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酒的催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10:13
作者:邰启扬 吴承红 |  文章出处:网络
现代科学已经证实,少量的饮酒对健康是有益的,它可以起到舒筋、活血、化淤的作用。它对于调节人的情绪,活跃人际关系气氛也有帮助。
但酗酒,即饮酒过量,进而出现酒精中毒的现象,那是从任何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酒精中毒的现象很普遍,在美国人的主要病患中,酒精中毒占第四位,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美国某些校园里流行所谓的"喝到昏"--滥饮啤酒直至酩酊大醉,人事不知。学生们喝酒的方法之一是:用浇花园的软管接个漏斗,这样一听啤酒可在10秒钟内喝下。而且这并非是绝无仅有的现象。据调查,2/5的男大学生每次饮酒至少在7瓶以上,11%自称为"狂饮者",换个说法就是"饮酒过度者"。大约有一半男大学生、几乎达40%的女大学生至少一月有2次酗酒。
在80年代,美国年轻人吸毒人数渐渐减少,但饮酒人数却稳步上升,且年龄逐步下降。1993年的调查发现,有35%的女大学生承认曾饮酒至醉,但在1977年却只有10%。总体上,有1/3的学生饮酒至醉。因此引发了另外的危机:90%的强奸案都发生在醉酒的情况下,强暴者与受害者双方都喝醉了。与醉酒有关的意外事故是15~24岁年轻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酗酒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长期饮用酒精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并易于罹患其他疾病,如结核病、肝病等。酗酒也是导致家庭破裂、工作表现不好、个人孤立于社会的重要原因。酒精所带来的高犯罪率和酒后驾车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对社会极为有害。
造成酗酒这种坏毛病的原因是什么?虽然有少量证据表明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酗酒者起初是为了减少因个人问题引起的焦虑才学会饮酒的。酗酒者往往是不成熟和好冲动的人,自信心不强,感到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标准,而且有经不起失败的表现。
借酒浇愁,这不是现代人的发明,可以说是古已有之,晋代的竹林七贤,唐代的李白都是借酒浇愁的实践者。他们的目标实现了吗?恐怕都没有。反而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
借酒浇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自我麻醉。那么,自我麻醉的后果又是什么呢?
自我麻醉会使受挫的范围更大,醒来以后压力感更强。
自我麻醉会使人的精神世界彻底崩溃。因为自我麻醉的最直接的结果是使人神情恍惚,萎靡不振,它使人不思进取,它使人自甘堕落。
自我麻醉还使人思维紊乱,正常的认知加工无法进行。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为了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必须要有敏捷的思维,这是在工作中、生活中采取积极而合理行动的基础,如失去了这一基础,则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总之,因工作或其他压力导致酗酒,酗酒后又导致工作效率与效益大幅降低,失败的体验又导致更多的饮酒,这就是酗酒者的生活轨迹。
人们经常提及的戒酒对策有:
使用戒酒药物。有一些药物如戒酒硫是酗酒者的常用药,它可以减轻戒酒期酒瘾发作的典型症状:震颤、出汗、恶心。血液中有了这种化学元素时,饮酒就会引起强烈的恶心。
认识到饮酒对身心的伤害,对工作、事业的不利。这一点非常重要。药物治疗也只有在饮酒者认识到酗酒的危害,并真心诚意希望戒酒时才有作用。
酗酒者应该学习消磨时间的新方法以代替饮酒。
缓解焦虑、摆脱抑郁、平息怒火--首先就消除了求助毒品或酒精的原动力。现行的很多戒毒戒酒治疗方案都补充了基本情绪技能的学习。
这里想介绍一种戒酒的自我催眠方法,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
先将自己导入催眠状态,然后进行自我暗示:"经过自律训练法的练习之后,我心中的紧张、不安感一扫而光。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很愉快、很充实,充满无穷的活力,意志力也变得很坚强。以前,我有贪杯的习惯。不过,现在我不想喝酒了,不仅现在不喝酒,以后也绝对不喝酒。以后如果经过烟酒店,看到酒瓶,只会觉得酒味很恶心、很讨厌……"
戒酒的他人催眠法与戒烟的他人催眠法大同小异,都是运用厌恶想象法来戒除其不良习惯,只是具体暗示语不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