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的咖啡瘾:少了它,那天就没了阳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2:06
法国有句谚语:“unjoursansfromage,c’estunjoursanssoleil.”意思是说,对法国人而言,如果哪天少了奶酪,那天就没了阳光。而我却觉得,如果哪天他们的生活里少了咖啡,那他们一定会比没了阳光和奶酪还要无精打采。法国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咖啡。咖啡对他们来说不只是一种饮品,它隐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遍布城市与乡村的咖啡馆是法国生活方式的一种标志。
血管中流淌着拉丁民族热烈奔放血液的法国人热衷于高谈阔论,张扬自我。中世纪封建王朝年代,法国宫廷是法国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上流社会的沙龙一直引领着法国的大众文化和生活时尚。皇宫贵族轻松优雅、浪漫多彩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情趣。咖啡馆在百姓,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交生活中传承的是贵族沙龙的某些交际功能。
不论你是一个学问深邃的哲学家,还是失意文人,潦倒的艺术家,放学下课的学生,只要要一杯热咖啡或其他饮料,你就可以在那里放松自己。当然,邀上几个朋友、同事或同学坐在那里谈天说地,交流思想,讨论功课,书写作业也无不可。一些孤独落寞的人,常会来此消磨难耐的时光,寻找心灵的慰藉。法国人崇尚的自由、平等、博爱常被浓缩在这不足百米见方的咖啡馆中。
不在家,就在咖啡馆
“不在家,就在咖啡馆;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是一句流传甚广的咖啡广告用语,我觉得用它来形容法国人的咖啡情结是最形象不过的了。
法国是在1657年才从非洲引进的咖啡。但是咖啡一进入法国,立即就受到法国人的热烈欢迎,以至咖啡成了法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件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并发展成为富有浓郁法兰西特色的咖啡文化。目前,法国大约一年消费18万吨咖啡。

对于脑子里满是效率的美国人来说,法国人懒散得有点不像话
在法国,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僻静的小镇,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咖啡馆。广场边、马路旁、车厢内、游船上,甚至在艾菲尔铁塔那高高的塔座上,都可遇到或大或小、或古典或现代、或装修富丽堂皇或设计简洁明快的咖啡馆。
最有特色也最具浪漫情调的当数遍布街头巷尾的露天咖啡座。在广场的一角,在大街的拐弯处,在桥头的树荫下,在人潮如涌的香榭丽舍大道旁,都会看到花花绿绿的遮阳伞下摆放着一排排窄窄小小的座椅。就像电影院一样,这些座椅全都面向着大街。“银幕”的一方,就是人头攒动、光怪陆离的街景。

1925年的法国咖啡广告海报
“一杯咖啡,可以打发掉整整一个下午,再来一块散发着诱人香味和闪烁着晶莹光泽的蛋糕,夜幕就要降临了。”这是作家陈丹燕描绘巴黎日常生活时的一个场景。在巴黎,你只要随手推开一间咖啡馆的门,立即就会产生一种屏息静气的感觉。这里尽管常常是高朋满座,但整个氛围却始终是静悄悄的。
这里并没有明亮的灯光,也没有绚丽的色彩,有的只是若隐若现的音乐。这乐声在你的心头萦绕盘旋,很容易使人不知不觉间沉入一种浪漫柔美的梦幻当中。
而街头露天咖啡座里那一群群、一堆堆咖啡客慢悠悠品着咖啡,悠然自得地欣赏着街景,自由惬意地消磨着时光的情景,更是法国社会生活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对法国人来说,也许品尝咖啡的滋味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感受和体验一种闲适的氛围与悠然的情调。花上比在家里自煮一壶咖啡要贵上好几倍的价钱到咖啡馆来喝上一小杯,显然解渴已经是次要的了。
作为饮料的咖啡在他们眼里已不是目的,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在法国不乏喝咖啡上瘾的人,但更多的是泡咖啡馆上瘾的人。
全民参与的“咖啡哲学”
如今的法国,“哲学咖啡馆”大行其道。很多街头普通咖啡馆每周开辟专门的时间,聘请一至两位文化名流当主持人,组织咖啡馆客人探讨哲学问题。
经常组织哲学讨论的咖啡馆在巴黎有30多家,在法国共有200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是巴黎第四区巴士底狱广场的“灯塔咖啡馆”,这里是“法国哲学咖啡馆协会”的总部,定期出版“哲学咖啡馆月刊”,报道各地哲学咖啡馆的活动情况。
各个哲学咖啡馆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活动方式大致相仿。每次参加讨论的咖啡客从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既有教师和大学生等知识分子,有来自企业的职员和工人,也有刚从菜市场出来的家庭主妇。每次讨论开始之前,主持人首先征求参加者的意见,确定一个讨论题目。题目可大可小,有虚有实,客人们围绕着选定的题目,自由发表看法。讨论到兴致勃勃之处,客人们往往埋头疾书,记下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

不仅仅是咖啡
具体地看,“哲学咖啡馆”的兴旺不仅与消费文化、大众文化的昌隆有关,也与法国的教育方针密切相关。
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大纲,中学课程的设置中,哲学的地位与法语、数学和物理一样,都属于主科。法国中学生升入高中以后,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特长开始分文科、经济科或者理工科上课。无论选择哪一科,哲学都是必修课,文科学生每周要上7个小时的哲学课,经济科和理科的学生分别要上4个和3个小时的哲学课。每年六月份,法国举行全国中学毕业会考,拿到中学毕业文凭者就可以上大学。
按19世纪以来形成的惯例,中学毕业会考的第一门、考生们最重视的考试科目就是哲学。每年会考之前,书店里各类哲学参考书、哲学概念记忆卡片相当热销。1999年法国中学毕业会考的哲学考试包括这样几道题目:“哲学是否可以独立于自然科学?”“人的自由是否受劳动的必要性所局限?”“我们能否说服他人接受一件艺术品是美的?”有了如此正规严谨的教育,普通的法国人也是满腹哲学,形成了“全民讨论哲学”的现象。
这里有美国人看不惯的闲适
曾听说法国一度由于咖啡缺货而少喝了咖啡,马上就见打盹的人多起来。 说来好象夸张,但法国人嗜咖啡倒是千真万确。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法国也是参战国之一,国内部分老百姓担心战争影响日用品供应,纷纷跑到超级市场抢购。此事连电视台也惊动了,当镜头对着满抱“紧缺 物资”的顾客时,却发现他们拿得最多的竟是咖啡和糖。此事一度成为当时的大笑话。
当然,对法国人这种喜欢泡咖啡馆的闲适风尚,不少人也时有微辞。如生产出速溶咖啡的美国人就以为这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法国经济的发展之所以与美国有着不小的差距,显然与这种闲适之风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对于这种指责,法国人却以一则笑话做了回答:
一个美国人问一个正在泡咖啡馆的法国人:“你为什么不去找工作?”法国人反问道:“找工作的目的是什么?”美国人说:“找到工作可以赚钱。”法国人又问:“赚了钱又可以干什么?”美国人说:“赚了钱就可以过上好日子。”法国人又问:“好日子怎么过?”美国人说:“可以到咖啡馆喝咖啡呀。”法国人笑了。
这个故事提出了一个也许永无答案的难题:人们究竟是生活为了工作,还是工作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