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6:06
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法
新闻来源:原理海泛舟 发布时间:2008-7-14 14:30:25 浏览次数:97.

    课前预习法就是学生在上课前,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事先自学,通过熟悉教材,初步了解所学内容的范围、疑点和难点,从而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够主动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切实提高听课效率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准备,对巩固和强化已知的知识,对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都有重要作用。

    预习的直接目的是为学习新教材做好认知准备和心理准备。学生在课前有无这个准备,对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听课之前如能进行适当地预习,就可以对所学对象有大致的了解,在听课时就可以把精力集中蛰J在预习中没有完全弄懂或根本不懂的问题上来,使自己的学习更为深入,更为透彻。对大学生来说,听一堂新课,并非绝对都是新内容,由于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序地向前延伸或者作出新结论的。所以,通过预习,既可以对过去所学的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又可以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排除认知上的障碍。所谓“温故而知新”,其生理机制就是预习过程中通过回忆已有神经刺激所引起的大脑兴奋与自学新知之间,建立一个新的神经联系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就可以加速课堂上第二次这种生理过程的实现。否则,由于没有这第一次生理运动过程,将使课堂上应该出现的第二次生理过程退居为低层次的第一次生理运动过程的水平,必将降低获得新知的速度和质量。

    从个体的认识过程上看,人的认识总是按照感知、识记、理解、再感知、巩固记忆、深入理解、……这样一个规律进行的,这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不是一个直线发展的过程。往往表现为螺旋式的循环前进。人们第一次感知获得一个最初印象,这是很宝贵的,但常常又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有待于第二次再感知的补充和纠正。第二次再感知,又有待于以后的第三次以至无数次再感知的补充或者纠正。这样人们的认识,才逐步前进和提高。预习的任务,就是独立完成认识过程的第一个循环。最初的感知、识记、理解。预习有两重重要意义:一是发挥首次感知新鲜深刻的优势,使我们一接触新知识,就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最初印象;二是确保有效利用外界条件——听老师讲解时,可以及时补充和纠正最初的印象,迅速达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目的。有不少大学生不重视预习,甚至从来不预习,这就等于取消了认识的第一个循环过程,而把一、二两个循环过程,都压到课堂学习中去完成,其学习效果自然就不太理想。同时,课堂学习是在老师领导下去认识教材的,如果没有经过预习而直接进入课堂学习,新知识的新鲜感常会失去吸引力,而你建立最初印象的过程又是与老师的讲解同时进行的,这又失去了比较的前提,自然也就谈不上“补充或纠正”。这样就会大大削弱了老师在领导你认识教材中的作用。所以,要学好功课,一定要重视预习。

    二、预习的方法
    预习一般分为长期预习,阶段预习,课前预习三种。长期预习,是指学年或学期预习。新学年、新学期总有一些新课程,同时会领到一些新教材。对这些新教材,可采用跳读法快速浏览一下。一般每本书只要用1—2个小时就可以通览一遍。首先要看看全书的绪言。一般来说,一本书在绪言中,都会写明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为什么要学习这门科学,以及学习这门科学的方法等问题。然后再看看目录,了解一下,全书共分多少章,每一章每一节的标题是什  么 ?这样你对每门课程的学习任务就大致有了概括地了解。初步意识到,为什么要学?学什么和怎样学?其次你看看目录,想一想,这些章节之间有什么联系,接着,可以快速翻阅全书,表格和黑体字等特殊的标志,再看一看一些章节的开头和结尾。经过这样一翻,对一本书的结构体系,就可能有初步的了解。有了这个了解,就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特点,确定相应的学习方法了。

    阶段预习,是指单元预习,它应比长期预习更具体些。每个单元教学开始之前,都应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通读全章教材,特别是应阅读那些有黑体字的句段,要将有关的定义、法则、定理或内容提要,结论等划出来,争取对这些内容有初步的理解。接着根据通读的印象,可以浏览一下本单元的作业,复习题或思考题。最后再估量一下老师可能用多长时间讲完这一单元教材,以便自己确定这段教材的学习计划。

    课前预习,是指对下一节课教学内容作出较为细微的预习。这是一种与听课效果关系最为直接的预习。其基本方法是:

    1、要确定好哪门课程是当前预习的重点。大学生每周都要学习四,五门,多则六、七门课程,是否每门课程每次课前都要预习,这要根据自己学习能力情况决定。一般说来,凡是自己感到吃力的学科应成为自己要预习的课程。对其它课程,则根据相对的难易程度,相应地要排一下顺序,并合珲地分配一下每门课程的预习时间。

    2、在预习一节课的具体内容时,首先,应从研究课题开始,要了解本节课要讲什么课题?这一课题及其内容与以前学过的知识体系的联系,并且要尽量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新课题的内容。由于任何学科的课程都是从已知到未知逐渐演译或归纳推导出来的,所以,大学生对多数的新课内容,并非完全不能理解,如果在预习中能够做到初步明了新课内容,在预习中就可以思考一些更深一步的问题,以便听课时把精力集中到这些较为深入的一些问题上来。在预习中也可能发现自己学过的知识有所遗忘,这就需要及时补课,否则,将会影响听课和获得新知识的效果。

    当代一些学习优秀的大学生认为:预习中弄清新课的标题很重要。因为标题是内容的简捷,准确的概括,如果弄清这些标题,就抓住了最基本,最重要的东西。标题总是按一定的内在逻辑有顺序排列的。如果弄清了各部分标题所表达的意义,就能了解教材的思路。由于课前对所学内容有了概括的了解,对课堂上所涉及的问题就能对号入座,从而加强听
课的自觉性。

    3、课前预习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找出新课内容的难点和听课的重点上。预习好比打仗之前的火力侦察,既可以扫除一些障碍,选好进攻出发的基地,又可以发现“敌人,,的堡
垒和兵力布局,以便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进而集中精力,攻下科学堡垒。

    4、在预习中,要积极进行思维,不能只阅读书上的文字,不加思考。对新课内容无论是掌握要点解决难点,还是分析体系结构,搞清教材思路,都需要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

    因为,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在书上并未加以注明,甚至有时认为已经理解的东西,到后来听课时,叉发现自己想的与老师讲的并不一致。这些都需要“思考"。如果能经常在“思”字上下功夫,不仅可以提高预习的效率,而且还会有效地培养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

    在高等学校,由于专业不同,所学学科的性质不同,在预习时还应采取不同的预习方法。如理工专业的课程,多俱重于逻辑思维,文史和社会科学专业多侧重于形象思维,总
之,要在思维上下功夫。

    5、进行预习,要防止过粗和过细两种倾向。预习过粗收不到预习效果,使预习流于形式;如果过细,花的时间过多,反而会降低听课的积极性。一般说来,合适的预习深度,应做到:(1)重温有关旧知识,扫清听新课的障碍;(2)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3)找出不明白和需要研究的问题。

    有些同学不重视预习,除对预习的作用不甚了解外,还因为感到大学课程较重,没有时间预习。其实预习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运用得好,还会节省学习时间,并且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经过预习,课堂上可以节省因准备不足而浪费的听课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由于经过预习,课堂上能全部理解教材,又可以节省复习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做习题、做实验也能更快、更好地完成。

    总之,预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听课效率,加速听课中理解的深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赢得时间的积累,而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