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3篇)—《美文》—2010年第16期—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03:48

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3篇)

微博
字号
电邮
收藏
打印

相关文章:

  • 从共同生活到公共生活
  • 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生活话语
  • 生活质量研究:近三十年回顾及相关问...
  • 共同生活与公共生活的兴衰史
  • 我们该怎样生活
  •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向生活认识论的启示
  • 论社会生活
  • 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
  • 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大学生现实生活的若...
  • 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反思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

  (2)自拟标题;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文体特征鲜明。

  【考场佳作】

  给魏楠的一封信

  魏楠同学:

  您好!您通过时空隧道发来的电子邮件,我已经收到了。您说,自己名叫魏楠,现在可真是为难了,因为自己是个喜欢思考的人,对校园频繁发生暴力事件,是百思不得其解,以致从中走不出来,于是向我求助。

  我也经常阅读贵国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常看贵国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对您所说的有些了解,现在就谈谈我的看法吧。

  贵国三十年来,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轿车已经进入普通家庭,电脑也已经成为人们的工作必备工具,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四通八达,这都是有目共睹的,也是您承认的。您经常阅读我的作品,知道在我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人们的代步工具还主要是马车。如果让我小说中的人物看今天的中国,可能就会感到不可思议了。因为他们想象力再丰富,也绝对想象不出今天中国的繁荣和进步。轿车、电脑、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都太神奇了!这么说来,您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真该高兴才对。因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春天,阳光普照,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可实际上,您高兴不起来!社会上的个别人进入校园行凶,手段残忍,夺去了许多无辜的孩子的生命。他们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在中国恐怖时代已经到来?您想不通。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想不通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上各部门、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等也在调整。这个调整,有时候由于相关政策的欠缺,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很不合理的。如此,自然会产生矛盾,且有时候这矛盾还会很尖锐。如果这些矛盾能够得到及时化解,我们的社会自然会平稳的向前发展。遗憾的是,有时候这些矛盾不但没有得到化解,而且还被激化了,自然矛盾的当事人有的会用极端的手段报复社会,于是也就有了您所说的校园暴力事件。您说是不是呢?记得我曾写过一句话,是这样的: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其实,社会也是这样的。现在,我就把这句话赠送给您吧!

  既然明白了光明和阴影是相辅相成的,那么您还有什么必要在阴影中徘徊,赶快从中走出来吧!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心情愉快,才会充满希望,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才会越来越大!

  列夫·托尔斯泰

  2010年6月7日

  【名师点评】

  以列夫·托尔斯泰的身份和口吻给遇到思想难题。难以走出思想阴影的中学生写信,形式新颖,引人注目。托翁会怎么谈呢?去读书信正文,知道他是在结合中国的当代现实来谈,循循善诱,入情入理,这样,我们又怎么不会欣然接受呢?

  材料中给了托翁的名言,这封信中也引了,但引得不动声色,和书信的其他内容天衣无缝,融为了一体。没有高超的作文水平,又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给托翁写信的中学生,名魏楠。魏楠者,为难也。连文章中的一个小小的人名,作者也不放过,给其寓意,意识到此,又有谁不会为作者的匠心独运而拍案?(闫会才)

  聆听文学大师的教导

  ——列夫·托尔斯泰采访实录

  最近,记者穿越时空隧道,来到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庄园,对托翁进行了采访。

  记者:很高兴见到您。我来自21世纪的中国,代表千百万中学生对您进行采访。

  托翁:我知道,现在的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学生在明媚的教室中幸福的学习。

  记者:您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托翁:是啊。

  记者:这句话如何理解呢?2010年高考山东卷就给了您的这句名言,要求学生读后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作文呢。

  托翁:哦。是这样。我真感到荣幸。这句话是说人生是由光明和阴影两个侧面构成的。只不过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时处在不同阶段而已。

  记者:您展开谈谈。

  托翁:就拿考试来说吧。一次大型考试后,有的同学发挥得特好,考出了水平,自然是感觉自己处在明媚的阳光下,看到是盛开的鲜花,通往理想的道路也是平坦的;有的同学发挥失常,排名靠后,自然是感觉天也要塌了,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听不到鸟鸣,闻不到花香,看不到太阳。

  记者:前者处在光明中,后者处在阴影中。对这两种人,您对他们有什么忠告吗?

  托翁:对前者,我要说,考试考得好,能够给自己以奋斗的信心,给自己以奋斗的力量,这是好事。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沾沾自喜,不要骄傲自满,如果不是这样,可能一不小心自己就会被失利的阴影笼罩。

  记者:您的话不啻是清醒剂,用现在中国的广告语来说,是好用、管用、实用。

  托翁:对后者,我要说,考试失利,也不要灰心丧气,让自己长久地生活在阴影中。要知道,你只要走一步,有时仅仅是一小步,也就能够迈出阴影,让自己身处光明之中。遗憾的是,有许多人就是不知道迈这一小步。看到这些人一味地唉声叹气,身在局外的我们,实在是感到可惜,感到好笑!就一小步啊!

  记者:您真是语重心长,高屋建瓴。有了您这话,相信生活在阴影中的中学生,一定会抛弃消极思想,去向光明的领地行动。

  托翁:那就好了。

  记者:您是拿考试来举例。其实,人生处处有考场。您说的完全也可以扩展开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名师点评】

  采访列夫·托尔斯泰,可真有点荒诞。但正是这荒诞,吊起了读者的胃口。去读采访内容,知道是要托翁谈对其“光明”与“阴影”名言的理解。这自然更有说服力。文章以考试为例,来谈处在光明中和阴影中时各应持什么态度。而结尾记者的话,则起到了总结升华的作用,是恰到好处的点睛。可以说,本文内容充实,形式新颖,观点鲜明,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闫会才)

  司马迁日记五则

  一

  在朝廷上,面对百官,我为与匈奴作战失败被俘的李陵辩护,认为他英勇杀敌,被俘实属弹尽粮绝,迫不得已。结果触怒了皇上。善于察言观色的大臣们,马上齐声附和皇上,指责我大逆不道,为李陵辩护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我只是一片忠心,真想不到会是这样。我知道,从此,光明要离我而去,我走进了巨大的阴影。

  二

  上午,执法官宣布对我执行宫刑。我顿时昏厥了过去。这怎么可能呢?我只是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便要遭受这样的惩罚。以后的日子,我再也无颜见亲朋好友。在汉朝,再也没有比受宫刑更耻辱的了。走在街上,人们会在我的背后,指指点点,讥笑我的迂腐。我走到哪里,阴影跟到哪里。不管我怎么走,也走不出遭受宫刑带来的耻辱阴影啊!还是一死了之吧!

  三

  也不知什么时候睡过去了,竟然还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我见到了我的父亲。他说:孩子,你不是打算写史书吗?完成了吗?听了父亲的话,我打了个寒战,想:不能就此死去。如果那样,也就对不起父亲了。我说过,要继承父亲的遗志,写完史书。可现在,自己竟然想到了死。死,才是最可耻的事情啊!

  在历史上,有多少人身处阴影而不屈服,结果都有所成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他们的著作,像太阳一样光照千古。我也要以他们为榜样,身处阴影,奋斗不止,直至写完史书。

  四

  史书终于写完了。全书从传说中的皇帝,直写到当今皇上,前后横跨三千多年。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我高兴啊。这是一部耗尽了我毕生心血的史书,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我相信,这部书也定会光照千秋。

  五

  生活在20世纪的大文豪鲁迅通过时空隧道发来了一封电子邮件,他评价我写的史书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高兴之余,我想,如果自己不是因为为李陵辩护遭受宫刑,长期身处阴影之中,怕是还难以立下坚定的志向,并付诸行动写出这部史书。这么说来,阴影和成功的光明还是相反相成的。

  刚才,19世纪的俄罗斯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又通过时空隧道发来一封电子邮件,就一句话: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托翁真是我千年后的知音啊!

  【名师点评】

  汉朝的司马迁遭受宫刑,身处阴影之中,可他并没有消极颓废,而是更加振作,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光照千古的《史记》。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情,都老掉牙了。怎么用其作文章才能翻出新意?作者用了让司马迁写日记的办法。日记共五则,按时间先后顺序写来,写出了司马迁的心路里程,表现了历史本质的真实,也使得文章的主旨更加鲜明。

  第五则日记,作者让司马迁收到鲁迅评价《史记》的电子邮件,我们感到荒诞,但仔细思考,知道这是下面所写文字的必要铺垫。作者又让司马迁收到托翁的名言,这更体现了作者艺术点题的匠心。(闫会才)

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3篇)—《美文》—2010年第16期—龙源期刊网 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态度—《东西南北》—2010年第10期—龙源期刊网 滕州博物馆 —《建筑创作》—2010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熟龄”单身女如何筹划退休生活 —《理财周刊》—2010年第33期—龙源期刊网 何长工在井冈山的传奇生涯—《纵横》—2008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财务战略四章3—《首席财务官》—2005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仰韶文化彩陶装饰手法研究—《装饰》—2003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辛苦中的人生忧患—《古典文学知识》—2008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中药泡脚治足跟痛—《养生大世界》—2004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甜瓜栽培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甜瓜栽培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施恩的最高境界—《今日文摘》—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用活动体验点亮学生智慧—《人民教育》—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深圳全职太太如何打理家财—《理财周刊》—2010年第36期—龙源期刊网 风云浙商—《报林》—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有粒扣子叫never—《青年博览》—2010年第13期—龙源期刊网 证据客观性浅析—《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好书推荐—《创业》—2010年第11期—龙源期刊网【好书推荐类:编号B0010】 论毛泽东公共雕像创作语言的演变—《文艺生活(精品故事)》—2009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健康长寿的九条“捷径”—《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6期—龙源期刊网 老年人须警惕肠中风—《求医问药》—2008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头上长角”之谜—《探索与发现》—2008年第11期—龙源期刊网 趣说“伪情诗”—《初中生(二年级)》—2008年第8期—龙源期刊网 男女之别—《读书文摘》—2003年第2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