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向洋 文明盛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2:18:52
九州向洋 文明盛典
——写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前夕
本报记者 郝 洪 曹玲娟 王有佳《 人民日报 》( 2010年10月31日   01 版)

世博园区6号门附近的“万国旗林”10月31日将举行降旗仪式。图为30日, 来自社区的“西班牙女郎”在世博旗林广场上靓起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屠知力 秦有喜摄影报道
10月30日,上海世博园满溢依依之情。上海交大的“小白菜”们守在出口,一声声地向离园游客道别——10月31日,上海黄浦江两岸延续了半年之久的世博盛会,就要谢幕了。
东道主邀约五湖四海共赴上海世博盛会。8年筹办、6个月举办,建设世博史上最大园区,聚合246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在挥别世博的前夕,参观者一举突破7000万人次,不但提前兑现申博承诺,也为世博会历史增添了一项前无古人的新纪录——上海世博会不断创造惊喜。
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泰斯不久前在世博会公众参与馆,高度评价本届世博会:“世博会组织方努力而卓越的工作为世界树立了典范。上海世博会为世博会事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取得了巨大成功,世界各国媒体给予了积极评价,各国参与世博会的热情也日益高涨。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必将有力促进世博会事业的发展。”
在手指轻点就能遍览全球的今天,曾被一些人悲观地认为过时的展示方式——世界博览会,在中国获得新生。7000余万人次的游客,见证了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精彩、难忘。
回顾办博历程,托举精彩的,是一个国家的远见,一座城市的创新;是一个民族的进取意识,也是人类社会对和平发展、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一份执着。
一个国家的远见
中央的鼎力支持,让世博生根开花结果
2002年12月3日,摩纳哥蒙特卡洛,当地时间下午3时40分。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宣布:中国上海市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举办权!
格林马迪会议宫瞬时掌声如潮。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终于实现。
这一刻,距中国商人徐荣村参展首次召开的伦敦世博会151年,距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新中国》杂志上预言万国博览会将在上海浦东召开92年,距新中国首次参加的美国诺克斯维尔世博会20年。
历史掀开新的篇章,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举全国之力,集世界智慧,世博筹办工作全面展开。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凝聚着党中央、国务院的心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把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胡锦涛先后4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中国申办世博工作。中国举办世博会的圆梦之旅从此稳步向前迈进。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上海世博会各项筹办工作始终在有条不紊进行。
2009年是上海世博会筹办的关键之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两次听取了筹办工作汇报。2009年年初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科学办博、勤俭办博、廉洁办博、安全办博,做深、做细、做实每项工作。
2010年是上海世博会的决战之年。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不仅专门听取上海世博会组委会的专题汇报,审看中国馆的设计方案,还非常关心上海世博会筹办的每一个重要节点和进程,作出了一系列明确指示,使上海世博会筹办工作顺利推进。
2010年4月30日晚上,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聚焦上海……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上海世博会开幕。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开幕式。他们走进一个个展馆,边看边听边问,亲身感受每个展馆的独特魅力,勉励大家做好展馆管理和服务工作,真正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
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在深情关注着上海世博会,就世博会工作作出一项项新的部署。
中央各有关部门凝聚各方力量,加强协作,共襄盛举。建立合作机制、编制保障方案、实施专项行动,统筹全国资源支持上海世博会筹办。世博运转需要大批人才,中组部从国家部委以及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革命老区选派了100名优秀干部到上海世博会挂职;科技部组织千家科研机构、上万民科技人员参与世博科技攻关;国家工商总局全力保护参展方知识产权;公安、税务、卫生、交通、海关、金融等部门,各负其责,为上海世博会保驾护航。
6个月的“世博时间”,果然为中国未来发展留下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上海世博会集中当代人类思考突破的最新成果,这些成果也许有些理想主义色彩。但有谁知道,今天的未来不会是未来的今天呢?”上海艺术中心创作主任毛时安说。
一个民族的进取
13亿东道主为上海世博助威
10月18日,上海世博会省区市及港澳活动周的“压台大戏”———香港活动周拉开帷幕,一场活色生香的“香港弹起”大巡游“港味”十足。
从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暖场那声来自贵州清亮而悠远的侗族大歌,到“香港弹起”巡游,从世博筹备时参与建设,到办博时的激情展示,华夏960万平方公里的13亿百姓,“每个人都是东道主”,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多元的中国。
闪亮的“中国红”周围,全国31个省市区及港、澳、台展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绝活儿,饱受追捧。呈现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天坛四个标志性建筑的北京馆;三面外墙采用1600盏LED灯的天津“竹立方”;以基因方式展现“京畿之地、魅力河北”的河北馆;展现灾后重建场景的四川馆;由5000多块曲线钢板连接而成的世博园最酷钢结构“湖北馆”;还原港人“智能生活”的香港馆……各省区市馆日接待观众9万多人,接近国家馆接待能力的两倍,最高一天接待过14万观众。
在贵州馆半环形的风雨桥回廊,苗绣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吴通英正在二楼现场刺绣。老人绣了三年的苗绣《龙银项圈》,有活灵活现的小海宝。吴通英和在中国馆服务的女儿,为了共同的使命各自忙乎,居然一个多月不曾相见。在老人身边的电子触摸屏上有行字,解释了这对母女的执着,“在飞针走线中,生命变得神奇和美丽”。
每一个省市自治区馆,都有不同的“神奇与美丽”。每隔5天一次的省区市活动周,是各地潇洒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可爱的舞台。
捧托世博精彩难忘的,还有一双双来自乡野的、粗糙的大手。
在5.28平方公里上海世博园区内,在上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成千上万来自全国的劳动者,为上海世博会展馆建设、交通配套默默奉献。光是世博园从2006年8月份开工至今,就有超过3万名农民工建设者。世博开园之前,一个《干杯,世博建设者》视频在上海公交、轨交的移动电视上不断滚动播放,一个个世博建设者的动人故事成为市民话题热点。最后,上海市民将“2010年,这座城市最可爱的人”的头衔郑重献给了他们。
捧托世博精彩难忘的,还有长三角城市群的不懈努力。
世博会主题论坛先后走进宁波、苏州、无锡、南京、绍兴、杭州6个长三角城市。每个城市的东道主都做得几近完美。长三角地区15个城市还与世博会组织者全面签署“友谊日”活动合作协议,将上海5.28平方公里的园区放大到整个长三角区域。世博安保、世博旅游、世博交通,甚至世博游客的食宿安排,都凝结着长三角城市的奉献与努力。世博是一面放大镜,清晰地放大了长三角的“同城效应”,让这个区域的联系与合作更加紧密。
捧托世博精彩难忘的,还有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民众,以更多样的方式参与、支持、描摹着世博梦想。
城市足迹馆讲述了古今中外城市发展的神奇故事,两河流域城市起源、特洛伊之战、文艺复兴等历史场景一一再现。“讲述”这些故事的,是来自中外的珍贵文物。“城市足迹馆、世博博物馆共展出330件文物,不少都是各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说,“这些宝贝都是无偿借给世博会的。”
来自敦煌研究院的10件唐代文物第一次走出敦煌。其中包括《张君义勳告》在内的5件唐代经卷从不外借,甚至连院长樊锦诗都舍不得打开欣赏。这次一路小心翼翼送进了上海世博园,还专门派人在世博园长期贴身“服侍”5件唐代木雕和泥塑。
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陕西、辽宁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民间收藏者……珍贵文物名字下那一行小小的楷体字,是各地东道主的一片热忱。
更让世界刮目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创意与创新。
从2008年年初,到2009年9月27日,深圳案例馆经历了4次申报,提交了8个提案。再三推敲和争取,就为了生动展示“中国梦想实践场”。这个以“大芬村——一个城中村再生”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了大芬村从最初的城市边缘群落,到通过模仿、制造,成为全球油画产业链上的一环,并努力向原创产业迈进的过程。“我们并不想单纯展示一堆深圳的好产品。最想表达的,是与这个城市特质非常契合的一种品格。”深圳馆设计师孟岩说。
在民营企业馆馆长孙军看来,对上海世博会的支持和参与,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担当。作为世博会16家企业馆之一,民企馆的加入本身是个意外。一家预定了展馆的跨国企业临时退出,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临危受命”,牵头建设中国民企联合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的民营企业馆,以“科技与生活、创造与奋斗”为主题,其建筑设计理念为“细胞”,展现着民营企业的无限活力。这次民营企业在世界面前的集体亮相,以一种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积极姿态,策划了“我的创业梦想”等活动。郭广昌说:“我们是中国经济版图上面的一个活力矩阵,也将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上面的活力矩阵。”
最终,更有7300多万参观者捧托了世博会在新世纪令人惊异的成功、精彩、难忘。参观者井喷般的热情,缓缓排队的耐心,令世界感动。更有甚者,不止一个海外展馆,被中国人异乎寻常的排队耐心与热情所打动,开始更新、充实自己的展示,来表示对游客漫长等待的尊重。
上海年轻的女作家薛舒感叹,“以前我们排队,是为了获得维持生存的物质。现在我们排队,是为了企及某种精神的享受”。她忍不住发出“号召”:“去世博排队吧,不是为了怀旧,而是为了让记忆告诉我们,什么是进步!”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在上海世博会呈现得淋漓尽致。
一座城市的创新
上海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世博会,全世界都在看着中国如何“答卷”。作为世博会承办地——上海,压力极大。
选择繁华市中心、跨江规划世博园区,这在世博史上绝无仅有。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吴志强说:“我们必须小心翼翼,既要满足世博会需要,又能顺应未来城市发展要求;既要保证世博会的足够空间,又要兼顾周边居民利益;既不能浪费国家资产,又不能忽视百姓利益。”
然而,很多人仍对世博交通、服务疑虑重重。
于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海陆空立体交通建设在上海展开, 5条地铁经过世博园区或园区周边,10多条世博专线、90多条公交线经过世博园区,轨道、轮渡、公交越江线跨越黄浦江,形成每小时20万—30万人次的交通运力。
志愿者网络建立起来了,社区居民也被发动起来,城市的每一个细胞被“世博”唤醒。在城市交通、卫生、安保等诸多方面,上海不仅构建起区域合作平台,还建立起政府、民众互动管理网络。
时针,终于指向2010年。“今年,上海将在世界舞台的正中央。”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屠启宇说。
上海世博局,这一于2003年10月30日成立的专职办博机构,在上海世博会组委会、执委会领导下展开工作,负责承担世博会筹备、组织、运作与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五加二”、“白加黑”,是上海世博局工作人员口中的工作日程表,这意味着省略了所有节假日以及夜以继日的工作节奏。
“毕竟是第一次办,中国人不知道怎么办,外国人不知道怎么沟通,老百姓不知道怎么欣赏。”上海世博局主题演绎部部长季路德表示。20万办博大军开始“摸着石头过河”。
4月底世博试运行,曾出现参观拥挤无序、场馆玻璃被挤碎、饮水池堆满垃圾、食物一抢而空等窘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曾对媒体坦率地用“漏洞百出,狼狈不堪”来形容当时情形。
从那一刻起,世博园每天都在“改正错误”。“共产党的作风是实事求是,我们办世博会最重要的一个作风就是实事求是,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很多重大问题,没有一个试运行是难以暴露出来的。要正视问题,齐心协力解决问题,事情才能前进。”俞正声说。
为了解决就餐,紧急调来卖简餐的帐篷;为了排队秩序,各场馆将软隔离改成硬隔离;为了应对酷暑,短时间内安装了71个场馆共33000多平方米的遮阳棚、5300多把遮阳伞、6300多个喷雾器、2400台电风扇、1700个饮水机……
办博者每天都在学习。日本馆第一个细心地在门口竖牌子,告知等待时间是“1小时”或者“3小时”,迅速得到推广;一些欧洲国家馆在门前安排文艺演出,与排队游客互动,舒缓了游客的焦躁,其它场馆也纷纷效仿……
“每天都有惊喜。世博会是一件新鲜事物,我们需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来处理问题。这也是世博会工作让我们倍感兴奋的部分。”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说。
低碳交通、垃圾回收、生态防控……上海世博会管理运营创新,同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探索与实践。
筹博办博过程中,上海市民发动面之广、参与度之高可谓“空前”。每10位上海市民中,就有1名担任上海城市文明志愿者。近200万名普通居民、企事业职工,为世博游客提供的服务多达5000项,包括平安、交通文明、清洁城市、文明游园、市民巡访等。
一次全球的奉献
人类文明的“天作之合”
上海世博会的精彩与难忘,离不开从全球伸出的热情之手。
曾经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排除万难,终于出现在上海世博园;尽管融资和建馆一波三折,美国馆最后圆满亮相;第一次参展世博的朝鲜,拥有1000平方米的独立展馆,每天接待近2万名观众;智利馆火速运来解救矿难工人的“功臣”“凤凰一号”救生舱,吸引大批中国游客特地前往;马里总统在参观非洲联合馆之后,立刻指示增派该国最优秀的舞蹈演员,数天后,舞蹈演员博卡里、易卜拉欣带着马里人民的祝福,在非洲联合馆上演激情四溢、热烈奔放的舞蹈;丹麦的小美人鱼96年来第一次离开家乡,来到世博会。“我们尊重中国,愿意与中国人民一起分享丹麦最好的珍宝。”丹麦馆参展总代表白慕申表示……
“人类面临共同挑战,中国邀请世界各国参加世博会,是以实际行动实现全球沟通互信的最好表现。”智利总统米歇尔·巴切莱特的话颇具代表性。
246家参展方的共同努力,让人们在世博园聆听人类未来的足音,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葡萄牙馆用软木做外墙,展后可回收利用;加拿大馆外部墙体上覆盖着一种特殊的温室绿叶植物,雨水通过排水系统进行回收利用;日本馆在设计上采用了环境控制技术,使得光、水、空气等自然资源被最大限度利用;瑞典马尔默案例馆的“食物垃圾”回收利用的努力,成果卓著……
每一个精心的设计,都是基于人类对美好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
德国媒体《欧洲新报》在头版发表题为《中国,请跳个舞》的文章,指出,中国上海投入巨大力量承接这场世界上最重大的超级展会,其功用与意义不言而喻。现在,中国做东的“舞蹈”缓缓落幕,一个新的历史时刻却在中国诞生——正如作家王蒙所说:一百多年过去,六十年过去,现在终于可以比较明朗、比较大步与大度地走向世界与邀请世界走向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