连环画一样,画出了一个北方满族贵族家里办丧事的过程:第一是《丧事搭棚》,指准备丧事用的棚架;第二是《停尸图》,在大厅安置尸体,焚烧纸线香烛,燃长明灯;第三是《挂孝图》;第四是《首期念经》,指的是七七四十九天的丧事的头一个七天,请僧侣来念经超度;第五、第六是两幅《送三》,指死后三天用纸马车、纸钱恭敬地把死者送走并焚烧纸车马陪葬;第七、第八幅就是《出殡》,指安圹下葬的仪式;第九是《安葬图》,描绘让棺材入土的情况;第十是《圆墓》,埋后三天,坟墓已经拱好,亲人都去参拜;第十一幅是《烧伞》,古代大官出行有执伞者在后,烧伞就是意味着送死者远行;最后第十二幅是《烧船》,意思也是一样,据说死人要在阴间渡过一条鹅毛不漂的阴河,烧船就是为了让他平安渡过这条河,到达另一个世界。

 

3、未知死焉知生:“为死人的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
  大概Groot在厦门看到的,就是类似这样的情景,当然,他看到的那次葬礼不是在北京,也不是满人家庭,不过大体的意思相仿。俗话说:“旁观者清”,有时候真的就像苏轼写的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不一定看得清楚,有时反倒不如洋人的“异域之眼”。Groot的《中国宗教系统》大概是西方学术界最早研究中国宗教系统的著作,它从1892年开始出版,一直到1910年出齐,一共分成六卷:(1)葬仪,(2)灵魂,(3)道教的理论,(4)神祗与祭祀,(5)佛教,(6)国家宗教。大概这就可以代表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社会与宗教的观察和理解。在卷一开头的序文中,Groot说了一段话:“在中国,灵魂崇拜是所有宗教的基础。灵魂崇拜,又是从人是否会死亡开始的。所以,生存着的人会想这样的问题:怎么处置遗骸?这可以显示生存者的思想,因为他在想:遗骸中是否继续住着灵魂?他们还会复活吗?”

 

  这个问题确实很重要。处理遗骸、关注灵魂,是产生而且是古代中国宗教信仰的起点与基础。死亡、下葬以及死后世界的想像,在古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相当严肃,让我们再看一些关于死后世界的想像,古人想像人死以后在阴间有不同的冥王分管所有的人,有阎王和判官的严厉审判,有各种惩罚,像把人绑在铁柱上用火烧、鬼卒用刀锯开膛挖心之刑等。总之,在古代中国人的想像中,死后的世界是一个恐怖的、每个人都必然经历的,但又代表了永恒正义的地方,阴间规范着阳间道德伦理、观念行为,所以它很重要。但是,我们都知道----当然,古人也明白----“为死人的葬礼都是做给活人看的”,换句话说就是:“阴间设置实际上是为了阳间的”。不过有一点Groot没有说到的要提醒各位:葬礼在中国还有更复杂的内容,这些处理遗骸的仪式,包括葬礼上的衣饰、祭祀时的祭品,以及安葬的方式、服丧的时间等,恰恰包含着建构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和政治的起点与基础。首先,这里包含着关于家、家族、宗族内不同人的亲疏与差异,而其次,这些亲疏与差异里又包含着社会的等级和秩序,最后,这里甚至规定了家族共同体乃至国家的基本结构。而这一切,又与古代中国经典中的“礼”的意义相吻合。顺便说一句题外话,正因为如此,西洋学术界对中国的研究里面,一直相当注意这一方面的内容,比如:James L. Waston和Evelyn S. Rawski合著的《晚期帝国与现代中国的死亡仪礼》,就是在讨论这方面的社会生活史。

 

  那么,古代中国人的个人、家庭、宗族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古代的葬礼和它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让我先从大家可能都最熟悉的中国关于亲族的“称谓”说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