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发展中的内忧外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43:02
  
2007-08-30 19:51:36
大中小
标签:产经/公司教育科技高等教育大学扩招市场房地产贷款
文/淡闻茶香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流动性过剩,如果我们将目前的中国经济情况比作亚健康状态,那么现在的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到了“病入膏肓”急切需要一次有效治疗的程度。
一切从扩招开始
中国经济在达到1993年政治经济周期的顶点之后,开始一路下滑,1997年刚刚稍有起色,却又遭到席卷整个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当头重击。作为拉动中国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出口,从前一年的21%增幅猛跌至1998年的0.5%;外国投资也跌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国家决定人民币不贬值,但也由此导致了国内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的严峻形势。
为了扩大内需,国家在实施了一系列刺激出口和投资的措施之后, 开始不遗余力地刺激消费需求,延长节假日,实施所谓的“黄金周”假日经济正是始于此。在此期间,可谓急病乱投医的决策层竟将目光投向了大学。当时任职于亚洲开发银行的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在1999年提出,三年内我国高校招生扩大一倍,且实行全成本收费,那么总共可以拉动的直接和间接消费约为1000亿元,这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言论一出,即刻引起了高层决策者的重视和青睐。因为其所包含的经济学原理太容易理解了——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必然导致大学规模的扩展,从而需要增加大量的投资,如加盖教学楼、图书馆、增加师资等等;而且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家庭及个人将被迫进行更多的教育消费,同时大学生还会有其他一些间接消费,银行里的庞大储蓄就有了出路。这一既刺激投资又推动消费的政策建议,真可谓一举两得。将大学扩招作为拉动消费的手段,也许除了中国,世界上再无先例可循。
于是,一个根本未经充分审慎研究证明的经济推论,竟然导致了一项最让人不可思议的荒谬政策的出台。而且,决策层从决定扩招到召开部署扩招会议落实计划仅仅用去20多天的时间,在中国的官僚系统中能有如此之快的执行速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当然体现出决策高层试图通过大学扩招刺激内需的急迫心情,但也充分凸显出,如此关系重大的民生政策的出台竟是何等的草率。于是乎,自1999年起,中国开始了近乎大跃进式的大学扩招。
扩招进行时
要扩招就必须要有更多的教学大楼有更大的学校,更多的教师。而当时在扩招的利益和优势看来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不是问题。因为有政府的支持,银行一时之间几乎成了学校的印钞机,郊区的农业用地立即就变成商业用地。一座座的大学城在短短的几年内拔地而起,其壮观和宏伟的程度,其建造的速度都让人叹为观止。
常常可以看到学校的教学楼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竣工,寝室宿舍更是可以速度到1个月的时间从空地到完成一切的配备,保证新生入学的需求。这是我第一次真实的感受到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这句话!真实的再现了当初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的意志力!感受到了大跃进时期的激情!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高教“上下一心”大步迈向21世纪!
据介绍,200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为556万人,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562万人,5年间扩招了1006万大学生。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普通本专科将达到2000万人,将再扩招438万人。
扩招的背后
新校区在杭州市东郊下沙的杭州某电子科技大学教师和我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新校区是很好,很大,很漂亮。但是为此我们付出的也很多很多!我们放弃了曾经执教过数十年的老校区,那里有无数的回忆,那里记录着整个学校点点滴滴的历史。那里倾注了杭州某科技大学师生50年的心血,我们放弃了那里郁郁葱葱的树阴,放弃了那里的鸟语花香。我们必须要在这里重头再来!要再建设成老校区那样的满校皆是林荫道还需要10到20年。我们也不得不每天多花1个半小时乘坐校车来回市区和新校区。我们所做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高教事业的发展,希望我们的牺牲是值得的。
扩招带来的内忧与外患
扩招是在短短的几年,大学招生人数翻了好几翻,1998年,扩招前一年,大学招生107万。1999年,扩招的头一年就多招了50万。去年招生已达到500多万。从1998年到2005年的七年里招生人数增加了四倍,年均增加22%,大大超过人口、经济、基础教育等的增长速度。
大学生质量降低及就业难
我们假定其他条件统统不变,光是扩大招生,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是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在数学中就是偏微分分析法。
所谓其他条件,包括中学的教育质量和大学的师资力量这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如果中学的教育质量不变,那么扩招就是把原来录取不上的学生录取了。比如原来录取的分数线是550分,现在降低到500分。这样势必造成部分大学入学学生的质量下降。反过来看也一样,解放前中专生的质量特别高,甚至高于现在的大学生,其原因也是因为招生的人数少,百里挑一,因而质量高。现在大家埋怨大学生质量下降,这肯定和扩招有关。特别是如果中学教育力量的改进跟不上扩招的速度时。昔日的“天之骄子”早已经不复存在。
其次要谈到大学教育的力量。如果师资力量不变,扩招的结果就是大学容纳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老师的人数明显不足,导致教学质量降低。扩招相对比较容易,而扩大大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却远非易事。培养一位大学老师不是一两年能够做到的。少说也得五六年。扩招以前大学的师资力量基本和招生人数是匹配的。现在忽然增加了许多学生,马上显得师资不够。所以扩招以后各大学偏普感觉师资严重不足,纷纷设法进人,形成大学师资的激烈竞争。1999年以前的教室是50到100人一个课堂,而高教扩招以后便是200到400人一个课堂。教育质量在这个中间大打折扣,扩招后学生本来基础就不如以前的好,在这个情况下只有比以前距离更大。
再就是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如果也不变,那么大学毕业生肯定会发生就业难的问题。市场没有那么多的需求,而毕业生却增加了,多余的毕业生往哪儿去?这几年发生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看来和扩招有关。
所以说,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扩招的结果只能是大学生质量的降低和毕业生就业难。但是事实上大学扩招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变化,从中学到大学都因为扩招而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是因为大学扩招而引起的。没有大学扩招这些变化都未必会发生。
高校面临“破产”的命运
在高校的教育质量成曲线下降的时候,我们看到,为了扩招,高校自身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根据国家审计署于2005年5月30日发布的调查结果,四市(即杭州、南京、珠海、廊坊)高教园区建设计划投资中的银行贷款占近三分之一,截至2003年年底,实际取得银行贷款152.76亿元,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59.42%。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堪称贷款建校的“楷模”,它们分别已贷款7亿元和6.28亿元,分别占已筹集到建设资金的93%和94%。从1999年开始,银行与大学的合作成为一种风潮。“开发和建设大学城所需的资金额绝非一个小数目,都是上亿、几十亿,甚至百亿。这些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
结果就是,不仅有七成大学还不起贷款,甚至近两成的大学连还利息都困难。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甘肃省33所普通高校,共负债49亿元,每年的利息支付近4亿元。时至今日,债务超过十亿元的高校已不罕见。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户思社说:“高校贷款是用大学收费权做抵押从银行贷的。我知道有一所大学有50个亿的债务,光利息一年就要3个亿。靠招多少个学生才能还上?”
保守估计高校债务有4000亿元之巨。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扩招后全国高校共投入50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有500亿元,其他都是高校通过贷款和收费解决。而参与大学城开发建设的地产商建筑商垫资,多半也是向银行贷款,加上这些间接贷款,兴建大学城所带动的贷款总额难以估计。一旦大学城破产,债务链断裂,所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
在巨额贷款压力面前,一些学校为了偿还利息,想尽一切办法压缩办学成本,节省经费开支。该拥有该添置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也是能省就省,连学校图书馆购书经费都大加压缩。某些高校为了节省电费而不给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装空调,一个灯管能照亮的地方绝不安装第二个。还有一些学校延长学生的寒假时间,采取提前放假、延后开学的方式,节省暖气费、水电费。将原本两个校区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校区,变卖老校区是唯一可以缓解过高负债的方法,而且一天可以节省开支十多万元,一个月下来节省了300-500万元。大学扩建扩招,大学城遍地开花,学生支付了昂贵的学费,非但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因扩招导致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于是高教走入一个恶心循环,为了偿还外债,不得不降低教学成本,继续扩大招生人数,提高教学收费,从而只能导致中国高校教育质量继续下降!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
教育是百年大计
中世纪的欧洲,有三个机构是并列的,一是教会,二是世俗政府,三是大学,由此可见大学的重要和独立。
2001年年初,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连续下滑: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二十四位滑至第二十九位,科学技术由第十三位滑至第二十八位,国际竞争力由第二十四位降至第三十一位。清华大学教授就此进行调查后认为,这与中国高等教育素质严重下滑有关,主要原因是高等院校教师中出现“断层”、行政干预过多、高校创新受限制等因素制约。
根据2003年年底发表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全球“增长竞争力”下滑了十一位。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由2002年的第三十三位,降到2003年度的第四十四位,排在波兰之前,南非和斯洛伐克之后,其中以技术和公共机构两个单项最为落后。该份报告的负责人、经济学家Augusto Lopez-Claros强调:“全球竞争力报告并非着重在目前的经济水平,而是以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为准。”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的源泉,正是大学。
2005年10月8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以“中国高素质大学生短缺有碍经济增长”为题,报道了咨询公司麦肯锡就中国大学生质量所做的调查:中国缺乏训练有素的毕业生,这可能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发展更先进的产业。大学采用的是基于理论的、教科书的、事实的、导师传授的教育方式,既未教给学生为全球企业工作所需的实用和团队协作技能,也没培养出学生创新能力的潜质。
中国的高等教育何时才能真正担负起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人力资源的责任,“科教兴国”难道只是中国发展过程中一个美丽的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