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逆反心理(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7:00
摘要:逆反心理是一种跨文化的社会心理现象,从学生心理发展角度来看是正常的,是每个人心理发展的必要、重要的过程。总体上看它是抵触性的心理倾向,但严格意义上讲可以分为积极的逆反心理和消极的逆反心理。我们要对逆反心理的本质加以区别,对于积极的逆反心理,加以正确引导和加以利用,既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又能促进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当中所表现出来的逆反心理一般都与正面教育逆行,对所在的环境产生消极影响,一旦出现这一现象,我们应正确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调适学生的消极的逆反心理。
有次开完家长会后,班上有一个学生的家长留下向我告状,说她的女儿最近一段时期特别不听话,经常与家长对着干,总是反其道而行之。家长不能多管她,管她,她就嫌烦,父母对她是一筹莫展。象这个女生这样不顺从或反抗权威,尤其是反抗父母或教师的任何教育的现象还是不少的。
青少年的这种心理表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逆反心理”。在心理学中,逆反心理指的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对客观事物表现与一般人对立或相反的情绪体验或行为倾向。从教育的角度来看,逆反心理,就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发的反向力量,即不接受教育或“反教育”的心理。逆反心理在中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抵抗等等。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他们面对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理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圆的不断拓宽,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和老师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家庭的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的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3、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地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听说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捣蛋的所谓“差生”犯了错误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即使“差生”没有明显的过错或根本没有过错时,教师也不道歉。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甚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前苏联教育家费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说过:“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其次,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集体里,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中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