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0:56:07

长白山天池
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简称,满语意为沿江,即沿着松花江的意思。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因省会最初设在吉林市而得名。简称吉。位于松辽平原中部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相望。西南界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介于北纬40°52′~46°18′,东经121°38′~131°19′,东西长约6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略呈西北窄而东南宽的狭长形,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1990年人口2465.8721万。辖1地区和1自治州、6地级市、16县级市、22县、3自治县,省会长春市。
目录
·                                 •历史
·                                 •行政区划
·                                 •地理
·                                 •人口与民族
·                                 •经济
·•历史
·•行政区划
·•地理
·•人口与民族
·•经济
·•交通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文化遗产
·•自然保护区
·•旅游指南
·•吉林高校
·•相关链接
·•参考资料
[显示全部]
吉林[省]-历史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满、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汉族虽很早就移入省区中部和东部一带,从事农业和采集业,但满、蒙古、朝鲜族及其先世对省内的经济开发影响较大,约3000年前(周)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汉称挹娄,隋唐称靺鞨,皆系满族前身)以射猎为主,为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时曾建渤海国(靺鞨诸部族)于东部山区。宋代时又建金国(女真)。明以后满族经济活动则有畜牧、采集、狩猎、捕鱼及农业等多种生产。省境西部,古称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以游牧为主。北宋时建立辽国,灭渤海国,势力达于省境东部。至明末,全省仍为人烟稀少,山林茂密,草原丰美的地区。
政区名。清顺治十年(1653)置宁古塔昂邦章京(意为军事长官)﹐初治海林(今黑龙江海林)﹐后移宁古塔(今宁安)。康熙元年(1662)改汉称为镇守宁古塔等处将军。十二年始建吉林乌拉城﹐移驻副都统一人﹐领吉林乌拉﹑五常堡﹑打牲乌拉﹑伊通等旗署﹐镇守和管理旗人事务。十五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乌拉(今吉林市)。干隆二十二年(1757)更名为镇守吉林等处将军﹐负责吉林等地军政事务。康熙三十一年于松花江与嫩江汇流伯都讷(今扶余)地方﹐设伯都讷副都统﹐管辖伯都讷﹑长春等处八旗事务。雍正三年(1725)在松花江中游阿勒楚喀(今阿城)置副都统﹐管理拉林河﹑穆棱河﹑蚂蚁河等流域八旗事务﹔雍正五年在牡丹江注入松花江汇口之三姓城(今依兰)置三姓副都统﹐管辖黑龙江下游﹐包括库页岛及沿海诸岛八旗及各少数民族等五十六姓。光绪七年(1881)于图们江下游以北珲春地方设珲春副都统﹐管辖和镇守图们江以北边境地区。以上副都统六员﹐通称“吉林六城”副都统﹐由吉林将军统辖。吉林将军辖境迭经变化﹐初北至外兴安岭两千余里﹐东北至庙街四千四百余里﹐东至海三千余里﹐西北至贝加尔湖以东广大地区。康熙二十二年后﹐析外兴安岭以南﹑亨滚河上游哈达乌拉河﹐黑龙江左岸毕占河及东流松花江以西广大地区与黑龙江将军。咸丰十年(1860)前﹐吉林将军辖境以吉林乌拉为中心﹐东至海三千余里﹐西至威远堡门五百九十五里开原县界﹐南至长白山一千三百里朝鲜界﹐北至拉哈福阿色库六百余里内蒙古界﹐东北包括乌第河以南黑龙江下游广大地区。此后﹐根据中俄《北京条约》﹐乌苏里江以东至海大片领土为沙俄侵占。其界自乌苏里江口流至松阿察河﹐越兴凯湖﹐西至白棱河口﹐又逾大绥芬河﹐南至瑚布图河口﹐又南而西至图们江口。以东属俄。吉林将军除直辖六城副都统外﹐还统辖吉林等五城协领﹑伊通等二佐领﹑赫尔苏等四边门以及二十二驿站﹑二十七边台﹑一百零六处卡伦﹐并且管理水师营﹑鸟枪营和官庄等。
吉林向称“满洲故国”﹐长期为封禁重地﹐故设行政区划较晚。雍正四年在吉林初置永吉州﹐隶奉天府。干隆十二年设吉林直隶厅﹐隶吉林将军。此为清代吉林第一个民政机构﹐治吉林城。嘉庆五年(1800)置长春厅。光绪四年(1878)设立垦务局﹐放荒招垦﹐于是汉族人口骤增。光绪八年后陆续置府﹑厅﹑州﹑县。
光绪三十三年裁吉林将军﹐置巡抚﹐建行省﹐尽撤副都统﹐于是府厅州县大量增设﹐民政和行政机构区划一。至宣统三年(1911)吉林省境内共有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路道﹐吉林等十一府以及一直隶厅﹑四散厅﹑三州﹑十八县。省会治吉林城。辖境﹐西以伊通州﹑长春府与奉天府接界﹔南以鸭绿江﹑图们江与朝鲜为界﹔东以自乌苏里江口流至松阿察河﹐逾兴凯湖西至白棱河口﹐又逾大绥芬河而南至瑚布图河口﹐又南而西至图们江口内三十里“土”字碑﹐与俄国东海滨省为界﹔西北以松花江与黑龙江省为界。清代吉林重要城镇有吉林﹑长春﹑宁古塔﹑三姓﹑新城﹑阿勒楚喀等﹐其中吉林﹑宁古塔﹑三姓﹑新城属清著名“边外七镇”﹐为驿路和水运交通中心。光绪二十九年东清和南满支线铁路建成后﹐原滨江(哈尔滨)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处于东清铁路和松花江交叉点﹐迅速成为东北北部水陆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长春亦得到迅速发展。三十二年﹐依中日满洲善后附约将吉林﹑长春﹑哈尔滨﹑宁古塔﹑珲春﹑三姓辟为商埠。
清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颁布了“流民归还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嘉庆八年(1803)废止禁令,光绪四年(1878)吉林又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下设吉长、滨江(哈尔滨)、依兰(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20世纪初始建铁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吉长、四洮、吉敦、天图、沈吉等线,日伪时期又修通了长图、长白、 牡图、拉滨、白阿、梅辑、鸭临等线。这些铁路改变了以吉林为中心的官马驿站交通系统和区域联系方向,哈尔滨及其所联系的地区也由吉林省析出。从而加强了长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吉林[省]-行政区划


唐属渤海地。辽属两道,金分两路。元属辽阳行中书省。明置建州为女真地。清1673年在此建城,名吉林乌拉(意为沿着松花江),后置吉林省。
公元1644年,清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设18个省,因东北是清朝的发祥地,故为满族独占的禁区,不设行省,而设盛京(后改为奉天)、吉林(满语为沿江之意)、黑龙江三个辖区。当时吉林的区域为,东到日本海,南到图们江、鸭绿江,北临鄂霍次克海,西接黑龙江、哲里木盟。光绪年间,逐步增设吉林府、长春府、五常厅、双城厅、伊通州,1907年(光绪33年)废将制,改行省、设吉林巡抚,统管吉林全境。
中华民国成立后,沿袭了清朝的行政区划。全省分4道、37县。政权体制亦几经变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被肢解为19省,吉林省仅辖1市、1旗、17县。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吉林省人民政府建立,辖1个专区,20个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吉林省辖2个市、1个专区、22个县和1个工业区。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乾安县并设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至长春市。1969年,将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吉林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全省辖: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2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17个县、3个自治县。(2007年)
长春市 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朝阳区。
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德惠市九台市榆树市农安县
吉林市 辖4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船营区。
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蛟河市桦甸市舒兰市磐石市永吉县
四平市 辖2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铁西区。
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
辽源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龙山区。
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
通化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东昌区。
东昌区二道江区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
白山市 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八道江区。
八道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松原市   辖1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市人民政府驻宁江区沿江路。
宁江区长岭县乾安县扶余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白城市 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洮北区。
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辖6个县级市、2个县。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延吉市。
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吉林[省]-地理


松花江
吉林省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北连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东南有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半岛相隔。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支流,发源自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为东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该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的辽河平原相接。
长白山脉在省境东南部连绵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主峰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国东北部最高山峰。白头山四周有众多火山遗址,长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遗址之一。长白山脉的熔岩高原为茂林覆盖,植被范围从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国植被较好的林区之一。长白山气候湿润,全年降雨量达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较多,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则比山下迟两个月。山区的冬季长达七个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纬四十一度以北,严冬来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长达七个月。在吉林出现的树挂(即雾凇),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过树挂以“数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时最壮观。省会长春为全省的交通枢纽,以铁路干线为主,贯通全省各地。京哈线(北京至哈尔滨,途经长春)纵贯南北;长白线(长春至白城,远至内蒙古阿尔山)和长图线(长春至图们市,衔接牡图线至牡丹江)横贯东西;此外,尚有沈吉线(沈阳至吉林)、吉舒和拉滨线(吉林至哈尔滨)、平齐线(四平至齐齐哈尔)、四梅线(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线(梅河口至集安)、浑湾线(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线由长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国各大城市。省内的公路网也非常完善。内河航运遇以松花江为主要航道。
地质:省境地质构造大致以北纬43°(和龙—辉南—梅河口一线)为界。线南属中朝准地台,前震旦纪变质岩系广泛出露,线北属华力西地槽褶皱带。古生代前,南部地台区有大栗子式铁矿生成。上部古生代有煤形成。华力西运动使东部吉林地槽发生强烈褶皱,并有花岗岩广泛侵入,生成多种金属(金、铁、铜、铅、锌等)矿。三叠纪末形成的东北—西南向断裂带,在地堑盆地中堆积了中上侏罗纪、下白垩纪以陆相碎屑岩为主的含煤建造。燕山运动时东部长白山地褶皱与岩浆活动都很强烈,产生多种金属(铜、铅、锌、银、金、铬、锑、镍、钼等)矿。西部松辽平原则发生强烈拗陷,沉积深厚的堆积与内陆湖相白垩系,在扶余、大安等地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燕山运动为现代地貌基本轮廓奠定了构造基础。老第三纪时,燕山期形成的山地经长期剥蚀已准平原化,但在山间盆地中堆积作用盛行。其中夹有煤层(珲春、舒兰、伊通等地)与油页岩(桦甸等地)。喜马拉雅运动主要表现为挠曲断裂活动,继承华夏向构造,山地沿断裂继续隆起,平原则继续下沉进行堆积,形成深厚的河湖相堆积物,其上覆有无层理的黄土状粘土层。
地貌:省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可分为两大部分。
东部山地  属新华夏系隆起带,构造与山文走向均为北北东—南南西和北东—南西向。新生代火山活动次数多,延续时间长,分布广泛。其中以上新世中期玄武岩喷发规模最大,覆盖在山区夷平面上,形成广大熔岩台地,方山与孤丘等熔岩地貌尤为显著。第四纪火山活动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火山锥增多。长白山主峰白头山即为休眠火山,在16与18世纪还有喷发。白云峰海拔2691米,为东北最高峰。东部山地普遍存在2~3级夷平面和发育多级河流阶地,第四纪以来地壳仍在间歇上升中。在地貌上,平行的山脉、丘陵和宽广山间盆、谷地相间分布。大致位于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脉联线以东,海拔一般800米以上,长白山脉绵亘于东南部边境,是长白熔岩高原与中山区,山间有延吉、浑江和敦化等盆地。张广才岭—威虎岭—龙岗山脉至大黑山之间为吉东低山丘陵区,包括龙岗山、吉林哈达岭、大黑山等,海拔一般300~600米,由于松花江及其支流的侵蚀,地表呈低山宽谷状,山形浑圆,有辉发河、蛟河、吉林等盆、谷地。
西部平原  位于大黑山以西,属新华夏系沉降带,地势低平。海拔一般120~250米,包括东部山前台地、松辽分水岭和辽平原等地(见东北平原)。哈大铁路线两侧为海拔约200米,宽窄不一的洪积台地,是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地带。东辽河、松花江及其支流伊通河、饮马河流经其间,受到不同程度切割,呈微波起伏状。
松辽分水岭以北,东部山前台地以西,松花江下游与嫩江下游及其支流洮儿河流域,为松嫩平原的一部分,海拔一般120~200米,相对高度5~10米。

雾凇
松辽分水岭以南,东辽河及西辽河谷地有宽广的冲积平原。并有沙丘分布。双辽附近为一典型风沙区,是西辽河流域风沙地形东延部分。
气候:省境东南部山地气候冷湿,西北部平原接近蒙古高原,气候干暖。全省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温暖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漫长干寒。1月均温一般-20~-14℃,7月大部在20~23℃,日均温10℃以上活动积温2400~3000℃。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降水分布自东向西递减:长白山地东南侧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西部平原的台地年降水量500~700毫米,平原部分年降水量多在400~500毫米,气候干旱。
河流:吉林省的河流分属松花 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流域,其中以松花江水系最重要。松花江的正源二道白河,发源于白头山天池,向北流至两江口以下称二道江,与头道江会合,向西北流至扶余县汇合嫩江后称松花江。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2/5,水量与水力资源丰富,建有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并提供大量工、农业用水。松花江自吉林市以下可通航,是省内经济价值最大的河流。松花江在省境的主要支流有辉发河、饮马河、伊通河、呼兰河、拉林河等,其中辉发河流经省境东南

图们江
部,流域内夏雨集中,对松花湖水量及放流量均有影响。东辽河为辽河东源,流经省境南部。鸭绿江、图们江分别向西南、东北分流,为中、朝界河,其共同特点是坡降大,水量多。松花湖位于省境中部,为松花江上的人工湖;白头山天池在省境东南中、朝边境上,系火山口湖,湖水深,湖面海拔高,湖水由北部缺口闼门流出,成为松花江水系二道白河之源。此外,省境西北部有许多平原湖沼。
土壤:大黑山以西哈大铁路两侧一带的洪积台地为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地带,主要土类是黑土,肥力甚高,已开发为粮食生产基地;在排水状况较差、地下水位较浅的冲积平原与阶地上,则分布有暗色草甸土、草甸沼泽土和沼泽土。从台地向西延伸,即为松辽分水岭,在长春、公主岭至长岭、通榆一带,主要为草甸草原黑钙土、草甸土分布区。松辽分水岭以北的松嫩平原上草甸植被广泛分布,在黑钙土形成中常伴有显著的草甸化过程,使土壤表层既有丰富腐殖质,又形成多量的锈斑和铁质结核,形成草甸黑钙土。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处,则形成碳酸盐黑钙土,低洼地区形成盐渍化草甸黑钙土或盐渍土,大黑山以东的东部山地多分布暗棕色森林土,并零星分布有白浆土、沼泽土和草甸土。长白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甚为明显。

黑线姬鼠
动植物:省境东部长白山地由于气候冷湿,适宜森林生长,分布有以红松、枫桦为主的大面积针阔叶混交林。较重要的针叶树树种除红松外,有鱼鳞松、沙松、红皮臭及色木、黄菠萝、紫椴、水曲柳、胡桃楸等。原始林经火烧或采伐后,常形成以山杨、白桦为主的次生林。珍贵动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麝等。1960年建立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吉东低山丘陵因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次生落叶阔叶林面积广大。省境西部平原哈大铁路两侧一带的台地,其地带性植被为森林草原,目前天然植被已极少见,榆树和山杨较多见。草甸草原植物有败酱、野火球、贝加尔针茅、孤茅等。松嫩平原的天然植被为羊草草原,除羊草外,以贝加尔针茅和西伯利亚艾菊占优势,是重要的放牧和割草地。草原动物有草原黄鼠、黑线姬鼠、蒙古兔、蒙古百灵等。
自然地理区: 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吉林省大部属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仅西北镇赉、白城、洮安、双辽一隅属中国西北干旱区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的科尔沁草原区。前者东部属东北东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区,西部属东北平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区。
东北东部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区在省境包括长白山地、吉东低山丘陵亚区。
长白山地  以海拔800米以上的针阔叶混交林中山与高原景观类型为主,是省境高寒区,气候冷湿,森林茂密,矿产资源丰富,林副、工矿业发达。
吉东低山丘陵  以海拔500米以下的温带次生落叶阔叶林(以栎林为主的杂木林)低山丘陵景观类型为主。农业谷地景观类型面积也相当广阔,水利条件优越,为本省重要水稻产区。水力资源丰富。为松花江上游梯级开发重点地段,煤、油页岩、镍、金等矿藏丰富。
东北平原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区在省境包括东部山前台地和松辽平原中西部两亚区。
东部山前台地  以森林草原黑土台地平原景观类型为主。地形微波起伏,土壤肥沃,农耕条件好,是本省和东北的最重要商品粮基地。
松辽平原中西部  是省内地势最低,降水最少,以草原黑钙土平原景观类型为主。草场面积广阔,农牧业发达,是吉林省牧业基地。
吉林[省]-人口与民族


朝鲜族
人口共2465.8721万,每平方公里132人,稍高于全国人口平均密度,在东北地区则低于辽宁、高于黑龙江省。近代吉林省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农业人口大量移入。凡农业开垦历史较久,交通方便,自然条件适于农业生产的平原和河谷地区,人口密度都较高,省境中部沿哈大、长滨、吉长和四梅等铁路沿线人口最密,长春市所属县、区每平方公里为315人。 而西北部与东南部则较稀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仅42人。由于历史上殖民地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铁路网的形成,全省原有城镇数目和城镇人口均较高。1948年后,由于工矿业发展迅速,城镇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的比例增加快,现已占全省人口的42.65%,为中国城镇人口比重大的省份之一。
吉林为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有朝鲜、满、蒙古、回及锡伯、达斡尔族等35个少数民族, 共有人口183万。汉族遍布全省,以中部地区最集中,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工业职工中也以汉族比例最大;朝鲜族70%的人聚居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通化地区和吉林市各县,对水稻生产有丰富经验,从事工矿业的人数也迅速增加;满族散居在各地,以吉林、珲春等地较集中,多从事农业生产,生活习惯与汉族无大差别;回族多在城镇从事食品业、商业或工业生产,一小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蒙古族多居住在白城地区,集中在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兼营农牧业;锡伯族多居住在扶余、前郭县,从事农业生产。1948年后,本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先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建立了各级自治政权,分散在各地的少数民族还成立了民族乡。2006年人2727.99万。汉族为主,有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8.1%。朝鲜族主要聚居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吉林、通化和白山市次之;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市和四平市,通化市和长春市次之;回族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城市次之;蒙古族主要聚居于白城市,其中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最多。吉林是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播历史悠久,分布较广。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朝鲜族、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全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81.63万人,占90.9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6.36万人,占9.03%。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全省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有34个民族乡(镇),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镇)10个,朝鲜族乡(镇)7个,回族乡2个,满族朝鲜族乡3个,朝鲜族满族乡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位于全国第9位和第11位。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20万人,在学研究生2.96万人,毕业生0.59万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12万人,在校生36.22万人,毕业生6.50万人。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18万人,在校生12.17万人,毕业生5.4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4万人,在校生16.42万人,毕业生4.67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16.99万人,在校生45.16万人,毕业生10.11万人。全省初中招生34.60万人,在校生114.80万人,毕业生36.8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4.86万人,在校生174.14万人,毕业生35.5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14人,在校生5555人,毕业生6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8.98万人。
吉林[省]-经济


人参
经1948年以来的建设,全省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机械、化工、森工、造纸、制糖等的工业区,也是重要的林业、粮、豆和畜牧基地。
农业: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大豆重点产区和林业甜菜基地。并有牧业、烟草及山林特产等多种农业经营。全省农业总产值1990年为189.1亿元。 在各类用地中,农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1.1%,林业用地占48.6%,牧业用地占8.1%。土地垦殖率以中部各县最高,一般为50%左右,西部多为30%左右,东部则低于10%。林地面积东部多,西部少,草原草坡面积则西多东少。吉林无霜期较短,冬季气温很低,作物越冬困难,故为一年一熟区,除种植水稻连作外,大部地区是旱田一年一熟单作制,并实行大豆与杂粮轮作。

貂皮
①种植业是省内重要农业部门,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4,主要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粮豆作物为主,经济作物的增长较快。粮食作物中,主要有玉米、谷子、高粱、水稻和小麦。1990年玉米产量达1529.6万吨,居全国首位。玉米商品率远高于山东,每年有大量玉米销往国内各地和出口。大豆产量居全国第 2位。以粒大、形圆、色佳和含油率高而著称,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声誉。经济作物中,甜菜和烟叶具有重要意义。
②林业在中国占重要地位, 森林面积约占全国6%,是中国主要林区之一。东部长白山地天然林较多。以成龄林为主,对保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作用大。中部多天然次生林,西部以人工林为主,“三北”防护林地区已发挥了防护作用。野生名贵药材有山参、党参、细辛、贝母、黄芪等,并有园参及其他栽培药材。采集业和狩猎业亦较发达,并有鹿、貂、柞蚕、蜂、兔的饲养。人参、貂皮、鹿茸为东北“三宝”,现均以人工栽培和饲养为主,产量均占中国第1位。柞蚕放养有发展潜力。

鹿茸
③ 畜牧业在全省农业中也占一定地位。西部有广阔的草原,东部山区有林间草地。1990年全省有大牲畜309.07万头,牛占一半以上,马、骡次之。1990年肉猪出栏头数419.6万头。
④省内有适宜养鱼水面约27万公顷,但渔业比重很小,以淡水捕捞为主。
农业区:全省农业生产分布同农业自然条件的东西差异、开发历史及民族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形成自东而西的4个地带:
①东部山地林农地带。国家重要的用材林基地。位于张广才岭—龙岗山脉联线以东,林业及林副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以人参和烤烟生产驰名。还有养鹿、采集、狩猎、种植药材等。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延吉、珲春、敦化、通化等河谷平原及山间盆地。
②中东部低山丘陵农林地带。以农为主、农林结合的地区。位于张广才岭—龙岗山脉以西、大黑山以东的地区,松花江及其支流的河谷平原,水利事业发达,是吉林省最重要的商品水稻基地。
③中西部台地平原农业地带。是全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糖料、油料基地。指大黑山以西和西部平原农牧地带之间哈大铁路两侧的台地平原黑土地区。区内地势平坦,耕地连片,80%以上的农田适于机械化耕作。主要作物为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小麦和甜菜、向日葵等,畜牧业以养猪为主,牛、羊、兔和家禽生产也较多。
④西部平原农牧地带。全省最大的商品牛和细毛羊基地及甜菜和葵花籽的重要产区。草原面积广阔,牧地123万公顷,占全省牧地55%, 有发展牧业的优越条件。本区也是“三北”防护林的组成部分,发展林业对促进农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工业:全省现已初步建立起以机械、化工、森工、造纸、纺织、制糖等重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1990年全省工业总产值552.4亿元。 工业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29%上升到74%。由于对原有工业的改造与扩建及新兴工业部门的不断出现,工业结构发生重大改变。目前,机械制造已跃居各工业部门之首;化学工业获较大发展并加强了与石油、采煤等部门的联系;造纸工业的发展改变了过去纸浆生产能力大,造纸能力低的不合理状况,同时促进对木材和芦苇资源的综合利用;制糖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甜菜生产;毛纺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养羊业。
由于工业的增长和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吉林在东北地区及全国的经济地位和经济联系。汽车、铁路客车、铁合金、 电石、木材、 机制纸及纸板、黄金、拖拉机、石油、糖等产量,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
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机械、化学、电力、冶金等部门约占工业产值的一半以上;轻工业则以食品、纺织、造纸等为主。工业分布以中部交通发达地区,特别是长春、吉林两市最为集中,共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白城和延边地区则较薄弱。
①机械制造工业。原为省内工业薄弱部门之一,1949年的产值不到工业总产值的5%,1956年以后,由于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以及铁路客车、农机等厂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极端落后的面貌,成为吉林省产值最高的工业部门。此外,较重要的还有四平的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矿山、石油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吉林的机床、冶金、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等。
②化学工业。原有基础薄弱,几无基本化学工业,自1957年中国第1个化学工业基地在吉林建成后,化学工业总产值已跃居全省工业的第2位。 主要产品电石、化肥、染料的产量均居中国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发展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有机化学工业提供了原料。
③电力工业。水力发电在电力生产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丰满发电厂为目前东北大型水电站之一。此外有中朝合营的云峰发电厂。中、小型水电站和火电厂遍布各地,规模最大的火电厂是吉林热电厂,次为前郭县长山热电厂。松花江上游梯级开发的白山(一期工程)和红石电站已建成,白山电站(一期90万千瓦)已成为东北地区的最大水电站。
④冶金工业。过去仅有采矿,而无冶炼;采矿业又以有色金属为主,黑色金属较少。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以铜、钼、铅、锌、金、钨、银等为主,也有多种稀有金属。桦甸夹皮沟金矿已开采160多年,此外还有二道甸子、珲春金矿,小西南岔金铜矿及汪清天宝山、浑江、集安铅锌矿,磐石镍矿,通化与临江铜矿等。钢铁工业原来仅在通化地区大栗子、七道沟有鞍钢附属的铁矿山。50年代后吉林铁合金厂和通化钢厂的先后建成,才使冶炼工业初具规模。 1990年全省铁合金年产量达27.46万吨。占中国的11%,居中国之首。通化钢厂是省内最大钢铁产地。
⑤能源工业。省内主要煤田有辽源、通化、舒兰、蛟河、营城等。20世纪70年代新建成扶余油田。全省原油产量居中国第8位。
⑥森林工业和造纸工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部门。所产木材仅次于黑龙江,占中国第2位;机械纸及纸板产量占中国第10位。规模最大的造纸厂有吉林、石岘、白城和开山屯化纤浆厂。
⑦食品工业。省内重要工业部门,其产值占各工业部门的第2位,以制糖、卷烟、酿酒和粮油加工为主,玉米加工工业大有发展前途。利用人参、鹿茸等名贵药材生产的烟、糖、酒畅销国内外。
⑧纺织工业。有化学纤维、棉、毛、麻、丝绢纺织、针织品工业和缝纫业等。
工业分布:工业主要集中在长春市、吉林市。工业产值每年都在100亿元以上。其中,长春市是以汽车、铁路客车等运输机械工业为主的多种工业中心,机械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其他主要工业部门依次是食品、纺织、建材和电子。吉林市是以化学工业为主体的多种工业结合的城市,其中化工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是中国著名的“化工城”。其他主要工业部门依次是电力、食品、机械、冶金、造纸、纺织等。四平市过去以制糖、榨油、面粉等食品工业比较重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机械工业(农机、农具制造等)发展迅速,并新建了化工、建材、纺织等中小型工业。辽源市工业以采煤和日用化工为主,通化市以冶金、食品和建材工业为主。
吉林[省]-交通


长春机场
省境地处东北地区中部,南北交通地位重要。省内东西狭长,经济差异明显,也带来了东西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中部地区自古就是沟通南北的官马驿道。清设有驿站和驿道,有沈阳—吉林,吉林—宁安,吉林—扶余3条干线和一些支线。铁路修建以前,松花江水运相当重要,古老城市的形成(吉林、扶余、农安)均沿河道分布。 但自1903年省内第1条铁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建成后,逐渐改变了以吉林为中心的原有交通系统,长春、四平等城镇的交通地位日趋重要,并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1943年铁路已成为交通网的骨干,水运衰退。20世纪50年代以来,又修筑了吉舒、烟白、陶榆、长白、长林等5条铁路。现已形成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与航运相衔接的交通运输网。1990铁路营业里程3472.1公里,平均每100平方公里有铁路2.02公里,是中国铁路长度和密度最高省区之一。
①南北铁路干线有哈大、拉滨、牡图、平齐和沈吉等,其中哈大线为主要干线,是省内唯一的复线铁路,设备先进,通过能力最高。其中南运物资以木材、煤炭为主,大部为黑龙江省南运的过境物资,次为粮食、金属矿石等。北运物资则以建筑材料、钢铁及其制品、焦炭、机械设备和日用百货等。陶榆铁路是哈大线支线,以外运粮食为主。横贯东西的干线以长图线最为重要,从长春向西连接长白线。四梅和梅集铁路是四平和通化地区间联系的重要干线。
②公路全长2.65万余公里,遍布全省,起辅助铁路、沟通城乡的作用,长春、吉林是主要的公路运输中心。
③松花江是省内主要航道。自丰满水坝修成后,航道分为两段。松花湖是水运最发达地区,以联系吉林、桦甸、蛟河3地为主。吉林以下至哈达湾经乌拉街、红旗至五棵树153公里,是丰满以下的通航河段,担负着城乡间农产品及工业品的交流任务。中朝界河鸭绿江和图们江是输送长白山木材的河道。松花江、嫩江的水运主要是输送木材,煤炭等。4月中旬~11月下旬为通航期。
④民用航空始于1958年,从长春到北京、大连、广州、上海、哈尔滨、沈阳、郑州、武汉、成都、延吉等地均有直达航线。
此外,吉林已开辟对朝鲜的边境贸易口岸14个,对俄罗斯的长岭子边境贸易口岸也已开放。
吉林[省]-旅游资源

吉林省具有丰富、优越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千姿百态,人文景观独具特色。

高句丽遗迹
东部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1983年,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发出了“不登长白山,终身遗憾!”的赞叹。长白山天池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天池“怪兽”的传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长白山瀑布从天池一角,如玉带从天坠下,是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之源。近年发现的长白山大峡谷,集奇峰、怪石、幽谷、秀水、古树、珍草于一体,博大雄浑,洪荒无比。冰清玉洁的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1991年,江泽民主席视察吉林时,吟诗盛赞:“寒江雪柳,玉树琼花。”碧波荡漾的松花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两岸绿树叠嶂,湖光山影,目不暇接。辉南三角龙湾是古火山喷发口,湖水深邃,景色秀美。中部的长春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绿荫如盖,潭水清澈,森林浩瀚,其规模堪称亚洲人工林之最。西部的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丰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并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乾安泥林千姿百态,趣味横生,人称“狼牙坝”,又因恐怖多怪,被称作“魔鬼之谷”。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集安高句丽遗迹闻名海内外,将军坟雄伟壮观,被誉为“东方金字塔”,好太王碑堪称中华民族碑刻艺术的瑰宝。四平叶赫那拉古城建筑雕画精细,汇聚满族文化特点,是著名的民俗风景区。长春伪满皇宫是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宫殿,被国家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伪满国务院及“八大部”遗址是伪满洲国的统治中心,由一组日本宫廷式风格的建筑群组成,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农安县的黄龙府古城,为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县城内的“辽塔”蜚声遐迩。
此外,敦化唐代渤海的敖东城、长白唐代的灵光塔、珲春清代的龙虎石刻以及吉林文庙、双阳吊水壶、磐石官马溶洞、伊通火山群、集安五女峰、蛟河拉法山、柳河罗通山、四平山门、和龙仙景台、珲春防川等,都是著名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凡此种种,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辽阔的吉林大地,令海内外旅游观光者流连忘返。

陨石博物馆
1976年3月18日15时2分36秒,天外来客陨石雨降落在吉林市西北郊区和永吉县。这次陨石雨散落面积达500平方公里,收集到陨石标本138块,总重量2616公斤。其中最大的1号陨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块石陨石。吉林陨石雨散落面积之大、重量之巨、数量之多、收集之丰,均为世界罕见。吉林陨石雨标本陈列于吉林市陨石博物馆展览大厅,这也是中国惟一的陨石博物馆。
经过多年的开发与建设,吉林省旅游景点已发展到300多处。形成了以长白山生态旅游区为龙头,长春净月潭旅游区、吉林松花湖旅游区、吉林北大湖滑雪场以及通榆向海草原湿地旅游区等辐射全省的旅游网络体系。旅游产品结构也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成为生态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史迹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等多元化、多层次、各具特色的新格局。特别是以冰雪、森林、湿地为代表的生态旅游及边境异国旅游已经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吉林[省]-自然景观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松花湖
长白山天池
吉林雾凇
松花湖
辉南三角龙湾
官马溶洞
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
通榆向海鸟类自然保护区
锦江大峡谷
露水河国际旅游狩猎场
柳河罗通山风景名胜区
吉林[省]-人文景观

伪满皇宫

长影世纪城
集安高句丽古迹
好太王碑
长影世纪城
将 军 坟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
集安五女峰森林公园
叶赫那拉古城
农安黄龙府古城和辽塔
长春文化广场
长春电影制片厂及长春电影城
长春动植物园
长春卡伦湖度假村
长春伪满八大部
吉林[省]-文化遗产

·叶赫风景名胜区
·长川一号墓
· 将军坟
·丸都山城
· 国内城
·太王陵
·好太王碑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

吉林白河自然保护区
吉林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雁鸣湖自然保护区
大布苏狼牙坝自然保护区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吉林[省]-旅游指南

最佳旅游时间
四季分明的吉林给旅行带来了不同感受和乐趣。

吉林
如果喜欢冰雪的话冬天是最好的季节了。晶莹的冰,洁白的雪,更有绽放在冬季的雾淞。温度越低,这北方的魅力就愈发浓郁。但也一定要做好防寒准备:羽绒服、围巾、帽子、棉手套,一个也不能少,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戴上口罩。东北特有的雪地鞋也很实用,而且不贵,三五十块钱就能买到一双,既保温又防滑。如果在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或滑雪的话,还要注意脸部的防晒。一般SPF15的防晒霜也就够了。同时还要注意干燥的空气,润唇膏是必备的,脸部和手部的防冻也很重要。
不考虑冰雪因素秋天则是旅行在吉林的最佳季节。辽阔茂密的森林、连绵起伏的山林,色彩纷呈,落叶缤纷,总能让人找到惊喜。行走在乡间,成熟的田地也一改往日的单调重复,在收获的时候也展现出丰富的色彩和形态。
春季五六月份是这里春暖花开的时候,这时的绿稚嫩而又鲜亮,森林里、草地上,充满春天特有的颜色:黄色的迎春花、粉红的杏花、幽香的紫丁香、白色的梨花……在融融的暖意中洋溢着春的喜悦。建议此时去向海自然保护区等草原地区,草色嫩绿,一派清新自然的景象。还有归来的仙鹤大雁等鸟儿,鸟声啾啾,拨出大自然最动听的和弦。
七、八月份,绿意正开的炽烈,几乎所有景点到了自己最繁荣的时候。

吉林
特色餐饮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煮出来白花花的大米饭散发着喷喷香的热气。秋收的时候还能吃上又甜又嫩的玉米。
吉林的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
东北人口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不过少吃菜多吃饭也算平衡了:)有些炒菜、煎炸食品几乎是油泡出来的,味道是很香了,但小心一次不要吃的太多以至于腻的再也不想吃。这里的一道菜上来通常是满满的一大盘子,一个人很难吃得了,如果是MM的话,两个人都足够了。炖菜更是一大盆儿上来,好几个人都够了。所以在这点菜,一定要注意节约,避免浪费:)
炝拌菜、家常凉菜、酱沾菜,则是典型的吉林农家菜肴,只用新鲜的黄瓜、萝卜、凉粉等配上不同的调料,做法简单,味道却很新鲜。
吉林的啤酒价格比较便宜。常见的如银瀑、华丹等都是1.5元(不算酒瓶)。白酒普遍度数都很高(东北人都能喝嘛:))
吉林民族风味的食品也很多,如满族的八大碗。而朝鲜族冷面、辣白菜等,喜欢酸辣口味的朋友可要过把瘾了。不过最好去那种朝族饭馆或专门的冷面馆,才能尝到比较正宗的冷面。
购物

吉林
吉林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在市内河南街上集中了多家这样的商店。吉林市的东方商吉林百货大楼都是大型的百货购物中心,此外,市内还设有专门旅游购物商店,在这些商店中游客可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正宗的人参、鹿茸等吉林特产,还可以买到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品。吉林还盛产野中药材,多达70余种,有党参、黄柏、贝母等。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品还有:红景天、林蛙、不老草、灵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而当地的手工艺品: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黄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绢花、吉林手工彩绘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选选,都是很不错的馈赠亲朋的小礼物,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特色活动

吉林
东北大秧歌是我国汉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它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清代吉林建城后,随着吉林城的繁荣和流民的涌入,歌舞、秧歌活动也随之在江城流行。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元朝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为了防止百姓们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挞”(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
另据专业人士,从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内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经关内流民传入的,后来又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演变成今天具有地方风格和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
江城的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踩高跷,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吉林地区也很盛行。流行于我们吉林地区的高跷内容较为丰富,传统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跷(武扮公子)、二跷(武扮旦角)、渔、樵、耕、读、青蛇、白蛇、许仙及一般的上装(女角),下装(男角)等。
踩高跷的表演艺术性很强,要求演员具有较好的基础,除在行进中和广场上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的大场外,还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小场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或扮演成活报剧,或扮演成戏中角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龙舞”是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较高艺术技巧的舞蹈。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龙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东北,群众把龙舞归于秧歌范畴,习惯称之为“耍龙灯”。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祈祷神灵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耍龙灯的动作很丰富,吉林地区比较流行的有“龙操水”、“龙卧沙”、“小花子”、“掏腰窝”、“金龙盘玉柱”等多种形式。其艺术特点是气魄宏伟,舞姿生动,变化多端。但无论表演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龙成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重要节庆期间,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艺术。
流行于吉林地区的“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狮子舞”是拟兽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它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现在,我们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狮”派,俗称为“逗狮子”,归属秧歌类。舞狮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伴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更显得喜庆有余,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
当地旅游注意事项
冬季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并备常用药品。景区严禁烟火,森林防火责任重大,严禁野外用火,爱护景区一草一木,注意景区环保冬季驾车要带上防滑链条,冰雪路上车速勿快,牢记安全第一。爱好摄影、登山的朋友,请带好有关器材,注意户外保暖。
吉林[省]-吉林高校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长春理工大学
长春大学
北华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东北电力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长春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
吉林艺术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通化师范学院 

延边大学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吉林体育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白城师范学院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