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被盯上的农民“被城市化”了-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2:19:00

宅基地被盯上的农民“被城市化”了

来源:红网 2010年08月28日02:01我来说两句(0)复制链接打印  全国百强县山东诸城率先撤销了全部行政村,几个小村庄合并成大的农村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到中心村居住。此外,山东淄博、临沂、济宁、德州、聊城等地都部分推行了“撤村改社区”。据披露,这些撤并举动都是在城镇建设用地紧缺的情势下出现的。专家认为不能强制农民“被城市化”,警惕村改居后产生的大量“三无”(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广州日报》8月26日)

  根据媒体报道,诸城将散居全市1249个村庄的村民,从祖祖辈辈居住的家园迁出去,集中到200多个农村社区,从2007年开始,到2008年6月完成,这样声势浩大的移民工程,只用了一年半时间。当地政府行政效率之高、推动力度之大,令人惊叹。然而,整个过程真的像当地官员说的那样,农民热情很高,新社区的房子“老百姓都抢着买”?热烈的农村社区化运动背后,是不是也有着不为人知的隐情呢?

  首先,即便有农民果真在这个浪潮中表现出踊跃买房的热情,也不能就此断定全部农村在一两年之内社区化的路子就完全正确。农民城市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任何企图一蹴而就的想法都是虚妄的。表面上看,农民的抱怨大都体现在一些枝节的不满上,比如社区化之后,自家的牛没法子处置了;住处离承包的土地远了;相邻的乡亲看不到了……等等;长远看,那些被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暂时掩盖了的权利问题,迟早要暴露出来。比如自家的宅基地被拿走之后,价格迅速攀升,回过味来的农民不可能没有想法。枝节的不满可以消除,而深层的权利问题很难得到满足,从而必将成为后来的隐患。

  眼下的农民散居在大大小小的村庄里,生活不便,污染横行,教育、医疗、文化等各种公共服务也长期缺失,很多村庄实际上已经进入停滞期、衰退期,人们记忆中小桥流水、怡然自得的村居生活早就成了难以挽回的记忆,现在的村庄已经成为了城市倾倒垃圾的所在。这些都是实情,但是这并不必然意味着把这些村庄都粗暴的人为消灭掉。地方政府为什么不可以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与一刀切式的社区化生存比起来,多样化的生存更符合人性,更符合当下的中国实际。实际上,正是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村缺乏关注,才导致了现在农村大面积凋敝的现状。

  其次,即便要对农民全面实施社区化管理,也应该立足于服务、反哺,而不是仅仅盯着他们的那一块块宅基地。有专家披露,山东多个地方强力推动农村社区化,其实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名义下,归并和缩减农村住宅建设用地,以获取城镇建设用地指标、补充地方财政收入,其背后的主要推动力量就是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制度”。可见,农民在失去宅基地的同时,获得的只是没有产权的新房;而地方政府却可以集中利用土地,大搞城市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农民其实是“被城市化”的。一旦其权利意识觉醒,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的农民将何以自处?

  农村社区化、农民城市化,可能是解决当下农村问题的路径之一,但是,在具体推动的时候,还是应该尊重农民的意愿。不能强迫、不能蒙蔽、不能行政干预、不能随意代表,更不能因为盯上人家的宅基地而大搞“腾笼换鸟”策略。官员和开发商能够看明白的利益,农民未必看不明白,即便一时看不明白,时间长了也会看明白。江苏苏州通安镇为什么会酿成数千农民围堵、打砸镇政府的群体事件?根源就在于发现因征地而利益受损的农民开始发泄不满了。一时的迅速推动固然可以作为当政者的光鲜政绩,但是,如果缺乏服务民众的真诚,必将在损害民众利益的同时扭曲城市化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