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陈其原创】 华夏文明的领头“牛”_雷人集合_小玉溪八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5:28:49

【韩陈其原创】 华夏文明的领头“牛”

  发布时间:2010-02-02 11:49:12   查看:35次  字体:【大 中 小】  

【韩陈其原创】

                        华夏文明的领头“牛”

     ――中国汉民族牛文化研究--

                              

                               韩陈其   

【提要】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五六千年前,以“牛”为图腾,拉开了华夏牛文化的大幕。以“牛”为引领的华夏文明,可以称作“牛文化”,这是农耕民族产生的文明。华夏古今“牛文化”一脉相传,主要体现为:以大为尊的崇牛文化,以名为荣的敬牛文化,以古为今的网牛文化,以苦为乐的乐牛文化。

【关键词】牛文化  崇牛文化  敬牛文化  网牛文化  乐牛文化

 

     文明和文化,往往可以通用,中华文明,也可以叫作中国文化。推原而言,中华文明至少可能应该有两大原始源流,一是以“牛”为引领的华夏文明,可以称作“牛文化”,这是农耕民族产生的文明。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五六千年前,以“牛”为图腾,拉开了华夏牛文化的大幕。一个是以“马”为引领的“鞑靼文明”, “鞑靼”者,马蹄声声也,因此也可以称作“马文化”,这是古代的游牧民族和一些渔猎民族产生的所谓文明。今年是己丑牛年,牛年说牛,牛类、牛城、牛名、牛义、牛韵、牛劲、牛气、牛话、牛语,这里有以大为尊的崇牛文化、以名为荣的敬牛文化、以古为今的网牛文化、以苦为乐的乐牛文化。

                 一、牛类——以大为尊的崇牛文化

    乾为天,坤为地;乾为龙,坤为牛,这是《周易》留给后人的常识。由此似乎可以这么推说,牛,至尊至贵,是负载生养万物的大地即坤卦的象征物,是华夏文明的领头牛。

   《尔雅》是中国第一部有百科全书性质的辞书,“尔雅”的本义就是“明义”。1)如果要了解中国生肖文化,从《尔雅》开始应该是一个相当有意义的选择。

   《尔雅》有“牛属”,牛属就是牛类。《尔雅》直接表述了华夏古人对牛类的以大为尊的文化体认,这种体认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从整体上体认牛类,二是从局部体貌特征上去体认牛类。

   《尔雅》从整体上体认了七头牛或者說是七種牛:犘(音麻)牛、犦(音博)牛、犤(音悲)牛、犩(音魏)牛、犣(音列)牛、犝(音童)牛、犑牛(音具;一音急)牛”。

   《尔雅》“牛属”下排在第一位的是一头“犘(音麻)牛”,也可以认为是华夏文明的“首”牛。为什么犘牛排在第一位呢?“犘牛”下的“郭注”是:“出巴中,中千斤”,而“一切经音”是“郭璞云出巴中,重一斤”。2)千斤与一斤,天差地远。“新义”释曰:“牛以麻名,至矣。叙在第一以此。庄子曰:天下莫大于秋毫,而泰山为小。”3)这可能就是“千”与“一”、“泰山”与“秋毫”的大小易位或移位吧。
   《尔雅》中的第二头牛是“犦(音博)牛”。。犦牛是一种在形态上与骆驼有相似之处的牛,《尔雅义证》认为今天叫作“峰牛”4)郭璞注认为:这种牛“健行者日三百余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5)交州合浦,在今山西,徐闻,在今海南。由此可见,这是一种以善跑而名满华夏的“奔牛”;“犦牛”确实能跑,好像已经跑遍中华大地了。
   《尔雅》中的第三头牛是“犤(音悲)牛”。《爾雅正義》:“《广韵》又呼果下牛,以其庳小,可行果树下者。晋广州高凉郡,今为广东高州府。桂海虞衡志有果下马,最高不踰三尺,是果下牛之类也。” 6)由此可见,犤牛。这是一种生活在广东高州一代的矮小的牛,可谓袖珍牛。这种袖珍牛,叫“果下牛”;那种叫“果下马”的,其实可能就是一种“果下牛”。

    《尔雅》中的第四头牛是“犩(音魏)牛”。《爾雅诂林》引“黄辑古义”云:“中山经云;岷山多犪牛,彼注云:今蜀中有大牛,种数千斤,名为犪牛。晋大兴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杀之,得三十担肉。即《尔雅》犩牛是也”。7)由此可见,这是一种巨大无比的牛。

   《尔雅》中的第五头牛是“犣(音列)牛”。《爾雅诂林》引“补注”云:“犣牛,郑云,此牛角向前,毛白如雪,其毛长,今人以为拂子,出荆夔间。” 《爾雅诂林》引“义疏”云:“郭注:。旄牛属,黑色,出西南徼外也。是犛牛,即旄牛。颜师古上林赋注云,即今之偏牛也”;“徐松云:今兰州青海多此牛,大与常牛等,色多青,染其毛为雨缨。”8由此可见,这是一种长毛而色彩或白或黑的牛。

    《尔雅》中的第六头牛是“犝牛(音童)牛”。《爾雅诂林》引“稗疏”云:“然僮稚之牛无角,凡牛皆然,不独犣牛也。《后汉书·西南夷传》有旄牛无角,一名童牛,肉重千斤,毛可谓眊。《寰宇记》旄牛无角,一曰童牛,重千斤。旄牛即犣牛,皆不言其小也。”然则犣与犝之分,在乎角之有无,不在乎形之大与小矣。《释名》:山无草木曰童,;又云:羊之无角者曰童。此犝字音义同。” 9)由此可见,犝牛(音童)牛,不是小牛,而可能就是专指没有长角的大牛。

    《尔雅》中的第七头牛是“犑牛(音具;一音急)牛”。今人徐朝华《爾雅今注》的解释是“犑牛,牛名”。10)这种解释有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犑牛”有三说:一是指“夜鸣之牛”——《尔雅诂林》引“义证”云:“周礼:牛夜鸣则庮,注:以庮为朽木臭。此犑当作臭,即所谓夜鸣之牛。记之者,所以示不可食。”二是指“无子之牛”----《尔雅诂林》引“稗疏”云:“《说文》牛羊无子也。”三是指“一岁千斤之牛”——《尔雅诂林》引“补郭”云:“郭谓其物为一岁千斤,牛固大牲,而其体长有渐,山野间牛,或亦有一岁顿长之千斤者,故遂比照于臭谓之犑牛。”由此可见,犑牛,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牛啊!11)

    《尔雅》从局部体貌特征上去体认了两大类不同的牛:一是以牛角的形态来区分牛类,“角一俯一仰,觭;皆踊”——牛角一高一低的就叫作“觭(音奇)牛”,两只牛角高高竖立的就叫作“觢(音示)牛”,“觢”与“掣”通,“觢牛”今天叫作“直角牛”或者叫作“竖角牛”。12)二是以牛的头腹脚的特征和特“色”来区分牛类,“黑脣,犉(音淳;一音润阳平);黑眦,牰(音袖);黑耳,犚(音蔚);黑腹,牧;黑脚,犈(音全)”——犉是黑唇的牛,牰是黑眼眶的牛,犚是黑耳朵的牛,牧是黑腹的牛,犈是黑耳朵的牛。为什么古人对牛的身体的黑“点”予以特别的关注呢?《尔雅诂林》引“正义”云:“牛以黑为尚,犹马以白为尚,此别黑色所在之名也”。13)而我们认为,因为在上古时代,曾经经历了一个全民“尚黑”的时代,14)所以,可能引起了人们对牛的形形式式黑“点”的关注的兴趣。三是以牛的身长大小强弱来区分牛类,“其子,犊;体长,牬(音备);绝有力,欣犌(音家;欣为衍文)” 15)——,小牛叫作犊;体长的牛叫作牬;绝顶强壮而有力气的牛叫作犌”。

     很有意味的是,《尔雅》在“六畜”中依照由大而小的顺序排列了“马、牛、羊、彘、狗、鸡”的身高至极者,“马八尺为駥(音容),牛七尺为犉,羊六尺为羬(音前),彘五尺为豟(音厄),狗四尺为獒(音敖),鸡三尺为鶤(音昆)” 16)《诗经·小雅·无羊》:“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俞樾《平议》云:“盖七尺之牛,牛之大者,举大足以见小,故曰‘九十其犉’。言牛之七尺者已有九十,则小者可知也。” 17)由此可见,犉,是猛牛,是真正的“大牛”!

    《康熙字典》记录了中国古人对“牛”的认知: 【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18)而清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却认为原貌应该是:《說文解字》:“牛,事也,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并且批评说:“此与‘羊,祥也’、‘马,怒也,武也’一例。自浅人不知此义,乃改之云‘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19而我们以《尔雅》作为观照,便会发现“牛,大牲也”的解释,可能比较接近华夏先民对牛的初始认知,因为后人关于“牛”的“牛义、牛韵、牛劲、牛气、牛话”的认知,无不一一与“牛”的“大牲”之“大”密切相关!《说文》释“物”为:“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 20)也再次证明了牛为“大牲”、“大物”这个华夏先民对牛的初始认知。

 

               二、牛城——以名为荣的敬牛文化

   华夏文明与鞑靼文明有一条界限,这界限似乎就是长城。如果说,蒙古包是鞑靼文明“马文化”的象征,那么“牛城”及其以牛为名的地名,毫无疑问就是华夏文明“牛文化”的象征。

    中国大陆从古至今至少有五个“牛城”值得关注:一是河北的“牛城”,二是山西的“牛城”,三是江西的“牛城”遗址,四是江苏的“牛城”遗址,五是黑龙江省安达市新建的“牛城”。

河北的“牛城”指曾经为商代祖乙帝之都和战国时赵国早期之都的邢台, “牛城”源于“神牛”——相传有一年天降暴雨,洪水泛滥,百姓遭殃,有一神牛从天而降,一声大吼,喝退了洪水,因此邢台从此就被称为“牛城”。山西的“牛城”指陶唐故都、伊祁旧里的临汾,源于“铁卧牛”——大约在1100年前梁晋交兵时曾经出土过一尊铁卧牛,1977年10月铁牛又重新出土,铁牛重124斤,底座重33斤半。我们似乎就从这儿找到了临汾被称为牛城的历史见证。江西的“牛城”,是指一处位于江西新干县大洋州镇东北面2.4公里处的古代文化遗址,城墙的筑造年代约在公元前1255年至公元前1195年之间,筑墙方式为夯筑,与吴城的堆筑、河南郑州商城的版筑都有所不同。这可能就是华夏文明中最早的“牛城”。江苏的“牛城”,指隋时始筑的开化城――江苏溧水故城,这个“牛”特指岳家军“牛皋”,为纪念牛皋率军攻城的胜利,后人将开化城改称为“牛城”。黑龙江省安达市新建的“牛城”,则有点惊世骇俗了; “牛城”为创获“吉尼斯世界纪录”———投资上亿元沿街建造299头石牛雕塑、铺设9999块牛图案路面砖。而可怜的是当地奶农,却卖了牛奶长期拿不到钱,被迫纷纷忍痛卖牛,相映之下,牛城牛街则是一幅绝代浮华盛景图!无怪乎媒体评论说:政府“牛论”造“牛街” “牛城”何时不吹牛?21)由此可见,大大小小的牛城,古古今今的牛城,显示着华古今爱牛的情怀,只不过今人新建的牛城刻意追求“形象工程”,追求“吉尼斯世界记录”,已经失去了纯朴的爱牛原义,而幻化为一场劳民伤财的浮华。

    在中国大陆尤其是南方的一些省市,牛地名更是比比皆是。在江苏南京,以“牛”字打头的地名一共有22条,分别是:牛庄、牛市、牛郎、牛皮街、牛角湾、牛十八、牛王庙、牛头山、牛首山、牛首山路、牛首山铁矿、牛皮巷、牛首坊、牛郎村、牛塘、牛迹山凹、牛王殿、牛鼻桥、牛迹山、牛屎山、牛市古建筑、牛头岗遗址等。以“牛”为第二字的地名有23条(含重名一条),分别是:大牛首巷、小牛首巷、牵牛巷、卖牛巷、夏牛巷、宰牛巷、大牛王村、小牛王巷、大牛落、小牛落、伏牛山、西牛市巷、东牛市巷、金牛北路、金牛南路、金牛巷、铁牛村(2条)、铁牛墩、金牛山、金牛山水库、金牛洞、放牛山等。22)而在有“牛城”的江西省,在牛年到来之际,开展“牛年寻牛地名,看谁最牛”的活动,发现江西全省地名带牛字的牛地名一共有1279个,牛地名主要源于六个方面:一是以牛的外形而命名的山、水等地理实体地名,如牛头山;二是以牛的起居饮用活动而命名的地名,如牛塘、牛场;三是以交易牛的场所、集市而命名,如牛行;四是来自传说典故,如捉牛岗;五是一些人工建筑或者水利工程,以牛字命名;六是以牛字命名的地点派生而来,如牛头山村等。23)林林总总,方方面面,无不与牛相关,爱牛之情,溢于言表,令人叹为观止。

     自古以来,华夏各族就爱牛、敬牛,有些民族至今还保存着丰富多彩的与牛有关的传统节日习俗:汉族有“打春牛”、 “舞春牛”的习俗;广西僮族给牛过“脱轭节”,给牛吃五色饭和甜酒;侗族六月初六给过洗牛节,家家牵牛走下河;云南丽江纳西族每年的六月和九月两次过“敬牛节”,给牛洗澡,清理牛舍,让牛休息;贵州布依族于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让牛休息,喂糯米饭。凡此种种,无不充分显示了华夏各族爱牛敬牛的文化心态。

                 三、牛人――以古为今的网牛文化

    从古至今,都有牛人,但是,古牛人非今牛人,此牛人非彼牛人。因为“牛人”在自然语法形态上显示为一个“牛”、一个“人”,“牛”与“人”可以为平行并列关系,“牛”与“人”也可以为修饰限制的偏正关系,而偏正关系的“牛人”既可以是前偏后正,也可以是前正后偏。《周礼》一书中的“牛人”,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 “牛人”,与“牛人”同时在《周礼》中还有庖人、兽人、渔人、鳖人、腊人、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幂人、宫人、幕人、阍人、寺人、鼓人,“人”前面的名词都是表示职官所职掌的内容,“牛人”之类都是一种官职。《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因此,可以把这种“牛人”之类看作是一种与自然语法形态相对应的文化语法形态,。24)

    《周礼》五官所奉五牲,与五畜与五方,一物、一方、一官职,一一对应,牛为土畜【土为中】――地官奉牛牲――地官设“牛人”;鸡为木畜【木为东】――春官奉鸡牲――春官设“鸡人”;羊为火畜【火为南】——夏官奉羊牲——夏官设“羊人”;犬为金畜【金为西】——秋官奉犬牲——秋官设“犬人”;豕为水畜【水为北】——冬官奉豕牲——冬官设“犬人”,由此可见, “牛、羊、猪、狗、鸡”五畜在整个国家的经济生活中的崇高地位!。25)在“马、牛、羊、猪、狗、鸡”六畜中,惟独不设“马人”,这就恰恰表明以牛打首的“牛、羊、猪、狗、鸡”五畜象征着华夏“牛文化”,而“马”则毫无疑问在当时应是另外一种“文化”的象征。

    “牛人”,是一个古老的语词,既可以指一种职官名称,主管全国的“牛业”,那就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牛人”的,也可以指佃农;而如今,“牛人”既不指官又不指农,演化为一个年轻的新鲜的生气勃勃的网络语词,现代语言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没有“牛人”,无人不可以成为“牛人”。网络语词的“牛人”的“牛”,取意于“牛”的“大”义、“壮”义、“强”义以及与其相关的意义,因此生发为各种各样的“牛人”——狂傲而受追捧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做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受到命运特别垂青的幸运人可以称为“牛人”;一语既出惊悚四方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像牛顿一样被苹果砸到而有所顿悟的人可以称为“牛人”;人长得像牛一样强壮的人可以称为“牛人”。至于爱吹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属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姓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那又是另外一类“牛人”了!由此可见,网络上的“牛人”,已经不折不扣地形成一种网络文化,这可以称作为“网牛文化”。

    姓牛的人可以称为“牛人”,而“牛”姓得姓的渊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源于封邑牛国,属于以国名为氏;二是源于官位牛人或牛栏都统领,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三是源于民间放牛人,属于以职业技能为氏;四是源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蒙古族、满族、纳西族、藏族、土家族、东乡族、回族、朝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牛氏族人分布。26)由此可见,“牛”作为华夏文明的象征物,越来越受到其它非“牛文化”人们的喜欢!

                        四、牛语――以苦为乐的乐牛文化

    说起牛语,首先要说起“牛”字——即以“牛”为偏旁的汉字,《汉语大字典》收牛旁的字282个,大多与牛及其动作行为相关。牛语,顾名思义,就是指与“牛”这个汉字有关的语词以及以“牛”为偏旁的汉字的语词。牛语之多,仅仅以与“牛”这个汉字有关的语词而言,则有成千上万,在“人立方”网站上搜了搜,便知不是虚言。

    说起牛语,似乎不能不提到柳宗元的《牛赋》,其文虽短,但意境高远,情深意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牛的深情而全面的赞美。牛,“抵触隆曦,日耕百亩”;“利满天下”、“物无逾者”;“牛虽有功,于己何益?命有好丑,非若能力。慎勿怨尤,以受多福”。27)这就是“老黄牛”精神,这就是虽于己无益也要利满天下的“老黄牛”精神,这就是以苦为乐的“老黄牛”精神,这就是以苦为乐的乐牛文化!

    说起牛语,似乎不能不提到《诗经·鄘风·柏舟》中的“特”:“汎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为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这是一首爱情誓言的歌!“ 髧彼两髦,实为我特”——那一个披着两绺长发的男孩,真是我的好对象!“特”,本义是“健壮的公牛”;“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便决定了女孩以公牛的强健形貌作为理想配偶的唯一标准,因此“特”便演化为女孩心目中的理想配偶的专用词。

     与“特”遥相呼应的是“牛郎”,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与牛郎配对的是“织女”。在《诗经·小雅·大东》中牛郎、织女,是两颗隔着银河的冰冷的星星;以后人间的爱情逐渐演绎为天上的爱情“牛郎织女”:《古诗十九首》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28)这个时候,牵牛和织女在既清且浅银河两岸相望相视而不得语。稍后不久,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赋》和《九咏》里,牵牛和织女已成为夫妇了。曹植《九咏》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29)这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只不过是天帝怒,但使一年一度相会罢了。也正因为一年一度的相会,“牛郎织女”的爱情就更加打动人心,感动中国。清人许缵曾评曰:“算来若不隔银河,怎见得相逢更好”,30)颇耐人寻味,这使我自然而然地联想起古今广为流传的爱情誓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只要曾经拥有,又何必天长地久(流行歌曲),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我倒是非常欣赏《唐诗三百首》的压轴之作:杜秋娘《金缕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31)这是江南胜地京江女的朴素真挚的爱情观,没有什么比初恋珍贵的,没有什么比时光更珍贵的!

      当代中国受西化影响,男欢女爱,男主角叫白马王子,女主角叫白雪公主,男生往往把心仪的理想配偶称为“白雪公主”,女生则往往把心仪的理想配偶称为“白马王子”。殊不知,在华夏牛文化中,在天有“牛郎织女”,在地有“窈窕淑女”,有“窈窕淑女”的“髧彼两髦”的“特”;“特”者,强健公牛也,因此就中国女孩而言,所谓“白马王子”,应该就是“特”,应该就是“强健的大黄牛”,应该就是“黄牛王子”、“黄牛帅哥”!

    非常遗憾的是,“黄牛”在现代汉语中,已经讹变成为指“言而无信的人”、“投机取巧倒卖车票门票和其它物资的不法分子”,而且有了一定的扩展组合的能力,可以说成“黄牛党”。不过“老黄牛”没有受到影响,依旧是褒义,指老老实实的人、踏踏实实的人、勤勤恳恳的人。

     说起牛语,似乎不能不提到“对牛弹琴”这个成语,这个成语现在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是对牛的声誉的大毁坏。后代形成的詈语“蠢牛”、“笨牛”等待,大约是受了“对牛弹琴”的负面影响。南朝·梁·僧佑《弘明集·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32)这就是“对牛弹琴”的一个出处:春秋鲁国有一个叫公明仪的琴家,携琴访友,正巧看到野外有条牛在吃草,琴心大发而为牛演奏了一首清角之曲。可惜的是,牛只顾埋头吃草而没有任何反应。公明仪转念一想,那支曲调太高深了,牛怎么会听得懂呢?于是他又另外弹了几支曲子,一会儿好象蚊子嗡嗡地叫,一会儿又好象小牛哞哞地鸣。这样一弹,牛就摇着尾巴,竖起耳朵,草也不吃了,回转身子走来走去,抬起头来专注地望着公明仪。”由此可见,显然,公明仪的琴声,打动了吃草的牛,牛也是知音啊!

     说起牛语,与读书人最有关系的可能就是“牛角挂书”这个成语。《新唐书·李密传》:“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33)《三字经》演化为:“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尤苦学。”34)这就是李密刻苦读书的故事,对今天的莘莘学子或许还有一些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

     说起牛语,与官员最有关系的可能就是“执牛耳”了。《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35)古代,诸侯无故不杀牛,只有在遇到国事争端,诸侯歃血为盟时,才割牛耳取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称之为“执牛耳”。因此“执牛耳”表示最有权威或最有权威的人。用今天的话讲,什么最牛?“执牛耳”最牛!什么是“牛人”,“执牛耳”才是“牛人”!

     说起牛语,大概也不能不想到“青牛”(青牛就是黑牛),不能不想到老子,不能不想到《道德经》。战国时李耳,号老子,始为周守藏史,后因周衰,乃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留下所著《道德经》五千余言,骑青牛涉流沙而去。青牛,成了一个与《德道经》与老子息息相关的文化符号。我,骑过黄牛,骑过水牛,然而,没有骑过青牛,所以,我渴望能够有一天,骑着青牛,遨游华夏,遨游世界······

 

                       农历己丑牛年元宵节

                      于中国北京――韩国首尔

 

 

【注释】

1)韩陈其《尔雅名义新考:尔雅=明义》,《辞书研究》2008年地6期,第111页

2)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23页

3)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24页

4)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26页

5)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25页

6)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28页

7)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30页

8)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33页

9)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35页

10)            徐朝华《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7月版,第349页

11)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37页

12)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38-4640页

13)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41页

14)            韩陈其《中国语言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4月版,第355页

15)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41—4643页

16)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第4678—4681页

17)            向熹《诗经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538页

18)            张玉书《康熙字典》巳集下,牛字部,第1页,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同文书局

19)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82年5月版,第255页

20)            许慎《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81年6月版,第355页

21)            《江南时报》,2002年02月01日第五版

22)            《金陵晚报》2008年12月30,第10版

23)           《江南都市报》,2009-01-24,第1版

24)            韩陈其《中国语言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4月,第220-225页

25)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6月版

26)            袁义达,杜若甫编著《中华姓氏大辞典》,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8月版,第355-359页

27)            柳宗元《柳河东集》第二卷《赋·牛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第355页

28)            萧统《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第455页

29)            孙明君《三曹诗选》,中华书局,2007年7月版,第55页

30)           来新夏《清人笔记随录——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中华书局,2005年一月版,第655页

31)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四川出版社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252页

32)            见《高丽藏》第三十三册、《碛砂藏》第三十一册、《龙藏》第一一三册、《卍正藏》第五十二、五十三册、《大正藏》第五十二册

33)            《新唐书·李密传》,中华书局,1985年5月版,第355页

34)            《中华启蒙读物》,黄山书社,1999年9月版,第55页

35)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6月版,第455页

 

【参考文献】

韩陈其《尔雅名义新考:尔雅=明义》,《辞书研究》2008年地6期

韩陈其《中国语言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4月版,

韩陈其《中国古汉语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4月版,

《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6月版

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四川出版社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8年3月版,

萧统《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

张玉书《康熙字典》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同文书局

萧统《昭明文选》,中华书局,1982年8月版,

朱祖延主编《尔雅诂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The Leading “Ox”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 Inquiry intoHan People’s Culture of Ox

Han Chenqi

(Professor, School of Liberal Art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Abstract: Some five or six thousand years ago, the Chinese ancestor “Divine Father”, also known as Yan emperor, regarded “ox” as a kind of totem and thus signaled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culture of ox.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ox” might be called as the “Culture of Ox”, which was also a civilization engendered by farming. The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of Ox”might be in a direct line of succession. Specifically, the “culture of ox” could be embodied by 1) the“culture of ox worship” which underscores the admiration of bigness; 2) the “culture of ox respect” which honors using ox as names; 3); the “culture of Internet ox” which comes into being due to extensive use of Internet; 4) the “culture of happy ox” which promotes taking pains for pleasure.

 

Key Words: The Culture of Ox; the culture of ox worship; the culture of ox respect; the culture of Internet ox; the culture of happy 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