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工作的继承与创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37:42
2010年08月13日
柴俊勇
新时期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拉开了。最近,重庆市正在开展“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即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这是传统的群众工作方法。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强调,就是要让党员干部主动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他说,如果党员干部不主动关心群众,干群关系就不是“鱼水关系”,而是“油水关系”。共产党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立志为百姓多办实事,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那样,老百姓就会从内心喊“共产党万岁”。
每当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年满68岁的温家宝总理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亲自组织指挥,看望受灾群众,场景催人泪下。各级领导干部也会奔赴一线。但平时,干群关系不容乐观。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腐败问题严重等原因,“仇官情绪”在一些地区有扩大的趋势,导致一些老百姓对党产生离心倾向。这是最让人担忧的。在一些地区,聚集上访,群体性事件,个人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往往是新老矛盾交织并存,排在前十个诱发因素是:工资福利待遇、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民间纠纷、医患纠纷、就业问题、对政策的不满、环境污染、各类事故。这些问题如果处置不当,将影响到整个社会大局的稳定。
新时期群众工作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有很大的差异。过去党和政府掌握了一切经济、社会、政治资源,可以通过资源的配置去满足群众的需求,树立党的威信。同时,城市里所有的员工都在一定的单位里工作,是单位人;农村农民都在生产大队。过去有一大批专职做群众工作的政工人员,他们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可以不厌其烦地做群众工作。而现在,党和政府掌握的经济、社会、政治资源正在不断向社会开放;专职政工队伍在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化的条件下正在不断缩小。群众从“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并且维权的意识日趋增强,需要有表达诉求、倾诉委屈的地方和渠道。在所有制的多元化,人们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人员流动性加快的新情况下,怎么样做好群众工作,应当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
新时期群众工作既要继承,更要创新。继承的是,领导干部要到农村、到工厂、到学校、到社区去了解情况,直接向群众阐述他们关心的问题。创新的是,准确把握当前群众工作基本内涵,赋予群众工作时代特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体现四个化。一是法治化。群众工作必须以法治为前提,离开了法治谈群众工作会让群众工作缺乏规则。二是民主化。要善于用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做群众工作,让群众之间相互做工作,切实落实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三是数字化。积极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手段,加强与群众沟通,获取群众对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评价、建议,及时引导梳理群众情绪。四是社会化。运用社会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主动吸引包括普通党员在内的一切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社会人参与到群众工作中。将分散的社会人自觉地加入到一定的社会组织中。这既是社会的进步,同时有利于做群众工作。
密切干群关系决不能只是停留在纸上、嘴上,而是要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老百姓能找得到领导同志、能见得到领导同志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