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次大洪水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00:11:05
六次大洪水对华夏文明的深远影响(2010-06-08 17:28:06) 

    对华夏民族来说,洪水如汶川地震一样是充满伤痛的记忆,但多难兴邦,洪水成为华夏民族文明发展的动力,对华夏早期乃至后来的文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上古时期的六次洪水
    据历史记载,在禹之前,曾发生国五次特大洪水。第一次是距今1.1万年我国境内冰川消融,发生第一次大洪水;第二次是公元前7700年,正是伏羲时代;第三次和第四次是在公元前5700年和5400年,三百多年内,发生了两次特大洪水、特大海浸。当时海水上升,倒灌于华北平原,海平面比现在高出10米左右,海岸直抵太行山东麓。第五次洪水和特大海浸发生在公元前3500年的颛顼时代,海平面比现在高出5米,华北平原一片汪洋。第六次发生在公元前2477前后,正是帝尧时代,中原洪水为灾,百姓愁苦不堪。鲧受命治理水患,用了九年时间,洪水未平,最后在羽山被处死。
    二、洪水对华夏文明的影响
    上古时期六次洪水对华夏文明的影响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洪水导致民族大迁徙,促进了南北文明的融合。许多考古发现伏羲时期的文化遗存带有明显南方渔猎文化的特色,证明伏羲祖先原自南方。少昊、颛顼、灌兜及东夷各族,在大洪水到来的时候,都不得不向西边的高地逃生,退迁到太行山及其西,有的则北逃幽燕进入东北大平原,成为东北九夷。尧、舜时代,中原百姓也不得不一路北行。
    二是洪水推动了文明的发展。不仅体现在生存技能方面,更主要的是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的思考,从而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生态自然观和天命观,成为天人合一等思想的源头。女娲补天的传说和大禹治水的努力,成为华夏精神的重要支柱,天地人的认知体系、道的理论、人定胜天思想、自强不息的人格追求、和谐共生理念等,都是因洪水洗礼而诱发产生的文化思想,至少都打有洪水印记。
    三是洪水确定了华夏的秩序。经历了洪水特别是大禹治水之后,人们认识到秩序的重要性,大禹治水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引导和秩序化,确定了中华大地山川的走向,中原主要江河都滚滚向东,顺势而流,支脉各有秩序,经年往复,洪水之祸成为五谷丰登的保障,也成为滋养华夏的生命之源。受此启发,人们开始给天地人神制定秩序,天神、自然神等都各得其位,社会也建有秩序,特别是儒家思想,用一种超然的人伦秩序,把人们带入一种自制的理想化的轨道,统御了中国几千年。
    如今,上古洪水传说早已远离我们这个时代,但由远古的伤痛而产生的东方文化至今还在影响我们,特别是许多思想文化元素,比如战胜苦难的精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秩序观念等,成为我们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