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态度—《东西南北》—2010年第10期—龙源期刊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49:09
    现实永远板着一副无情的面孔,它始终有它自己的安排而不为任何人所左右。我们不能改变现实,就只能改变自己的心态。而只要自己的心态一变,那个所谓不能改变的现实,其实就已经在变了。

  诚如电影《唐山大地震》宣传语所言——“23秒,32年”。对于所有在那场浩劫中幸存的人来说,活下来,仅仅是个开始,王林梅就是其中之一。她是一个特招入伍的漂亮女兵,如花似玉,能歌善舞,她还是篮球运动员。然而,这一切都毁灭于大地震那黑暗的瞬间。医生曾经断言:高位截瘫、只有头部可以自主活动的她,大约只能存活五年。现在,三十多年过去了,她仍然活着,并且有着令人吃惊的从容和美丽。她亲手写下了这些文字,讲述她的欢乐与痛楚,讲述她对生命的感恩。

  我该怎样活?

  肢体瘫掉了,心也曾经死去,想活着的念头是我在生死炼狱中拣拾回来的,要好好活着的打算则更是在漫漫的时光长河里不断磨练荡涤中生成凝固的。

  那真是日月无光啊!世上所有的一切都瞬间与自己无关了,躯体已经被甩出了地球抛到了漆黑死寂的太空。我就像一粒太空垃圾,没有存活的资格了。那时候只是一个劲儿地傻想,徒劳地对着夜色默默的呼喊——祈求上苍恩准自己睡着后不要再醒来,让残损的生命消失在漫漫的长夜吧!

  遗憾的是,人的愿望也只能是个愿望而已。属于你的磨难就是你该承受的,磨难本身是不会考虑你的承受力的。换句话说,只要你还活着还能呼吸你就必须得承受,毫无商量的余地。

  命运的轨迹被颠覆了,心被抛向了无底深渊。微弱的心跳、游丝般的呼吸证明着一个生命仍在继续,我还活着,一个活着的全身瘫痪刚满十九岁的人,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我只能一次一次问自己:我该怎样活?

  说服自己

  毁于灾难最终也只能从灾难中爬起。我曾悲惨地觉得自己是如此的倒霉透顶。可是,当得知在地震的瞬间,几秒钟的工夫就夺去了二十四万人的生命,我惊呆了。震毁的唐山剩下的只有成堆的废墟和成堆的尸体,这些尸体足足可以摆满近三十个足球场。可是我还活着,还清醒地活着,还在享受着亲人们的关爱,难道还不幸运吗?

  我应该说是最早被救出送走的伤员,对地震给唐山造成的残景没能看到一眼,但后来人们描述的情景同样让我刻骨铭心。如果父母姐兄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将我从废墟中扒出,如果救助车的司机不是抛下自己的困难及时送我踏上求治的路途,我肯定早已不复存在了。我的生命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啊!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呢?如果不珍惜生命又对得起谁呢?

  我应该活下去!可是活下来却又要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为我只能靠他人的伺候才能够生存。又一个难以存活的理由折磨着我。当别人将舀满饭菜的汤匙举到唇边,我实在不愿张嘴去等待别人将食物一口一口送入自己的口中。但是如果想活下去,你没有别的选择。

  我说服自己活了下来。但生活中太多太多的不便常常煎熬着你对生的渴望。夏天里,蚊虫叮咬你无能驱赶;冬日里,你无力拉一拉被子而让自己不受冻;不堪压卧的身体只能等待别人来定时翻动,白天,我眼巴巴地看着人们在眼前自由地来来去去而自己只有心碎的份儿;夜晚,望着睡梦中保姆的随意翻动肢体也只好要命地眼馋着……但是,我的生命只有继续。

  出乎常人的想象,被厄运推入绝境的我在外人眼里却似乎看不出有什么异样。因为我固执的就是不愿当着人们的面哀叹、流眼泪,固执的认定不能让自己的愁苦再给这灾祸添加分量了,倔强地不允许自己的泪水肆意泛滥而只能由别人来收拾残局,更不愿让自己的悲伤刺痛家人的心窝。尽管灾难的恶魔反反复复撕碎着我吞噬了我,心魂俱焚。

  十九岁的人生刚刚开始,漫长的卧床生涯却摆在了面前。怎样来打发时间。对于磨难是悲观叹息一蹶不振还是顽强抗争重整旗鼓?我选择了后者。幸运的是,我在左侧躺时竟也能用残存微力的右手臂带动半握的手蹭着翻动书页。对于这一点点“能力”每每想起却也是欣喜异常而想落泪。阅读成了我平日里最大的兴趣和乐趣所在。

  从头开始

  “从头开始”,这句话的寓意丰富而深刻。它显示的是人的一种精神,蕴含着希望、勇气和力量。

  不再有频繁与人交往的必要,但我仍然坚持每天按时“起床”认真刷牙洗脸。尽管借助她人的帮助也一样要把自己拾掇得干净利落,绝不能让自己窝窝囊囊、邋里邋遢地过活。身体瘫痪了,精神万万不能瘫痪,我的希望就是让人们看到一个精神永远不垮的林梅。

  地震后,自己丧失了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能力,不仅不能为父母分担劳累,却硬是将瘫痪的身躯抛给了父母和家人。这已经给我的亲人们增加了无法言表的巨大负担,我又怎能在父母和家人的操劳中再添叹息和哭泣呢!况且,你就是哭瞎了双眼又能于事何补呢?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平静一些乐观一些的来度过每一天。自己的心情调整好了对家人和身边的人都是一种福份。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它也应该是属于亲人、属于朋友和整个社会的。我们只有爱惜它保护它使它美丽的责任,而没有放弃的权力。

  生活中的坎坷磨难就如同生命的影子会时常伴随着我们,是甩不掉赶不走的。面对厄运,我选择的是微笑;面对磨难,我选择的是从容。虽然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我的微笑能够给亲人带来欢乐;虽然无法回报社会的关爱之情,但是我的从容能够使人们感受泰然。

  正因为有一个平静稳定的生活态度,才有了让人们赞叹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关爱。战友们、同学们常常会由衷地说:“每当我们有了难处、遇到了坎儿,只要一想到你,就会觉得那点困难根本算不得什么了。”听到这些话,我感到一种欣慰,感到一种满足。我瘫痪的身躯并非只是“残和废”的缩影,它仍然可以焕发出一种精神,一种价值,今生今世尽管命运有些坎坷,但我依然觉得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当我们无奈地失去种种选择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种选择永远属于我们自己,那就是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余娟荐自《经济观察报》)

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态度—《东西南北》—2010年第10期—龙源期刊网 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态度 一位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生活态度 滕州博物馆 —《建筑创作》—2010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施恩的最高境界—《今日文摘》—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论毛泽东公共雕像创作语言的演变—《文艺生活(精品故事)》—2009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健康长寿的九条“捷径”—《保健与生活》—2008年第6期—龙源期刊网 山东卷《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3篇)—《美文》—2010年第16期—龙源期刊网 “熟龄”单身女如何筹划退休生活 —《理财周刊》—2010年第33期—龙源期刊网 何长工在井冈山的传奇生涯—《纵横》—2008年第3期—龙源期刊网 财务弹性的重要性—《新财富》—2006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财务弹性的重要性2—《新财富》—2006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浅议初三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考试周刊》—2009年第9期—龙源期刊网 找回失去的“小喇叭”—《电脑爱好者》—2007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摄影特写的独特效应—《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2期—龙源期刊网 甜瓜栽培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甜瓜栽培技术—《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用活动体验点亮学生智慧—《人民教育》—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深圳全职太太如何打理家财—《理财周刊》—2010年第36期—龙源期刊网 风云浙商—《报林》—2010年第5期—龙源期刊网 有粒扣子叫never—《青年博览》—2010年第13期—龙源期刊网 证据客观性浅析—《大众商务·下半月》—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 好书推荐—《创业》—2010年第11期—龙源期刊网【好书推荐类:编号B0010】 不被注意的几个教学细节—《人民教育》—2010年第4期—龙源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