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被害是个冤案——司马迁的《史记》也不能全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6:10
长乐居士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韩信和叛将陈豨勾结的记载,司马迁的评语中说韩信“谋叛逆”,这就使许多对韩信抱以同情态度的人也不能不承认韩信确曾图谋造反。仔细阅读这些记载,就会得出结论:韩信并没有谋求叛逆,那些说法是汉皇家为了给杀韩信找的借口。欲罪其人,何患无词。
首先,从刘邦知道韩信被杀后的反应可以看出,刘邦并不认为韩信图谋造反。如果韩信真正参与陈豨叛乱,刘邦得知消息,第一反应应该是“惊”。在自己领兵出战时,京城内竟然发生了这样的事,而且是由韩信这个能人搞的,太危险了。
但是,刘邦的反应不是这样,而是“且喜且怜”。这个“怜”字暴露了底细,如果是叛变分子,死有余辜,有什么时候可怜的?所以,在刘邦的心目中,韩信根本就不是图谋叛乱者。刘邦对韩信的帅才不放心,甚至是惧怕,但是,韩信是汉皇朝建立的第一功臣,对他“怜”是很正常的。为什么“喜”,则因去掉了刘邦心中的第一隐患。
所谓韩信谋叛逆的罪证也是不足信的。与韩信谋逆有关的事有二:一是陈豨被任命出外任职时,与韩信话别时,韩信私下和他说过里外勾结图天下事;二是陈豨叛变后,韩信和陈豨通消息,准备“诈诏诸官徒奴,欲发以袭吕后太子”。也就是发布虚假的皇帝诏书,组织些人向皇后和太子进攻。《史记》中没有说第一条消息来源,第二条则是由韩信的仇人上告内容。司马迁这样写的根据大约是皇家档案。
什么人能在京城矫诏或诈诏?绝非一般人可为,只有和皇帝很亲近的人,才有条件这样做,才能骗取人们的信任。汉武帝的太子就曾矫诏杀对他不利的江充。矫诏令秦始皇帝长子扶苏自杀的是丞相李斯和太监赵高。这类人,如皇后、太子、丞相、大太监等,经常在皇帝身边,假造皇帝命令可能有人会相信。
像韩信这样一个被罢黜的前楚王,现被软禁在京,通常装病不上朝的人,矫诏假传皇帝命令有谁会信?就好像有一个被贬职的、甚至被双规的高官,捏造中央文件,号召某些人起来随他去攻打中南海一样荒唐。如有人这么做,他一定是个精神病患者。
从另一方面看,韩信的优势,也就是最让刘邦惧怕的是他组织及指挥军队打仗的能力,绝非搞诈诏之类的阴谋诡计。从韩信传中也可看出,他也没有搞这类事的经历。如果韩信真要造反,他一定会设法抓军队。
韩信组织和指挥军队的能力是非常可怕的。韩信在打败魏国后,精兵被刘邦派人收回,只给他留了几万乌合之众,和赵国几十万大军抗衡。韩信却迅速消灭了赵国。刘邦又一次收回了韩信的军队(包括被俘的赵国部队),让他率领在赵国征发的军队去打齐国。韩信不但灭了齐国,还大破项羽大将龙且。可见,韩信不但多次以少胜多,而且能迅速地将一支乌合之众或新军转变成精兵,并用之取胜。这应该可以令任何一个竞争对手都害怕的能力。
按原来许诺,刘邦不得不封韩信为楚王,但在第二年,就迫不急待的废黜了他,其原因就在于诸侯王是有权保有一定兵力的,让韩信手中有兵,太危险了。封韩信为淮阴侯,却不敢让他去封地,留在京城,就是怕他在淮阴手中仍可能有点兵力或可能征发一些人组织军队。如果韩信手中有几千服从他命令的军队,就会出大麻烦;如果他有几万听命于他的军队,恐怕就会天下无敌了。不论是刘邦或他的谋士,或韩信自己都明白这一点。在韩信被封淮阴侯留在京城时,他只能装病,正说明他也明白这一点。
如果韩信真有与陈豨合谋叛逆之心,他最佳方案是设法出逃至陈豨军中。当时陈豨受刘邦信任,统领大军,只要这军中有一部分能听命于韩信和陈豨,下面的事会怎么发展,谁也无法预料。
综以上所述,说韩信要在京城中为陈豨作内应,甚至诈诏领人去进攻皇宫,而是不设法去掌握军队,只能是一种不太高明的谎言。
司马迁写《史记》时,汉皇家正式颁布的资料是不能不参看的,如果没有与之相矛盾的其它史料,司马迁当就只能按之书写。
如果韩信没有被吕后和萧和所杀害,刘邦会不会杀他?很可能刘邦还会留他一命,因为,刘邦太了解韩信了,他知道怎么控制他,不杀也可。至于吕后,她知道自己没有能力控制韩信、彭越这些人,只有尽早杀他们,才感到安全。
许多人认为刘邦杀功臣,是很残忍的。其实并不这样。刘邦是不愿异姓为王的,不愿他们手中有军队,所以,对于非刘姓的诸侯王,他都要整治。但是,对于功臣,他并没有杀谁,韩信、彭越之死的帐应算在吕后身上。
附带说一下,易中天认为韩信出身卑贱,这不一定合适。在漂母给韩信饭吃时说是因为“哀王孙”,对卑贱的人是不应称“王孙”的。韩信喜带刀剑,他投项梁时是“仗剑从之”,在古代剑是身份的象征,不是什么人都可以佩带的。虽然不能由此证韩信有贵族血统,但因为他穷就说他出身卑贱,恐怕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