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9 01:49:47
徐景颜:在全省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表日期:2009-07-17 信息来源: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根据国土资源部有关工作部署,具体安排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通过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共同努力,地质找矿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地勘投入稳步增长。三年来各类地质勘查投入达20.1亿元,是“十五”期间投入的总和,其中2008年度地质勘查投入达7.2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二是深部找矿实现突破。三年来我省累计新增矿产地95处,发现了焦家金矿、颜店铁矿、曹县煤田、尚家庄钼矿等一批具有影响的大型、特大型矿产地。从2006年开始,我省保有资源储量实现正增长。三是省外找矿取得成效。已进入到新疆等18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勘查开发活动,共取得探矿权80多个、采矿权26个。四是境外找矿迈出步伐。先后在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进行勘查开发活动,全省累计核准资源类境外投资项目62个,协议总投资5.5亿美元。五是勘查技术明显提高。找矿理论实现重大突破,先进方法技术和钻探工艺广泛应用,提高了勘查水平和勘探深度,发现了一批隐伏矿体。六是机制改革进程加快。我省地勘单位、矿山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实施“探采治一体化”的新体制,发展空间不断增大,队伍实力明显增强。七是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全面加强工程、水文、环境、农业、城市地质工作,为各类工程选址和建设、粮食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地质服务。八是地质灾害防治成效明显。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加强,群测群防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共同责任进一步落实,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治理进一步推进,平安度过2008年汛期,为奥运会、抗震救灾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另外,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工作中,我们组织了抗震救灾应急分队,协助北川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受到了灾区人民的好评。
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也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各地勘单位、矿山企业和广大地质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厅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我们部署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地质找矿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我省是矿业经济大省,矿业总产值长期居全国第二位,矿业和矿产品加工业在产业结构中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对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资源消耗量大,我省资源供需矛盾一直比较突出,对外依存度高。全省45种主要矿产,省内自给率不足20%的有11种。进口矿产已由10年前的8种扩大到17种,进口总量大幅增加,居全国前列。如我省钢铁产量居全国第三,但省内仅能提供1770万吨原矿,自给率不足20%,其余10%需外省购入,70%靠国外进口。尽管目前我省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矿产资源供需矛盾不断加大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如果资源储量不能得到有效补充,我省工业化进程和发展速度势必大受影响。
(二)加强地质找矿是把握新机遇,建立稳定、多元资源供给体系的必要措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源需求下降,矿产品价格下跌,矿业市场低迷。为应对危机,一些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下调了矿业权取得门槛,一些国际矿业公司急于转让矿权或股份,国际矿业市场格局面临前所未有的调整和变化。我省矿产品进口量大,其中成品油、铁、铝土等矿产品的进口量10年增长了10倍,资源供给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资源供给过多依靠国际贸易,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风险很大。因此,我们必须抓住国际矿业市场格局调整、变化的有利时机,紧密围绕山东急需的战略资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走出去”开展地质找矿,建立拥有矿权的境外资源开发基地,为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多元的资源供给体系。
(三)开展大讨论是推动我省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的有利契机。当前,地质找矿工作与形势要求还有差距,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地勘投入仍然偏低。政府总体投入不足,社会资金和金融机构的参与程度不高,勘查投入不能很好地满足地质找矿的需要。二是机制创新亟待推进。“探采治一体化”的新体制还没有真正破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三是科技进步需要加强。地质工作产学研结合不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创新运用不够。四是地勘环境有待改善。个别地方还存在着地方保护、干预探矿权设置、干扰和阻碍勘查施工的行为。五是“走出去”处于初步阶段。“走出去”到省外、境外开展勘查开发的企业和队伍总体规模小,有效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信息服务不到位。深入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是系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利契机。我们要通过深入广泛的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查找问题,着力创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的大发展。
(四)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是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省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十分需要一个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保证我省安全度汛,不出现重大地质灾害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安全,是国土资源工作具体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要求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气象部门的预计,2009年汛期,我国主要多雨带将位于华北南部至江淮地区北部,在我国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将较常年偏多,局地性、突发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地质灾害将呈点多、面广、频率高的趋势。进入4月以来,我省已出现了几次较强的降雨过程,近期又出现了强降雨,为此省政府应急办和省防汛办分别下发了紧急通知,6月份将进入主汛期,6至9月份是地质灾害的易发期、多发期,受天气因素影响诱发突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此外,为扩内需、保增长而开展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大对地质环境的扰动破坏,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也需要有效预防。同时,因我省多年未发生大的地质灾害,少数地方存在松懈麻痹思想,工作中存有薄弱环节:防治经费不落实,应急专家队伍、设备匮乏;对依法加强建设项目的地质灾害评估和隐患治理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对灾情险情分析判断不准确、报告不及时等。可以说,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必须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毫不放松地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二、深入开展大讨论,推动地质找矿改革创新
开展大讨论,目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要确保大讨论实效,必须紧密联系当前我省地质找矿工作实际,通过解决地质找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大讨论深入开展,用大讨论深入开展的成果推动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在全省努力实现深部找矿上有大成果;“走出去”战略上有大迈进;“探采治一体化”上有大突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有大作为;地质找矿外部环境上有大改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上有大成效。
(一)攻深找盲,大力推进省内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进一步落实省政府《关于开展重要矿产资源深部找矿工作的通知》精神,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一是突出重点实施深部找矿。编制重点成矿区带勘查实施方案及探矿权设置方案,集中力量开展我省重要成矿区带、矿山深部和外围等成矿有利地区的深部找矿。重点成矿区带内的空白区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矿业权,大力推进规模勘查。加大矿山深部、特别是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工作力度,已设采矿权的深部及外围、已设探矿权矿体外延部分,符合要求的,可优先办理勘查登记,开展勘查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大地质勘查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加大投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将分成所得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使用费和矿业权价款等收益,主要用于地质勘查。同时加大探矿权招拍挂出让力度,科学设置招拍挂出让条件,引导社会资金按照我省深部找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勘查工作。三是全面推进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储量利用现状调查及矿业权核查工作,摸清矿产资源家底,为我省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基础。四是要创造良好的勘查工作环境,处理好矿业权人、地方和群众的利益关系,保证深部找矿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抓住机遇,加快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战略。要紧紧抓住全球矿产品需求减少和价格走低的难得机遇,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地勘先行、探采一体,加快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基地,降低我省紧缺矿种的对外依存度,满足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一是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财政、外经贸等部门和商(协)会、贸易投资促进等机构密切配合,尽快研究制订鼓励支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为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条件。二是在资金、人才、信息、法律咨询等方面支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到资源富集国家开展风险勘查。地勘单位在取得矿业权后,要积极引入矿业企业合作开发,以采促探、以探保采,降低投资风险,稳步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基地。今年省国土资源厅和财政厅制订的《2009年度地勘项目立项指南》,已把境外地质找矿项目作为财政资金扶持的重点。三是逐步建立境外资源合作开发国际人才库,搞好大项目前期评估和投资决策论证,强化对境外资源开发项目的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境外资源开发企业安全教育、风险预警、风险防范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为境外资源开发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深化改革,构建“探采治一体化”的新体制。探采一体化是地勘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壮大地勘实力、发展地勘事业的重要举措。采矿业是地勘业的延伸,风险小,受益大,矿业开采可以获得长期效益和更高的回报。地勘行业有勘查的技术优势,可以提供后续资源保障。地勘单位与矿业企业合作开发,可以延长产业链,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为此,要鼓励国有地勘单位拓宽工作领域,在开展地质勘查工作的同时,积极从事矿业开发;支持国有地勘单位与矿山企业、矿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要把重要矿产资源向优势地勘单位和骨干矿业企业集中,把矿区环境保护和治理责任落实到采矿企业,真正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四)拓展领域,切实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全面加强工程、水文、环境、农业、灾害、旅游、城市地质工作,加快地质资料数据库建设,积极主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是围绕城市和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一体两翼”、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城市地质调查,为各类工程选址和建设提供高质量的地质信息和技术服务。二是围绕新农村建设,按照全面完成黄河下游、加快胶东地区进度、启动鲁中南的总体思路,推进全省农业地质调查,为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农业结构调整、地方病防治等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三是围绕防灾减灾,积极开展地质灾害和矿山地质环境的调查与监测,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矿业生产安全。四是围绕抗旱夺丰收和城乡人畜饮水安全,积极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与监测,加强缺水地区找水工作。
(五)科技创新,提高勘查开发能力。建立健全鼓励创新机制,加快高新技术在地质勘查、矿山开采、资源利用中的应用,提高找矿技术水平、资源利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大科技投入,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研究解决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深部找矿问题,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探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缩短找矿周期,提高找矿效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地质科技领域的作用,鼓励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及时更新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和装备;以重大地质勘查和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大力培养科技领军人才。
(六)强化管理,提高地质勘查工作水平。通过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和规范工作,地勘行业管理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距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有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不完善,影响和制约了地质找矿的改革与发展;有的观念陈旧、责任意识不强,习惯于固有工作模式,管理工作简单化、不够深入;有的重审批、轻监管,重微观、轻宏观,缺乏大局意识和战略意识,跟不上形势发展。要强化管理,就必须克服这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要从我省地质勘查行业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着力创新和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制定既符合市场经济需要,又严格管理的制度,不断强化行业管理。二是更新管理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克服习惯于项目管理、技术管理的传统惯性,从重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从重审批走向重监管,强化社会管理,改进行业管理,提高服务能力。三是行业管理是一项系统性非常强的工作,要改变就事论事、零打碎敲的管理方式,把勘查市场管理、矿业权管理、勘查规划管理、行政执法管理等统筹考虑,形成系统的管理模式。四是要从实际出发,在系统内形成省、市、县、乡任务明确、责任落实、有考核标准、有奖惩措施的责任管理体系;在系统外形成有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监督机制。
三、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充分估计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坚决克服麻痹侥幸思想,进一步强化措施,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避免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群测群防是有效的防灾手段。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作用,把防灾避险、监测预警任务全面分解落实到城镇、乡村、学校、医院、企业等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员,把各项监测预警手段落实到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的重点区域。国土资源部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以“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有预案、有制度、有宣传、有预报、有监测、有警示”为内容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这是一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要以“十有县”建设为抓手,把各项要求与我省当前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紧密结合,查漏补缺,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
(二)不断强化应急防治能力。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是尽可能减少和减轻损失的有效办法。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好防大灾、应大急、抢大险的充分准备,不断完善细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因地制宜开展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来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对预案中确定的避灾地点要组织进行全面的调查评价,确保避灾地点的安全性。各级地质灾害应急分队、小分队要进入高度战备状态,做好人员、车辆、设备、物资等应急准备,及时根据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天气预报信息对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隐患点开展险情巡查,确保地质灾害险情灾情早发现、早处理,把地质灾害产生的破坏减小到最低。
(三)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工作。省厅与省气象局联合开展的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工作,于6月1日起开始运行,将通过山东卫视晚间新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气象预报栏目和“山东地质环境信息网”发布三级以上的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各市、县(市、区)要加强对汛期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和天气预报信息的收听、收看。当有涉及本地区的三级以上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和不良天气情况时,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多种途径及时传达提醒当地有关乡镇、村和单位,提早采取相应的避灾减灾措施。
(四)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在前期开展汛前隐患点排查的基础上,以运动场馆周边、公路铁路沿线、重大建设工程区、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区域为重点,再开展一次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及时作出判断,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易发区,设置警示标志,并逐一制定应急预案,落实监测、报警、人员疏散、应急抢险等各项措施。对存在严重威胁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实行全天候的专人监测,必要时采取应急避险措施。在各县(市、区)开展排查的基础上,省厅、市局要分别再进行重点抽查。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四项具体工作,一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这项工作国土资源部已做出专门部署。要组织开展中小学校舍地质安全评估,监督指导评估单位拿出高质量的评估报告。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中小学校舍要组织进行加固或避险搬迁,并加大对中小学校师生的宣传和教育培训力度,在中小学师生中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二是要加强对尾矿库地质灾害的预防,省厅已专门就此下发了通知,提出了要求,凡是未经尾矿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或经评估有问题但未按照评估结论采取有效防治措施的,一律不准投入使用,对尾矿库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也要落实地质灾害预防措施。三是在当前汛期,凡是地处水库、河道、湖泊、低洼地带、泄洪区范围内的所有矿山,在绝对安全的情况才能允许其继续生产,否则一律停产;停产期间,国土资源部门要收回其采矿许可证。四是立即停止汛期河道采砂行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由国土资源部门监管的河道采砂活动要一律停止,并收回其采矿许可证;由其它部门管理的河道采砂,也要主动进行沟通和提醒。
(五)加强值班工作,确保信息畅通。汛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落实汛期值班制度,实行领导带班和专人值班。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负责同志以及应急处置人员必须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重要岗位实行主副班制度,以确保足够的应急力量和应急预案的随时启动。要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速报制度,如遇到突发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进行应急调查和处理,并迅速上报地质灾害信息,为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指导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对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已经公开报道,形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地质事件,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核实,在第一时间将调查核实的情况上报省厅,不能出现信息上的工作被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大讨论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取得实效
做好大讨论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组织领导、宣传引导、监督指导三到位,确保大讨论和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取得实效。
(一)组织领导到位。厅成立大讨论办公室,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相关实施工作,并联系相关地勘部门、相关单位和院校。厅机关有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大讨论工作。各市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地区的大讨论工作。各协会学会负责本单位活动并联系有关矿山企业等。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大讨论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明确责任,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对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亲自抓重大灾害险情排查治理,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要靠上指挥,深入地质灾害防治一线,帮助指导地方解决实际问题,督促防灾各项任务的落实。
(二)宣传引导到位。要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手机信息等媒体,大力宣传开展大讨论的重要意义,及时报道各单位大讨论进展情况,充分反映大讨论成果,引导大讨论深入进行。要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基层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灾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几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加强对防灾预案的宣讲,使预警信号、避让线路、避灾地点等预案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遇到险情能按照预案有序避灾。
(三)监督指导到位。厅大讨论办公室要加强对大讨论活动的组织协调,研究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推进措施,制定各阶段任务的细化方案,及时调度各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掌握大讨论活动态势,加强对大讨论的指导。在大讨论每个阶段结束时,要调度了解情况,分类给予指导。本次会议后,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将组织检查组对各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开展巡查、指导,督促各项防治任务的落实。
同志们,做好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断增强地质找矿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确保汛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