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四:“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6:02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鲁迅先生可能受了胡适的影响,也认为是自叙传。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说:“《石头记》……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
他们都认为,曹雪芹即贾宝玉,《红楼梦》是曹雪芹家的家事实录。
《石头记》真的是“自叙传”吗?我们通过解读《石头记》文本,来问答这个问题。
一、通灵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
“通灵宝玉”,是一块很奇特的玉,第二回介绍贾府时说:“……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甲戌侧批:青埂顽石已得下落。】就取名叫作宝玉。”
宝玉出生时就口衔“通灵宝玉”,脂砚斋批道:“青埂顽石已得下落。”表明“通灵宝玉”来自于僧人用“青埂顽石”变幻而来并“镌上数字”的“宝物”。
《石头记》的故事,就从“青埂顽石”开始。
第一回原文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甲戌侧批:补天济世,勿认真,用常言。】于大荒山【甲戌侧批:荒唐也。】无稽崖【甲戌侧批:无稽也。】练成高经十二丈、【甲戌侧批:总应十二钗。】方经二十四丈【甲戌侧批:照应副十二钗。】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甲戌侧批:合周天之数。蒙侧批:数足,偏遗我。“不堪入选”句中透出心眼。】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甲戌侧批:剩了这一块便生出这许多故事。使当日虽不以此补天,就该去补地之坑陷,使地平坦,而不有此一部鬼话。】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甲戌眉批:妙!自谓落堕情根,故无补天之用。】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甲戌侧批:煅炼后性方通,甚哉!人生不能学也。】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果何石哉,如斯之神也!此乃传国玉玺之前身也。
关于传国玉玺:
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就用印信来表示信用。先秦前,玺和印指同一样的东西,到了秦朝,“玺”被皇帝独占,才有了玺和印之分,只有皇帝的印才可以称为“玺”,官吏及一般人的则叫作“印”。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传国宝,为秦始皇所作,正面刻着秦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后来的历代中国帝王,都把它当作“皇权神授”的信物,用以证明自己皇权的正统性。得到它就表示自己“受命于天”,是“真命天子”,应该做皇帝;失去它就表示“气数已尽”。如果没有得到这个玉玺,即使当上皇帝,也会显得先天不足,被嘲笑为“白版皇帝”,乃至统治的正当性也会遭人质疑。孙悟空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所以,想要做皇帝的人们,为了得到传国玉玺,都大打出手,你争我夺。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也可以说是争夺象征皇权的传国玉玺的历史。
传国玉玺是用什么做的呢?一说是陕西蓝田玉,一说是和氏壁。
说到和氏壁,《韩非子·和氏》有如下记载: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荆山中得到一块玉璞,献给楚厉王。但玉工鉴别后,说是石头,厉王便以欺君之罪砍了卞和的左脚。后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玉,武王又以相同的罪名砍了卞和的右脚。公元前690 年,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文王派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因为被砍了脚而悲伤,而是因为他们把宝玉说成石头,把忠诚之人说成骗子,我才这样地悲伤。于是文王让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了一块宝玉,并命名为“和氏璧”。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得到了和氏璧。后来嬴政一统天下,称始皇帝。秦二十六年,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用篆文书写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又让咸阳一个叫孙寿的玉工,将和氏璧磨平,雕琢为玺,并刻上这八个字,于是就有了传国玉玺。
《石头记》也记述了和氏碧从玉璞到玉玺的这一过程。
第一回原文
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甲戌侧批:明点“幻”字。好!】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甲戌侧批:奇诡险怪之文,有如髯苏《石钟》《赤壁》用幻处。】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甲戌侧批:自愧之语。蒙双行夹批:世上人原自据看得见处为凭。】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甲戌侧批:好极!今之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者,见此大不欢喜。】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甲戌侧批:世上原宜假,不宜真也。谚云:“一日卖了三千假,三日卖不出一个真。”信哉!】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
我们将《石头记》原文与历史记载对照着看:
“和氏璞”:“一块大石”,即“青埂顽石”。
“和氏碧”:“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
“传国玉玺”:“可佩可拿”的“宝物”,“再镌上数字”。
《石头记》中说:“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而这一句话,正脱胎于卞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卞和的目的是要将玉献给国王,那么《石头记》中的所谓“补天”,意思应该是“为皇家所用”。
至此,我们可以初步判定:补天石,和氏璞也;宝物,和氏碧也;“镌上数字”的“宝物”,传国玉玺也。
那么,通灵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
二、宝玉来自于“金镶玉”之传国玉玺。
我们都知道,《石头记》中的宝玉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
对“赤瑕宫神瑛侍者”一句中的“瑕”字,脂砚斋批道:“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 以此命名恰极。”
但此批不通。“瑕”,指“玉有病”,正确;但指“玉小赤”则不通,“瑕”字与“小赤”毫无关系。若说“小赤”原为“小疵”,则与“瑕”通,但又与“玉有病”重复;若说是“赤瑕”之解,前面又明确注明“按‘瑕’字本注”,特别强调是一个“字”。
这是为什么呢?脂砚斋为什么作此不通之批,还肉麻地说“以此命名恰极”呢?
我们来看《石头记》原文,并用谐音的方法进行解读。《石头记》中越不通的地方,越有文章。原文中的批语,是将“赤瑕宫神瑛侍者”这几个字编作两组,分别写上批语的。
原文
赤瑕宫【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神瑛侍者【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
(1)“赤瑕宫【甲戌侧批:点“红”字“玉”字二。甲戌眉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以此命名恰极。】”
批语说:“点‘红’字‘玉’字二。”“赤”为红色,但“瑕”只是指玉面上的斑点,并不是玉,那么“玉”在何处呢?
(2)“神瑛侍者【甲戌侧批:单点“玉”字二。】”
批语说:“单点‘玉’字二。”“瑛”,美玉,此一“玉”也,但还有一个“玉”呢?
上下两个批语都缺少一个“玉”,究竟哪里还有一个“玉”呢?
有!但必须读谐音。“赤瑕宫”之“宫”,“珙”也,一种玉,此乃二“玉”也。脂砚斋写这个批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一个字,一个与“宫”字谐音的“珙”字!
显然,“单点‘玉’字二”这句批语,不是针对“神瑛侍者”这四个字,而是针对“赤瑕宫神瑛侍者”这整个名称而批的。所谓“点‘红’字‘玉’字二”,乃指“赤瑕宫”中的“赤”和“宫”也,“宫”即“珙”也;“单点“玉”字二”,乃指“赤瑕宫神瑛侍者”中的“宫”和“瑛”也。
那么所谓“赤瑕宫神瑛侍者”就得重新解读。我们先解读“赤瑕宫神瑛”这几个字。
“赤瑕宫神瑛”,“赤”,不仅指红色,还指“赤金”,即金子;脂砚斋还特别指出是“小赤”,即小小的一块金子。“瑕宫”,“瑕珙”也,意思是:有瑕疵的玉。“神”,“生”也,产生之意。那么“赤瑕宫神瑛”,用谐音可以解读为“赤瑕珙生瑛”,意思是:由一块小小的金子和一块有瑕疵的玉共同组成的美玉。
果何“玉”哉,如斯之怪也!
究其实,这就是传国玉玺。上面说道,这个玉玺诞生于秦二十六年,为秦始皇所作。但到了西汉末,公元8年,王莽篡汉,那时皇帝非常年幼,传国玉玺由王莽的姑母孝元太后保管,王莽命令他的堂弟前去索要,太后大骂说:“我老已死,如而兄弟,今族灭也!”然后,将玉玺抛掷于地,结果玉玺崩掉了一角,后王莽命令工匠修补,以金镶之。
这就是所谓的“赤瑕宫神瑛”,即“一小块金子和一块有瑕疵的玉共同组成的美玉”,乃“金镶玉”之传国玉玺也。
那么,“赤瑕宫神瑛侍者”一句中的“侍者”呢?“侍”,“是”也。分开解读:“赤瑕宫神瑛侍”,“金镶玉之玉是也”;“赤瑕宫神瑛侍者”,“‘金镶玉之玉是也’者”之意。所以贾宝玉来自于用金子镶补了一角的传国玉玺。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脂砚斋所作的“不通之批”:“按‘瑕’字本注,‘玉小赤也,又玉有病也。’”“玉小赤”,显然不是说玉的颜色是“小红”,这里的“赤”即赤金,“小赤”,即“小金”,指小小的一块金子;那么,“玉小赤”,就是“玉”和“一小块金子”。
将“玉”和“一小块金子”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什么呢?“金镶玉”之传国玉玺也。这和“赤瑕宫神瑛侍者”一样,介绍的是同一块玉,说的也是同一个故事。“玉有病”,指传国玉玺有“瑕疵”,即缺了一角;“玉小赤”,正是指王莽用一小块金子镶补传国玉玺。
“以此命名,恰极!”脂砚斋并非大话欺人也。恰极的是“玉小赤,玉有病”,而“瑕”字则只是提醒我们这个批语针对什么而批,因为这个批语是“眉批”,而不是“侧批”。
作者和脂砚斋同时用同样隐晦的手法,同时讲述着同样的故事,即关于传国玉玺的故事。那么,“赤瑕宫神瑛侍者”就是“金镶玉”之传国玉玺。也就是说,贾宝玉来自于“金镶玉”之传国玉玺。
作者和脂砚斋为了说明贾宝玉来自于“金镶玉”之传国玉玺,用了两种说法来作为佐证;
而为了说明传国玉玺在《石头记》中的存在,作者又用“通灵宝玉”和贾宝玉的来历这两件事情来佐证,这也许是为了防止有人以“孤证不立”为借口,拒绝接受这个传国玉玺之故吧,大有先见之明。用脂砚斋的话来说,这叫作:“两呼两起,不过欲观者自醒。”【参考“传国玺考”。下同。】
三、“衔玉”之宝玉的前身,传国玉玺也。
1、贾宝玉的前身,“有病”之传国玉玺也。
我们先来解开贾宝玉的生日之谜。
《石头记》第二十九回中有张道士的一段话。
原文
张道士道:“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我这里做遮天大王的圣诞,人也来的少,东西也很干净,我说请哥儿来逛逛,怎么说不在家?”
“遮天大王”,“遮”,挡住也;“遮天”,挡住“天”,补天也。所以“遮天大王”,乃补天石也。
补天石幻化成了“宝物”,即传国玉玺;宝玉来自于“金镶玉”之传国玉玺;而这里又将补天石和宝玉扯到了一起。作者仍然为我们讲述着传国玉玺的故事。
传国玉玺为秦始皇制作于秦二十六年。而原文中的所谓“四月二十六日”,“四月”,“史曰”也;“四月二十六日”,“史曰:二十六!”也。这正与传国玉玺的制作年份相符,也就是与传国玉玺的“圣诞”完全一致。脂砚斋反复强调:“大有考证!”确实如此。
张道士所说的“前日四月二十六日”,是指第二十七回的“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在《石头记》原稿中,由于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是合在一起的,即是一个章回,没有分开,所以在庚辰本中,第十七回一开始,脂砚斋便批道:“此回宜分二回方妥。”如果将第十七回和第十八回当作一个章回,那么现在的第二十七回就是原稿中的第二十六回。
也就是说,作者将传国玉玺的“圣诞”:“史曰‘二十六’”,写在了《石头记》的第二十六回,这能是巧合吗?显然不是,这是作者有意的安排。这种写法书中还有很多处,以后再论。
而在原稿中的第二十六回的前一回,也是“四月二十六日”的前一天,薛蟠以宝玉父亲的名义,从大观园中诓出了贾宝玉。
原文
薛蟠道:“要不是我也不敢惊动,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谁知古董行的程日兴,他不知那里寻了来的这么粗这么长粉脆的鲜藕,【庚辰侧批:如见如闻。】这么大的大西瓜,这么长一尾新鲜的鲟鱼,这么大的一个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的暹猪。你说,他这四样礼可难得不难得?那鱼,猪不过贵而难得,这藕和瓜亏他怎么种出来的。我连忙孝敬了母亲,赶着给你们老太太、姨父、姨母送了些去。如今留了些,我要自己吃,恐怕折福,【甲戌侧批:呆兄亦有此语,批书人至此诵《往生咒》至恒河沙数也。】左思右想,除我之外,惟有你还配吃,【甲戌侧批:此语令人哭不得笑不得,亦真心语也。】所以特请你来。可巧唱曲儿的小么儿又才来了,我同你乐一天何如?”
薛蟠说自己吃“恐怕折福”,特意请宝玉吃的是什么呢?“鲜藕、西瓜、鲟鱼、暹猪”。
倒过来读:“猪暹鱼鲟瓜西藕鲜”,用谐音解读则为:“祝仙玉恂挂喜讴仙”。“恂”,恭顺也;全句意思为:“祝贺仙玉(生日快乐)、恭顺地挂起‘喜’字、讴歌仙玉”。【与流行歌曲“猪你生日快乐”同。黄砚堂】作者一步也不敢落后,就在耳边提醒,“呆兄亦有此语,批书人至此诵《往生咒》至恒河沙数也。”用心之苦,至矣!
这说明了什么呢?“四月二十六日”,不仅是传国玉玺的“诞辰”,还是贾宝玉的生日。也就是说,贾宝玉也诞生于“秦二十六年”。那么贾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也。
书中还写道,就在这一天,冯紫英也从百忙之中抽时间赶了过来,并约下“多则十日,少则八天”,再宴请宝玉。第二十八回,宝玉去赴宴时,“带着焙茗、锄药、双瑞、双寿四个小厮。”“双瑞、双寿”这两个小厮,在《石头记》中只出现过这么一次。为什么呢?显然是在暗示贾宝玉及其前身的生日。“瑞”和“寿”用于生日恰如其分;而“双”字也不会是随意而写,其寓意十分明显。
在原稿中,第二十六回交代了传国玉玺的“诞辰”,而薛蟠与冯紫英分别在第二十五回和第二十七回两次宴请宝玉,这能说是巧合吗?【至于薛蟠和冯紫英为什么接连宴请宝玉,那是还有另一番牵连。黄砚堂】
“两呼两起,为观者醒目。”不谬也,作者在这种地方,都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据来支持我们的判断。所以,贾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
上面我们已经证明贾宝玉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这里我们又证明贾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那么“赤瑕宫神瑛侍者”和传国玉玺的相同部分是什么呢?乃蹦掉一角的传国玉玺也。
也就是说,宝玉虽然最后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但并不等于“赤瑕宫神瑛侍者”。“赤瑕宫神瑛侍者”是“金镶玉”之传国玉玺,而宝玉是“玉”,并不含金。
“传国玉玺”又叫“传国玺”,武则天因“玺”与“死”谐音,故改“玺”为“宝”,所以“传国玺”又叫“传国宝”。那么“宝玉”的意思即“玺之玉”,也就是“玉玺”,即“传国玉玺”。
宝玉就是“玉玺”,与“金”无关,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将“赤瑕宫神瑛侍者”的“金镶玉”之“金”带来。那么贾宝玉,乃缺了一角的“传国玉玺”也,即“有病”之传国玉玺。
2、通灵宝玉的前身,从传国玉玺上崩掉的“汉玉”也。
我们先归纳一下贾宝玉和通灵宝玉的来历。
通灵宝玉来自于由“青埂顽石”变幻而来并“镌上数字”的“宝物”,即传国玉玺;宝玉既来自于传国玉玺,又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即“金镶玉”之“传国玉玺”。
这里十分形象地记录了传国玉玺的传世过程。
“传国玉玺”从秦朝传到西汉时还是完整的“玉玺”,但到了王莽篡汉时,“传国玉玺”被崩掉了一角,后王莽“以金镶之”。
而到了今世的宝玉时,宝玉已经是缺着一角的传国玉玺了。那么,被王莽崩掉的那块“汉玉”,即“西汉之玉”,又到哪里去了呢?它不投胎转世吗?
我们来看《石头记》原文:“……不想后来又生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甲戌侧批:青埂顽石已得下落。】就取名叫作宝玉。”
我们知道,宝玉所“衔”之玉就是通灵宝玉,而“青埂顽石”是“镌上数字”的“宝物”的前身,通灵宝玉就来自于“镌上数字”的“宝物”,即传国玉玺,那么通灵宝玉就是传国玉玺吗?非也。
宝玉是缺了角的传国玉玺,而宝玉又“衔”着通灵宝玉,如果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那么缺了角的传国玉玺“衔”着传国玉玺吗?显然不对,通灵宝玉显然是被王莽崩掉的那块“汉玉”。
通灵宝玉来自于传国玉玺,“汉玉”也是传国玉玺的一部分,两者都是玉,而缺角的宝玉“衔”着通灵宝玉,这里寓意十分明显,通灵宝玉应是“汉玉”的今生。
“通灵宝玉”,“同另宝玉”也,与另外的宝玉相同。宝玉是缺了一角的传国玉玺,那么另外的“宝玉”是什么呢?乃被王莽崩掉的那块“汉玉”也。
没错,通灵宝玉就是“汉玉”的今生。
所以,所谓宝玉的缺角,就是他的“嘴”!通灵宝玉就是宝玉缺角处的“玉角”。那么脂砚斋对宝玉“衔玉而生”所写下的批语:“青埂顽石已得下落”,显然并非是针对通灵宝玉而批,而是针对“衔玉而生”的宝玉而批,也就是说,所谓“青埂顽石”是“衔玉而生”的宝玉的前身,而并非只是通灵宝玉的前身。
这就是所谓“宝玉衔玉而生”的来历。
《石头记》第一回,“青埂顽石”听了一僧一道“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不觉打动凡心”,于是“口吐人言”,恳求僧道将其携带到红尘之中,“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后来更是“凡心已炽”,完全听不进僧道的劝告,“二仙知不可强制”,才将它变幻为“宝物”,并交割给了警幻仙姑。而通灵宝玉就来自于“宝物”。
说到“赤瑕宫神瑛侍者”时,作者写道:“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而宝玉就来自于“赤瑕宫神瑛侍者”。
上下文完全一致,这也是所谓“两呼两起”也。
通灵宝玉“凡心已炽”,“赤瑕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一起“下凡造历幻缘”,于是宝玉及其“缺角”通灵宝玉一起诞生了,也就是传国玉玺又投胎转世了。
四、贾宝玉加上通灵宝玉,乃北京朱明之玉玺也。
既然贾宝玉和通灵宝玉的前身是“青埂顽石”,即传国玉玺,那么,今世的宝玉及其“玉角”通灵宝玉,现在又属于谁呢?
我们知道,《石头记》是一部“明史”,而且是记载明末清初的历史的“明史”。而明朝又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即朱元璋建文帝建都南京的时期;朱棣篡位并迁都北京的时期;南明又定都南京的时期。我们姑且按都城的所在地,将明朝分为南京朱明和北京朱明。【《石头记》也正这么划分。后文自然明白。黄砚堂】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头记》对明清两朝的时间划分,与现在不同。现在一般将崇祯上吊、满清入关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作为两朝的分界线。但《石头记》作者认为,明朝还包括后来的南明和郑成功的郑氏家族,直到1683年台湾郑氏家族的灭亡,才算是明朝的真正灭亡。
既然《石头记》记载的是明末清初的历史,那么宝玉与其“玉角”通灵宝玉所构成的传国玉玺,是北京朱明的传国玉玺无疑。宝玉是缺角的传国玉玺,通灵宝玉是由“汉玉”转世而来的北京朱明的“玉角”,而北京朱明也是汉族政权,也可以称之为“汉玉”。
所以,贾宝玉加上通灵宝玉,乃北京朱明之玉玺也。
“通灵宝玉”上也有八个字。《石头记》第八回说:“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传国玉玺上的八个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者何其相似!其中的渊源关系,不言自明。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在自己的玉玺上刻了八个字:“皇天景命,有德者昌”。那么“通灵宝玉”上的八个字,应是北京朱明刻上去的,代表北京朱明皇权。
而贾宝玉诞生在“贾家”,那么“贾家”即北京朱明,而与“贾家”相对应的“江南甄家”,则是南京朱明无疑。
综上所述,贾宝玉绝不是“红学”所认定的所谓“曹雪芹”,《石头记》也绝不是“曹雪芹”的“自叙传”,“胡虏之奴仆”曹寅也不可能生出“传国玉玺”来。
胡适在《红楼梦考证》中说:“我们只须根据可靠的版本与可靠的材料,考定这书的著者究竟是谁,著者的事迹家世,著书的时代,这书曾有何种不同的本子,这些本子的来历如何。这些问题乃是《红楼梦》考证的正当范围。”
本人对此论大不以为然。《石头记》是小说,小说是用来读的,所以《石头记》也是用来读的,【三段论,废话?黄砚堂】读懂比什么都重要。胡适的观点,显然是丢了西瓜捡芝麻,典型的舍本逐末。难怪其徒子徒孙满世界搜寻孤本,又大刨曹姓人家的祖坟,也没能将其“新红学”的千疮百孔修补好,反而窟窿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最后成了一张毫无价值的破渔网。
《石头记》的第一主人公宝玉及其通灵宝玉是传国玉玺,而“玉玺”本就是“石头”,那么《石头记》也就是“传国玉玺传”。
既然通灵宝玉由“汉玉”转世而来,那么王莽篡汉时用来镶补传国玉玺的那块小小的金子呢?难道它不转世吗?下文便知。
第七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四:“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 第七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四:“衔玉”之宝玉即“传国玉玺” 第三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二:“红楼”即“青楼” 第三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二:“红楼”即“青楼” 第六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三:“草化” 第一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一:《石头记》即“明史” 第一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一:《石头记》即“明史” 第六集《石头记》入门钥匙之三:“草化”之谜 疯狂的石头——传国玉玺千年沉浮之谜 传国玉玺的下落之迷? 传国玉玺——成千古之谜(图) 中国古代正统皇权象征“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中国古代正统皇权象征“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中国古代正统皇权象征“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中国古代正统皇权象征“传国玉玺”下落之谜 【红楼性爱】红楼梦性爱揭秘之四: 贾宝玉意淫 秦可卿淫诱贾宝玉之谜 第九集蒋玉菡——从传国玉玺上崩掉的北京朱明之“玉角” 传国玉玺之谜:为何有五个形制版本传世?(图) 第九集蒋玉菡——从传国玉玺上崩掉的北京朱明之“玉角” 皇权象征"传国玉玺"在历代争夺中消失之谜 - Qzone日志 传国玉玺之谜:为何有五个形制版本传世 - Qzone日志 传国玉玺之谜:为何有五个形制版本传世 - Qzone日志 传国玉玺之谜:为何有五个形制版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