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讲"惹的祸吗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8:57:26
      时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大家讨论得比较热烈的话题就是课改的问题。可以这样说,各种教学模式的探索、创新更是各显神通。尽管大家所持观点不尽相同,但总的方向是改。改什么?首当其冲的便是“改老师”,改所谓的“满堂灌”,改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对此,几乎没有什么疑义,但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大家的认识和做法却有了偏差,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教师不敢谈“讲”字,谈“讲”色变,“讲”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些学校评优质课也常把讲的多少作为一个重要的评判依据。比如,我县一所主管教育的办公室就规定:领导深入课堂听课,如果老师讲了二十分钟还在讲,就端凳走人。“讲”当真惹了好大的祸吗?

      一、“讲”惹了哪些祸? 

      “祸”之一:“讲”导致语文课堂成了教师表演的舞台。
      “祸”之二:“讲”导致学生个体的精神斫损。

      二、真是“讲”惹的祸?

      造成上文所说的“祸”,我认为,不是讲的过错。其原因是:

      第一,许多教师是照本宣科地讲,不着边际地讲,枯燥乏味地讲,缺乏讲的艺术,精确地以分钟来划分师生各自占用的时间,这样很有可能使课堂僵化、死板或流于形式。讲让教师成为了中心,成为了焦点,成为了个人才艺展示;教师在唱独角戏、在独舞;教学成为了演出,课堂成为了舞台。

      第二,讲挤占了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和空间,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长期以往,学生习惯于当“听众”,当“收音机”,他们的主见没有了,灵性没有了,心灵锈迹斑斑,精神家园荒芜萧条。 

      第三,教坛成为了“流行乐坛”,教师喜欢追风,喜欢迎奉,来了一道行政指令。比如,一堂课中的讲述不能超过20分钟。于是,教师避之唯恐不及,在如何少讲,腾出时间让学生变活动上翻花样,特别公开课上,教师更是力求“退居二线”,要么课本剧、小品,那么“多媒体教学”(看电影),要么“讨论” “讨论”再“讨论”,课堂上煞是热闹。但是,让学生来支配时间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吗?这些“表演”“做秀”到底是为“谁”设计?这些活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真就那么奏效吗?教师该讲不讲,该讲清楚却不能讲清楚。

      语文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要淡化教师的讲,但不是不能讲。如此看来,语文课堂并不是“讲”惹的祸!

      三、不“讲”行吗?

      不行!
      首先,看看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发现是惊人的相似(或者说是似曾相识):学生自读教材→学生小组讨论后依据教材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针对提问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加以讲解→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练习或拓展等)……对此,笔者有一个感觉:这样的课堂教学也未免太简单化了,不就成了让学生看看书,再检查一下看得怎么样,然后通过一些练习巩固吗?如此这般,那教师也太容易做了……教师能只是一个要求者、提问者、答疑者吗?这样的教学路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改革的终极目标,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做这么“简单”的老师。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一个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失之于肤浅,该细嚼慢品的地方不敢细嚼慢品,因为一细嚼慢品就涉及教师的“讲”。因此,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就满足于讨论故事的表面情节,纠缠在形式主义的琐碎问题中。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这种教学浮在面上,没有真正引导儿童思考问题。因此,这不是思维的活跃,只不过是嘴上的活跃罢了。如果现在仅仅满足于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解疑而从课本中抽出几条冷冰冰的结论,那不是又回到了应试教育的老路吗?岂不是与课改背道而驰了吗? 

      其次,没有教师精当的讲,学生的思维就不可能深入;只让学生想象、体验,而没有教师开启智慧的引导,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很难得到培养;只让学生诵读感悟,而没有教师的品词析句,学生的学习势必缺少深度和厚度(意味着平庸,缺少内涵)。语文学科有它独特的风貌,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情感色彩,真正的生机盎然的课堂是师生间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人即是课,课即是人。

      最后,讲是一门艺术,会讲是一种很高的境界。在这方面可让我们学习的榜样很多,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和魏书生,无一不是讲功极好,语言表达极富魅力之人。魏书生还说:“老师讲功好的,你还要继续讲下去,有的老师擅长讲,幽默风趣,生动形象,逻辑性科学性都很强,讲完后在学生大脑皮层上留下深深的痕迹,学生考试成绩还好,讲真是一套功夫啊!有的老师就靠讲,还能提高学生成绩。”再如:

      鲁迅先生在北平师范大学讲课时,来听讲的人越来越多,礼堂容纳不下,只好临时挪到大操场上去。讲课时,他既安详,又激动,滔滔不绝地讲。在秋风萧瑟中,没有扩音器,也没有扬声喇叭,但听者专心致志,激动感奋,听得一清二楚。何以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是鲁迅先生语言的威力,讲的艺术和崇高的人格。

      而闻一多先生在讲“什么是九歌?”学生随着他的讲被引到了一个富于想象的情景:“黄昏时分。从四面八方而来的鼓声,近了,更近了,十分近了……”教室里弥漫着像歌唱一样的声音,人们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

      因此说讲好了,可以增强教师的信心,使教师有着更高的追求;讲好了,可以使学生迷恋语文,这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之一;讲好了,令人折服,学生会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之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得自然、学得有兴趣、学得牢靠。语文教师要靠“讲”靠“语言”来征服学生,教师不必忌讳讲,我们的问题不在于讲得太多了,而在于选择和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要讲到当讲处、关键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恰到好处。

      四、何时“讲”才有效?

      教师不要回避讲,关键在于讲的时机。只要时机恰当,学生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时,即使教师完全去“讲”一个问题,其效果也会很好。这种“讲”法,也具有启发性和求知欲望。

      (一)在学生“争执不休”时“讲”

      新课程理念指引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平等对话的。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畅所欲言,意见不一,谁也说不了谁。但“真善美”和“假恶丑”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对小学生来说,自然是“言者无罪”,关键在于教师怎么引导,讲解,把他们的思想观点进行概括、提升,使学生对事物、对人、对社会等方面的认识更全面、更准确。例如,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落花生》一课时,他提出一个开放性的辩题让大家辩论:“当今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石榴那样的人?”学生在激烈地争辩,各抒己见。这是,老师精要一讲: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不计名利、踏实肯干的品质,又需要有像苹果、石榴那样在适当的时候展示自己才华、得到社会认可的意识。这一番话既是对学生观点的概括、总结、点拨、提升,又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蒙教育。

      (二)在学生 “举步维艰”时“讲”

      学生在自己读得懂、想得通、说得明白的地方,自然不需要老师讲。但学生通过努力还是读不懂、想不通、说不清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巧妙地讲。例如,我在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一学生问老师和全班同学:“燃烧弹烧着以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这问题提得有水平,书中未交代也没有答案。这时教室里一片安静,半天没人举手。我轻轻讲道:“我们四川李兴彦等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曾走访过当年和邱少云同一个连队,参加攻克‘391’高地战斗的抗美援朝老战士——我们四川忠县曹家乡北平村的谭学培同志(现已退休在家)。谭老说:出发前,连长命令全体战士跳入水中将全身湿透,以防敌人使用燃烧弹。然而,邱少云同志是连队的通讯员,身上带有重要军事文件,不便将全身湿透。当大火燃烧起来时,我们周身是湿的,所以没着火。”这一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邱少云在执行任务之前,就有了自我牺牲的思想准备,感悟到邱邱少云同志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形象。

      (三)在学生 “启而不发”时“讲”

      学生不知道的东西,没有必要去启发,启发也启发不出来,有时还要闹笑话(笑话还不少),那教师就要敢于给学生讲。但讲,要讲得有意思,有趣味,有信息量。比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执教《落花生》一课时,问学生:“花生,知道不知道?”学生说知道。老师接着说:“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它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一般叫它花生。但为什么要加一个‘落’字,叫它‘落花生’,不知道吧?听我讲(边讲边画出一棵花生图),花生生长在比较松软的土壤里。种子下去以后它就开始生根、发芽。长上来以后分叉。它的叶子像一支羽毛,所以植物学上叫它‘羽状复叶’。它到时候要开花——从茎上分杈的地方,好像人的腋窝一样的位置上长出花柄来,然后开花。一般的植物,比如瓜果蔬菜,花落后就结出了果实。但花生有一个特点,花落后,这个花柄继续往下长,往下长,最后扎到哪儿去了?”学生说土里。师再接着讲:“对。花落了以后,花柄带着一个叫孩子的东西钻到土里面,在土里面结出一个一个的果实——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什么呀?”学生说落花生。这个教例就纯粹是支玉恒老师在讲,边讲边画。这同样可以吸引学生,即使是讲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学生主体确实应该提倡,我们反对教师唱独角戏。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传统教学中存在着这些弊端,就一味地迁怒于“讲”。对此,我们的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应该认识到,讲得多与少不一定是衡量教学观念先进与否的试金石,也不一定是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分水岭,身处改革浪头,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种新提法、新观念,教师在“雾里看花”,要“看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样才有望迎来改革的硕果。
  <><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