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概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8 13:14:19
 吉林省概况         吉林简称吉,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界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幅员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管辖长春--1个副省级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简    介   吉林:原名为吉林乌拉,满语的意思是沿江的城池。  吉林省(英文名:jilin Province,韦氏拼音:Kirin),省会:长春  基本信息 清朝中期前的吉林管辖占外东北大部分的黑龙江中下游和乌苏里江流域、库页岛。现在的吉林不是原来的吉林。当时的吉林还有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有当时中国最大的岛屿库页岛和现在鄂霍茨克海、日本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清政府设立吉林将军辖区管理外东北大部分。俄国沙皇强迫中国清政府分别于1858年签订了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和1860年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强占了中国外东北-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库页岛等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国还失去了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的海洋资源和出海口。1954年区域调整后的吉林省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北连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为邻;东南有图们江、鸭绿江为界河与朝鲜半岛相隔。  松花江是东北的主要大河,发源于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流。其流域为东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该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的辽河平原相接。  长白山脉在省境东南部连绵起伏,一直延伸至朝鲜半岛北部。主峰白头山海拔二千七百多米,是中国东北部最高山峰。白头山四周有众多火山遗址,长白山天池(火山堰塞湖)便是遗址之一。长白山脉的熔岩高原为茂林覆盖,植被范围从海拔六百多米伸展至一千八百多米,是中国植被较好的林区之一。长白山气候湿润,全年降雨量达一千多毫米,其中以山上的降雨量较多,较山下多一倍;山上的溶雪期则比山下迟两个月。山区的冬季长达七个月。吉林省因位于北纬四十一度以北,严冬来得早。降雪期由十月至翌年四月,长达七个月。在吉林出现的树挂(即雾凇),也始于十月至翌年三月,不过树挂以“数九寒天”(即十二月下旬至翌年二月)时最壮观。 省会长春为全省的交通枢纽,以铁路干线为主,贯通全省各地。        京哈线(北京至哈尔滨,途经长春)纵贯南北;长白线(长春至白城,远至内蒙古阿尔山)和长图线(长春至图们市,衔接牡图线至牡丹江)横贯东西;此外,尚有沈吉线(沈阳至吉林)、吉舒和拉滨线(吉林至哈尔滨)、平齐线(四平至齐齐哈尔)、四梅线(四平到梅河口)、梅集线(梅河口至集安)、浑湾线(通化至白河)等。航空线由长春和吉林市通航全国各大城市。省内的公路网也非常完善。内河航运遇以松花江为主要航道。         行政区划(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   长春市:朝阳区、南关区、宽城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德惠市、九台市、榆树市、农安县;  吉林市:船营区、昌邑区、龙潭区、丰满区、蛟河市、桦甸市、舒兰市、磐石市、永吉县;  四平市:铁西区、铁东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辽河农垦管理区;  辽源市:龙山区、西安区、东丰县、东辽县;  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梅河口市、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柳河县;  白山市:浑江区、江源区、临江市、抚松县、靖宇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松原市:宁江区、长岭县、乾安县、扶余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  白城市:洮北区、洮南市、大安市、镇赉县、通榆县;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珲春市、龙井市、和龙市、汪清县、安图县。   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行政区划几经调整。建国初期,吉林省仅辖2个市、2个专区、1个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属老吉林省的松江省(省会哈尔滨)裁入黑龙江省,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至长春市。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域延续至今。全省现有8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60个县(市、区),765个乡(镇),241个街道办事处。   人口民族   截至200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2739.5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60.73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的53.3%。全省人口出生率为6.69‰,比上年提高0.15个千分点;死亡率为4.74‰,比上年降低0.3个千分点;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5‰,比上年提高0.34个千分点。 汉族为主 ,有满族、蒙古族、回族、锡伯族 、朝鲜族等3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8.1% 。朝鲜族主要聚居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吉林、通化和白山市次之;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市和四平市,通化市和长春市次之;回族主要分布在长春市和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和白城市次之;蒙古族主要聚居于白城市,其中以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为最多。吉林是个多宗教的省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传播历史悠久,分布较广。   民族分布及人口比例   全省共有44个民族,除汉族外,在43个少数民族中满族、蒙古族、回族和锡伯族为世居民族,朝鲜族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从朝鲜半岛强迁过来的移民。全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81.63万人,占90.9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6.36万人,占9.03%。 在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延边、吉林、通化、白山等市;蒙古族和锡伯族主要分布在西部的白城和松原市;满族、回族以长春、吉林、通化、四平市居多。 全省有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伊通满族自治县4个民族自治地方。有34个民族乡(镇),其中蒙古族乡10个,满族乡(镇)10个,朝鲜族乡(镇)7个,回族乡2个,满族朝鲜族乡3个,朝鲜族满族乡2个。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和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位于全国第9位和第11位。   文化程度   2004年,全省研究生教育招生1.20万人,在学研究生2.96万人,毕业生0.59万人。全省普通高等教育招生11.12万人,在校生36.22万人,毕业生6.50万人。全省成人高等教育招生7.18万人,在校生12.17万人,毕业生5.40万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6.14万人,在校生16.42万人,毕业生4.67万人。全省普通高中招生16.99万人,在校生45.16万人,毕业生10.11万人。全省初中招生34.60万人,在校生114.80万人,毕业生36.8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4.86万人,在校生174.14万人,毕业生35.5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914人,在校生5555人,毕业生61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28.98万人。   资源物产   吉林省地形地貌大致是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由东南向西北沉降 ,形成了山地丘-陵 -平原三大地貌类型。分为四个区域:东部长白山区,东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冲积、洪积台地平原,西部沙丘覆盖的冲积平原。吉林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千米以上的主要河流有16条,主要大河是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较大的湖泊有长白山天池、松花湖、月亮湖、大布苏泡、查干湖、波罗泡。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月均温约-18℃,7月均温20℃。全年降水量大致是从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全省平均400~900毫米。全省水资源总量为402亿立方米 ,水力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456.46万千瓦,理论发电能力为399.86亿千瓦时 ,总装机容量为500.81万千瓦 ,发电量为 129.15亿千瓦时 ,耕地面 积 399.91 万公顷 ,占全省 土地面积的21.3%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区之一。全 省林业用地 面积866.67万公顷 ,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4% 。森林覆盖率为38.8% 。全省活立木蓄积量为7.11亿立方米 ,居全国第六位。林业资源丰富,有红松、云杉、落叶松、臭松、樟子松、油松、赤松、水曲柳、柞树、椴树、榆树、白桦、色树、枫桦、山杨、胡桃楸等树种。吉林有72种矿产。油母页岩探明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列全国第一;石油居全国第八;镍居全国第三;钼储量占全国20%,居第二;金居全国第四位;冰洲石储量占全国的32%,列全国第二位;镓储量占全国的22%,居第二位;铼储量居全国第三;伴生硫储量居全国第二;石墨居全国第四。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 、大豆、高粱、谷子、小麦、薯类;主要经济作物有向日葵 、甜菜、烟草;主要特产有人参和其他中草药。1984年,木材产量为633.4万立方米 。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 。野生动物有1100多种;野生植物2700余种。特产有关东三宝——人参 、貂皮 、鹿茸角。吉林省有各种鱼类105种 ,珍贵鱼类有七鳃鳗、大麻哈鱼、孟苏大麻哈鱼、石川哲罗鱼、细鳞鱼、红点鲑、茴鱼、池沼公鱼、狗鱼、滩头急和江鳕等。   历史沿革   吉林省历史上长期是汉、满、蒙古等少数民族活动和聚居之地。吉林东南部和辽东同属于华夏族传统聚居地。燕国、秦朝、两汉均在此设立行政机构。约4000年前(周)活动在长白山北部一带的肃慎部族(汉称挹娄,隋唐称靺鞨,皆系满族前身)以射猎为主,为本区原始居民。唐代时粟末靺鞨建渤海国,渤海国主体大致以吉林省为中心,包括黑龙江省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部分地区。宋代时又建金国(女真)。明以后满族经济活动则有畜牧、采集、狩猎、捕鱼及农业等多种生产。省境西部,古称鲜卑、契丹、鞑靼,均为蒙古族同系,以游牧为主。北宋时建立辽国,灭渤海国,势力达于省境东部。至明末,全省仍为人烟稀少,山林茂密,草原丰美的地区。清顺治年间,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但至乾隆五年(1740)又颁布了"流民归还令",施行封禁政策。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嘉庆八年(1803)废止禁令,光绪四年(1878)吉林又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清初,自1676年宁古塔将军移驻吉林,为吉林省设制之始。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光绪三十三年(1907)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下设吉长、滨江(哈尔滨)、依兰(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20世纪初始建铁路,1903~1929年修通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吉长、四洮、吉敦、天图、沈吉等线,日伪时期又修通了长图、长白、 牡图、拉滨、 白阿、梅辑、鸭临等线。这些铁路改变了以吉林为中心的官马驿站交通系统和区域联系方向,哈尔滨及其所联系的地区也由吉林省析出。从而加强了长春的政治和交通地位。  1945年起,中国共产党开辟东北解放区,在原吉林省境内设吉林、松江、合江三省。1949年4月重划东北行政区时,保留吉林省,省会吉林市,同时合江省撤消并入松江省。1954年6月,松江省撤消并入黑龙江省;吉林省省会迁至长春市。全省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人口2727.99万,有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等民族。   历史疆域   清朝时期   清前期,吉林省一直延伸至海岸线,比邻日本海,包括今天该省东部、黑龙江省东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南部,在清朝省区面积中占列第六、七位。素以造船业为主,“吉林乌拉” (Girin ula) 在满语中为沿江之城。在《中俄北京条约》中吉林所有沿海地区被割让,仅剩下内陆。   中华民国时期   国民政府1945年时期的东北曾画成九个省份,当时的吉林省的辖区有(省会吉林市,辖2市18县1旗),而境内哈尔滨市系直辖市,直隶行政院。   省辖市则有吉林市、长春市。  县治有永吉、长春、伊通、农安、舒兰、桦甸、磐石、双阳、德惠、扶余、双城、五常、榆树、敦化、蛟河、干安、九台、怀德县。  盟旗:郭尔罗斯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到了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将东北九省调整为:黑龙江、吉林、松江、辽宁、辽西五省。 接下来到1954年以后,改回东北三省:吉林、辽宁、黑龙江,而吉林省是由吉林、松江组合而成。   建制沿革   吉林省建省始于1907年。吉林是满语吉林乌拉的略称,即沿江的意思,因省会原设于吉林市而得名。        吉林自古是个多氏族、部落和部族活动地区。除汉族以外,原住民族有两大族系:一为肃慎族系,其后为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族,主要居于东部;源自肃慎的扶余族及其分支高句丽,扶余居西北部,高句丽居南部;二为东胡族系,有乌桓、鲜卑、契丹、室韦、蒙古等族,主要居于西部地区。        战国和秦代时,东北设辽西、辽东等郡,吉林为西郡的塞外之地。        汉武帝时在今通化、浑江、集安一带设玄菟郡,珲春一带设苍海郡。        唐统一东北以后设府、州行政区,前郭、长岭以东为渤海都督府,以北为室韦都督府,以西为松莫都督府,南部为安东都护府。        唐代中期,在吉林东、中部地区设京、府、州。辽代时,吉林的东部属东京道、西部属上京道。        金代时,吉林的中、东部属上京路;四平属咸平路;白城西部属临潢府路;通化、集安、浑江等地属东京路。        元代时,吉林农安以东为开元路,珲春一带设奚关总管府 ,延吉一带设南京万户府,磐石一带设斡磐千护所,农安设开元千户所;农安以西属中书省泰宁路;南部通化、浑江市各县属辽阳路东宁府。        明灭元后,在东北南部设辽东都指挥使司。1409年增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管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下设卫、所,吉林境内有70余卫。        清设将军辖区,所辖区域为:东到日本海,南至图们江、鸭绿江 ,北临鄂霍次克海,西接黑龙江、通辽市。吉林于康熙十二年(1673)建城,称为吉林乌拉。光绪年间,逐步增设吉林府等。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吉林省,选出巡抚。1912年,改吉林巡抚为都督 ,1913 年废都督设民政长,全省分4道 、37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建立伪满洲国,长春为首都 。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改为9省 ,吉林 、间岛合并称吉林省 。        1949 年 ,吉林省为东北6 省之一 ,省政府在吉林市 。1954年确立长春市为省会,沿置至今。   经济建设(略)   科技教育   吉林部分高校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延边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程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化工学院、长春师范学院、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吉林警察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吉林艺术学院、通化师范学院、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工商学院、吉林体育学院、吉林医药学院、白城师范学院、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   地理概况   吉林市地处东北腹地长白山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三面临水、四周环山。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1′~44″40′。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接壤,东南接白山市,与东南通化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公里。其中,市区3636平方公里。  地貌特征:吉林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的形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了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的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地理景观。  中山山区,位于吉林地区中、东部和东南部,是全市主要林区和特产区域。南有长白山地龙岗山脉,档南有龙岗山脉的余脉富尔岭,东北部和呼兰岭。松花湖东有老爷岭,湖西有摩天岭、南楼山、肇大鸡山,皆为中山山群。山区中有1000米以上高峰110座。最高山峰南楼山,海拔1404.8米。  低山丘陵区,分布在蛟河、桦甸和舒兰市、永吉县的中部。山岭海拔300400米,少数山峰高600-700米,是开发较早的区域。森林已经逐渐减退。除占地1748平方公里的吉林市城区外,蓁区域是全省重要的农业、林业、畜牧、渔业及工矿区。  峡谷湖泊区,分布在丰满电站大坝到白山水库上游金银别的沿湖、沿区区域,是丰满、红石、白山三大梯级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地貌区域,环境幽美,景色状观,是大有前途的能源、特产、渔业、旅游综合性经济开区和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生态经济区。  河谷平原区,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县北部、舒兰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一般海拔170-220米,耕地集中,土壤肥沃,适宜农事耕作,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   交通电讯   交    通         铁    路   吉林省的铁路网大体可分为西北-东南和西南-东北两个走向。全国主要铁路干线京哈线贯穿吉林南北。从吉林省内可直达哈尔滨、沈阳、大连、北京、天津、西安、石家庄[rl]、武汉、济南、南京、广州、上海等全国主要城市。吉林省铁路以长春为中心,以吉林、四平、白城、梅河口等为主要枢纽,以京哈、长图、长白、平齐、沈吉、四梅、梅集等线路为干线,形成连接全省各市、州及广大城乡的铁路网。   公    路   汽车牌照:吉A 长春市,吉B 吉林市,吉C 四平市,吉D 辽源市,吉E 通化市,吉F白山市,吉G 白城市,吉H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吉J 松原市,吉O公安机关及政法等部门,吉K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水    运   吉林省主要通航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一般4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通航期。全省内河航道1789公里,有内河港口3个(大安港、吉林港、扶余港),年吞吐能力140万吨。   航    空   航空以长春为中心,以吉林、延吉、白山为补充,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海口、宁波、大连、昆明、香港、深圳、韩国首尔、日本仙台等地。   电 讯(略)         旅游景点         长白山   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风景区、关东第一山。  东部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雄山托天池,林海藏珍奇”,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1983年,邓小平同志登上长白山,发出了“不登长白山,终身遗憾”的赞叹。有关长白山天池怪兽的传说更是为其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吉林雾凇         雾凇俗称雾挂,位于北国江城吉林市松花江畔,冬季气温可降至零下30度,由于气温低,多偏南风,空气湿度大,加之丰满水电站泄水增温影响,使水蒸气不断排放,水汽附在过冷的物体上,形成雾凇奇观,俗称“树桂”。因为雾凇有净化空气的内在功能,所以在看雾凇之时会感到空气十分新鲜。每当雾凇来临,吉林市松花江岸十里长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冰清玉洁的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的诗情画意,同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吉林市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秉笔,写下“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之句。1998年他又赋诗曰:“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松花湖   松花湖在吉林市的东南,距市中心24公里。是拦截松花江水建设丰满水电站,叠坝成湖形成的。它水域辽阔,湖叉繁多,状如蛟龙。湖形呈狭长形,如坐飞机俯瞰,松花湖像一串闪光的珍珠。这串“珍珠”长200公里,最宽的地方10公里,最深处是75米。湖区面积500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108亿立方米。1988年松花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风景区。面积达700平方公里。松花湖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明媚秀丽的湖光山色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吉林北山寺庙群   吉林北山位于吉林市西北,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风景园林。占地128万平方米,以山地景观为主,主峰海拔270米。园内峰峦叠翠,亭台楼阁遍布,一座卧波桥把一池湖水分为东西两部分,夏季湖中荷花盛开,微风起时,花香四溢。  北山古建筑主要有玉皇阁、药王庙、坎离宫和关帝庙,全部坐落于东峰上。其中关帝庙的修建年代最早,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庙内正殿供泰关羽朔像,两侧是关平、周仓像,正中高悬乾隆御书“灵著幽岐”四字匾额。正殿对面是戏台,两侧有钟楼、鼓楼、翥鹤轩、松风堂、澄江阁、暂留轩等建筑。揽辔桥相传为康熙帝东巡吉林时御架亲临之处,康熙玉石碑上刻有康熙帝所作的《松花江放船歌》,诗中有“乘流直下蛟龙惊,连樯接舰屯江城”两句,吉林市也由此被称为江城。  吉林北山庙会,是东北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庙会。在清朝年间就有:“千山寺庙甲东北,吉林庙会胜千山”之说。 庙会期间,山下有歌舞、秧歌等民间表演,热闹非凡。   朱雀山   朱雀山距离松花湖仅4公里,最高峰为寻梦峰(又名尖刀峰),海拔817米,山南断壁上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明代阿什哈达摩崖石刻。朱雀山森林公园隶属于吉林市松花湖实验林场,是吉林市四大名山之一(朱雀山、玄天岭、龙潭山、小白山),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松花湖仅4公里,从市区的吉林大桥出发,南行约12公里,即可到达。 清乾隆皇帝东巡吉林时作的《驻跸吉林将军署复得诗三首》中有两句赞美吉林风景的诗惟妙惟肖:“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其中“镜水”即指松花江,“屏山”则指“前朱雀(朱雀山),后玄武(玄天岭),左青龙(龙潭山),右白虎(小白山)。” 朱雀山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又名老母猪砬子。站在东峰下遥望峰顶,有一10多米长巨型猪形怪石作欲奔状,五头仔猪尾随其后,石猪头向山顶,尾巴向下,好像在行走,栩栩如生,可谓一座天然的石雕艺术作品。   长春净月潭   中部的长春净月潭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绿荫如盖,潭水清澈,森林浩瀚,被称为日月潭的姐妹潭,其规模堪称亚洲人工林之最。        长春净月潭国家风景名胜区座落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东南部,占地面积百余平方公里。风景区内潭水碧透,林海莽莽,大岭纵横。        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与山、水、林相依的生态景象构成了净月潭四季变幻的风情长卷。净月潭风景区地处长白山麓向西部草原的过度地带,地貌呈低山丘陵状,有山峰119座,起伏的群山绵延成纵横的山谷,将一潭形似弯月的碧水环绕其中。 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分为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商贸服务、生态保护等区域共99处景点。于森林深处开辟了"森林浴场",由于林中负氧离子含量是市区的400倍,每年都吸引大批的观光客来此享受“天然氧吧”。        净月潭风景区处处皆景致,四季貌不同。春天,草木青绿,生机盎然。夏季,水波涟涟,云白风清。秋天,层林尽染,山水写意。冬季,千里冰封,雪域豪情。自然赋予净月美的色彩,净月为自然梳理情之神韵。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已经成为春踏青、夏避暑、秋赏景、冬玩冰雪的理想去处。   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   西部的通榆向海自然保护区,在中国七大湿地中面积最大、生物物种最丰富,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并载入世界著名湿地名录。乾安泥林千姿百态,趣味横生,人称“狼牙坝”,又因恐怖多怪,被称作“魔鬼之谷”。   伪满皇宫博物院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市内的东北角,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州国皇帝时的宫殿,它是长春独具特色的殖民遗迹文化旅游资源。2001年7月,按照“三年恢复原貌”的工作目标,全面启动了伪满皇宫的抢救复原工程,按原貌完成了同德殿、怀远楼、东御花园、防空洞、建国神庙遗址等处的恢复。同时,推出了溥仪及后妃生活用品展览,展示了溥仪使用过的自行车、如意、铜笔等一大批珍贵文物,扩大了展区面积,由原来的1.2万平方米增加到4.6万平方米;二期复原工程正在紧张进行,到2004年,13.7万平方米范围内的复原工程可全部完成,将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名牌旅游产品。   电影文化旅游   长春市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城也是长春市重要的旅游资源。目前,由美国兰德玛克公司概念设计,长影一期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设具有好莱坞风格、中西方文化紧密结合的集影视生产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长影世纪城,2004年即可对游人开放。   汽车产业旅游   长春市是中国最早、最大的汽车生产、科研基地,在全国已有广泛的影响。目前,由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合资将建成汽车博物馆,并大力发展汽车展示、汽车科普、汽车娱乐等项目,建成多功能一体化的汽车文化公园。第一汽车集团已开放汽车生产线,它将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   八大部旅游    “八大部”是伪满州国的八大政府机构的统称,又称长春“八大部”。即伪国务院及治安部、司法部、经济部、交通部的原址,现均为白求恩医大用房。兴农部今系东北师大附中,文教部今属东北师大附小,外交部今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八大部”位于长春市中心,公元1936年基本建成。唯有溥仪的正式“皇宫”(今地质宫)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系50年代完工。宫殿占地51.2公顷,殿前的草坪广场可容50多万人集会。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眺望,一条宽80米的笔直的新民大街直向南湖公园延伸,中线花坛为松、柏、丁香树风景带和两侧的高可钻天的杨树,形成1500米的绿色长廊,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的办公室全部坐落大街两侧,形成一个菱形景区,建筑各具特色,绝无雷同。   农安辽塔   建于983-1030年间的农安辽塔,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辽金时代遗址。 农安县是金代黄龙府所在地。辽金时代是这里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留下诸多历史遗迹。辽代古塔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它建于公元983—1030年,为砖砌实心,八角十三层,高近40米。檐角风铃。        古塔各层檐的坡脊上塑有狮子,龙,马等各类走兽,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塔角皆悬有铜铃,每当风雨飘洒,金铁齐鸣,远近皆闻。塔由座,身,刹三部分组成,塔刹高8米,分8个侧面,塔上宝顶颇为壮观,宝顶上是两个铜制的交*仰月,中间有铜制宝珠两个,宝珠上的宝盖上面有4条铜链,系在塔脊4个角上,形成一个由大到小的塔顶是塔刹结构匀称,精美。         特色餐饮   吉林是大米、玉米之乡,煮出来白花花的大米饭散发着喷喷香的热气。秋收的时候还能吃上又甜又嫩的玉米。  吉林的菜肴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主要有三大特点:油大、盐多、菜码大。  东北人口味重,基本上每道菜都咸味都比较重,不过少吃菜多吃饭也算平衡了,有些炒菜、煎炸食品几乎是油泡出来的,味道是很香了,但小心一次不要吃的太多以至于腻的再也不想吃。这里的一道菜上来通常是满满的一大盘子,一个人很难吃得了,如果是MM的话,两个人都足够了。炖菜更是一大盆儿上来,好几个人都够了。所以在这点菜,一定要注意节约,避免浪费。  炝拌菜、家常凉菜、酱沾菜,则是典型的吉林农家菜肴,只用新鲜的黄瓜、萝卜、凉粉等配上不同的调料,做法简单,味道却很新鲜。  吉林的啤酒价格比较便宜。常见的如银瀑、华丹等都是1.5元(不算酒瓶)。白酒普遍度数都很高(东北人都能喝嘛!)吉林民族风味的食品也很多,如满族的八大碗。而朝鲜族冷面、辣白菜等,喜欢酸辣口味的朋友可要过把瘾了。不过最好去那种朝族饭馆或专门的冷面馆,才能尝到比较正宗的冷面。         购    物   白山市是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的主要产地之一,市内有亚洲最大的长白山山货市场,商场集中了品种最齐全的长白山山货。
  吉林市的东方商 吉林百货大楼都是大型的百货购物中心,此外,市内还设有专门旅游购物商店,在这些商店中游客可以比较低廉的价格买到正宗的人参、鹿茸等吉林特产,还可以买到当地的一些民间艺术品。 吉林还盛产野中药材,多达70 余种,有党参、黄柏、贝母等。当地著名的土特产品还有:红景天、林蛙、不老草、灵芝、蕨菜、薇菜、黑木耳等。而当地的手工艺品:松花湖浪木根雕、松花湖奇石、树皮画、满族剪纸、吉林彩绘雕刻葫芦、黄柏木刻象棋、泥玩具、绢花、吉林手工彩绘木雕等也不妨看看选选,都是很不错的馈赠亲朋的小礼物,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         历史文化         历史发展         早在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在吉林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距今约5—1万年前出现的“榆树人”、“安图人”、“青山头人”,是吉林古人类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远在舜、禹时代,吉林省境内的古代民族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建立了具有隶属性质的贡纳关系,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先秦开始,吉林就被历代中央政权划入行政区域管辖之下。汉朝时设置郡县,唐朝的渤海及后来的辽、金、元各代也都设立府、州、县。明朝设立都司、卫所。        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清政府设置宁古塔昂邦章京,是吉林省建置之始。在顺治年间,多尔衮颁发招垦令,鼓励华北农民来东北地区开垦。在此期间,长白山区划为清室采参与狩猎地,东丰、梅河口、辉南、磐石一带为皇室围场,从今松花江畔的法特起经长春至今辽宁省开原筑有柳条边墙。以西为蒙古族牧地,禁止越境。          公元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吉林建城,史称“吉林乌拉”(满语译音“沿江”之意),吉林由此得名。        公元1662年(清康熙元年)改称宁古塔将军,其所辖范围包括现今省境中东部、黑龙江省东南部,及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广大地域。        公元1740年(乾隆五年)颁布了“流民归还令”,对山海关以东地区施行封禁政策。但清政府的封禁政策并未能阻止为生活所迫的华北大批汉族农民流入吉林中部一带,并向北、向东、向西扩展。        公元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自此以后,“吉林”由原来城邑名称扩大为行政区称谓。        公元1791年蒙古王公也开始在长春一带招民开垦。在农垦区内出现了酿酒等手工业和小的集镇,东部鸭绿江和图们江流域也有不少汉族和朝鲜族移入,从事农业、伐木和采集。        公元1803年(嘉庆八年)清政府废止禁令。        公元1878年(光绪四年)吉林设置垦务局,大事垦殖,经济面貌大为改观,并逐步形成东部的农林地区,中部的农业地区和西部农牧地区的差异特点。        公元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五月吉林省正式建制,省会设在吉林,辖区跨今吉、黑两省大部分地区,下设吉长、滨江(哈尔滨)、依兰(三姓)、延吉四道,一直延续到中华民国时期。        二十世纪初,东北成为俄、日帝国主义进行殖民扩张的角逐之地。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和后来“五卅”运动的影响下,吉林大地不断掀起反帝爱国斗争风潮。民族工商业有所发展,具有近代规模的城市相继出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公元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将长春改为“新京”,定为伪满洲国“首都”。1934年,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建国初期,吉林省仅辖2个市、2个专区、1旗、22个县和1个工业特区。        1954年,东北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黑龙江省的7个县划归吉林省,与原属吉林的乾安县共同组建白城专区;将原辽东省的1市9县划归吉林省,设立通化专区;将原辽东省的辽源市、西安县、东丰县和原辽西省的四平市、双辽县、梨树县划归吉林省管辖。同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由吉林市迁至长春市。        1969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哲里木盟和呼伦贝尔盟的1县1旗划归吉林省,1979年又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从此,吉林省行政区域延续至今。         文化艺术         京    剧         代表吉林省京剧艺术最高水平的是吉林省京剧院,所属戏院有大众剧场和长春大戏楼。 从吉林富商牛子厚创办京剧喜连成科班,培养了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周信芳开始,吉林市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解放前的几十年中,单是演出京剧的茶园就有多处,京剧大师梅兰芳、京剧山派代表唐韵笙都曾经在吉林市长期演出。牛子厚对京剧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了珍贵的一页。为纪念牛子厚“富而好行其德”,而编排的现代京剧《牛子厚传奇》正在长春公演。         吉    剧         知名团体有吉林省吉剧团。 吉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以“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为指导方针,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 著名吉剧演员有邬莉、隋晶莹、王青霞、王桂芬、李占春、安静芳等。 优秀剧目有《桃李梅》、《燕青卖线》、《包公赔情》、《一夜皇妃》、《三请樊梨花》、《包公赶驴》、《三放参姑娘》、《火焰山》、《关东雪》等。         二人转         知名团体有吉林市戏曲剧团,吉林二人转和平大戏院、东北风二人转剧场、刘老根大舞台。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 二人转在历史曾形成东、西、南、北四个流派。东路以吉林市为重点,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单出头)“双(双玩艺,即二人转)”、“群(群活儿)”、“戏(拉场戏)”四类。 吉林著名二人转演员有韩子平、董伟、严淑萍、董连海、高秀敏、闫学晶、佟长江、杨金华、魏三、孙小宝、阎森、周玲玲、周云鹏、郭旺等。         黄龙戏         知名团体有吉林省农安县黄龙戏剧团,是我省戏曲界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吉林省地方剧种,是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它是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剧种。 代表剧目有《风雨菱花》、《魂系黄龙府》、《圣明楼》、《鹰格夫人》四大剧。         新城戏         知名团体有吉林省松原市满族艺术剧院。 新城戏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叶,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而逐渐发展而成的。因为扶余镇曾是清朝新城府治所,故而定名为新城戏。优秀剧目有《红罗女》、《绣花女孩子》、《萨瓦玛》、《铁血女真》、吉林东北大鼓《洪皓》等。 2009年7月,新编大型历史故事剧《洪皓》获得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的最高奖项“金孔雀”综合大奖。         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是流行于中国东北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融入了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吉林境内东北大鼓基本属“东城派”,在榆树地区影响力较大,也较为活跃。2006年东北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东北大鼓传统节目非常丰富短篇有《老鼠告猫》,中篇有《二度梅》,长篇有《左传春秋》等。 著名艺人有顾馨山、“四小鼓王”之一夏晓华、王连科、高贵、蒋维芳等。         特色活动   东北大秧歌秧歌是我国汉族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十分悠久。它是在康熙十二年(1673)清代吉林建城后,随着吉林城的繁荣和流民的涌入,歌舞、秧歌活动也随之在江城流行。
  目前,流行在吉林的秧歌,是一种舞蹈、歌唱、戏剧三者综合,以舞为主的民间艺术。从表演形式上可分为地秧歌、高跷秧歌、寸子秧歌以及抬杆、背杆、橛杆等多种表现形式。通常还把耍龙灯、舞狮子、跑旱船、推车、打霸王鞭等民间舞蹈结合在一起。  地秧歌是几种秧歌中最为普及、最灵活的一种。关于吉林地秧歌的渊源,有几种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元朝忽必烈称帝建立大元帝国之后,把百姓每五十户编成一队,派一个元兵看管。在春节、元宵节期间,元兵为了防止百姓们聚众谋反,就把各户男子集合起来,由他领队唱唱跳跳。后来这一活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流传下来,演变成今天的秧歌。这一说法的依据是,吉林传统地秧歌中有“老挞”(指元兵)这个人物,并且是秧歌队的领头和指挥。  另据专业人士,从吉林文化史和地秧歌的内容、形式、扭法、扮相等多方面分析考察,它是经关内流民传入的,后来又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演变成今天具有地方风格和特点的民间艺术形式。  江城的秧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有淳朴自然的生活原型美。它具有火爆欢快、豪放矫健、质朴憨厚、幽默诙谐等艺术风格和特色,其中尤以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和逗狮子最为著名。  踩高跷,是我国各地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春节、元宵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深受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吉林地区也很盛行。流行于我们吉林地区的高跷内容较为丰富,传统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跷(武扮公子)、二跷(武扮旦角)、渔、樵、耕、读、青蛇、白蛇、许仙及一般的上装(女角),下装(男角)等。  踩高跷的表演艺术性很强,要求演员具有较好的基础,除在行进中和广场上边走边舞的各种队形的大场外,还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小场秧歌的表演多以特技为主,也很吸引人。如今,高跷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已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它或扮演成活报剧,或扮演成戏中角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龙舞”是一种形式完美,具有较高艺术技巧的舞蹈。由于流行的地区不同,龙舞的表演形式也多姿多彩,在东北,群众把龙舞归于秧歌范畴,习惯称之为“耍龙灯”。  我国古代人民为寄托美好愿望而创造了龙的形象,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祈祷神灵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耍龙灯的动作很丰富,吉林地区比较流行的有“龙操水”、“龙卧沙”、“小花子”、“掏腰窝”、“金龙盘玉柱”等多种形式。其艺术特点是气魄宏伟,舞姿生动,变化多端。但无论表演哪种花样动作,表演者都得用碎步起跑。在今天,舞龙成为了振兴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重要节庆期间,最受群众欢迎的民间舞蹈艺术。  流行于吉林地区的“跑旱船”多随秧歌队活动,属秧歌杂耍部分。“旱船”传统的表演程序一般都是渔翁做解缆绳等模拟动作,渔妇乘船前行,二人轻荡漫舞。现在也出现了许多新内容。比如,“喜送公粮”、“夫妻赶集”等形式,更为群众所接纳和喜闻乐见。  “狮子舞”是拟兽舞蹈,是我国民间舞蹈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活动,它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现在,我们江城所流行的,是著名的“北狮”派,俗称为“逗狮子”,归属秧歌类。舞狮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伴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更显得喜庆有余,增添了浓郁的欢乐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