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0:28:26

       创新思维的理论与方法

           一、走进创新思维时代

  1、经济领域:市场竞争显智慧

  竞争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智慧和创新才能派上用场。即使在传统社会,一旦社会竞争激烈起来,"谋士"和"点子"也会大走红运。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从经济发展史的过程来看,企业竞争的重点不断发生转折,并且出现了三个不同的竞争阶段。在第一阶段,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它们重点进行的是物质领域的竞争,争原料、争设备、争市场。在第二阶段,企业看到了"物"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企业有了人才就能迅速发展。于是人才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许多大公司使尽一切方法延揽人才。在第三阶段,企业认识到"人才"分为两种,一种是技术型的,另一种是智囊型的;于是,智慧型人才在市场上成为竞争热点,咨询、策划、顾问之类也成了时髦的行当。

  2、社会领域:信息饱和与知识爆炸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新的科技知识和信息量迅猛增加。根据英国学者詹姆斯·马丁的统计,人类知识的倍增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20世纪前半叶为10年左右,到了70年代,缩短为5年,80年代未几乎已到了每3年翻一番的程度。

  但是我们这些在传统社会生活习惯了的动物,对于世界的变化往往感觉迟钝,对于那些致命的威胁习焉不察,不能及时地变革与创新,以致错失良机,甚至一败涂地。

  3、个人领域:有智者事竟成

  纵观人的一生,无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想后干"。因此不管他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思维上的守旧与创新的问题。

  在传统社会的体制下,个人是淹没在群体之中的,因而个人没什么能动性,也无法进行创新。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群体一致"便成了至上的原则,由此产生的思维观念具有如下特点。第一,群体是真正的实体,个体只是其中的附属物,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东西。个体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群体,为了群体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体。群体的价值远在个体之上,因而代表群体的少数个体,其价值也远在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个体之上,二者不应等量齐观。第二,个体与个体之间应尽量减少差异和差距,不管是能力、品行,还是收入、衣着,都应整齐划一,不分彼此,借以保持群体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果有人敢于"标新立异"、"鹤立鸡群"、"出风头",那就难以逃脱受排斥、被铲平的厄运。


二、掌握创新思维原理

  要想深刻领会创新思维方法,首先要把握其原理性的东西;明白了创新思维原理,自己就能够找到许多的创新思维方法。这才真正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

  1、思维的超越性

首先,思维能够超越具体的时间,不受它的限制,就是说,能够在头脑中构想具体时间之外的事物和情景。其次,思维能够超越具体的空间,不受它的限制而能够在头脑中构想具体空间之外的事物和情景。还有,我们的思维能够超越具体的客观事物。

  超越性是人类思维最基本的属性,也是思维能够产生创新的根本原因。如果我们把思维活动和身体的活动作一番比较,就能更明显地把握"思维超越性"的含义。人的身体属于物质世界,遵循着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等等运动规律,因而不具有任何"超越性"。这是身体不如头脑的地方,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所共同具有属性;单纯从身体的角度来看,人类与其他动物实在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区别。

  2、创新思维的对象性质

  A、无穷多的对象: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无穷多的事物,产生着无穷多的现象。在自然界,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尘埃微粒,无穷多的事物散布在我们周围;在人类社会,春种秋收,集会游行,杀人放火,有无穷多的事件发生在我们周围;在思维领域也是这样,无穷多的概念、观点、理论学说储存在人类的头脑中。所有这些客观的事物和主观的现象,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新思维的对象。

  B、无穷多的属性:从每一个具体的思维对象来说,它所具有的属性也是无穷多的。所谓"思维对象的属性",也就是每一种事物或现象所具备的性质;这种性质使得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的事物,当两个以上的事物在一起作比较的时候,它们各自不同的属性就能够煅分地显示出来。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具有无穷多的属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能够发现,每一种具体的事物和现象都不同于任何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独一无二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C、无穷多的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由事物组成的,而是由过程组成的;那些乍看起来凝固不变的事物,其实都是漫长变化过程当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断,其自身也在不停地变动。所以恩格斯说,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具有彻底的革命性。

  3、创新思维的主体特征

  科学实验和生活经验都已经证明,我们的头脑并不像一块"白板",而是更像一块"调色板"。头脑把外界输入的各类信息经过调色处理之后,进而画出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图画;这也是头脑能够产生创新思维的现实根据。每个人的头脑都拥有许多种调色笔,其中较为重要的几种是:实践目的、价值模式、知识储备等。

  A、思考之前的实践目的:头脑中的实践目的,就是我们在思考事物或者解决问题时所要达到的目标,其语言表达式就是:"为了……"。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预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这个目的指导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并且自己能够意识到目的的存在,并能想像目的实现以后的美好情景。

   B、思考之前的价值模式:"价值"这个词听起来高深莫测,其实简单得很。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都必须与外界的事物和观念打交道,都会对外界产生某种需求。在各种各样的外界事物和观念中,有些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对我们有用;而另一些则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我们没有用。有用的东西,在我们看来,就是"有价值的";而没有用的东西,就是"没价值的"。相应地,用处大的东西,其"价值"就大;而用处小的东西,其"价值"也就小。于是,头脑在对外界的事物、信息和问题进行接收和思考的时候,便依照其价值顺序进行排列:首先处理价值最大的,其次处理价值中等的,最后处理价值小的,而对于没有价值的东西则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

  C、思考之前的知识储备:在进行任何一项创新思维之前,我们头脑中总要有一些预备性的知识;头脑把这些知识当作铺垫或者跳板,然后构想出改进物品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4、创新思维的运行过程

  A、从无穷多的对象中选取一部分:面对周围无穷多的事物和观念,我们的头脑首先对它们进行筛选,每次只选取一个或少数几个对象;被选取的对象进入头脑参与思维。而其余没有被选取的对象,便遭到了被摈弃的命运。经过这样的处理,本来数量无穷多的可供思维的外界对象,就变成数量有限的少数几个对象了;头脑就能够对它们进行深入而细致的思考。

  B、从无穷多的属性中抽象一部分:外界的事物是直接以个体的形式存在的。我们头脑所思维的每一种对象和问题,都具有无穷无尽的属性;但是没关系,头脑用"属性抽象"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谓抽象,就是从每一对象所具有的无穷多的属性中抽取出一种或几种属性,头脑只思考这几种经过抽象而来的属性。这样一来,无穷多的属性就变为数量有限的属性了。与抽象相对应的动作是"舍象",即舍去对象中其余未被抽取的无穷多的属性而暂时不予理睬。抽象和舍象是同一个思维行为的两个不同方面;抽象出某几种属性,也就意味着舍象了其余无穷多的属性。这正如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所说:"任何肯定都是否定"。

  C、从无穷多的变化中截取一小段:外界的对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变化的速度使我们眼花缭乱,变化的延续使得事物成了一串长长的过程,很难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的头脑采取了"动态截取"的手段,把连续变化中的事物一段一段地剖开,从一个或几个剖面来思考事物,从而把事物无穷的变化转化成了有限的变化;把动态的事物凝固成了静态的事物,这样思考起来就方便多了。

三、破除创新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在于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也可以说,它是头脑所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程序的总和──思维主体在加工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类对象时,必定要使用这些工具和程序。

 

  1、从众定势

 

  思维定势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从众定势"。"从众"就是服从众人,顺从大伙儿,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指导下,别人怎样做,我也怎样做;别人怎样想,我也怎样想;用孔夫子的话说,就是"乡愿"之类的人物。

 

  人类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首先表现在实践行为方面,其次表现在感情和态度方面,最终表现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然而实际情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致,也不可能长久一致;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那怎么办呢?在维持群体不破裂的前提下,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整个群体服从某一权威,与权威保持一致;二是群体中的少数人服从多数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

 

  本来,"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只是一个行为上的准则,是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的。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产生了"泛化",超出个人行动的领域而成为普遍的社会实践原则和个人的思维原则。于是,思维领域中的"从众定势"便逐渐形成了。

 

  不论生活在哪种社会、哪个时代,最早提出新观念、发现新事物的,总是极少数人,而对于这极少数人的新观念和新发现,当时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不赞同甚至激烈反对的。因为每个社会中的大多数人都生活在相对固定化的模式里,他们很难摆脱早已习惯了的思维框架,对于新事物新观念总有一种天生的抗拒心理。

 

  2、权威定势

 

  思维中的权威定势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来自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根据我们的研究,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儿童在走向成年的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二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权威"。

 

  "人是教育的产物"。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其结果正如我们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唯独缺少"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

 

  权威定势形成的第二条途径,是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即"专业权威"。一般来说,由于时间、精力和客观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通常只能在一个或少数几个专业领域内拥有精深的知识,而对于其他大多数领域则知之甚少甚至全然无知;这就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道理。

 

  某一领域内的权威确立之后,除了会出现不断强化的情况之外,还会产生"权威泛化"的现象。所谓"权威泛化",是指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不恰当地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之内,这种泛化加剧了人们思维过程的权威定势。

 

  审视"权威"的方法有:他是不是本专业的权威?他是不是本地域的权威?是不是当今最新的权威?是不是借助外部力量的权威?其言论是否与权威自身利益有关?

 

  3、经验定势

 

  从思维的角度来说,经验具有很大的狭隘性,束缚了思维的广度。这种狭隘性主要有三方面的表现。

 

  首先,经验具有时空狭隘性。任何经验总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中产生的,而有往往也只适应于一定的时空范围;一旦超出这个范围,某种经验能否有效,就要打上一个问号。

 

  第二方面,经验具有主体狭隘性。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穷多的。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事物或者问题的时候,他常常会手足无措,如果单凭已有的经验推断,其结果大多是错误的。

 

  最后一个方面,个人的经验在内容上仅仅抓住了常见的东西,而忽略了少见的、偶然的东西。但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环境中,总会有大量的平常很少见到的、偶然性的东西出现,如果我们仍然用以往的经验来处理,则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偏差和失误。

 

  4、书本定势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人类经验和体悟的结晶。应该说,书本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有了书本,前一代人能够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观念、知识和价值体系传递给下一代人;使得下一代人能够从一开始就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而不必每件事情都从零开始。这是人类社会的进化以加速度进行的原因所在,是人类优越于其他动物的主要之点。

 

  书本知识带给我们无穷多的好处,有时也会我们带来一些麻烦。其根本原因在于:书本知识与客观现实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在人类知识的发展史上,专业的划分越来越细。专业知识也会造成一些弊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人局限于某个专业之内,眼界过于狭隘,束缚了创新思维的发挥。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情况,某些专业领域的新创新,并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员做出的,而是那些初涉专业的新手,或者是那些从别的专业转换过来的人士。科学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例,许多人直到中年才转换专业方向,却依然能够在新领域做出突出的成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肯定见过不少的"饱学之士",他们无所不知,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但是,他们不能动手,不会处世,想不出点子,解决不了问题;除了书上讲的,他们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能看到另外一种类型的人,他们并没有受过高深的正规教育,也没读过多少书,但是却思维敏捷、创新不断,成为叱吒风云的人物。

 

 

    四、扩展创新思维视角

 

   1、思维视角的含义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惯常定势是一种消极性的东西,它使头脑忽略了定势之外的事物和观念。而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惯常定势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东西。它就象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通过科学的训练能够削弱惯常定势的强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另一条思路是,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头脑中的有色眼镜确实是无法摘除的,那么,我们干脆多准备几副有色眼镜;轮流戴上不同的眼镜来看待世界。

 

 

  2、扩展思维视角:肯定-否定-待定

 

  我们的头脑在思维事物的时候,总要给这个事物下一个定性的判断,并以此来表明我们对它的基本态度。问题在于,我们一旦下了某种判断之后,便把这个判断推展到整个事物的各个方面,而忘记了世界上并没有"纯而又纯"的事物。

 

  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益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肯定视角并不新奇,我们的头脑线天都在使用。但是,我们往往只对那些公认的"好的"、"对的"、"有价值的"东西采用肯定视角;要对所有的东西先来一番"肯定视角"的思考。

 

  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与"肯定视角"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的意思,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把事物或观念认定为错误的、坏的、有害的、无价值的等。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

 

  把事情从反面来考虑,或者颠倒过来考虑,会促使我们产生意想不到的创意。比如,"吸尘器"就是受"吹尘器"的启发而发明的,就是把"吹尘器"加以否定的结果。

 

  3、扩展思维视角:今日-往日-来日

 

  所谓"往日视角",就是考察事物和观念的起源、历史和以往的发展,把握了事物的过去,才能更好地思索事物的当今。这是历史主义的基本原则。今天的事物总是从以往的事物发展而来的,但是,今天和昨天,其间的差别有时大到使人难以相信的地步,很难找到二者还是"同一种事物"的痕迹。

 

  "来日视角",就是思索事物或观念的未来发展,预测它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并用预测的结果来指导我们的今天,指导当今对待它们的态度。在时间无情的流逝过程中,"今天"将要变为"明天",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却令人瞠目结舌。

 

  4、扩展思维视角:自我-非我-大我

 

  从自我视角看。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因而,凡与这个"标准尺度"相符合的,我们便称之为"对的"、"好的"、"美的"、"有用的";凡与这个标准尺度相违背的,我们便称之为"错的"、"坏的"、"丑的"、"无用的"。

 

  "非我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非我"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就有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发现创意的苗头。

 

    从大我视角看。个体与群体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个体的角度看问题和从群体的角度来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完全相同的。摆脱个体"小我"的束缚,站在群体乃至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思考,这就是"大我"的视角。它使得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对当前的事物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五、激发创新思维潜能

 

  人类的大脑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也是效率最高的信息处理系统。它的重量只有1600克左右,其中却包含着100多亿个神经元;在这些神经元的周围还有一千多亿个胶质细胞。人脑的存储量大得惊人,在从出生到老年的漫长岁月中,我们的大脑足以记录每秒钟1000个信息单位,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记住从小到大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事情。

 

  头脑象一台信息处理机,其运算速度同样快得惊人。据实验证明,大脑能在几百分之一秒的时间内,接收外界传来的一个人脸的映象,并在四分之一秒的时间内,分析这张脸的详细情况,把这些情况综合成一个整体;然后,大脑便从它的"记忆库"里边所储存的几千个脸孔中识别这一张特定的脸孔,看看以前是否见过它;如果曾见过这张脸孔,大脑还能够回忆起与这张脸孔有关的言谈举止、思想观念、交往的经历等等资料。

 

  1、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良性暗示

 

  暗示又可分为积极的暗示即"良性暗示"、消极的暗示即"负面暗示"。学者们认为,暗示通过显意识进入潜意识,到达意识的深层部分。从这个方面讲,潜意识乃是暗示的积累与沉淀。它深刻地,从根本上影响着、折射着、塑造着人的生命。暗示在深层潜意识中深沉地潜伏着,广大地弥漫着、持久地延续着、多方地沟通着。与显意识相比,潜意识平时处于压抑状态,暗示积淀的各种各样的图景处在被压抑、被封锁、被束缚、少自由、被控制状态。遇到偶然的机会,也会冒出来,在意识中出现,其表现形式即为灵感、直觉、想象等。

 

  积极暗示能够开发头脑中的思维潜能,应该尽可能多地从周围环境和别人那里得到积极暗示,或者直截了当地对自己进行良性暗示,同时要拒绝和抛弃那些压抑思维潜能的消极暗示。

 

  自我暗示的五条原则: 1.简洁:默念的句子要简单有力。例如:"我越来越进步"等等。2.正面:这一点极为重要,消极的语言会印在潜意识里。3.信念:句子要有"可行性",以避免与心理产生矛盾与抗拒。4.观想:默诵或朗诵自己定下的语句时,要在脑海里清晰地形成意象。5.感情:要把感情贯注进去,否则光嘴里念是不会有结果的,潜意识是依靠思想和感受的协调去运作的。

 

  2、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幽默氛围

 

  幽默,是个人生活中的"味精",对于缓解生活紧张、调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作用。引发幽默和欣赏幽默的能力,是个人修养水平的一个标志。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说,各种类型的幽默都是言谈举止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创意。也就是说,能够引我们发笑的地方,一定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新东西,对于众所周知的陈旧的事物,人们是不会发笑的。

 

  列维奈认为,幽默与创新思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为了激发出幽默,必然要摆脱理性思考和固有结论的束缚,而这正是创新思维的必要条件。

 

  幽默故事的构成通常都是这样的:起初是一连串合乎逻辑的情节发展,并让听众产生紧张感,急于想知道结局;然后,一条出人意料的线索突然插进来,形势便急转直下,使原先那条线索成为一个虚假的问题,原先的紧张感突然消失,听众便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开放思维潜能的一种重要方法,就是让专家学者以及各行各业的顶尖人物聚集一堂,不预设什么严肃的课题,而是充分发挥想象力,鼓励他们胡思乱想,越逗人笑越好。

 

  3、激发思维潜能的方法:快乐心灵

 

  "快乐"与"幸福"含义相同,在许多种语言中,二者都是使用同一个词来表示的。快乐在我们看来是有价值的东西,是人生追求的重要目标,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目标;中外历史上很多著名的伦理学家,都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快乐)"当作全社会的追求目标,用来衡量各类事物是否有价值及其价值大小的最终标准。

 

  快乐,说到底是心理快乐,是主体自我感觉到的一种自在、舒服的心理状态。快乐自身与引起快乐的原因是两回事,快乐可以由物质性的东西引起,但是快乐本身却不是物质性的东西,而是精神性的东西。既然人们都认为快乐是有价值的,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呢?初看起来,这个问题很简单。快乐是由许多不同的事物引起的,只要我们确认了那些作为快乐原因的事物,并且想方设法得到它们,我们不就能够在那些事物的刺激下获得快乐了吗?所谓"寻找快乐",不过是寻找那些能够引起快乐的事物罢了!

 

  人生万事,都能引起我们的快乐,关键是去寻找;而寻找快乐的最好工具,就是创新思维。新的思维视角能够引发快乐,而旧的思维定势则能够导致痛苦;许多科学实验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4、右脑思维

 

  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分别称为左脑和右脑。它们表面有一层约3毫米厚的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两半球在中间部位相接。1981年,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发现了人的左脑、右脑具有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负责直感和创造力,或者称为司管形象思维,判定方位等,左脑主要负责语言和计算能力,或称为司管逻辑思维。一般认为,左脑是优势半球,而右脑功能普遍得不到充分发挥。

 

  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说,开发右脑的功能是意义十分重大的。因为右脑活跃起来有助于打破各种各样的思维定势,提高想像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近年来,不少人对锻炼、开拓右脑功能发生浓厚兴趣。提倡开拓右脑,正是为了求得左、右脑平衡,沟通和互补,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脑的效率。两个大脑半球的活动更趋协调后,将进一步提高人的智力和创新能力。

 

  5、头脑风暴法

 

  原意为用脑力去冲击某一问题。作为一种创造方法,它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克服心理障碍,思维自由奔放,打破常规,激发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获得新观念,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奥斯本创建此法最初是用在广告的创造性设计活动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后经本人不断改进和泰勒、帕内斯、戈登等人完善和发展,终于成为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创造方法,在技术革新,管理革新、社会问题的处理、预测、规划等许多领域都显示了它的威力。

 

  头脑风暴法何以能激发创造思维?根据奥斯本本人及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人提出一个新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提出一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互相影响、互相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第五,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预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他人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