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暗藏2个争论千年的疑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38:15
孙子名武,又称孙武子,是我国古代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孙武原为齐国田氏后裔,后来因为躲避战乱,流离漂泊到吴国,得到吴王的重用,帮助吴国改革图强。吴国在孙武的辅佐治理下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国力达到全盛。

孙武,字长卿,即孙子,春秋未著名军事家。齐国人。曾与伍子骨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攻入楚国郢都。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孙子一生对后世最大的贡献是他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它是我国现存最早、也是最杰出的兵法,历来被称作“兵经”。这本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哺育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军事家的成长。“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专门为本书作著,他的《孙子注》颇为后人称道。唐太宗、宋仁宗、明代大儒王阳明、丞相张居正、清人朱墉都曾力主学习此书。毛泽东早在一九三八年在其名著《论持久战》中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赞书中理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科学的真理。现在,《孙子兵法》已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传到世界各国。除了军事领域外,它还被运用到外交活动、企业管理、市场竞争、体育竞赛等方面,成为世界人民最喜爱的读物之一。
然而,这样一本旷世奇书,在广泛流传的同时,它本身的许多疑点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目光。
首先,《孙子兵法》的作者是谁,就是一个令史学家疑惑不解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孙子”,一是春秋后期吴国的将军孙武,一是战国中期齐国的军师孙膑,他们各有兵法传世。《汉书·艺文志》“兵权谋家”记载有《吴孙子兵法》和《齐孙子》两种,唐代训诂学家颜师古注前书的作者是“孙武”,后书的作者是“孙膑”。然而后世所能见的只有《孙子兵法》一部,据说孙膑的兵法书自东汉末年以后就失传了。

孙膑
于是,自宋代以来,就有许多人开始怀疑和猜测《孙子兵法》的作者。有人根据《孙子兵法》阐述的多是战国时代的情况,认为此书源出于孙武而完成于孙膑,因为书中有大量关于战国时期的内容,在春秋时期的孙武是不能预测到他死后之事的。还有一些人干脆主张孙武在历史根本不存在,《孙子兵法》是孙膑所作。公元1200年,南宋的军事研究者叶适就下了这样的一个结论:孙武并无其人,“其事其书皆为纵横家作伪”,他是这样质疑的:如果孙武像世人传说的那样“南服越人、西灭强楚、北威齐晋”,为什么没有被升为卿大夫?在举世公认的权威史书《左传》中,为什么没有关于孙武一字一句的记载?叶适的观点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影响巨大,直至近代。
另外还有几种孙武与他人“合一”的说法。一为“武伍一人”说,清朝中期的山东文人牟庭认为:《孙子兵法》是伍子胥的作品,“武”不是孙武的名字,而是《孙子兵法》原来的书名。一为“武膑合一”说,该观点认为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孙子名武,膑是他的绰号。由于孙子在吴、齐两国都呆过,司马迁没能分辨出来,就误以为是两个人,将二者记载于《史记》之中。
纷纭离奇的争论一直到建国后才见分晓。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发掘西汉墓葬,出土了大批竹简,包括《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一发现不仅使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著作得以重见天日,而且证实了《史记·孙子传》和《汉书·艺文志》关于两个孙子有两部兵法的记载是正确的。

银雀山汉墓
1972年4月在银雀山西汉一号墓出土了《孙子兵法》十三篇竹简、《孙膑兵法》十六篇和佚文五篇竹简。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出土,对于我国军事史、文字学、古音训、古简册制度及古代历法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认为,《孙膑兵法》的发现还不能证明《孙子兵法》就是春秋末年的孙武所撰,主要有以下几大疑点:第一、《孙子兵法》的许多用语都是战国时代流行而春秋时所未见的。如“形名”、“霸王”等;第二、《孙子兵法》记载用兵数动辄十万,但是春秋时期即使是大国用兵也不过二、三万人,只有到了战国中期,才有用兵十万至数十万的记载。第三、《孙子兵法》所谈的战术多为运动战,主张深入敌后,长距离的调遣。这些都是战国时代的打法。第四、《孙子兵法》言兵,由“将”独当一面,这一军事格局是战国时期的写照,春秋时的战争一般都由国君亲自统率军队出征。第五、《孙子兵法》有关于苏秦的记载:“燕之兴也,苏秦在齐”,而苏秦活动的时代当战国中后期,在孙武之后约200年。这些疑点不能正确解释的话,要断言《孙子兵法》系孙武所作,似乎有失偏颇。
其次,《孙子兵法》究竟是八十二篇还是十三篇,这也是史学家和军事学家苦苦探索的问题。《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两次提到兵法“十三篇”:一是吴王阖闾说“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二是“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吕氏春秋·上德篇》记载“孙武,吴王阖闾之将也,兵法五千言是也。”这里的“五千言”也是指“十三篇”。曹操《孙子略解序》中称:“孙子者,齐人也,名武,为吴王阖闾作兵法一十三篇。”这些记载都说明《孙子兵法》只有十三篇。“八十二篇”之说最早出现于《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认为《吴孙子兵法》共八十二篇、图九卷。到汉成帝时,任宏论次兵书,定著《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有一种观点认为《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传至东汉末年,曹操认为世人对《孙子兵法》“失其旨要”,于是删掉了其中69篇,只注“十三篇”,这就是现今所说“十三篇”的来历。
但是《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的真伪性令人怀疑,“八十二篇删减说”也就没有多大的说服力了。1996年9月,新闻传媒报道在西安发现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抄件,全世界为之震惊!抄件持有者张敬轩是清光绪时进士、晋陕名人张瑞玑之孙。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瑞玑被调任陕西韩城知县,在赴任途中,他慧眼识宝,用重金买下了《孙武兵法》八十二篇图九卷汉简。1923年,张瑞玑辞职回家专门研究整理这些汉简。张瑞玑去世后,其子张联甲遵照父训,终将此书竹简整理成册。“文革”时期,张联甲恐汉简兵书“惹祸”,采取“毁简保兵法”策略,主动将竹简烧掉。在“红卫兵”监督疏忽时,从火中抽出一捆即将点燃的竹简(即“八十二篇”中的第三十一篇),从而幸运地保存了一件汉竹简原物和张瑞玑父子书理竹简的墨迹手稿。如今,这些珍贵的保存在了张家第三代张敬轩手中,被称为“中华民族灿烂的古文化宝库中崭新的华章”。
如果这些文物被证属实,那么《孙子兵法》应该是八十二篇而不是十三篇,然而这则轰动一时的消息没过多久,就遭到很多人的质疑。许多历史学家和军事专家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考证,结果发现漏洞百出。
其一,张瑞玑之后的身世是否属实?据考证,张联甲与张瑞玑根本无血缘关系,所谓张联甲是张瑞玑的儿子之说纯系捏造。这就使“张氏三代护国宝”的故事不攻自破,汉简来自“张氏家传”的说法也就成为无稽之谈。其二,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竹简在没有科学储藏条件的情况下,在地上经历二千年而不腐是不可能的,何况是经历了那么多折腾而保存完好。其三,张敬轩拿出的所谓抄自其父于“民国十二年”的抄本原件,据专家考证,实际上是抄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说明抄本也不是真品。其四,先秦著作一般不是出自一人之后,大多为同一派系的人累世完成。即使是《孙子兵法》“十三篇”,也可以看出有后人增益的成分,何况是篇幅更多的“八十二篇”!而据张敬轩介绍,孙武不仅独立完成了八十二篇巨著,还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孙武兵法》,这也存在着许多的不合常理之处。
总之,新发现的《孙武兵法八十二篇》,无论从发现过程上还是从内容结构上,都存在了许多的可疑之处,其可信度也是让人持保留态度的。因此《孙子兵法》的“八十二篇”与“十三篇”之争仍在持续,悬案仍未解决。人们希望尽快看到被张敬轩收藏的八十二篇手抄本全文,只有这样,才能尽早的揭开历史迷案,给这场争论划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更多阅读请关注:历史密码1:揭秘历代悬案疑案

裁缝即将推出《历史密码Ⅱ: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将一如既往的在博客上推出,欢迎朋友们继续支持,同时也不忘更新第一部,交叉进行~

庄严肃穆的正史背后,究竟掩盖了多少历史真相?
脸谱化的历史记载,僵化了多少曾经活跃的思维?
正义不能被抹杀,忠贞不能被否定,
但是官有官威,匪有匪气、侠有侠骨、盗有盗风。
当正义与邪恶交织,当伟大与平凡交错,当高尚与低俗混流,历史便呈现出它多样的面孔。
文人英雄的虚伪面孔:十全十美不是诞生于幻想的虚构中,就是衍生于偏激的头脑中,在严肃的历史面前,没有一个人是完人,哪怕他是名垂青史的千古英雄。忧国忧民的杜甫,是否真的为了国家而痛心疾首呢?宋代的大科学家沈括,他的人品是否同学问一样过人呢?“精忠报国”的岳飞,是否也有失误的时候呢?敢于面对历史,就要敢于全面的面对每一个历史人物,面对他们的功绩,面对他们的缺陷。
帝王后妃的糜烂面孔:当爱情与等级地位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坦然地接受了皇帝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王候妻妾成群。权力的无拘无束必然带来个人欲望的无限膨大,在正常的婚姻不能满足需要之后,乱伦就在高墙深院内上演。汉惠帝与他的侄女结为夫妻,这是出于无奈;刘子业和他的亲姐姐,这是贪淫成性;武则天收纳男宠,这是皇权使然;宣姜姐妹淫乱宫廷,则是爱情与欲望双重扭曲的结果了。
天灾人祸的血腥面孔:如果灾荒和瘟疫是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如果战争是难以扭转的历史趋势,那么各式各样的专为杀人设立的刑法器具,则见证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中国古代刑法中以宫刑、刖刑、斩首、腰斩、绞杀、梳洗、烹煮、剥皮、凌迟、车裂而骇人听闻酷刑的十大酷刑,不仅惩罚了盗贼奸凶,也屠戮了无数的英雄豪杰。每当悲剧上演,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文明征程的遗失面孔:记载成为历史,遗忘也成就历史。在历史的背面,许多名垂千古却语焉不详的记忆得到重拾。神秘的华佗医术、遥远的青铜器铸造、千年佳酿的酿制储藏,带你进入一个个曾经被遗忘了的角落。
……
我们未曾生于那个时代,自然不可能真正的感受和理解每一个时代。透视历史的多重面孔,却能为我们提供认识那个时代的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