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创新思维的“聪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6:09
思维训练以小见大:从接受到判断  经典课程由点到面:从校本到区本激活创新思维的“聪明学”(附照片)上海市杨浦区小学《儿童哲学》课程区域推广展现广阔前景    作为上海市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区从去年开始探索以来,把《儿童哲学》作为在小学开展创新试验的首选项目,是有深刻的背景、现实的依据和实施的条件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意识需要日趋完整的思维结构作为内在支撑,创新能力需要趋向辩证的思维方法作为行事方式,创新活动需要走向规律的思维艺术作为运行模式,一个有创新头脑的人,必定是在思维上趋于完整的人。一个健康、活跃、灵动的思维建立,这是终身受益的大事。而《儿童哲学》,是帮助小学生获得思维品质、方法训练的最好载体。
    于是,杨浦区教育局在总结六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成效、经验的基础上,果断决定扩大在小学的试点。
   
点题  《儿童哲学》在13所小学扩大试点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一门颇为独特的课程——《儿童哲学》,将在六一小学10多年开设的基础上,实现“星火”到“燎原”,杨浦区教育局经过缜密筹划和细致规划,决定在打一小学、二师附小、控二小学、内二小学、齐一小学、上理工附小、翔殷路小学、政立路小学、中原路小学、平四小学、世界小学、回民小学等12所小学中试点。明年秋季将在全区更广范围的小学推广。
    从此,一项具有思维特质训练的课程,将成为杨浦区小学的区本课程。这不是简单的课程升级,由校本变区本,而是蕴含着前瞻的意义,创新教育触及最有意义也最富有挑战的底部“深海区”。
   
先例  六一小学《儿童哲学》开先河
    对哲学,人们往往顶礼膜拜,甚至被披上了神秘的外衣。
    儿童要不要学哲学?儿童与生俱来有没有“原始哲学”的因子?就在1999年就开设《儿童哲学》实验课的杨浦区六一小学,也有过不少议论。
    “小孩到校读书,就是学识字、会算术,现在再加上说外语,学什么哲学,有时间还不如多让孩子补习补习”,一些家长索性跑到校长室说“理”,要求上“正经”课。
    而校长陈红等老师则用哲学观点看问题,发现:在幼儿园蹦蹦跳跳的幼儿,对世界上的一切充满着好奇,总是不停地追问大人“为什么?”为何到了小学突然变得不愿发问,而且年级越高,举手发言的却越少?学校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之所以多半不善于独立思考、口头表达、互相配合、尊重别人意见,原因在于我们忽略了孩子大脑巨大潜能的全面开发,缺少思维训练,而哲学就是掀开儿童智慧井盖的一根有力撬棒。
    “为什么晚上天空会布满星星?”“为什么一定要把考试考不好说成是没希望了?”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碰到过孩子这样的提问,而学生写在日记本上的“为什么”更多了。实际上,生活处处有哲学,对儿童而言不是可不可学的问题,而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
    在六一小学,《儿童哲学》课不是一味简单传授枯燥乏味的名词,也不是以了解哲学观点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更不是把一群孩子圈到深奥的哲学里“蒙”和“闷”起来。这是一门从生活哲学入手,让孩子想想、说说、做做的领悟道理的“明理课”,这是一门从身边小事起步,让孩子动动、思思、碰碰的启发思维的“训练课”,目的很明确:教孩子聪明。《儿童哲学》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可接受程度而分门别类开设,以发现和思想为主题,一至五年级分为启蒙、发现、过渡、思想、综合等篇,通过听故事提问题、讲寓言想道理、说成语悟学问、开时事论坛和搞辩论演讲,进行全方位学习。除了专门的哲学课外,他们还注重在其它学科中渗透。
    这是一堂三年级学生的《儿童哲学》活动课,课堂的基本材料是一则题为“嗟来之食”,内容约200字左右的成语故事。在学生阅读了教师事先发下的故事材料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50个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与众不同的问题。其中,不乏有一些精彩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财主却有钱有食物”?“饿汉为什么情愿饿死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问题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大部分同学都选了“为什么饿汉情愿饿死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这一问题。在全部学生积极动脑思考,为这个问题寻找回答和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升出了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但又富含哲学意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生命和尊严哪个更重要”。在激烈的讨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什么都没有了”。有的学生觉得: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尊严人家会看不起你”。还有的学生语出惊人,说生命和尊严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没有尊严生命就没有意义。生命和尊严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手心和手背。”
    在这种问题——讨论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明显被激活了。整个一堂课听下来,最深刻的感受是,学生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氛围和条件,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够得到发挥。学生在课堂上兴致高涨,思维活跃,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相反,教师讲的反而少了,只是在关键的时候起到指引的作用。
    《儿童哲学》课程实验给六一小学带来了变化。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而且严谨,教师的反思意识明显增强。
    对《儿童哲学》课,反应最直接、情绪最高涨、变化最明显的是学生。第一,思维潜力激活了。第二,语言表达完善了。第三,研究型学习的习惯养成了。在《儿童哲学》拓展课上,六一小学为五年级学生开展了一个名为“小学生与大作文”的活动。学生按照兴趣分成3人~10人的协作小组,针对感兴趣的话题,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研究、调查,通过收集资料,最后写成有专题的小论文。学生小组分好之后,各组便像模像样地制定计划、开始行动了。学生们选取的话题有:“减负利与弊”、“国产电器好还是家用电器好”、“少先队干部是否应该争着当”、“老人进敬老院好不好”、“有钱就有幸福吗”、“动物园里老虎咬死人谁之过”、“最新军事武器知多少”等等。为了完成自己的课题研究,学生有调查、有采访,还有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在学生的采访对象当中,有复旦大学的教授,有第二军医大学的退休教师,有从事不同职业的学生家长,还有本校的教师、普通的市民,以及课题所涉及到的相关职业的人群。学生查阅资料的来源,有《辞海》、《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学》等书籍,有报刊,有碟片;为了得到数量足够的、准确翔实的资料,学生们的足迹遍及书店、图书馆、以及与课题有关的商店、超市、敬老院、动物园、植物园、街道、认识或不认识的居民家中等等。在充分的调查、论证和小组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郑重其事地写出了一篇篇小论文。有的论文读起来真给人一种不得不对学生们刮目相看的感觉。
    一些家长原先的顾虑烟消云散。一位家长说,学了哲学,孩子至少在三方面长大了:学会联系的方法、学会抓问题的关键、学会批判性的思考。
    “我们喜欢《儿童哲学》课,《儿童哲学》课让我们聪明了。”这是许多学生的共同感受。
   
感言  创新精神培养的抓手
    邵志勇
    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小开始实施精心培育,无论从历史经验还是从现实需求出发,都是相当重要的。
    关键是我们要找到一个培养的路径。六一小学开设的《儿童哲学》课程,历经10年探索,提供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给我们以许多的思索。因此,在全区小学逐步推广实施《儿童哲学》课程,也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就是头脑要聪明一点,而儿童哲学的特殊功效也许就在这里。
    用哲学思想贯穿创新教育,尤其是从小学生起步,这是符合创新规律的。我们将任重道远。
    (作者为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局长)
   
《儿童哲学》课程扩大试点的背景与主旨  创新因子与哲学元素的“相配”
    《儿童哲学》课程是杨浦区六一小学的一门校本课程,通过学校十年的开发和实施,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规范、成熟、科学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学校“儿童哲学活动在小学阶段的实践与研究”课题获得了上海市科研成果一等奖。课程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市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儿童哲学》是一种运用到教育中、目的在于培养具有高水平的、熟练的推理和判断能力的学生的哲学,是一种应用哲学。它的目的是使儿童“哲学化”,使儿童学会像哲学家那样思考;使儿童从日常思维转向反思性思维、从不假思索转向深思熟虑、从常规思维转向批判性思维。
    杨浦区之所以将《儿童哲学》由校本提升为区本课程,旨在于——
    一是《儿童哲学》课程的特性与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实施区域推进、面向全体的主旨是完全相吻合的,是进行创新试验的具体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生动教材。
    二是《儿童哲学》课程与从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有着互为实现的依存关系,哲学的辩证逻辑思维对创新的思维架构有着引领的作用。
    三是《儿童哲学》课程与小学创新素养的习得,有着“鱼与水”的对应。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获得,有赖于思维品质的成熟与优化。
    四是《儿童哲学》课程的内容与小学生实际的生活圈,有着吻合的密切连接,这种以生活为源头的哲学教育,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体验生活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杨浦区教育局局长邵志勇认为,《儿童哲学》课程,让我们找到了从源头上、根本上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路径,也让我们领悟到培养学生对自己、对人、对事物、对自然的正确态度、正确认识、正确判断的哲学意义和创新价值。
   
《儿童哲学》课程扩大试点的内容与方法  情景阅读与思维激点的“匹配”
    六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的开设和实践,为全区推广做了有益的探索,在这基础上,根据创新意识、精神与儿童哲学的结合点和小学生思维训练的捕捉点,根据专家的建议,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杨浦区教育局组织力量对《儿童哲学》课程的教学讲义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补充和优化。一些有歧义、缺乏思维训练内容和太具戏剧化的故事予以删除,增加了有可读性、有思维训练内涵的故事,增强课程的思维训练特性。
    同时,梳理课程教学目标,明晰思维训练点,明确开展儿童哲学思维训练的活动目标。同时六一小学还编写了课程的分课时教学建议,为各校教师推广实施课程提供更详细、具体的指导和建议。
    《儿童哲学》区本课程教材讲义,此次先推出三册,分别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社群,对教材进行了重新的审核与修正,并针对每一篇讲义制定了二、三级目标,同时编写了教师用书。结构为:“故事”:讲述具有充满思维训练内容的主题式故事;思维泡泡:以问题形式,提供引发思维的“激发点”;思维链接:扩展多种思维、不同考虑方位的“角度圈”;智慧提示:以深刻的哲理、精练的语言加以延伸。
附录:
    一把陶瓷茶壶
    聪聪有一把陶瓷茶壶。
    壶嘴长长的,把手也特别雅致。这只茶壶常想:“我比谁都特别!我能让白开水变成香气扑鼻的茶水,我真是幸福!”可是,有一天,聪聪提茶壶的时候不小心将它掉在了地上。茶壶的嘴和把手都碎了,于是,茶壶成了橱柜里的“留守族”。
    “啊,我的幸福结束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我可以干的事情了。”茶壶每天都这么忧郁。后来,爷爷把泥土放进了茶壶的身子里,并且种上了花籽,花籽在茶壶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长出的花朵很快地露出了美丽的容颜。
    “我终于重生了。是我让这些花朵们盛开的。”茶壶爱怜地看着那些花朵。但是,花儿们长得太好了,茶壶对于它们已经太小了。最后茶壶裂成了两半儿,人们就把花儿移种到了别的地方。茶壶又被扔在庭院的角落,守着自己那么一点儿地方。
    茶壶不时地回忆起过去,觉得非常欣慰。“无论如何,我也有值得追忆的事情。那是谁也夺不走的。这样想来,我真是幸福的茶壶。”
    思维泡泡:
    为什么茶壶裂成了两半儿,还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你觉得茶壶真的幸福吗?
    思维链接:
    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1、幸福是一种感觉吗?
    2、在别人都很痛苦的时候,你能享受幸福吗?
    3、如果你周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不幸的,你可能幸福吗?
    4、做了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情,你就一定是幸福的吗?
    智慧提示:
    一个人的幸福来源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
   
《儿童哲学》课程扩大试点的运作与历程  以点带面与区校联动的“优配”
    以创新的机制、求实的态度和稳健的部署,将《儿童哲学》课程的扩大试点更具有“哲学”的韵味,杨浦区在运作上讲究科学与周全。实施的推进策略主要是:
    区校联动,专项推进  由区教育局牵头,区课程资源中心具体指导,成立项目工作小组,教育局相关科室、部门与学校联动,专项实施推进,注重各部门、学校之间协作与沟通,通力合作落实各项工作内容。
    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从校本课程到区本课程须经历逐步完善、分步推广的发展过程。确定先期实施学校,边实施边完善,不断总结学校实施经验,搭建交流研讨平台,分步推广至更多的学校;选择12所学校参加第一期试点。为保障儿哲课程区本化实施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决定采用分批试点、滚动推进的方式进行课程推广。选择了12所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规模的学校,以自愿为原则,开展第一期试点。各试点校依据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订了学校实施儿哲课程的工作方案,明确学校儿哲课程实施试点的年级、课时、教师,对教研团队建设、学校课程管理、保障与支持进行计划部署。
    聚焦实施,校本推进  在六一儿哲课程已取得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各校联系实际,制定校本实施方案,聚焦儿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注重课程教材的二度开发和使用,共同完善课程,丰富课程资源,积累学校经验。
    研训一体,合力推进  将课题成果运用、推广与课程实施、教师教研相结合,开展区域、学校两个层面的教师培训,组织实施以解读课程理念、目标、内容,研讨课程实施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观摩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加强教师课程执行力,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组织区域推广试点学校教师培训。儿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如教师的自身哲学素养,对儿童的认识与研究,对儿哲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课程开发、实施的实践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试点学校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和执行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把握儿哲课程的教学的基本要点,在课程实施推广前,设计和组织了试点学校教师的专项培训课程。以六一小学《儿童哲学》课程骨干教师为主体,聘请高校专家、教授共同授课。培训内容分为学科素养、案例研修、教育教学实践三个培训模块,共计60课时,培训注重专家、教授的引导,也注重学员的实践、体验和参与,培训方式采用线下培训和在线讨论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让教师对儿童哲学、儿童哲学课程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为课程推广实施做好了准备。
    上理工附小纪青老师说:“参加儿童哲学的培训让我感到,其实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儿童哲学》能促进儿童的思维能力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儿童哲学课堂通过一个个深入浅出的有趣的小故事,把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摆在他们面前,引发他们的头脑风暴,激发他们的思维灵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表达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观点,对开拓儿童的思维有积极的作用。另外,我认为作为一名上儿哲课的教师,是需要花一番功夫使自己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能力,从而能从哲学的高度去思考、理解与解决问题。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性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