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骁骥:谁在鼓吹中国模式 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阶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0:03:35

孙骁骥:谁在鼓吹中国模式 中国社会仍处于转型阶段

2010年03月09日 08:05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共有评论0

孙骁骥

两年前,我在英国首次读到了前欧洲外交事务委员会的执行主任马克·莱昂纳德的著作《中国怎么想》,书里对于西方学着如何热衷于讨论“北京共识”乃至到中国“取经”的生动记叙令人心驰神往。那时正值万众一心的北京奥运,伴随着英国电视评论员对开幕式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评价,我在某一个瞬间曾经确信世上存在着一个“美好而正确”的中国模式。

不过,回国以后所亲历的状况立刻将我从幻想拉回现实。从《中国不高兴》到《中国站起来》,再到最近的《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有关“中国模式”的书籍一本接着一本出版,到了有些令人神迷目眩的程度,而中国经济在金融海啸中的逆势上扬,似乎又不断证明着这个模式的真实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种曾经为部分人所乐道的“中国模式热”,现在几乎成了一种讨厌的“热伤风”。而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热伤风”的病灶往往来自于“内火”而非“外寒”。

称中国模式之“热”为“内火”,言下之意即是说,这种关注、追捧,乃至鼓吹“中国模式”的声音大多来自于国内,确切点说,在两个“圈”——学术圈与介于学术圈与普通老百姓的媒体圈之内,关于“中国模式”的讨论不可谓不激烈。

在纯学术圈内,关于中国模式是否成立,如何产生,能否推广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如俞可平等学者就认为,“中国模式”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整套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发展战略和治理模式。而以丁学良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的发展,其背后有着惊人的社会代价,并非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也不值得向世界推广。而在大众媒体这个圈子内,对此问题亦有各路专家撰文论及、民间人士著书探讨,读者、网民们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种种关于“中国模式”的争鸣,其益处不必赘言。不过,一个与此有着鲜明反差的事实是,在政府的层面和国际政治舞台,中国通常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出现,对于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一类的话题都尽量三缄其口、避而不谈,尽管中国三年前便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并且今年有可能在人民币升值得因素之下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这似乎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外儒内法”的文化心理症候:在世界各地以“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节等谦和的形象示人,在国内则以“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作为鼓舞士气、激励人心的一种舆论策略。就像赵本山在春晚小品中的那句话,“美国人过去那么牛,现在不也来借钱来了么?”此话群众当然喜闻乐见,但他没敢说出话的后半句:我们手里握着的,不还是美国人印刷的钞票吗?

正如华盛顿大学David Shambaugh在《中国日报》撰文指出的,中国的发展无非混合了多种体制的不同要素而取得成绩,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模式”可言。可见外国学者中并不乏清醒之人。说到底,目前中国社会自身尚处于“转型”阶段,类似于美国“镀金时代”的社会形态,难以支撑任何一个所谓“中国模式”的成长。国家长期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是不争的事实。

要治疗鼓吹中国模式过头的“热伤风”,必须下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像是“民族主义”的热毒、“暴发户心理”的热毒,都需要及时解除。否则,随着民间对中国模式的狂热以及官方的低姿态之间形成过于强烈的反差,社会中的某种东西恐怕就会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