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心理学(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2:22:48
第九章   群体行为
第一节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
社会促进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旁人效应
(崔普莱特与阿尔波特的实验)
社会惰化作用——合作者效应
(法国一农业工程师的实验)
一、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    旁人(旁观者、竞争者)效应
1.社会促进作用——由于旁人在场而使工作成绩提高的现象叫做社会促进作用。
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2.社会抑制作用——由于旁人的在场,成绩反而会降低的现象叫做社会抑制作用。
社会抑制作用:有时他人的存在也起抑制作用,从而使个体的作业水平降级,社会心理学家把这种团体情境使个体作业水平降低的现象称为社会抑制作用。
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理论涉及的是旁观者在场与否对一个人工作成绩的影响。
3.再因思驱力水平理论
(1)当一个人工作时如果有他人在场会增加一个人的工作驱力或动机。
(2)工作驱力或动机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作用——或促进或抑制
对于简单的工作,对于需要做出优势反应(熟练简单的反应叫做优势反应)的工作,他人在场会起到促进作用。
如果一项工作要求的反应或技能是复杂的,或不熟练的,那么,他人在场所引起的驱力增加就会影响工作成绩。
查荣茨(1965)提出:他人存在,可增加个体的驱力或动机,这种驱力的增加对作业成绩的影响依作业的性质而定,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已经长久练习或天生即会时,动机的增强将起促进作用;但当作业所需的反应是尚未完全学会的行为时,动机增加反而会破坏其行为。
二、社会惰化作用      合作者效应 ?
1.  社会惰化的含义——个体在与其他人一起工作时付出的努力要比单独工作时小,这一现象叫做社会惰化。
社会懈怠:黎格曼把个体在团体中较不卖力气的现象称为社会懈怠。
2.  社会惰化作用产生的原因——社会惰化作用的产生主要与社会评价有关
3.  减少社会惰化作用的办法。
(1)使每一个人付出的努力都易于鉴别。
(2)使工作不要太简单、太单调。
(3)对群体的高效率提供奖励。鼓励团队精神。
三、社会作用力理论
拉坦内的社会作用力理论——研究旁人对个体的影响力有多大。
1.旁观者影响的大小决定于这些人的特征:数量、强度、距离
(1)旁观者的数量——旁观者的数量越多,他们的作用力就越大;
(2)旁观者的强度(旁观者的权力、地位、年龄及与个体的关系等)——如:旁观者的权力越大,地位越高,年龄越大,他们的作用力就越大;
(3)旁观者的距离——旁观者与个体的距离(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越近影响力就越大。
2.社会作用力理论对社会促进作用与社会惰化作用的解释。
拉坦内认为,社会作用力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候会产生社会促进作用,有时候则产生惰化作用。
在发生促进作用的情景下,个体是受旁观者影响的惟一目标,社会作用完全指向一个人;
在社会惰化的情景中,群体的几个成员一同完成一个人给予的任务,这时受外部作用的目标不是一个人而是几个人。如果这个外部作用力的目的是给每个人压力,那么,由于承担压力的人不止一个,每个人需要承担的压力就减少了。
第二节  群体中的个体
群体对个体的两种作用——社会认同与去个体化
一、社会认同
(一)   社会认同的含义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或与某个群体有紧密的关系,这就是社会认同。  个体对自己归属于或亲近于某一群体的认知。
社会认知的研究发现,人有对其他人进行分类的倾向。在对人进行分类时,较常见的方面是社会群体。一般来说,对人进行社会分类的方面包括性别、年龄、种族、职业、宗教。
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某一种分类方式较为重要。(p 256)
(二)   社会认同对个体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
1.对自我概念的影响——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自我概念的某一方面会更加突出。
《沧浪之水》第76节写到“我”(主人公池大为)某年年初三应邀参加同乡聚会。其中写道:“大家相互认识了。大都是厅长一级的人物,只有我最不起眼。(按:池大为是省卫生厅厅长助理)我的名片有上拿和下拿两种拿法,我把一叠名片拿出来,从下面抽出来,是博士导师,跟大家交换了。” (见阎真《沧浪之水》P 415)
2.成功的群体会增强个体的自尊
二、去个体化现象
(一)去个体化现象的含义
当一个人与群体在一起时,会失去对自己的控制,做出当个体独自一人时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甚至暴力行为,这就是去个体现象。   * 去个体化行为属于反社会行为
去个体化: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社会学家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
(二)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原因
(1)匿名因素——即没有认出具体个人的线索。能够认出一个人的线索越少,去个体化作用就越大。这是去个体化发生作用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匿名性——匿名性是产生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之一,任何可能使成员降低自我认同的事件,都可能增强去个体化的效果。团体成员越隐匿,他们越会觉得不需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2)行为的重点集中于群体的行为和目标,个体不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责任。(群体感的增加,个体责任感的淡化)
当去个体化发生时,个体不再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而把行为重点集中在群体的行为和目标上。这时候个体不再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责任,这时,如果一个群体的目标是反社会的、暴力的,每个人的行为也将是非常有害的行为。
导致去个体化的第二个原因,是自我意识的降低,人的行为通常受道德意识、价值系统及所习得的社会规范的控制。但是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却失去了这些控制能力,人们觉得没有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这种自我意识的降低,与匿名性一起,在去个体化的现象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三节  群体的基本特征
一、群体的定义
个体与有些群体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如“上班族”、“追星族”中的个体与这样的群体。与某些群体的联系则是较紧密的,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群体往往是后一种群体。在这种群体里,人与人之间是互相依存的,群体中的成员有定期的交往,也就是说群体成员间在某种方式上会互相影响。
按;教材并未直接给群体下定义。从教材的相关说明来看,所谓群体指的是:成员间互相依存,有定期交往,在某种方式上会互相影响的社会群体。
群体,又叫团体、集团,它介于个人和组织之间,是由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所组成的人群集合。
群体是由活动、相互作用和思想情绪三个互相联系的要素组成的。
活动——即人们所进行的工作,它可以被其他人所感知,如行、走、坐、卧等。群体通过一定的活动,如学习活动、生产活动、文娱海域中学术活动等,能够发挥成员的智慧和才能。
相互作用——指人们在活动中所发生的语言与非语言的相互之间的信息沟通与接触。群体中的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必然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若偶然聚合在一起互不联系、互不作用和影响的人群,就不是群体。
思想情绪——个人情绪和内心思想的过程,它主要指态度、感受、意见和信念。群体成员是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其中思想感情和心理的联系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教材:“人们偶然聚合在一起,虽然在时间上空间上有共同点,但在心理上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就不是群体”,“如同一电梯里的乘坐者,同一车站里等车的旅客,同一事故现场围观的群众等,就不是群体。”——按:对此要作具体分析。教材P180:“松散群体是指人们仅因空间和时间上比较接近而偶然结成的群体。群体成员虽有感情上的联系而无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和意义。如同一车厢的乘客,同一病房的病人等,这种群体处于群体发展的最低阶段。”
由此可见,群体是其成员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在心理上有着一定联系的人的集合体。
(二)群体的特征
1.   有一个共同的或相似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群体成员意识到并努力来完成的,它是维系群体的基本条件
2.  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彼此在心理上意识到对方的存在,行为上又能相互影响。
3.  群体成员有强烈的“归属感”,即意识到我们同属一个集体。
按:这里所说的“集体”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与后面所说作为群体发展的高级形态的“集体”的含义是不同的。
4.  每一个成员的行为都要受到群体的若干规范的制约。
5.每个成员在群体中都有一定的位置,充当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负有一定的责任。
二、群体的类型
群体和群体之间有很多方面不同,表现在群体的大小,持续时间长短,以及价值观念、目标和活动范围等方面。这些指标成为群体类型划分的依据。
1.大小——不同群体间一个重要的区分标志是群体的大小。小群体一般包括3—20人。最小的群体只有2个人。小群体的特征是群体成员间有面对面的接触。
群体是个复数概念。一个人为“个”,两个人为“对”或“伙”,三个人为“组”。两个人构成的“对关系”或“伙伴关系”是群体单元,是由个体向群体的过渡形式。群体由个体组成,但个体组成的群体有着个体没有的特点。群体与组成群体的个体(即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非种属关系)。
由于构成群体的人数不同,群体有大有小。
3.价值观念和目标——不同的群体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有所不同。
*《管理心理学》:群体的特征之一:“群体有一个共同的或相似的目标。这个目标是群体成员意识到并努力来完成的,它是维系群体的基本条件。”
4.持续时间长短——
5.活动范围——
&  群体的分类
(一)按群体的规模大小分
不只是从量上进行划分,主要是从质的方面来规定,即以群体成员之间有无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为标准。
1.小群体(接触群体)——它是社会关系在其中以个人直接接触的形式表现的群体。如工厂的车间班组、学校的班级、部队的班排、机关的科室等。
3.  大群体——如阶级、民族、种族、职业等。
小群体
大群体
人数不多,一般认为2—7人,也有人主张上限为20——40人。
人数较多
成员间有直接的接触和交往。
成员以间接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是通过群体的目标,通过各级组织机构联系在一起的。
成员由共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且彼此发生情感和其他心理上的联系。
成员间感情和其他心理上的联系较少。
成员的行为受群体中形成的规范的调节和制约。
成员的行为受群体心理因素影响较小,但受社会因素的影响较大。
(二)按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分(美国心理学家埃尔顿  梅奥在霍桑实验中提出)
1.正式群体(永久性正式群体和临时性正式群体)——管理者根据组织目标的需要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而有意设立的群体,其成立有正式文件规定。
2.非正式群体——不经组织部署或规定,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自愿结合的松散联合体。
(三)按群体是否实际存在来分
1.假设群体(统计群体)——实际上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分析的需要才人为地划分出来的群体。
2.实际群体——客观存在的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组织形式的群体。
(四)按群体发展水平和成员关系的密切程度分
1.   松散群体——这种群体处于群体发展的最低阶段。如同一车厢的乘客,同一病房的病人等。
*《管理心理学》:“若偶然聚合在一起互不联系、互不作用和影响的人群,就不是群体。”
*《管理心理学》:“虽然在时间上空间上有共同点,但在心理上不发生任何联系的,就不能叫群体。如同一电梯里的乘坐者,同一车站等车的旅客,同一事故现场围观的群众等,就不是群体。”
2.   联合群体——处于群体发展的中间阶段。如学术团体、旅游团体、业余体育运动队、义演戏班等。
3.   集体——是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只有大多数成员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时,这样的群体才能称得上是集体。按:这里所谓“集体”是从狭义上来说的。
松散群体
联合群体
集体
仅因时间和空间上较接近而偶然结成的群体
成员间的关系只是以个人利益的相通为媒介。
虽有感情上的联系而无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和意义
有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和意义
有共同的活动内容、目的和意义。
这种共同活动往往只有个人意义
这种共同活动不仅有个人意义,且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五)按群体的作用和影响分
1.   参照群体(标准群体、榜样群体)——如工厂的先进车间、班组,学校里的优秀班级等。这种群体的标准、目标、规范可以成为其他群体和个人行动的指南,成为人们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会自觉地按照这种群体的标准来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群体对人的影响很大,美国心理学家米德认为,这种群体的行为标准和行为目标会成为人的“内在中心”。
2.非参照群体——参照群体以外的一般群体。
&     群体的分类——根据群体规模和组织化程度,群体一般分为有组织群体(通常称为集团或团体)和无组织群体(称为群众、大众或集合体)。
有组织群体(集团)主要有以血缘和地缘为主要社会关系的基础团体(也叫“初级群体”)和以业缘为主要社会关系的职能集团(又叫“次级群体”)。
* 有组织群体(集团)的分类[北川隆吉等编《现代社会学辞典工》(日本有信堂1984年版)]
1.基础集团(“初级群体”): (1)血缘集团A、家庭,B、民族  (2)地缘集团A、村落  B、街巷
2.职能集团(“次级群体”): (1)政治集团(国家、政党、军队) (2)经济集团(工厂、商店、公司等) (3)文化集团(学校、教育、社团、业余小组等)     —沙莲香87年版《社会心理学》P277
* 无组织群体(群众、大众或称集合体)的分类
对无组织群体(群众、大众或称集合体)布鲁姆在1946年将其分为集群、大众、公众、社会运动团体(见教材P125)四类,后来,布罗温(R.W.Brown)又将其中集群分为暴众和听众两种(见下)。
无组织群体(集合体)分类(按由表层到深层顺序排列):1.社会运动团体(妇女运动、儿童福利运动、民族独立运动、阶级斗争等社会运动) 2.公众(舆论承担者) 3.大众(大众传播受信者) 4.集群(1)听众:A、有意图的(演讲、集会的听会者),B、 偶然的(公共场合偶尔听消息、听传闻)(2)暴众:A、闹事性的(公共场合起哄、闹事、制造事端等),  B、恐惧性的(危机中制造混乱等),C、诈骗性的(不择手段肥私,对阻止者报复等),D、攻击性的(暴乱、暴动、暗杀等)
这种分类依照无组织群体的集合程度(有机程度)分为四个层次,有利于人们对看上去无序的无组织群体的理解和把握。
这种分类和四个层次,实际上是依照无组织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划分的,处于最底层的暴众是在社会的暗处、深层,而社会运动团体则分开化,活动在社会的表层。
以上四种集合体表现为四种集合现象。在四类集合现象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大众现象,因大众占的人数最多,而且在大众传播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生活中,以大众面貌出现的无组织群体将越来越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影响社会生活”(沙莲香《社会心理学》87版P278-279)
集群和大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人数和接触方式上。
集群是视野所及,耳闻所达的一群人。比如,集会、看球赛、看表演、甚至在公共场合作恶、闹事等,人们的接触是直接的,通过感官和躯体感知群体中发生的事情(人和物)。
大众是散布在广大社会范围内、接触大众传播媒体的一些人,大众对社会生活的了解是通过大众媒体,如看电视、阅报、读书等等。
集群和大众都是无组织群体,具有自发性、散漫性、同质性、匿名性、被暗示性、情绪性、无责任性等。但不能把大众和集群统统视为被动的、无责任的、甚至是破坏性的,而忽略了有纪律的、建设性的一面。例如在“四人帮”穷凶极恶年代,存在于民间的消息等很多都是有建设性的群体现象。至于“四五”天安门事件,不仅是有理智的、冷静的而且是很有纪律的。因此,问题主要的不是群体的存在形式,重要的在于群体现象的内容实质。
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将群体分为大群体和小群体:1.大群体:A、有组织群体,B、无组织群体;2.小群体:A、形成中的小群体,B、集体(集体——指有共同志向的人们的集合体。是小群体成熟的最高形式。集体心理是群体心理的最高体现。)
三、群体的结构
一个群体形成的某种行为方式,对任务进行分工,群体成员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些行为方式和任务的分工就叫做群体的结构。
有些群体是非正式地组织到一起的,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群体结构会逐步形成。
在很多情况下,群体的基本结构是事先决定的。
在所有的社会结构里,不同的职位和工作具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同时,不同职位的人也要遵守不同的规则,担负不同的责任。这些职位和责任可以叫做社会规则。从事每一个职业的人要按照社会规则工作,别人也期望他们按这些社会规则去工作。
“孔子曰:求(冉求)!周任(古代一史官)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够贡献自己的力量,这再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 论语  季氏篇  季氏将伐颛臾(鲁国的附庸国家) 》
四、群体的内聚力
内聚力指的是影响群体成员留在一个群体中的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内聚力是群体的一个特点。一个群体的内聚力的强弱是由每个成员希望留在其中的愿望决定的。
对一个群体内聚力产生影响的力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一)影响群体内聚力的积极力量
1.群体成员之间的友好关系
2.群体的目的
3.群体的效率
“积极的团体约束力”(教材P236):
团体的约束力——指所有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个人与团体关系的力量。
积极的约束力——主动、自愿归属于某一团体
积极的约束力包括: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喜爱程度;团体成员认为团体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团体成员之间合作很得力;认为从属于这个团体对自己很有利。
(二)影响群体内聚力的消极力量
这种消极力量指的是那引起阻碍其成员离开群体的因素。
“消极的团体约束力”(教材P236):
消极的约束力——被动、不得已归属于某一团体
消极的约束力包括:没有其他更好的团体可供选择;曾为了加入所在团体给予了很大的投资,离开这个团体将给自己造成巨大损失。
五、群体成员的交流
群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是群体活动的基础。群体之间的交流方式是不同的。
不同的交流方式或交流网络主要有下面一些:
(一)圆圈式的交流——每个人只能同他周围的2个邻居交谈,但无法与其他人交谈。
&  圈式沟通网络(如下图左)
这种组织内部的信息沟通是指不同公众之间不分上下等级依次联络沟通。组织成员均属沟通线路之中,沟通机会均等,其信息交流是循环式的。组织成员在沟通中无等级差别,享有同等地位,有助于调动其积极性。但因为这种沟通网络的缺点是速度慢,精确性不高。
(《农业行政管理学》P150 所称“轮式沟通”实际上就是这里的圈式沟通:“它是一个沟通主体与它左右两个人进行沟通。”“因为只能与周围两个人沟通,沟通的信息量较少,而且沟通时效差。轮式沟通在行政沟通中应该少使用。”)
○                    ○
↗   ↖              ↙    ↘
↙         ↘         ○        ○
○             ○        ↘      ↙
↖            ↗         ○←→○
↘        ↙
○←—→○
按:有人将此式称为“环式沟通”或“圆周式沟通”。并指出:这种结构可能发生在三个层次的组织结构中,第一级主管对两个第二级主管沟通联系,第二级再与第三级沟通联系,下层人员间又有横向联系。如上图右
(二)链条式的交流——处于两端的人只能同其旁边的一个人交流,而中间的成员可同其两边的人交流。从交流的角度看,处于两端的两个人的交流位置很不好。
& 链式沟通网络      ○←→○←→○←→○←→○←→○
在一个组织系统中它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代表主管机构与基层部门之间有中间管理层,这种权力系统表示的信息流通是按高低层次逐级传递,即采用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方式。居于两端者只能与内部的一个公众相联系,居中者则可以分别与上下互通信息,沟通速度较快。但由于信息是逐级下达或上报,不同层次的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差异较大,且信息经过层层筛选容易造成失真。这种方式适合于内部机构过于庞大、需要实行分层授权控制的组织。(它是上下单一的沟通,一环套一环。这种沟通方法由于沟通环节过多,层次增加,沟通时效差。这种方法在行政执行中多用于上下间的沟通,在通常情况下,它与权力链条相吻合。——《农业行政管理学》P150)
(三)Y型结构——处于最下面的人的位置最不利,而处在分叉起点位置上的人最有利,因为他可以同三个人交流。
&      Y型沟通网络
这是一个组织内部的纵向沟通网络。主管人员的意图通过中间人物传达到下面,下面的意见也要通过中间人物反映给主管人员。在这个网络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网络的中心,成为中介和中间环节。这个中间人物的作用和权力相当大,因此这种沟通的人为因素作用很大。如果中间环节发生问题,就会成形沟通的障碍。这种沟通兼有链式和轮式的特点。沟通速度快,集中化程度高,运用得好,有助于对整个组织运行及其内部化众行为实行有效的控制。
○       ○            ○
↗           ↖         ↗
↙                 ↘   ↙
○←→○←→○←→○                      ○
↖                    ?
↘                  ○
○              ?

(四)车轮结构——处于是心的人可以同每一个人交谈,而其他人只能同这个中心人物交谈。显然,处于中心的人占有交流的优势。
&  辐辏(凑)式沟通网络
这种系统中,中间是主管,四周是其管辖的部属,主管拥有全权为成各种信息的汇集点和传递中心。这种沟通方式沟通速度快,精确性高,容易指挥和控制,领导者拥有较大的权力和责任。但下属部门与基层公众之间没有沟通联系,有碍下属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按:有人把这种沟通方式称为“轮式沟通”,(《实用心理学》中称为“轮式结构”)并指出这种沟通方式是指一个沟通主体分别向几个沟通客体发出信息,几个沟通客体间无沟通联系。其实,这种沟通方式称为辐辏(凑)式沟通更为合适。辐:车轮中连接车毂(gu3,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和轮圈的一条条直棍儿或钢条。辐辏:形容人或物聚集象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注意:这里所说的轮式沟通与《农业行政管理学》P150中所说的轮式沟通不同。详见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不同的交流方式对一个群体有着不同的影响。首先,它会影响群体成员的精神状态。处于非中心集权状态下的群体成员是比较高兴的。其次,交流方式还会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一般说来,中心集权的群体在解决简单的问题时比较有效,而非中心集权的群体在解决较复杂问题时较有效。
第四节  竞争与合作
一、竞争与合作的决定因素
(一)奖励方式
对个人成功的奖励——竞争
对群体成功的奖励——合作
如果奖励的方式是一个人的成功,也就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那么竞争就会出现。鼓励合作的奖励方式则不是这样,奖励是给予整个群体的。
(二)经典实验研究
1.  卡车游戏
2.囚犯的困境
二、影响采取竞争或合作策略的条件
(一)明确的奖励行为
如果明确说明只有合作行为才会得到奖励,而且奖励对每个成员都很重要时,合作行为就会增加。
(二)经济文化因素
竞争似乎与工业化和富裕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发现,西方发达国家的儿童比拉美、非洲等不发达地区的儿童更倾向于竞争。在国一个国家里,城市的人比农村的人更爱竞争,高收入家庭的人比低收入家庭的人更爱竞争。  “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
(三)人格特征
从竞争——合作这个角度来看,人可以分为三种:
1.合作者——较关心自己和同伴可以得到的共同利益,并尽最大努力去得到这种利益。
2.竞争者——较关心自己是否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希望自己比同伴做得更好一些,得到的更多一些。
3.个人中心者(自我中心者)——只关心自己是否得到了最大的利益而不管同伴的输赢。
Δ面对一个极端喜爱竞争的人,即使是最合作的人也会开始竞争。
(四)同伴间的交流  Δ较多的交流会引起较多的合作
(五)群体的大小
Δ群体越大,合作的可能性越小。可能的原因:个人中心者增加、责任分散。
二、社会困境问题
社会困境指的是对于个体短期有益的选择,最终会导致全体受害的情境。社会困境也就是当任何合理的个体利益聚集起来时,就会成为集体的灾难的情景。
对社会困境问题的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使个体采取有利于社会的合作行为,以使整个群体更加受益。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问题(因私忘公) “人人为我”与“我为人人”
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关系问题
第五节   领导和领导者
一、领导结构
(一)正式领导和非正式领导
(二)成为领导的途径
1.指定
2.选举
3.逐渐产生
二、领导者
对于成为领导者的条件,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强调领导者具有某些特殊的个性品质;而另一种意见认为,环境因素是决定谁成为领导者的重要因素。
(一)人格特征说
能够把领导和被领导者区分开来的特点是很少的。总的来说,与领导者有关的特点有3个:(与领导者有关的人格特征)
1.超群的能力——与群体目标有关的能力,智力或政治经验等。
一个有口才而不会踢足球的人可能会成为一个辩论队的领导,但不可能成为足球队的领导。   “外行领导内行”  “将兵”与“将将”
2.较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善于与人合作,有组织能力,善于表达,能体谅、理解别人。
3.有领导的愿望——有雄心,进取心强,敢于承担责任(教材说“愿意承担责任”)
按:以上实际上是就非钦定方式产生的、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领导而言。跑官、买官现象。
& 瑞杰威指出的三项与领导有关的特质:1、领导者通常具有可使团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卓越能力。2、领导者具有很强的处理团体内人际关系的能力。3、3.动机,领导者需要名望与他人崇拜,他们较具有野心,追求成功,并且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环境特征说
环境对领导者的形成也有影响。
1.人际交流方式(在群体内部的人际交流中所处的地位)
能够与别人自由交流的人较易成为领导。如处于车轮式交流(讲义P76)中心的人,所有的交流都要通过他来进行,他就易于成为领导。
2.所在的群体的目标、需要
多数研究者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领导者,取决于这个人的特征是否与其所在的群体的需要相匹配。
二、领导类型
(一)民主型与专制型
典型的领导模式研究:1-勒温(1939)等人的民主与专制模式研究  2-费德勒(1981)的权变模型研究
(二)不同类型的领导对群体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就领导类型对群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1.对情绪的影响
民主领导的小组成员更友好、更放松一些。他们的集体意识较强。专制型领导的小组里,气氛较紧张。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着敌意,攻击性行为也较多。
2.对工作的影响
专制型领导的小组成员的工作要依靠于领导的监督,当领导不在时,他们的工作就停止了。而在民主型领导的小组里,当领导不在时,他们继续工作。“领导在场与不在场一个样”
但专制型领导的小组做出的工作成果却比民主型小组的多。按:这与工作性质有关。
& 团体的领导者可分为两类:任务型领导和社会型领导
任务型领导:这种方式的领导关心的是团体目标的达成—使团体成功地完成任务。他们给团体提供意见、建议与信息,并控制、塑造、指导与组织团体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
社会型领导:他们着重于团体互动中的社会与情绪方面,看中团体的快乐与和谐,关心成员的心理与情绪,善用幽默化解紧张,并经常鼓舞团队的士气,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领导风格(详见《农业行政管理学》P99~100)
一、领导风格——领导作风,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领导心态和领导方式。   《史记  李将军列传》:“居久之,孝景崩,武帝立,左右以为广名将也,于是广以上郡太守为未央卫尉,而程不识亦为长乐卫尉。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为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阵,冰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刀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阵,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二、领导风格的种类
1.从总揽全局和领导精力的分配上看:举重若轻型    B、举轻若重型
2.从对工作和对被领导者的态度上看:
关心工作
关心人
1
-
-
2
+
-
3
-
+
4
+
+
从20世纪40年代起,美国的密西根大学和俄亥俄大学的研究者就总结出两种行为模式。俄亥俄模式把领导分为两类:工作管理和关心人。密西根模式把领导分为:生产取向和员工取向。
3.从对人的态度上看:
关心物质生活
关心精神生活
1
-
-
2
+
-
3
-
+
4
+
+
1、   从对工作的态度上看: A、专制式(独断专横,家长作风),民主式和放任式(领导者放弃责任,极少对下属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工作也很少过问)。
第十章   心理健康
第一节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提出
健康:指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现象。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并在其章程中对健康作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症状,而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安宁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后为“健康”又作如下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能说是完全健康。
按;教材的小标题是“什么是心理健康”,但正文中并未回答这一问题。
美国人比尔在1908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1909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193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并成立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1960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确定这一年为国际心理健康年,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健康。
我国学者于1995年在以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为题,列举了金钱、物质享受、官职、个人道德品质高尚、事业有成、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为社会做出贡献、维护国家利益等项目,对城市居民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发现,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被列为第二位。——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153
但有关的统计数字却令人震惊:目前我国精神病患者已达1600万人,其中半数左右是重症患者。精神病患病率由50年代的0.27%上升至70年代的0.54%,80年代的1.11%,90年代更是高达1.347%。而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程度较轻的各种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疑病、恐怖等)患者,数量更加惊人,高达20%左右。有专家称,在现代社会,心理疾病已经像伤风感冒一样常见。
目前,在我国疾病的排名中居首位的,已不是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而是心理疾病。
——林海(社会学硕士)《重视心理健康建设》 12^18622^0^GMA1.htm
心理压抑 白领女性当心“更年期”提前逼近
国外的医学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所患疾病中65%至90%与心理上的压抑密切相关。30至40岁的白领女性许多工作都小有成就,但精神却天天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巨大的工作及心理压力使她们体内大脑皮层、垂体、性腺轴功能失调,激素分泌水平降低或突然消失,导致出现更年期提前状况。在更年期,大多数女性均有轻重不同的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仅有10%至15%因症状比较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与工作。(2003-08-07 20:03:30   新华网)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946年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为心理健康下过这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还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指个体能积极地、正常地、平衡地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良好心理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而且始终能与社会相和谐。
科泽尔提出了心理健康的9条标准:①具有道德责任感和成熟的敏感性;②十分关心别人的福利和得失;③丢掉敌视和怨恨;④对现实没有大的扭曲;⑤有自知之明;⑥能够对付人格中的危险因素;⑦能够对抗原始犯罪行为的强烈作用;⑧对过去的行为敢于负责;⑨完全懂得社会中的自由是包含着满足和责任的因素。
马尔普格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5条:①有明确的生活目标;②有独立及时的判断和决断力;③有理性战胜感情的能力;④对劳动有认真的态度;⑤对别人有鲜明的独立性。
奥尔波特的标准有6条:①力争自我的成长;②能客观地看待自己;③人生观的统一;④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⑤人生所需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获得;⑥具有同情心,对生命充满爱。
美国一心理研究机构确定的心理健康标准有5条:①有积极向上,面对现实和适应环境的能力;②能避免由于过度紧张或焦虑而产生的病态症状;③与人相处时,能保持和发展融洽互助的能力;④能将其精力转化为创造性的能力;⑤有能力进行工作,进行恋爱。
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著名的10条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也常常被用作心理健康的标准:①充分的安全感;②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的评价;③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④与现实环境能保持接触;⑤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⑥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⑦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⑧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⑨在不违背团体要求的情况下,能作有限度的个性发挥;⑩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从心理学家们对心理健康的种种看法中,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二)有朋友,而且能够友好相处
(三)对学习或者工作能够专心,有热情
(四)对现实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情作出适当的反应
* 情绪智慧——情商(EQ)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在其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后来又增加了道德健康的内容。现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是内核,即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自身的努力,形成的一种内在的、综合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
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的素质,要能够做到:
1.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2.开发自己的各种潜能,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
3.激发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尝试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
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五种成份,其中核心成份是思维能力。
4.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性;
5.增强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现代人的心理素质可以用“七自”来概括:
自学——勤奋学习和工作;
自信——对自己充满信心;
自知——强烈的自我意识;
自爱——正视自己,接纳自己;
自尊——有友谊感,有责任感,善于与人交往;
自强——有理想,有追求,积极向上;
自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能够控制自己。
&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测验中的常模标准    常模指某种被测品质的标准值。如果某人在心理健康测验中统计数值偏离常模,视为心理异常。而这种异常又分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形,积极意义的异常如智力超演常等属心理健康范畴,消极意义的异常则属心理不健康范畴。
二、社会适应的标准   以个人对其环境的适应程度区分人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把社会公认的、通行的行为规范当标准,凡一个人行为符合社会规范,与其生活的环境处于和谐状态,就是心理健康,否则为不健康。
三、个人心理体验的标准
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理不适,即为健康,否则为不健康。例如,一个人经常遭受比较严重的忧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困扰时,就会持久地、极度地感到烦恼和痛苦,这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四、心理成熟水平的标准
心理发展成熟水平与年龄、社会角色一致,即为心理健康,否则为不健康。例如,儿童应该活泼好动,老年人喜好安静,这是正常的。如果某个儿童喜欢独处,沉默寡言,某个老人如同儿童般活泼好动,乃至喜怒无常,就有问题了。
五、心理疾病症状的标准
考查个体是否出现了心理疾病的症状,出现了为心理不健康,否则为健康。这些主要症状:
(一)智能上的
1.   感觉、知觉、注意等功能缺失。如某人会把一个圆看成是断裂的线段或魔鬼的符号。
2.   记忆方面功能缺乏。如比一般人记忆力差得多。
3.   思考与语言功能缺失。如思维跳跃、无法制止的重复思想、妄想、语无伦次。
(二)情绪与动机上的
动机上的缺失:1,动机过多,浑身是劲,一天可以做好几个大计划,买一大堆可能永远用不完的东西;2,动机过少,不想做事,提不起精神,哀伤失眠。
(三)行为上的
行为缺失指人的行为特殊。其行为表现是大多数人所不会做的或是不合时宜的,前者如偷窥、暴露;后者如在大家都笑时他哭,大家都觉得该哭时他笑。
使用上述标准衡量人的心理时,要注意使用常模,要注意常模本身效度有多高。此外,有些心理状态是无法或很难测量的。使用社会适应的标准时,要注意参照一定的观念和伦理规范。同时要提醒自己,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区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作出的判断是有差异的。阿拉伯国家地区的某些着装在法国人的标准看来是怪异的,而巴黎时装在某些阿拉伯国家看来也是怪异的;哥白尼、布鲁诺的思想在当时也被看作离经返道、不适应社会。使用个人心理体验的标准时,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病态都能靠人的主观感受来判断的,例如精神病患者总是坚决不承认自己是病人。
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根据某个人在某一个标准上的情况就顷其心理健康状况下定义。心理健康的人在一定场合或特定时间内,心理活动也可能暂时出现程度不同、时间长短不一的失调的异常情况。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155—157
心理健康的具体特征:
一、  智力正常
智力是人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智力的高低集中体现在反映客观事物深刻、正确、完全的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上,因此,智力正常是人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基础。只有智力正常才能对自身、周围环境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困难以及机遇、方法有效地认识,从而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大多数人都具有一般的智力发展水平,智力超常和智力落后是少数。智力一般与智力超常是心理健康的表现,而智力落后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属于心理疾病。
二、情绪健康
情绪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身心影响甚大。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人的情绪健康的主要标志。情绪稳定表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进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协调。心情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揩与满意,意味着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
三、行为适度
行为是个体在内外环境刺激下的生理和心变化的外在反应。心理健康的人意识清醒,行为具有自学性和目的性,能调节支配自己的行动;行为方式与思想是协调的,行为适度通常表现在一个人行为的内容符合社会规范,不异常、不越轨。这说明行为者对社会生活的准则有正确认识,并取积极认同的态度。行为适度还表现在人的行为反应符合人之常情,喜怒哀乐、言谈举止均在情理之中。
——熊川武《管理心理学》P157—158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分类
一、心理障碍的含义
心理障碍包括各种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的情形。
所谓异常,是指心理和行为有异于常态。心理障碍的范围是很宽的,其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日常说的“精神病”和“神经病”只是心理障碍的一部分。“精神病”和“神经病”是几种特殊心理障碍的总称。
精神病是一些比较严重的心理障碍的总称,如精神分裂症、妄想症、躁郁性精神病。
神经病是焦虑性心理障碍、分裂性障碍、心因性障碍的总称。
美国心理学家对心理障碍的定义是:“个体不能根据环境要求的改变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由于不灵活和不现实,其行为是不适宜的。这种行为在统计上很可能是非常态的,在社会上是违反社会要求的,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总会表现出来。”
目前得到最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心理障碍的分类系统是美国心理治疗者协会出版的《心理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该书的英文简称为DSM。DSM在1980年出版了第三版(DSM—III),它改变了该书第二版根据病因对心理障碍进行分类的做法,强调了对临床问题的描述。
心理障碍的原因,可以是一般的情绪问题,对工作和人际关系的不适,以及由各种压力所引起的主观痛苦;可以是不适应的防御机制和行为习惯;可以是错误的思维方式和信念;也可以是大脑和机体功能的失调或损伤。
& 心理性应激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调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
(1)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以上所欲求的而又不可能达到或不能全部达到的目标而使萌发的动机不能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从而引起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应激状态的心理根源。
动机冲突的种类:1 双趋式冲突:指个体活动中同时并存着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发生两个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同时获取两个目的,就是所谓“二者不可兼得”,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时的双趋冲突情境。 2 双避式冲突:指个体同时遇到两个对自身不利的、具有威胁性的事物,都想避开,但欲避其一,却无法避其二,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做出选择时便会产生这种冲突。
趋避式冲突情境: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存在有利一面和不利一面,决断时要考虑利害得失。双重趋避式冲突:指两个目标同时具有好与恶的倾向。
挫折情境:指人在为了满足需要,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受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目标无法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同时产生紧张情绪体验,从而造成应激状态的心理根源。
* 挫折。离婚、丧偶、失去亲人、家庭冲突、远离家乡、高考落第、提职升迁无望等,这些都会使人心理紧张而导致疾病发生。
人际关系失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到人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 恶劣的人际关系。家庭、学校、工作单位是人们生活最主要的群体,人们从中满足心理需要。当人际关系和谐,人们之间友好、信任、支持、合作时,个体感到安全、愉快。而当人际关系紧张时,人们之间互不信任、充满敌意、攻击、伤害时,个体就会感到处处受威胁,产生不安、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情绪,或受到很大的心理压力。
社会文化性应激源: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人的应激状态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应激源。尤其是急剧的社会文化的大变动,如战争、“十年文革”。
二、几种心理障碍
(一)抑郁症
抑郁症状是人类的一个主要心理障碍问题。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在某一阶段感到情绪低落,失去信心。因此抑郁症被称为精神病理学上的“流感”。
在生活中感受到的一时的抑郁状态与需要临床治疗的抑郁症是不同的。
怎样区分一般的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呢?在医学上并没有抑郁情绪的诊断标准,因为情绪低落并不是疾病。常见的抑郁情绪并不是抑郁症,而只是正常的情绪低落。
(二)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是由于不灵活和自我击败的反应方式所产生的对环境适应的失败。
人格障碍的种类有分裂性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边缘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等等。
(一)   分裂性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分裂性人格障碍
分裂型人格障碍
有分裂性人格障碍的个体是内向、社会退缩和退隐的,与他人和社会隔绝的人。
有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个体具有怪异的思维、交流和行为方式。
喜欢独自工作和娱乐
情感似乎很表面化,没有社会技能,容易怀疑别人
缺乏建立和谐、亲密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比分裂性人格障碍的个体能力更差
情绪反应平淡,总是表现出心不在焉和对周围环境不关心的样子。
虽然分裂型人格障碍不是将来患精神分裂症的前兆,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亲属中常常有分裂型人格障碍。
(二)边缘人格障碍
边缘人格障碍指表现在很多方面不稳定的人格障碍,这些方面包括情绪、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
有边缘人格障碍的个体倾向于建立带有控制性的、强烈的、不稳定的人际关系。
(三)反社会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基本特征是有普遍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行为特点。对反社会行为的研究表明,这种行为方式可能是来自于遗传。
(四)依赖性人格障碍
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是附和的、忽略自己、讨好别人的人。他们把自己的需要置于他们的占主导地位的伙伴的需要之下,以保持和他们的联系。当失去依靠时,他们会感到焦虑,觉得无法生存。
三、焦虑障碍
焦虑障碍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极度焦虑的体验。
焦虑障碍不正常的原因(或者说不寻常之处)在于某一事件所引起的焦虑程度过高。
焦虑障碍包括5种类型:
(一)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感到害怕,但无法指出具体害怕什么。这种无来由的恐惧症状可以持续几个月或更长时间。
(二)   恐慌障碍
有恐慌障碍的人会体验到突然的、强烈的、不断出现的并且常常是无法预测的焦虑行为的袭击。这种焦虑可能只持续几秒钟,也可能持续几小时或几天。
恐慌障碍常常与严重的抑郁同时发生,这两种心理障碍可能有某种共同的原因。
(三)恐惧症
恐惧症是对一些非常具体的东西在并无危险的情景下的极度强烈的恐惧。恐惧症可经分为几种类型:1.广场恐惧症   2.社会恐惧症    3.特殊恐惧症
患有恐惧症的人在许多方面都要扭曲自己的生活,以避免使自己处于所害怕的情景,有些人把自己整年地关在家里。
(四)强迫症
有强迫症的人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为。
有强迫症的人如果不做出自己的一套仪式性的行为就会感到非常焦虑。
有强迫症的人会尽量避免引起强迫性思想和仪式的情景。
& 强迫是指被某种观念或情感所持续地占据
(五)创伤后应激症
创伤后应激症最常见的表现,是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创伤事件指给个体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和伤害的事件。对创伤事件的过度注意,会导致对社会交往、密切关系和性方面的兴趣降代。痛苦的内疚感、抑郁、不安和急躁都很常见。创伤后的反应通常在事件发生后的6个月内会逐渐减少。有严重创伤体验的人可通过向关心自己的人表达思想和情感获得帮助。
广泛性焦虑障碍
持续时间长(几个月或更长时间),无具体的害怕对象。
恐慌障碍
持续时间短(几秒钟,几小时或几天)
恐惧症
有具体的害怕对象,在并无危险的情景下的极度强烈的恐惧
广场恐惧症
对露天空间的恐惧。常常一离开某些“安全”的地方(通常是家)就会体验到恐惧。  (80%是女性)
社会恐惧症
通常在各种社会环境中表现出焦虑
特殊恐惧症
对某种物体或情景的恐惧。通常在某种应激事件或一段时间的应激之后发生,年龄在20岁。
强迫症
常常没有理由地重复一些思想和行为。
创伤后应激症
对创伤事件的重复体验
第三节  心理障碍的原因和治疗理论
心理治疗的主要学派及其方法
(一)行为主义学派
(二)精神分析学派
(三)认知学派
除上述三种心理治疗学派外,国内外还有许多心理治疗学派、方法,综观这些心理治疗学派和方法,可以看出每种学派、治疗方法都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适应症和局限性。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是整合趋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二是学派越分越细,标新立异,百花争放,百家争鸣。
一、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也称为心理动力学理论。该理论深受决定论哲学的影响,即认为行为是由超出个人控制的力量来支配的。弗洛伊德用心理决定论一词来表示行为主要是由本能的力量或驱力来控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行为超出了意识和随意的控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对个性无意识的一面进行分析的理论。
精神分析学派:来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疾病的原因往往源于童年早期创伤性经验、潜意识冲突等。通过分析技术,如自由联想、释梦、移情、阐释等,使潜意识里的冲突上升至意识层面中,一旦病人领悟这些冲突,疾病与症状就会消退。新弗洛伊德学派,强调人际关系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治疗则采用更为自由的分析方法,着眼于目前的问题,寻找当前生活中不自觉的动机和态度,从而达到领悟,消失疾病的目的。
弗洛伊德将人类个性看作一个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结构模式。本我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自我在出生以后开始发展,超我是人的道德的方面。
本我不知道“对”与“错”,根据“愉快原则”行事。本我是人类本能存在的地方。
本能包括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生存本能支持和助长个体和种族的生存。饥饿、口喝和性驱力是生存本能的部分。死亡本能即返回无生命状态的倾向。这种倾向以死亡愿望的心理形式出现。它可能以自杀的方式直接出现,也可能间接出现,如从事赛车等高危活动的人所做的事情。死亡愿望并不总是直接实现于自我伤害,当它受到生命本能(生存本能)的干预时,这种愿望就可能会表现为对他人和物体的侵犯性。
本能决定了人类面对的两个重要的驱力:性驱力和侵犯驱力。
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和控制本能的力量。弗洛伊德把在社会准许的范围内利用和引导这些本能驱力的渐进过程称之为“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学会如何与社会结合并得到他人的接纳,同时也使个体出现了内疚的感受。
&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要点
A.他认为人类本能有两种:一为性本能,一为攻击本能。在性本能背后有一种潜在的力量,称为“力必多”,它对人的行为具有推动作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力必多投射到不同的区域,称为性感带或敏感区,并标志着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如果在每个发展阶段出现危机,而父母又不能正确处理的话,就有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变态。弗洛伊德认为“压抑作用”是心理活动的重要机制之一。
B.他把心理分为三部分:(A)意识,即当前注意所及的心理活动领域。 (B)前意识,即当前未被注意,但一经提及可想到的心理活动领域。(C)无意识,即受到压抑、隐藏很深的心理活动领域。
C.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部分:(A)处于无意识最深层有一个“本我”,是行为动力的源泉,它追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B)意识中有“自我”,它是从无意识中产生的,指导行为采取社会允许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C)还有一个“超我”,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对自我起监察作用,不让其有越轨行为,否则就给予惩罚。
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要尝试找到问题的无意识根源,通过增强自我(个性中有意识与理智的部分),承认并控制本能冲动的趋势,并努力为它们找到对个人或社会都无破坏性的出路。
人类没有任何“本能”。在社会学和生物学中,作为一个科学概念,“本能”有非常具体的含义,主要是指受基因决定的复杂行为模式。不由自主地躲闪别人向自己脸部打来的拳头,这不属本能,而是一种反射性行为,是单一的反应,而不是复杂的行为模式。——详见邱泽奇(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社会学是什么》P75
二、行为主义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是心理学行为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认为,神经症、精神病和其他行为问题的原因都可以在环境中找到,这些原因包括某种强化经历、物质或精神的过度缺乏或过度满足、粗暴的惩罚等。
根据行为主义的观点,问题在行为而不在人。
许多不良行为都可以追溯到以前生活中过度的惩罚。惩罚可能在接受惩罚的情景中引发诸如恐惧、焦虑、抑郁、愤怒之类的情绪。通过条件反射,它也会在一类似的情景中引发相同的情绪反应。
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除了惩罚以外,还有不充分的正强化或是对不良行为的强化。
一些引起过激的行为(如哭闹、抱怨、尖叫、打架、做事拖拉、逃学、蓄意破坏)往往受到注意。这些行为由于受到注意而得以形成和保持。虽然这种注意中包含斥责和威胁的成分。因为人们往往觉得受到注意总比没有受到注意好。
对个体或社会有危害的行为需要加以治疗。斯金纳认为,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变可观察的行为和环境,而不是去寻找什么内部的智力或情绪问题。他的理论是当外部行为和环境得以改善时,内部困扰的想法或体验也会得以改善。
心理治疗中以斯金纳观点为指导的治疗者称为行为治疗师或行为分析师。他们的治疗方法通常被称为行为矫正。与其他的医生不同,他们不会去找寻问题的内部原因,如“虚弱的自我”或“自我概念扭曲”。他们认为,应该找到形成和保持问题行为的环境因素,进而改变它。
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是要准确地描述目标行为,知道要改变的是什么,然后,在试图进行改变时,就可以安排出可以评价行为改变程度的标准来。
在很多环境中(包括精神病院、学校、少年犯的家庭)经常使用的一种改变行为的技术是代币制。代币——某种金钱的替代物,被用来作为强化物。有的时候行为的结果本身就是一种强化。
& 代币制经济:在应用行为矫正技术进行课堂管理时,教师很难为所有应该得到奖赏的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奖赏,为此,教师可以采取向学生分发代币—— 一种能够在以后换取各种奖赏的暂时性替代物质的办法,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实施强化。这种利用代币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管理的系统,通常被人们称为“代币制经济”。——《教育心理学》
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心理治疗基于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在人的行为中的作用,并认为病态的行为是习得的。行为治疗学家着重将维持病态行为的条件反射消退,或建立新的健康的条件反射与之抗衡,以此矫正病态行为。行为治疗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等。
三、            人本主义的理论
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
人本主义强调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而不关心过去和未来。
所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自我意识,且强调以一种积极诚实的方式看待自己。
按照罗杰斯的观点,所有的人——甚至婴儿——都具有一种内在的实现化倾向。人在发展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随着自我概念的发展,出现了罗杰斯认为的对“肯定性对待”或一种由别人对自己作出有利评价的普遍需要。即对于表扬、赞扬的需要  因此,人们发展了种种反映别人所重视的价值观和行为的“价值条件”。价值条件的出现可能会妨碍行为的自由。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个体会不断地表现,以致使自己的行为背离了自我实现的需要。 “东施效颦”? 当自我概念和价值条件之间产生重要分歧时,人们常常压抑自己的真实感情和倾向,而受着价值条件的严格支配。
罗杰斯强调,要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倾向以使自己摆脱外在社会的约束。他相信治疗可以使患者更加注意自己的内心愿望,使他们的行为与真实倾向越来越一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治疗者应对来访者给以“无条件肯定对待”,以使来访者感到自己的任何感情和想法都会被接受。罗杰斯相信,只有来访者才知道自己的伤痛所在,他们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治疗者要帮助来访者增加自我表现的自由,接受和体验现实,增加对自己的信任,依靠来访者来找出前进的方向。
罗杰斯的理论可以归纳为四点。(教材P293——294)
&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观点:
A.自我是组织心理活动的中心,是最系统的概念。
B.着眼点在于价值和个人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特别强调价值和价值选择过程在指导行为以及寻求有意义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意义。
根据人本主义观点,心理异常从根本上说是个人成长和朝向健康的自然倾向的中断或歪曲,引起这种中断或歪曲的因素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1.自我防御机制的过分使用使得个体逐渐脱离现实。2.不利的社会条件以及学习中的失误。3.过分的紧张应激。
C.对人性和人类潜力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与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不同的是,人本主义理论家对人性和人类潜力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他们认为在适宜的条件下,人类都倾向于友好、合作、以及建设性的行为。而自私、攻击性以及残忍则是由于对我们的本性的否认、挫折、或歪曲。
& 弗洛伊德的基本理论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二者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强调儿童的早期不良经历及不良的家庭教养环境对日后心理健康的影响。
治疗手段:(主要观点)基本上说,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可以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曾一度被阻断,产生了固着,并出现了相应的心理异常症状;而治疗则是让病人在更舒适更安全的情境下重新体验过去的情感,领悟到其心理异常的症结。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治疗方法中则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最有效的手段,罗杰斯坚持认为,治疗者与来访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心理治疗的充分必要条件。
四、            认知理论
认知学派: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行为及心理治疗的影响。认为情绪和行为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及适应不良等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异常思维方式、错误的认知。认知治疗就是要求治疗者通过帮助病人找出错误的认知,代之以健康正确的思维方式,以达到改变情绪及行为的目的。
认知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原因来自于错误的思考。反应模式成为S—O—R。(S:刺激,O:有机体,R:反应)即有机体不是碰上刺激就立即反应,而是首先对刺激情景作出解释,然后再对刺激作出反应。因此,如果解释是错误的,行为就会产生问题。
认知心理学家马赛尼用放大镜看东西来作比喻说明扭曲的评价如何使某些人产生困难。当我们用放大镜的一面来看东西时,这一东西看起来变大了,而当我们用放大镜的另一面来看东西时,这一东西看起来却变小了或变远了。在面对外界压力时,有些人对压力使用的是放大的一面,而对他们的资源使用的则是缩小的一面。
在认知理论中,特别是在以认知理论为指导的心理咨询理论中最有影响的理论是阿尔伯特·艾利斯理智一情绪—行为疗法(REBT)。艾利斯认为,我们对自己说些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情绪。某些情绪障碍的产生是因为人们把外在情景“灾难化”、“糟糕化”、“必须化”或“魔鬼化”的缘故。例如,一位因失恋而抑郁的人可能是在对自己这么说:“没有他(她)的爱我就活不下去。”
艾利斯列出了10种常见的非理性思维(见教材P294——295)
另一们认知治疗法的先驱阿伦·贝克指出了心理障碍患者所以有混乱、错误及失去功能的思考的原因是:(1)采用二分法,非好即坏。如果得不到A等评分就认为是失败。(2)过度联想。如看到别人当作自己的面吐痰就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3)放大,如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说是大灾难。(4)过分类化。如只失败一次就说是全部失败。
使用认知治疗法的治疗师或咨询者的工作是发现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来访者有效地驳斥这些非理性信念。认知性的辩论可以集中于与具体事件或情形相关的具体信念,也可以引导普遍的、宏观的信念系统的改变。
理智——情绪——行为疗法的根本是尽快找到来访者基本的生活哲学,让来访者看到他的生活哲学是什么以及它是如何击败自己的,然后大幅度地改变它。
五、            生物理论
对心理障碍的生理研究发现遗传、病毒感染和脑异常都会导致心理障碍的出现。
(一)遗传
抑郁症和双极性情感精神病都有家族史。
(二)病毒感染
有些抑郁症的病例可能与一种鲜为人知的被称为博纳病的病毒感染有关。
正常人中博纳病毒的携带比例是2%,在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是30%,在某些慢性脑疾病的患者中是13%—14%。
(三)脑半球主导功能异常
大脑活动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葡萄糖的代谢率。葡萄糖的代谢率在躁狂症和抑郁症患者中的情况是不同的。在躁狂期,大脑的活动比正常人高。在抑郁期,大脑的活动比正常人低,特别是左前叶、部分颞叶和顶叶的活动。
多数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活动在大脑左半球,特别是在大脑皮层的左前部。许多大脑左半球受伤的人变得抑郁,而只有少数的大脑右半球受伤的人变得抑郁。很少有大脑右半球受伤的人患狂躁症。
根据生物理论对心理障碍所采取的治疗都是对身体的治疗。如药物治疗、外科手术的干预、饮食疗法、运动方法等,以改变身体的功能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