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8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08:54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5 15:48:34做记号
连载109
因此,有可能是希特勒把他的装甲部队遏止在敦刻尔克前面,其目的在于想使英国避免一场奇耻大辱,从而促进和平解决。关于希特勒变态的行为,此时海峡两岸纷纷进行猜测。一方面,他批准戈林去轰炸被围的敌军,另一方面,他却又不采取强有力的行动,这是为什么呢?他自己的解释令人越听越糊涂。他对海军副官说,他原以为英国远征军会像在历史中所表现的那样,打到最后一兵一卒;他希望将他们团团围困,待他们弹尽粮绝时,大批俘虏他们,供和谈时使用。
但是,当英国人全部从海上逃脱,几乎未俘获什么英军时,他并未发怒,甚至都未发急,更没对那位夸夸其谈的戈林元帅大发雷霆。而他的和平计划,照他的说法,必须是这样的:英国让德国放心地重新掉头向东——这一次是进攻俄国。他还说,伦敦必须承认第三帝国独霸大陆的地位。在以后两个月之中,希特勒深信,这种和平已在他的股掌之中,他坚信,在法国投降之后,英国政府就会屈服,战争贩子丘吉尔政府将会垮台,英国人将会从新恢复理性。 他抱怨说:“丘吉尔这个酒鬼,并不理解我的积极精神,我有意不在英国和我们之间制造一条无法修补的鸿沟。”
所以,他急不愿意看到自己精锐的坦克部队,为这些毫无意义的战斗去做出更大的牺牲。希特勒甚至嘲笑他的将军们:竟然把对于接下来对法国作战,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装甲部队,调到河流纵横的敦刻尔克是战术上的蛮干。这一点,他显然是受到了凯特尔的影响,凯特尔原来是一个炮兵连长,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敦刻尔克附近的佛兰德地区与盟军做过长期的会战。这位善于逢迎拍马的将军简直已经摸透了希特勒的全部心思,他不止一次地在希特勒面前大肆渲染说,“佛兰德地区河流纵横,不利于装甲部队作战”。
因此,当我们照这样的思维去理解,希特勒为什么会突然下令停止进攻,并要求古德里安的19装甲军回撤,让步兵接替其战线,以及突然召回前线指挥官隆美尔将军的种种举动,就不难解释了。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希特勒现在和过去一样,他不了解英国民族的特性,不了解它的领袖和它的人民,要不惜牺牲保卫这个世界的决心。希特勒将会在自己那半瓶子醋世界观面前,碰上一鼻子的灰。并且,英国人也不会领他的情。
现在,是英国人的表演时间。在裹足不前的德国人面前,英国政府将会完成整个战争史上最伟大的撤退!
就像丘吉尔首相在下议院发表演说那样:
我们绝不投降,绝不屈服。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在想入非非的希特勒面前,丘吉尔那掷地有声的演说,已经明确地表明了英国人的决心。也许,我们应该去摇一摇那位进入梦乡的希特勒先生:“醒醒吧,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5 16:01:22做记号
lz的分析是希特勒只是不小心把二战搞了这么大的,是英国人逼她的。
~~~~~~~~~~~~~~~~~~~~~~~~~~~~~~~~~~~~~~~~~~~~~~~~~~~~~~~~~~
或者可以这样说,从希特勒本意上讲 他不愿意和英国拼个你死我活,从利益上讲 就算拼赢了也得不偿失,只能让日本和美国做渔翁之利 因为德国没有强大的海军 除了欧洲 它哪里也去不了。
就像希特勒说的那样,哪个国家统治印度,对他来说都是无可非议的。一位将军在日记中写道:“他指出,没有和英国媲美的海军,我们就不能长期抓住他的殖民地不放。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5 16:06:15做记号
楼主所说“希特勒是因为想和英国谈和才放过敦刻尔克的英国人”这种说法好像有点不通啊
常理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将这二十万英国人俘虏以后作为谈判条件岂不更好?
==========================================================
我认为,这是希特勒不愿意浪费自己的装甲部队,因为法国南部还有一个魏刚防线在等着他。在希特勒看来 英国远征军是无足轻重的 只要法国投降,英国就会屈服。所以,用最快速度消灭法国才是关键 这也是他在敦刻尔克战役还未结束就醉心于(红色计划)的原因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6 00:41:11做记号
丘吉尔如果同意媾和的话会怎么样
英国在二战中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直接从一流变成了二流
值得吗?
丘吉尔在他一篇演说中说 他要不惜一切代价取得胜利
当然了 这是一句口号 但就事实而言 大英帝国真的是不惜一切代价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6 01:18:00做记号
德军实际上在敦刻尔克构建了2层 内圈是进攻部队 外圈是防御法国南方有可能发动的反击 这种战术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上演 只不过主角换成了苏联
敦刻尔克合围图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7 17:39:34做记号
回复:emsdhl
当民族和国家利益面临威胁的时候 ,那就不是赤裸裸的“利益”了 而是爱国 对于一切爱国者 我认为应该予以肯定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7 18:01:12做记号
连载110
敦刻尔克奇迹(Ⅱ)
有人曾讽刺说,英国人最拿手的就是撤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的确是作了多次“成功”的撤退。譬如,挪威战役的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
这一次,在法国的敦刻尔克,也不例外。
可是,敦刻尔克撤退行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同盟国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一种困惑——救援速度实在是太慢了。
慢到什么程度呢?
引用丘吉尔自己的话说:从5月26日——27日,拥有500多艘大型船只所组成的舰队一共从敦刻尔克救出了7669人。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敦刻尔克港离英国本土最近的港口城市(多佛港)距离仅为——35海里(约65公里) 按照当时平均航速,一艘靠螺旋桨行驶的船,只需要航行3个小时。
当然了,这个算法肯定不严谨。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500多艘大型船只,辛辛苦苦忙活了24个小时,才救出7669人,这个效率是不是也太低了点儿吧。
因此,当英国海军部向丘吉尔报告救援进展的时候,丘老先生差点没被气晕过去。
可是,海军部的各位将军们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来,他们抱怨说:从敦刻尔克到拉潘尼的整个海滩是渐次倾斜的,即使海水涨潮的时候,大船也难以靠岸,为了避免搁浅,只能远远的停靠在深海区。而且,大船转舵不灵,经常出现拥挤堵塞;更何况敦刻尔克港的码头早已被德国空军炸成了废墟。
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些海军部的老学究们一展莫愁的时候,丘吉尔脑海中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即:向全国民众公布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遭遇的严重危机,以及“发电机行动”具体执行方案。
这无疑是一个很大胆的想法。因为,军事方案一旦向全国民众公布,德国电台自然也会一字不差的听到同样的内容。
俗话说的好,非常时期就要用非常手段。为了救出更多士兵,丘吉尔也顾不上这些了,说干就干吧。
5月27日,海军部根据丘吉尔的指示,采取紧急措施,目的是搜寻更多的小型船只,以应付“特殊需要”。英国广播电台则呼吁:“南方和东南沿海一带民众自发行动起来,拯救深陷敦刻尔克港的子弟兵们”… …
媒体一向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普通英国民众仅仅知道军队在法国打了败战,正准备撤回本土。因此,当广播电台公布英国远征军在敦刻尔克的真实处境之后,不免使得英国人民大惊失色了。但是,他们并未陷入恐慌,而是迅速的自发组织起来,凡是有船的民众,无论是汽船或帆船,都无一例外地驶往指定港口进行集结。只要可以下海的运输工具,海军部一律照单全收。
与此同时,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这支由驳船、汽艇、拖船、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组成的“舰队”就已经准备就绪。27日夜间,伴随着希尔内斯港外一艘巨大邮轮所发出悠长的汽笛声,这些集结完毕的“舰队”便像潮水般的涌向大海。
他们没有武装、没有护航,只有一腔热血。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9 01:25:12做记号
连载111
拯救敦刻尔克
就最后的结果而言,丘吉尔这个果敢的决定,挽救了数以十万计盟军士兵的性命。
英国海运部曾做过统计,参加“敦刻尔克大拯救”的各种小船共有491艘。但他们同时也承认,这并不是一个十分精准的数字。因为,有许多的私人小船毫无记录可查,许多英国市民往往不去海运部登记,就果断的带领自己一家老小,迎着枪林弹雨和硝烟烈火,去拯救深陷敦刻尔克的同胞。
而且,这种救援行动不仅仅限于普通老百姓,甚至现役的高级军官,也参加了这场史诗般的大营救。
一次,丘吉尔为了查询海军的军用地图,他便亲自跑去海军部的地图室。这位前海军大臣熟门熟路的,去海军部也从来不打声招呼,带着自己的司机就去了。可当他来到地图室的时候,敞大的地图室里却空无一人。丘吉尔当时就纳闷了: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这些大老爷们还整天不务正业的东游西逛?
一直到很久之后,丘吉尔才知道——原来,在救援行动的第一天,海军地图室主任就带领他的副官,驾驶一艘荷兰小船,赶到了敦刻尔克。并且,取得的成绩惊人——在4天之内,这位热心的主任一共运回了800多名士兵。
就这样,在无数英国军民的共同协助之下,盟军救援速度不断加快,5月28日,17804名士兵被成功撤回英国本土;29日,他们又运回了47310名士兵。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可由于当时局势的紧张,英国人最初拒绝法军登船。属于法国的船只又少的可怜,并且还都是附近渔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小船,这就等于把法国人丢那里不管了。
其实,我还是挺理解英国人的心情。敦刻尔克外围防线的崩溃只在朝夕之间,自己同胞都救不过来,哪还有功夫管你们呢。
法国人可不管这些,他们丢下所有的物件,拼了老命地往英国船上挤,英国船员则手提棍棒,把这些发疯的法国兵往海里面推——那场景活像中国古代的攻城战一般。有些急疯了的法军士兵为了逃命,甚至打起了死人的主意——他们刮掉死去的英国士兵的军装,给自己穿上。有些人还为了抢一套军装而大打出手,场面极度混乱。
当这个令人不愉快的情况反映到雷诺总理那里之后,他甚感不安。在巴黎召开的同盟国军事会议上,雷诺坚决主张英法联军共同撤退。他怒气冲冲的对着前来参加会议的英国人说到:“22万名英国士兵已经运走了15万,而20万名法国士兵只运走了1.5万。”说到这里,他双手一摊,继续厉声威胁说:“如果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得不到纠正的话,那将对我们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
雷诺总理说的没错,英国人自私自利的做法,已经深深地刺痛了盟友的心。“消息灵通”的戈培尔博士(德国宣传部部长)更是利用这次事件来大做文章——在德国战俘营里,法国战俘毫不掩饰他们对英国人的看法,这些打战不在行,打架却很擅长的法国人遇到英国人时,他们就殴打英国人,骂他们是胆小鬼、自私自利者和叛徒。最后,德国人被迫把法国和英国战俘分开关押,才平息了这场混乱。
英国人未曾料到,自己的做法,实际上已经为将来与法国政府的决裂埋下了伏笔。表面上,双方还是一对客客气气的盟友。但内心里,法国人已经不再信任他的盟友——导火索已经装上,就等那一束火花来点燃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9 01:29:07做记号
周五陪老妈看快乐女生了 ^_^ 没来得及跟新第二段, 今天晚上抽空补上。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09 16:27:47做记号
索性生产些德军制服,放军事论坛和天涯卖,生意肯定不错
===========================================================
读高中那会儿朋友买了一碟意志的胜利 送一个很精致铁十字勋章 我请他吃了2顿饭 软磨硬泡才让他送我 结果带了没几天 居然掉色了 胸前黑乎乎的一片
山寨货害人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0:39:46做记号
放开那熊猫
。。。。。。。。。。。。。。
我朋友是在08年买的 那玩意儿做的相当精细 有专门卖这种东西的地方 不一定上淘宝才买得到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6:01:45做记号
连载112
丘吉尔首相是个聪明人,他当然知道,如果再放任手下这样肆意妄为做下去的后果。他当即向雷诺总理表示歉意,并承诺今后不会再有这种事情发生。他说:“英法乃世交,我们绝对不会丢下自己盟友不管的。”他还挺慷慨的表示,将留下3个英国师,同法国人并肩作战,坚持到最后一刻。(实际上丘吉尔撒了谎,这3个英国师最终还是偷偷的溜掉了,坚持到最后的依旧是法国人)
当这场政治纠纷平息之后,敦刻尔克港混乱的局势得到恢复。在环绕敦刻尔克的海岸上,盟军对周围地区的军事部署有条不紊、甚为严密。那些从前线撤下来的队伍并不混乱,井然有序地进行整顿。
并且,盟军还采用了一种轮番作战的方法,他们把整顿好的队伍调去驻守防线。当有限的弹药快要耗尽之时,就由其余部队进行接替,而这些撤下来的部队,又作为预备队留在海滩上休整,然后,尽早登船撤离。当然了,如果局势恶化的话,又会再次投入战斗。
最初,英军在前线阵地上有三个军,但到29日,法军又接过了更多的防线。德军拼命追击盟军的后撤部队,激烈的战斗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在靠近尼乌波特和伯格的两翼更是激战不已。随着撤退的进行,英国和法国军队的数目都在不断减少,为了让更多的士兵能够安全撤退,他们也相应的缩短了防线。
在这里,英国人玩了一个可爱的小花招。他们以损失过大为由,不断的把防线上的英军撤下来,让法军去接替。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人并无怨言,尽管他们谁都清楚,就算把战线压缩到最短,最终还是得有一支负责殿后的部队被德军消灭。可法军依旧一丝不苟的执行了英国人安排的接防任务,并在战斗中爆发出了超人战斗力。以至于有人调侃说:“如果法国人早上10天能如此勇敢的话,第二次世界大战将会改写。
5月29日夜,那位勇敢的蒙哥马利将军所率领的第5师也成功撤退到了海边,在3天的战斗中,他率领着那支不满员的部队顽强地顶住了优势敌军的进攻,并成功坚持到了法军接管防线的那一刻。
当这位乐观的将军正准备登船撤离的时候,一颗流弹砸了过来,在他身边爆炸,这位为了风度,而从来不带钢盔的将军顿时被爆炸所产生的气浪震飞了老远,他的下级都打算跑过去为他们师长收尸的时候,蒙哥马利却一下子从沙滩蹭起身来,并且奇迹般的毫发无损。而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着身旁血流不止的副官大声呵斥说:“我千叮万嘱过多少次了,一定要带头盔,现在你满意了吧。”
这位副官反唇相讥道:“将军阁下,你不是也没带吗?”
蒙哥马利:....................
5月30日,蒙哥马利便登上一艘小船,撤回了英国。在上船之前,他还不忘记挖苦戈特勋爵一番(英国远征军总司令) 他当着许多人的面大骂戈特勋爵“是个完全不懂军事作战的废物,并深感为这样的蠢材工作而感到耻辱。”有趣的是,戈特勋爵也同李德·哈特的一次谈话中说:蒙哥马利“只擅长于小战术”!
原来,英国人也喜欢对喷。
诶,我们可怜的蒙哥马力阁下,实在是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才华,才会怒发冲冠地说出这样的话来。他也许不知道,由于自己在敦刻尔克的优秀表现,在丘吉尔首相的心里,已经牢牢的记住了这个名字——伯纳德·劳·蒙哥马利。
但是现在,蒙哥马利先生,你可以洗洗回家睡了。我不得不把你丢到后场去休息一段时间。不用着急,在2年之后的北非,终归有你一展身手的机会。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6:19:23做记号
连载113
最后的战役
面对盟军越来越猖狂的撤退行动,德国统帅部似乎已经明白了敦刻尔克发生了什么事情。勃劳希契元帅气急败坏地命令加强攻势,希特勒却依旧悠哉游哉——真可谓皇帝不急,太监急。
可是,自从德国的装甲部队被调到后方修整之后,步兵的进攻速度怎么也跟不上节奏。甚至在某些地段热热闹闹的打上了好几天,德国人也无法前进一步。盟军把没有汽油的坦克当炮台使的做法尤其让人头痛,盟军舰炮那铺天盖地的火力齐射更使得德军伤亡惨重。
在勃劳希契元帅强烈要求之下,5月29日下午,消停了3天的德国空军再次出动,他们纠集了几乎所有能飞上天的战机,加强对盟军的轰炸。
现在,敦刻尔克战役正式进入高潮。德国人也学乖了,他们不再去轰炸岸上的目标,而是专门袭击盟军舰队。那些缺少掩护的舰队简直是他们眼中的金疙瘩,盟军平均每天损失的船只都在30艘以上。德国空军取得最大的战果是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的豪华邮轮,这艘邮轮的甲板上挤满了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
由于目标过大,一支德国轰炸机编队几乎把所有的炸弹都倾泻在这艘船上。在瞬间沉没的过程中,拥挤的盟军将士根本还来不及游开,就被船体下沉所产生的漩涡给吸了进去。最终“兰开斯特里亚”号上乘员无一人生还。随后赶来救援的官兵甚至围着这片空荡荡的海域嚎啕大哭,这次海难事故比“泰坦尼克号”死亡人数还多1000人。(为了避免影响士气,“兰开斯特里亚”号沉没事件一直被英国政府封锁,直到近年才得以解密)
6月1日,尝到甜头的德国空军再次全体出动,尽管英国空军顽强拦截,但每当英国的战斗机必须飞回加油时,它们便乘隙而来,总出动架次是英军三倍以上。这些狂热的德国飞行员俯冲到海面进行轰炸,在炸弹用完之后,他们还要用机载机枪对海面上排成长龙般的盟军士兵进行扫射,直到打空最后一发弹药才肯罢休。这一天,盟军就损失了42艘舰船,其中2艘载满2700名法国士兵的英国运输船被击沉……
也许,这是敦刻尔克战役最为血腥的一天。在这场大空战结束之后,滞留在海滩上的盟军士兵就发现了惊人的一幕——敦刻尔克港口及其海口的通道上,到处漂浮着船体的残骸,海面上尽是恶心的油污和碎木片,半沉的小艇,浮动的救生圈,浸透了海水的衣服以及旋转翻滚的尸体,前来营救的船只,不得不从中费劲地挤出一条路来……
德国人以为这样就能消灭盟军将士的意志,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海面上,盟军的救援行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在漂着沉船的海面,他们灵活地向前行驶着、在炮弹的呼啸声中颠簸的前进着。为了避免撞击沉船,盟军士兵甚至开始把那些完好无损的卡车沉入海中,构成延伸入海的登船栈桥。
在与死神相伴的时刻,滞留在海滩上的英法士兵表现乐观,他们在空袭间隔里玩起了足球,还举行了英、法足球比赛(难怪欧洲人踢足球这么好,这种时刻还不忘踢球,国猪应该多学习点) 在敦刻尔克城区里,盟军士兵更是把这里的酒窖洗劫一空,有些士兵甚至喝的酩酊大醉,才肯乐颠颠的登船撤退。这时,盟军的粮食已经断绝,在外围防线作战的盟军将士不得不去“征用”法国农民的耕牛来度过难关。蒙哥马利在他回忆录中承认,在与德军作战的日子,他不得不派出一部分士兵到处去抢劫法国农民的耕牛做为食物,英国将士更是笑称法国牛为“移动牛排”。面对后来法国舆论铺天盖地的指责,蒙哥马利漫不经心的说:“不是这些耕牛的话,我们早就饿死了。”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6:58:52做记号
怎么发不了贴?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00:24做记号
难道要翻页了 不准发字数过多的?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02:17做记号
自己顶翻页吧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07:12做记号
我再顶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10:18做记号
我再再顶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11:34做记号
连载114
德国空军的大规模袭击,并未打消盟军的撤退行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6月1日这天,盟军撤走的士兵总数反而达到了单日撤退士兵的最高数字,总计——64429人。
可是,随着战斗的加剧,包围圈中的盟军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补给,他们的弹药已经逐渐消耗殆尽,战线摇摇欲坠——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6月2黎明时分,敦刻尔克包围圈里只剩下4000名英国士兵还留在阵地上,他们全部的重型武器为7门高射炮和12门反坦克炮。而当时扼守防线的法军却高达10万人,手里还有一些装甲车。
由于担心德军随时有可能冲到海滩上来,当天晚上,丘吉尔违心的向雷诺总理建议,“于今天夜里停止撤退”。并先斩后奏的撤回了海面上所有救援船队。
雷诺接到该电报后大为火光——你们开始不准法国军队登船的事儿就甭提了,现在你们已经救出了自己的大部分部队,就又打算抛弃法国军队了?
新上任的盟军总司令魏刚将军(这位一战的英雄接替甘默林将军的陆军总司令一职)更是措词严厉的要求英国部队必须留下来与法军并肩作战,坚守敦刻尔克城内最后一条环形防线,直至更多的法国军队安全撤离为止。
魏刚将军人如其名,其性格相当刚毅。他甚至威胁说,如果你们不这样做的话,大不了我们就闹翻脸吧!
丘吉尔被这个不通情理的家伙给震住了 (他即将碰到的戴高乐将军也不是省油的灯)6月2日夜晚,丘吉尔下令,“发电机行动延长至6月4日,44艘舰艇于今晚从英国港口出发,再次前往敦刻尔克。”与此同时,40艘法国和比利时船只也参加了进来。
不得不承认,由于英国船员不间断的救援工作,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早已疲惫不堪。但他们还是响应了号召,有些刚睡下的船员在听到这样的命令之后,“蹭”的一下跳了起来,再次驾船出海,驶往敦刻尔克。
他们必须再作一次努力,救出更多的士兵!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14:41做记号
分成两段发还是发不了 难道有违禁字?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28:25做记号

哎 最后一段是在发不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 晚上再发吧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36:28做记号
也许就这是所谓的包装吧 参考丘吉尔在6月4日 敦刻尔克大撤退成功后的演说, 这段可以说是丘吉尔最精彩的演说 接下来会提到
蒙哥马利就讲过这么一段故事 他说那些从敦刻尔克撤下来的士兵还在衣服肩膀做标准 表明自己是参加过此次战役的英雄 整天花天酒地的在伦敦各个红灯区鬼混 被一帮崇拜的妇女们包围着..
他说,他看到这样的事情之后 相当恶心....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07:46:24做记号
而且,敦刻尔克撤退的确相当感动 军民一同奋战的“剧情”在欧洲相当少见。。。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15:24:54做记号
本来敦刻尔克都写完了的 最后一章怎么也发不上来 我都检查过一遍了 把敏感的字全删掉了 还是不行...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16:13:56做记号
由于无法发帖 我只能抓图了 如果不清晰请见谅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19:10:03做记号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来传的那么神,个人认为一是可以转移大众是视线,前面打的太难看了,这个闪光点肯定要好好的利用,要不太掺了。二是这是全民参与的大撤退,可以很好的颂扬民众的爱国精神和给民众希望。三是可以证明丘吉尔的战略正确。保留了火种,还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We will be back!
===========================================================
呵呵 丘吉尔老先生确实是一位鼓吹能手 能把如此大的溃败包装为一次伟大的奇迹般的胜利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0 19:12:47做记号
敦刻尔克告一段落了
楼主该开始新的篇章了吧
沙发
===========================================================新的内容 主要是描写法国与英国的外交努力 试图拉拢墨索里尼和罗斯福总统 以及法兰西战役第二阶段的巴黎陷落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2 05:52:15做记号
连载116
在敦刻尔克陷落前夕,希特勒离开了位于阿登山区的大本营,前往敦刻尔克。在离开前,他指示要将这里完整保存,作为“具有纪念意义的圣地”。大本营里的每间房子,每块地板,都得按原样加以保存。希特勒得意的吹嘘说:“他要让千秋万代以后的德国人民看到,他们的领袖是在怎样艰苦的条件之下,最终打败敌人,并创造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在驱车前往敦刻尔克途中,一群群认出元首的士兵簇拥着他的汽车,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每当在这种时候,元首卫队的成员都相当担心他的安全。希特勒却假装没注意到这一点——无疑地,他认为这是他个人威望的证明。此时,得忘乎所以的希特勒,笔直地站在车上,用标准的“元首手势”,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
希特勒——胜利的统帅。
当元首抵达敦刻尔克港的时候,战役已经结束。他仔细视察了这片斑斑驳驳的战场。沙滩上处是被扔下的书籍、头盔、破鞋、枪支、自行车以及其它物品。海面上,德国工兵驾着小船正在打捞尸体和残骸。
曾在前线当了4年下士的希特勒,也从未见过如此一片狼藉的战场,他有些吃惊且得意的对副官说:“让败军回家,给英国老百姓看看他们挨了多重的一顿打,这历来都是不错的。”
希特勒有理由如此得意。现在,3个同盟国集团军(30个法军师,9个英军师)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些撤回英国本土的部队,只剩几千把步枪和数百挺机枪。他们把重型武器全部都丢在海滩上了。据统计:英法联军共丢弃了1200门大炮750门高射炮、500门反坦克炮、6.3万辆汽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挺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平铺在地上,足足可以填满3个首都机场。德国工兵直接转行,改行收起了破烂。甚至于他们打扫战场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法国投降,也未能完成……
但是在英国国内,没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挫折。毕竟,他们救出了338226名士兵。尽管损失惨重,但能把33.8万大军从死亡陷阱中拯救出来,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就像挂在他们嘴上的口头禅一样:武器丢了可以再造,但士兵是不能复制的。不是吗?
参加救援船只统计:发电机行动同盟国动员了861艘各式舰艇 损失243艘 高达总数的1/3

精确到个位的每日救援人数 这是英国海运部的统计数字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2 08:15:04做记号
连载117
当敦刻尔克局势无法挽回的时候,同盟国就已经开始为第二阶段的作战做准备了。5月31日,丘吉尔前往巴黎,参加同盟国最高军事会议。
在会议上,他们除了谈到敦刻尔克的撤退行动之外,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这个战争,该如何打下去?
鉴于陆军的权威,法国人自然是这场会议的主角。他们总是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十分激动。一位参加会议的法国青年上尉甚至激动的说:“就算法国全境沦陷,也要在非洲接着打下去。”
看来,法国人已经做出最坏的打算了。
轮到丘吉尔讲话的时候,这位首相的一席话却让会场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但他说的绝不是好话,而是胡话。
丘吉尔是这样说的,他说:“同盟国必须以毫不退缩的态度来对付一切敌人,美国已被最近的事态激怒起来了,即使他们没有参战,但很快就会大力援助我们。如果敌人入侵英国,那时美国发生的影响就更为深远了。英国不怕入侵,每一个大小村落都将进行激烈的抵抗。英国军队只要满足了本国的基本需要,余下的就可交给法国使用”……
一听此话,法国总理雷诺先生的情绪开始亢奋起来。美国即将参战的信号更是让他兴奋不已。他恭维道:“如果法国在英国的援助下能够守住松姆河,再如果美国工业能补充我们军火的不足,我们就能确保获得最后胜利”……..
雷诺总理乐观的发言就像兴奋剂一般,感染了在场所有人,他们的情绪顿时高涨起来,之前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雷诺总理甚至谈起了胜利之道——好像胜利就在眼前一般。(看来,“意淫强国”的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是,丘吉尔那句“美国已被激怒”的言论,完全是在信口胡诌。实际上,美国的报刊杂志,除了盯着欧洲局势大呼小叫之外,美国政府压根就没想过要去卷入这场“欧洲大战”。(美国实在找不出任何参战的理由,甚至于国内反英势力不占少数,反对的原因是英国封锁了大西洋,无法与德国进行贸易往来)
尽管丘吉尔首相隔三差五的写信给罗斯福总统,“汇报”欧洲局势、现在的困境。但得到的回信总是让他失望的——罗斯福总统除了恭维几句之外,便打起了太极拳。比如大谈自己喜欢何人的小说;英国球队如何如何出色,等等。
据一份最近解密的英国国家档案证实,为了说动罗斯福总统回心转意,丘吉尔甚至铤而走险,开始伪造情报——他让英国情报人员炮制出一份“希特勒计划”,并寄给了罗斯福。在该计划里,希特勒被描绘成一个最终要“统治全世界”的人物,甚至要支持墨西哥政府侵占美国大片南部领土(即: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 和亚利桑那州)并且,精明的丘吉尔提醒说,这封“可靠情报”是打入德国内部的间谍获取的,总统阁下您自己知道就行了,千万别张扬出去。
当罗斯福总统拿到这封“可靠情报”之后的心情,我自然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1940年之后,罗斯福总统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开始无条件地支持同盟国的事业,并提供同盟国所需要的物质援助。
但是,罗斯福总统所做的,也只有这些了。因为,美国并不是一个总统说了算的国家。没有国会、人民、议员的同意。你罗斯福再怎么吆喝也没用。因此,罗斯福只能在各种公众场合,发表同情盟国事业的演说,并在私底下给民主党各界人士做思想工作。试图改变国民对这场战争的态度。
因此,丘吉尔那句激发雷诺总理肾上腺素的言论,完全是站不住脚的——就算美国参战,但无疑也需要大量时间。而现在问题的关键是,137个德军师,正虎视眈眈盯着法国剩下的领土。可是,雷诺总理显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依旧滔滔不绝的高谈阔论,自我陶醉。丘吉尔也同样沉醉在自己构思的幻境之中,开始随声附和。
最后,这场会议就在乐观的气氛下结束了。双方似乎什么问题都谈了,但实际什么问题都未能解决。英法两国首脑完全把胜利的希望全部寄托在那个虚无缥缈的美国身上。以至于一星期后雷诺总理下台之时,还惦记着这事,他最后呼吁到:让罗斯福派“足以遮天蔽日的机群来”。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雷诺老先生这般糊涂。在会议的现场,有两个人的头脑还是清晰的。他们分别是——马克西姆·魏刚将军和亨利·菲利普·贝当元帅。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3 10:35:20做记号
这就是原帖。。 更新的慢请大家见谅。。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4 03:31:51做记号
昨天去医院钻牙根 搞的我死去活来 整个过程有5-6分钟吧 就2个字“痛苦” 那医生像钻井工人按住我的脑袋使劲打洞 还心不在焉的问旁边2个美女实习生讲中午吃什么 现在牙痛得厉害 真心劝慰大家一句 不到万不得不以千万别去拔牙 钻牙髓 痛的想跳楼的冲动
进度又得放一段时间了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现在集中注意力看书写字都是折磨
——半夜睡不着的人 留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1:45:13做记号
连载118
“主和派”
贝当元帅也许要算这次军事会议中,最德高望重的人物了。在法兰西,能被授予元帅头衔的将军,扳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而贝当呢,他早在1918年就被授予了这个光荣的头衔。特别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出色表现,贝当元帅一度视为“法兰西的救星”、“民族英雄”。
但是,在政治上,贝当元帅却相当不招那些政客的喜爱。因为,他在1936年的大选中,曾公开表示出对公民政治的不满,以及对独裁政治的欣赏。
当他大选失败后,新一届的法国政府为了惩戒他,便把贝当赶到了西班牙,让他出任驻西班牙大使,这几乎等于闲差+流放。当时,贝当元帅已经83岁高龄了。
可没想到的是,贝当元帅在西班牙还没呆上一年,同盟国就因为敦刻尔克的失败,面临亡国危险,法国政府急需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出来压压场面。于是,贝当元帅被紧急召回,并在1940年5月25日被任命为内阁副总理。
贝当元帅也许真的老了,这个曾经的战争英雄,已经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他现在所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结束战争。
在同盟国最高军事会议上,丘吉尔便注意到,这位老元帅一言不发,只是和身边几位法国官员窃窃私语的说个不停。丘吉尔觉得很奇怪,有什么事儿不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呢?于是,当会议结束之后,丘吉尔便直径走到贝当元帅面前,与他亲切打招呼。可是, 这位老元帅的态度不冷不热,表情相当阴沉。丘吉尔当时就敏锐的感觉到——贝当元帅有单独与德国媾和的可能。
丘吉尔事后回忆说:“以贝当元帅的人品和威望,组织一个亲德政府,那将对英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丘吉尔自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他试图说服贝当元帅。可是,一位法国官员婉转的对着英国人说到:“军事上连续不断的失利,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候迫使法国修改它的外交政策。”说到这里,一位叫做斯皮尔斯的英国将军马上站出来,冲着贝当元帅用很地道的法语说到:“元帅先生,我想你明白,如果法兰西试图倒向德国,皇家海军将会封锁所有法国港口。大英帝国不允许让贵国的港口成为进攻我国的基地。”
法国人倒是能够坦然接受,那位法国官员抢先回答到:“那也许是不可避免的。”一听此话,斯皮尔斯将军火气就更大了,他冲着贝当嚷道:“那不仅意味着封锁,而是轰炸德国人占领的所有港口!”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的时候,丘吉尔低声哼起了一首军队里传唱的老歌,歌词是这样的:不管前途如何,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失去希望;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不论什么人掉了队,我们都要继续战斗下去………
唱完,丘吉尔便抛下那群站在原地发呆的法国人,大跨步的走出会议室。
事后,丘吉尔并未批评斯皮尔斯将军太过直接的言语,反而用钦佩的口吻说道:“我非常高兴你能把这点说了出来。”
有时候,说话直接一点是有好处的。和法国的关系,不是盟友就是敌人,就这么简单!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2:08:08做记号
连载119
“魏刚防线”和“红色计划”
与一心投降的贝当元帅持不同政见的是魏刚将军。这位稳健的同盟国陆军总司令,是一位态度坚决的主战派。他同样在会议上一声不吭,呆呆的坐在角落里,听着丘吉尔和雷诺先生在那边一唱一和的侃大山。
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可谈的话题。丘吉尔和雷诺也许算得上一对伟大的政治家,但绝对是军事上的大草包。而贝当元帅又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主义者。因此,法国未来作战的重任,就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
此时,法国的处境确实不容乐观,甚至已经毫无希望——5月28日,比利时向德国提出投降,24个比军师放下了武器。与此同时,在敦刻尔克大溃败之后,30个法军师,9个英军师也不复存在。同盟国军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在短短20天之内,便丧失的一干二净。
现在,盟军手里的总兵力仅为68个师。魏刚将军把这些硕果仅存的部队编成3个集团军(第6、第7、第10集团军)在索姆河和埃纳河口之间仓促构筑了一条以巴黎为轴心的临时防线。同时,他还必须分出17个师守卫意大利——瑞士——莱茵河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因此,索姆河和埃纳河口防线只剩下51个师,却要防守长达500公里的战线,其脆弱程度连一支强大的预备队都无法保留。这条防线动不改名,坐不改姓,被直接命名为“魏刚防线”。
与之相对应的,137个德国师也在迅速进行改编。他们同样编成3个集团军群,即博克指挥的B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指挥的A集团军群;勒布指挥的C集团军群。从师的番号来看,德军是盟军的2倍,从总兵力来看,德军也占有1.7:1的优势(盟军150万,德军260万)。所以,德军根本不把他们的敌人放在眼里,这3个集团军群分散在500公里的战线上,其进攻矛头直指法国全境,并期待以最快的速度,彻底击败法国。
现在的局势相当明显了,德军是占有绝对优势。那么,到底是什么信念支撑魏刚将军继续抵抗下去呢?
是美国的态度。
6月1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回答雷诺几乎是可怜的乞求,就命令陆军部和海军部向他报告,有什么武器可以立即拨给英国和法国。
居于美国陆军首脑地位的是马歇尔将军,他同样也是一位亲英份子,马歇尔将军以极快的速度检查了美国军火储备的全部清单。6月3日,马歇尔便开出了第一批援助物质,其中包括,50万支0.3寸口径的步枪,这是1917年和1918年制造、用油脂封藏了二十多年的老式步枪。每支枪附子弹250发(偏偏是这个不吉利的数字);900门75毫米野战炮(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留下来的旧货),附带有100万发炮弹;8万挺机枪(同上),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军火。然后,美国政府为了掩人耳目,便将这些物质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一家公司,再由该公司立即转卖给英国和法国。(不得不说美国人太黑,,居然把这些破铜烂铁,卖出3700万美元的天价)
不过,同盟国并不在乎美国人有多黑,而是在乎美国政府的态度。丘吉尔更是把美国政府的积极支援当成了一个善意的信号,他后来回忆说:“这件事在现在当然算不了什么,但是在当时却是一个了不起的行为,表明了美国的信义和领袖气概,从它自己的军火中,拿出那么多的武器来帮助一个在许多人看来已被打败的国家。他们永远不会对这件事感到后悔!”
美国政府的有偿支援,等于是给了同盟国一针强心剂。只要这些物质抵达英国,再加上英国军工业已经爆发出的强劲生产力(英国工人已经放弃了休假和一部分特有权利,实行三班倒工作制)同盟国就能在极端的时间内,把那些从敦刻尔克撤下来的士兵从新武装,继续投入战斗。换句话说,同盟国现在的战略就是拖延时间,毕竟他们的工业资源比德国强大许多。因此,在6月4日,即敦刻尔克陷落当天,魏刚将军向法军发布命令:“固守索姆河防线、固守我们伟大首都巴黎至6月15日,届时我的预备队即可进入阵地!”
但是,德国人不会再给他们这个时间了。6月5日,希特勒发表了告军人书,他煽动部属加紧侵占巴黎,狂吹这是“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战役。”
6月5日天刚亮,德国庞大的轰炸机群就出现在法国腹地的领空,在云层掩护之下,这支庞大的空军力量,直到飞临巴黎近郊才被盟军发现——已经太迟了,随着一阵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巴黎周围的空军基地便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400架作战飞机还未起飞就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更让盟军将士丧气不已的是,他们的飞机跑道被严重炸毁之后,剩下的作战飞机根本无法起飞迎敌。就这样,在战役爆发的第一时间,盟军便再一次憋闷的丧失了制空权。
下午4时,博克上将指挥的B集团军群率先发起进攻,他的坦克军深深地突入了敌军阵地。也是在这一天,隆美尔佩戴着一枚希特勒颁发给他的骑士级铁十字勋章,满怀着喜悦的心情返回了战场。隆美尔甚至连第7装甲师的作战计划都懒得去参详,便登上一辆坦克,他高高举起右手,用力一挥,“加足马力,前进!”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2:38:51做记号
连载120
实际上,德军进攻方案(即“红色计划”)依旧脱胎于“曼施坦因计划”。但要比曼施坦因将军原先所构想的,要低劣许多。曼施坦因最早的构想是:在法国北部的战役尚未结束之际,A集团军群一部分兵力就要同时为第二阶段建立一个进攻的起点。一劳永逸的撕开敌人在索姆河和埃纳河口构建新防线的企图。如果这个计划得以实现,法兰西战役将会缩短2个星期以上。但谨慎的希特勒并未采纳这个意见,逐使得盟军有时间建立起了那条“魏刚防线”。
有一位德国将军曾说:“曼施坦因将军不拘言笑,喜欢带一副单框眼镜,表情木讷。但恰恰这位看似痴呆的将军,却绝对算得上德国总参谋部里脑筋最灵的人了 。”
我想,这也许要算对曼施坦因将军最中肯的评价。虽然随着法国的迅速崩溃,在这里讲出这个小插曲,似乎有一丝多余。但让我醉心不已的是,德国陆军中那人才辈出的将领,他们足以作为后世各国陆军的典范。就像那句广告词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正因为希特勒拥有这一批优秀的将领,才能在战争中屡战屡胜。
不过,德军在6月5日的攻势,也着实出乎同盟国预料。按原来的作战模式,一场大的战役打下来,双方怎么也要停下来喘口气吧。远得例子就不说了,就谈谈不久之后的苏联战役,那时,苏军反攻阶段采取的进攻模式是这样的:全线进攻200-300公里,停下来休息几个月,等待后勤到位之后,接着再前进个几百公里,然后停下来继续休息,以此反复。用魔兽争霸里的术语就是炮台战术,一路推进你老家,属于典型的流氓打法。
而德军的进攻就不同了,6月4日,敦刻尔克战役刚刚结束,6月5日,第二阶段的攻势就马不停蹄的开始了。不得不承认,德国人太狠了,不给盟军一丝喘息的时间。如果非得要去归类的话,这种战术应该属于典型的乱拳打死老师傅型。也就是后世书籍经常提到的那三个字——“闪击战。”
由于集团军群的改编,隆美尔第7装甲师现在属于B集团军群管辖。下午4时,他便开始了法兰西战役上最富戏剧性的进攻。此时,“魏刚防线”上的盟军部队也是刚刚进入阵地不久,有些部队甚至连散兵坑都未来得及挖好,隆美尔便一口气冲过了索姆河边。按理说,这条河流属于盟军防线最为天然的屏障,应该派遣重兵防守才对。但当德军先头部队抵达的时候,他们惊讶的发现,盟军居然连河上的两座铁路大桥都未破坏…….
后来,法国人曾对如此尴尬的疏忽,做出了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解释,他们狡辩到:“这两条桥梁是我们故意留下来的,作为反攻时的桥头堡!”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理由,因为德国士兵在桥边瞪大眼睛研究了老半天,也没有发现一个法国兵的踪影。他们甚至认为盟军在桥墩下方安装了炸弹,只要他们的坦克一开上大桥,就会引爆。所以,德军装甲部队也是迟迟不敢开过河去。
下午5时,在确定桥下未有炸弹之后,第7装甲师便驶上了这两条法国人留下来的“礼物”。德国步兵团的士兵们则全身赤裸地跳入河中,他们把衣服枪支全部顶在头上——6月份的索姆河水几乎已经干枯,对岸只有零星的炮火打来,他们没费什么劲儿便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功。
接着,隆美尔又想出了一个新的鬼点子,就像实验室里的科学家一般突发奇想——他把整个坦克团编成一个巨大的像盒子似的队形,并以一个坦克营担任先锋,一个侦察营殿后,盒子的中心由步兵团构成,轻型运输车紧跟着坦克在齐腰深的玉米地里前进。然后再采用蛙跳的推进方式,凡被占领的领土都由步兵加以占领,而炮兵、战防炮和高射炮等单位,则在整个地区中作纵深配置,这样就可以获得最大的炮兵支援,无论盟军是从西面、南面或东面所发动的逆袭,都在他们的炮火射程之内。隆美尔在他日记中轻松的写到:“各兵种配合得非常完美,像是平时的演习一般。”
看来,隆美尔敢情把打仗当成演练部队了。
这只巨大的钢铁洪流就这样喷射着火焰,一路挺进。法国南部的平原地形让隆美尔的战术,取得了巨大的活动空间。他们绕过村庄,穿过灌木丛,浩浩荡荡,在身后留下一道道烟柱,不管是对方的防御工事还是逆袭部队,在他们迎面冲过后,都变成了一片狼藉。
晚上7时25分,隆美尔便突破了盟军的第一道防线,开始向蒙特格尼(法国南部城市)挺进。隆美尔激动的记载到:当战车团再向前进攻的时候,他们用火力打垮了在莱考特附近的大量敌军集中兵力。在我们的左方,有一个巨型的烟柱向天空升起,那是敌人的一个油库正起火燃烧;在平原上,可以看见许多上好鞍的战马,没人骑着,到处乱跑。从西南面打来的敌人重炮弹,虽然落在本师的上方,却并不能阻止我们前进。在一个宽广正面和一个纵深的地区中,战车、战防炮、野战炮上面都载满了步兵,从道路的东面作越野式的赛跑。在这个平坦的平原上面,烟尘四起,落日照耀下的景色真令人惊心动魄。
这样的场景甚至让一位德国将军大发感慨,他想起了当年法国骑兵追过耶拿,横扫德国北部平原的情景。他写到:我们的坦克部队前进的模式,正象1806年11月莫莱特给拿破仑的信中描绘的那样:“陛下,战斗已成过去,这里已是片甲无存。”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2:41:47做记号
dddddddddddddddd
既然守不住,能否收缩防线,选择进攻?比如胡宗南进攻延安,实际钻进了口袋。
==================================================
我觉得就算盟军收缩防线,巴黎也是盟军必须守卫的目标,主要这座城市在欧洲人心目中的地位太重要,太迷人了。 后来,丘吉尔对巴黎城有过非分之想,差点没逼得贝当用拳头揍他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2:47:52做记号
嗯,我老板去年牙肉内发炎,用针抽脓,回来跟我说“要命!痛得那叫一个惨,,,”
==========================================================
那属于钻牙髓吧,其痛苦程度跟转钻骨髓有的一拼,明天医生吩咐我继续去医院接受酷刑。3天喝稀饭,不敢吃用牙齿嚼的食物 面包必须含在口中融化了才能下咽 怎一个痛苦了得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12:51:29做记号
贝当自毁名节
~~~~~~~~~~~~~~~~~~~~~~~~~~~~~~~~~~
丘吉尔曾大骂贝当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主义者,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是这样。 当然了,我对贝当不太了解 一战时期他到底做下了什么失败主义者的言论 倒是不得而知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6 21:10:43做记号
估计是因为那时贝当不太配合英国杀人狂黑格的进攻计划。珍惜手下生命的人,在那些大政治眼中自然都是失败主义者
=========================================================
黑格先生的作战计划拿到中国和俄国来绝对好使 。。。。原本以为只有协约国的舆论界才谴责黑格 没想到像贝当这样的高层人员也有成见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7 13:36:03做记号
连载121
法兰西的崩溃
在法国和英国人眼中,还不曾有过任何一个德国装甲师运动得如此神速。特别是隆美尔那彪悍的战术,使得“魏刚防线”在很短时间之内就被劈成了两半。
在隆美尔的左侧,法国第九军,包括苏格兰高地师、两个法国步兵师和两个骑兵师,已经与其余部队失去了联系,乱成一团。当时,由30辆英国坦克支援的“波曼部队”企图反攻,堵住缺口。但当他们抵达前线的时候,就立刻放弃了这个企图。因为,他们发现公路上到处挤满了德军的装甲部队,总数是他们的十倍以上。6月8日,这只英国部队很自觉的退回了塞纳河一线——他们应该很自卑。
6月9日,法国南部重镇——鲁昂陷落,德军离巴黎仅剩140公里路程。
为了扩大战果,德军20个总预备队师也在该天投入了战斗。在海峡——鲁昂之间展开全线攻势。同时,德军在香槟(法国的一个省)境内,降落大批伞兵,骚扰法军后方。
在完成突破之后,德军便采用两个矛头的进攻方式。首先,隆美尔将法军被切断的左翼部队紧逼到海边,霍特的两个装甲师则直指巴黎方向,迫使法军右翼向塞纳河一带撤退。这两只装甲部队就像一双大手,把法军那完整的战线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对于这一手,英法盟军毫无准备。在休尔洛,隆美尔甚至追上一支英国卡车护送队,把它抢劫一空。车上装着香烟,巧克力,沙丁鱼罐头和利比亚的水果罐头,还有网球拍和高尔夫球棍——隆美尔哈哈大笑说,英国人显然没有料到我们会进展的如此之快。
第7装甲师的逼近,还引起了法军防御战线的骚乱,频繁的军队调动,已使法国人分不清哪一支坦克部队是那里的。当隆美尔的战车开到埃尔伯夫的时候,一位法国农妇冲上来抓住他的手臂问道:“你是英国人吗?”隆美尔故作神秘地摇摇头说:“呵,我们可是异族人!”那妇女顿时尖叫着消失在她的房屋后面。
更为幸运的是,隆美尔甚至冲过了埃尔伯夫的塞拉桥。在隆美尔到达之前,有一批法国居民曾坚决主张把这座桥梁炸掉,不过却又遭到另一批民众的激烈反对。还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德军就大摇大摆的跨上了这座大桥,那些激烈争执的法国民众瞬间跑的一干二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决断千万不能犹豫,机会稍纵即逝,呵呵。
此时,被隆美尔追的到处乱窜的盟军部队已经退到了一个叫做圣瓦勒雷港的外围,他们的想法很明确——做一次像敦刻尔克那样的伟大撤退。这个小港内聚集着法国第9军,以及英国第51师和苏格兰高地师的残部。不过这一次,上帝照顾了德国人。11日至12日夜间,大雾弥漫,盟军大型舰队只能极度缓慢地进入圣瓦勒雷港水道,救援工作开始缓慢下来。
12日晨,进展神速的第7装甲师进抵该城南面的海崖,海滩直接处于德军炮火之下。隆美尔也亲自率领第25坦克团,展开对圣瓦勒雷港的进攻。可是,盟军的炮火却益发转烈,并且海防重炮也参加了,这些大口径重炮使得德军战车损失尤为惨重,步兵团的攻势也被其强大的火力给压制住了。
不过,隆美尔很快就发现了盟军的漏洞,因为海防重炮威力虽然巨大,但射速很慢,第25战车团就趁着盟军火力空隙,一码码地向前挪动,从一个树丛冲入另一个树丛、从一堆废墟,钻入另一堆废墟。第25战车团冒着猛烈的炮火,逐渐迫近敌人。
在托特附近,英军也建了一道坚固防线,抵抗颇为激烈,甚至在许多地点发生了肉搏战。这时,第25战车团冲上了圣瓦勒雷港西北面的邻近高地,用他们所有的炮火,阻止盟军上船撤退。隆美尔的指挥车一直跟着战车团前进,以便对这里周围情况作一个鸟瞰式的观察。他甚至可以看见英国部队在港口设备之间忙个不停,无数大炮和车辆也穿插其中。
现在,德军居于高处,离某些盟军部队仅有几百码的距离,隆美尔除了让士兵不停向他们喊话招降之外,还命令士兵往悬崖下方疯狂的投掷手榴弹,这种战术让盟军士兵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映入眼帘的,仅有像雨点般密集而下的手榴弹。
很快,隆美尔的大棍加胡萝卜战术,让至少1000名盟军将士放下了武器。隆美尔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在投降的人中,有许多是军官。多数都是法国人,英国人比较少。在英国人当中,有一个海军军官在不断地大声疾呼,呼吁那些英国兵赶快回来,不要去投降,真的把许多人劝了回去。最后我们只好用机枪向这个军官扫射,他倒在一堆乱石头后面。最初,我们都以为他死了,没想到他只是躺在那儿装死,过了半个钟头,他见无法逃走,只好蹭起身来投降。他的德语说得很流利,希拉普内少校指责他不应如此坚持抗拒,害得那么多人死伤,他却回答说:“假使你今天处于我的地位,你的行动难道会与我不同吗?”
作者:万国咸宁天下平日期:2009-08-17 14:10:04做记号
连载122
那一天黄昏的时候,隆美尔甚至把一大批会说德语的战俘放回了圣瓦勒雷港,并指示他们去做点比较煽情的劝降工作。可不过多久,盟军居然把这些士兵都放回来了。他们还捎上了一句话:“决不投降”!
既然宁死不降,那就接着打吧。
12日晚上21时,隆美尔下令集中全师火力,包括战车团和侦察营在内,开始向城内轰击。居于高地的德军占有地形优势,炮兵观察员手持观察仪不断修正弹道,他们那密集的炮弹,纷纷精准地砸进了这个小海港,到处都是一片火光。一刻钟之后,隆美尔又命令把炮火集中向该城北部轰击,结果非常惨烈。可是,顽强的英军还是不肯投降,尽管损失惨重,但他们的撤退行动却一直都未曾间断。
隆美尔应该属于那类比较彪悍的将领,他眼见坦克的火炮无法阻止盟军撤退之后,便调来了88MM高射炮营,同敌舰作激烈的互相射击。这是他制胜法宝,看来,88MM高射炮除了打飞机、打坦克之外,还能打军舰。与此同时,隆美尔用无线电招来俯冲轰炸机,配合作战。
眼见圣瓦勒雷港变成一片废墟之后,隆美尔便带着他的指挥车辆,经过圣瓦勒雷港西北面的森林,偷偷地驶进了城边的第一栋房子里。第25战车团也沿着谷地的道路,逐渐逼近市区。这座城市已经燃起了冲天大火,整个街道都在燃烧,到处都是碎瓦颓垣,在夜晚的衬托下,这种气氛显得格外诡异。
出人意料的是,城里面只有稀稀落落的枪炮声,当战车正在绕过港口的南面,向该城的东部驶去的时候,一位士兵跑来向隆美尔报告说:有一位法军高级将官在该城的东部被俘,他要求同你谈一谈。
隆美尔事后写道:几分钟之后,法国的伊纳尔将军,穿着一件普通的军用大衣,走来见我。当他走来的时候,他的随从却落后了很远。我问这位将军,他是哪一个师的师长,他却用蹩脚的德国话回答我说:“不是师长,我是第九军的军长。”接下来,我要求他的部下立即投降,这位将军马上就宣布他愿意接受我的要求。不过,他又补充一句说:“假使我们手里还有剩余的弹药,我们是绝不肯投降的……”
对于如此勇敢的法国将军,隆美尔也不好意思再说什么。他还答应了这位将军的一些要求——准许他保留他自己的车辆和一切生活用品;停止向城区轰击,改为射击海上的船只。
伊纳尔将军对德军继续攻击英国舰队的做法,并未提出抗议:反正老子已经投降了,英国人的死活管我鸟事。
此时,英国部队和法国部队,在是否投降的问题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因为,英国海军拼死也要救出自己的士兵。他们要求法军必须要坚持到他们撤完之后,才能投降。
可惜的是,他们不再会有这个机会了——次日清晨,圣瓦勒雷港再次出现了罕见的大雾天气,一艘不辨方向的英国巡洋舰甚至为了躲避德军的炮火,而搁浅在海滩上。
为了避免海军遭受更严重的损失,英国舰队被迫放弃救援,载着2280名官兵(1350名英国兵、930名法国兵)悻悻而归。
上午10时30分,突围无望的英军只好步了法军的后尘,同意向德军投降。
第二天清晨,志满意得的隆美尔驱车入城。他看到,狭窄的街道两旁挤满了盟军准备带回英国的卡车、坦克和各种装备;城中心周围的地方,军用品堆积如山。法国第9军指挥官在广场上向隆美尔正式投降,他身后跟着11名英国和法国将军(全是师长级别) 德国新闻摄影机拍下了这组使“国人亢奋”的镜头,照片上,隆美尔身着笔直的军装,站在镜头前痴痴的傻笑。
这时,一位足以做隆美尔父亲的白发将军,走近隆美尔身旁,就像长辈教导小孩似的拍着隆美尔肩膀说:“你的行动太快,年轻人”。另一名法国人则满怀好奇地问隆美尔指挥的是哪一个师。隆美尔告诉了他:“第7装甲师”。“天呀!” 这位激动的法国人像发现外星人似的惊呼到:“魔鬼之师!最先是比利时,接着是阿拉斯,然后是索姆河,现在又到了这里”。
正是这位法国人口中的“魔鬼师”,在5天的追击战中,前进了200公里,并最终俘虏了4.6万名盟军士兵,其中有8000是英国人。
“法兰西,被打败了”
就在隆美尔肆意扩展战果的同时,隆德斯泰特的A集团军群也于6月9日,在战线东端的苏瓦松——阿登山区之间150公里的正面发起总攻。古德里安此时已被提升为坦克集团军总司令,德国人一般习惯用指挥官的名字给其部队命名,所以,这个坦克集团军被命名为——古德里安装甲兵团,下辖4个装甲师。他们沿着“马奇诺防线”的侧后软腹之处,一路南下,直指瑞士边境。这种几近流氓的路线让法军苦不堪言。因为,马奇诺防线上的碉堡、战壕都是面朝德国国境方向。所以,对出现在后方的敌人简直毫无作用。德军一路长趋直入似入无人之境。成群结队的法军俘虏丧魂落魄地把枪支扔给德军,放在坦克下面压毁。魏刚后来心情沉重地写道:“使我最感触目惊心的,就是德军的坦克和飞机,已使法军士兵产生了恐惧的心理现象。这要算是德军的一个最大的成功。”
现在,这位态度坚决的“主站派”,也彻底绝望了。他对着来访的丘吉尔悲愤的说到:“法兰西,被打败了。”
这确实是一句很实诚、没有任何修饰的悲“句”。
别着急,魏刚先生,法兰西的悲痛并未从此结束。因为,一位坐在墙头两边观望的胖子,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这位修炼了“墙头草神功”的大胖子打算起身一跃,跳下墙头,就像鹰犬一般,迫不及待的加入德国这方,然后轻轻地在法国背上,扎进一把小刀。
直达记号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8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版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7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版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9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版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3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4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5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6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7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8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19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20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21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_第23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 [近代风云]细说二战战史——欧洲战场(整理扩充 长篇连载) [近代风云]国军抗日二十五大主力及其名将_第1页_煮酒论史_读天涯脱水版 [经济杂谈]天涯海神心血之作《金融幻象》上市(连载中)_第1页_经济论坛_读天涯脱水版 中国需要唐骏,不需要学历_第1页_天涯时空_读天涯脱水版 [国际关系]地缘看世界2——中央之国的形成_第1页_国际观察_读天涯脱水版 [右岸文字]LES也有潜规则?被美女经理GOING不知所措_第1页_一路同行_情感人生_读天涯脱水版 [职业经历]前微软员工披露唐骏鲜为人知的内幕(转载)_第1页_职场天地_财经科技_读天涯脱水版 [右岸文字]LES也有潜规则?被美女经理GOING不知所措_第1页_一路同行_读天涯脱水版 [经济杂谈]《杂谈》:棒打欧元之后, 索罗斯将剑指人民币!!_第1页_经济论坛_读天涯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