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07:05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 ——以孝南区杨店镇为例 2010-05-26 | 作者: 陈虹丽 | 来源: 资源网 | 【大 中 小】【打印】【关闭】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 } 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  摘要:研究目的:将农村居民点待整理区进行分区。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研究结果:以农业生产典型地区——孝南区杨店镇为例,以村为分区单元,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确定11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杨店镇划分为七个层次的待整理区,并对全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区划分成了七个级别。研究结论:农村居民点整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受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及土地利用结构的限制,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条件成熟度存在差异。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杨店镇

  1 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使得耕地数量在减少,而我国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高于国家标准,具有整理潜力。而布局散、用地乱、环境差是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显著特点,现状决定了要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以此来提高农民的人居环境质量。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可以缓解耕地减少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

  然而对于农村居民点整理,并不能采取一刀切政策,对其开展受到社会、经济、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各个区域只有相应条件成熟了才能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正因如此,所以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这个概念。

  农村居民点整理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只有在条件成熟时,才能进行相应程度的整理。所以,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是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差异,通过评估,将整个待整理区划分为几个整理层次,并进行级别划分,确定整理成熟度。通过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分析,将为整理项目选址提供重要依据。为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提供依据和参考。

  2 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影响因素及指标选择

  2.1影响因素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不仅要考虑到各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还受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开发投资能力以及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结合社会经济宏观水平、农业劳动力禀赋对全镇不同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进行综合性评价。

  2.1.1经济因素

  农村居民点整理特别是村庄的改造、搬迁涉及到村民思想意识的转变、资金来源、住宅拆迁废物的处置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目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是否真正具备条件、切实可行,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涉及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生态可行性三个方面。根据上述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必要性分析,可以看出其社会、生态可行性是肯定的,其经济可行性是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在上述理论潜力分析的基础上,除了考虑到自然的条件之外,还要考虑到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经济承受能力。农村经济现状实力是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经济基础,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2.1.2社会因素

  一个地区的社会状况、人口构成、该地区文化传统及农业生产经营的历史发展特点等因素对地区农业生产同样会产生比较稳定而持久的影响。我们将这些影响因素从社会因素角度进行归结。

  2.1.3自然因素

  自然条件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居民点整理成本受地形地貌为主的自然条件的影响,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投资水平一般较丘陵、岗地地区要低,有利于大规模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二是影响整理土地的利用方向,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腾出的用地大部分可以作为耕地,而丘陵岗地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腾出的用地主要用于园、林地用途。

  2.2指标的选取

  2.2.1指标选取原则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是一项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的、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其影响因素,建立一套完整、实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其进行全面衡量评价。

  根据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影响因素,并遵循指标的选取原则,从土地利用结构、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四方面确定了以如下11个指标来作为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指标。这11项指标分别为:田土比率、粮食单产、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率、农村道路密度、人均耕地面积、人均非农产值、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人均耕地后备资源量、人均用电量、人均用燃料(表1)。

  3 杨店镇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的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确定的指标,本文采用2009年孝感市的各指标值作为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孝南区土地更新调查2009和杨店镇农业统计年报2009)进行整理,得到孝南区52个行政村的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

  3.1研究区概况

  杨店镇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城区东北部,地处丘陵地带,土壤肥沃。杨店镇辖52个行政村,470个村民小组,2007年,全镇乡村户数16006户,乡村人口60395人,乡村劳动力资源32861人,乡村从业人员33083人。根据2007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数据统计资料显示,杨店镇土地总面积11973.08公顷,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992.37公顷,占全镇土地面积的8.29%,占全镇建设用地面积的68.26%。

  3.2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也称主分量分析,旨在利用降维的思想,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在实证问题研究中,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我们必须考虑众多影响因素。这些涉及的因素一般称为指标,在多元统计分析中也称为变量。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有一定的相关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计算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人们希望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涉及的变量较少,得到的信息量较多。主成分分析正是适应这一要求产生的。

  本文在对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研究时,选取了11个指标,为消除各指标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对数据做主成分分析。

  为消除各指标之间较强的相关性,先对数据做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见表,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前6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到81.66%,选取前6个主成分来分析。

  从上表3可以看出主成分1主要反映田土比率、人均耕地、人均用燃料、人均居民点用地指标,指向土地利用结构;主成分2主要反映人均用电量,指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主成分3主要反映人均后备耕地资源和人均收入,耕地后备资源多的地方人均收入少,指向人们的生活水平;主成分4主要反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比例、粮食单产,指向农田的生产能力;主成分5主要反映农村道路密度;主成分6主要反映人均非农产值。

  3.3主成分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统计学中研究“物以类聚”问题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聚类分析在统计分析应用领域已经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聚类分析将分类对象置于一个多维空间中,按照它们空间关系的相似性(亲疏程度)进行分类,即聚类分析是一种建立分类的多元统计方法,它能够将一批样本(或变量)数据根据其诸多特征,按照在性质上的亲疏程度进行自动分类,产生多个分类结果。类内部的个体在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不同类之间个体的差异性较大。聚类分析中个体之间的“亲疏程度”是极为重要的,它将直接影响最终的聚类结果。

  根据上面提取的六个主成分运用SAS软件对孝南区杨店镇52个行政村进行聚类,得到以下聚类图(图1)。

  3.3杨店镇农村居民点整理分区结果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杨店镇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开展的先后顺序依次类推。第1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好,人均居民点占有面积大,有经济能力承担农村居民点整理,可见此地区适宜整理的程度最高,整理的难度相对最小,资金最易筹集,可最先在第1类地区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第1类区内村级经济实力强,位于镇区区位条件优越。其次是第3类,因为其人均耕地少,人均收入水平高,人们有改善住房的需求和经济承担能力;再是第6类,第2类,第4类,第5类,第7类(图2)。

  4 结论

  4.1研究结论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因素的主要因素,并运用主成分进行聚类,将杨店镇52个村进行聚类,分成了七个整理区,它们的整理成熟程度依次递减。

  第一区:爱国村 浐川村 红建村 碾盘村 新集村
  第二区:东方二村 东方一村 东街村国建村 回春村 解放村 井吴村 刘陈村 刘四村 木龙村 丰村 邱畈村 荣丰二村 童庙村 魏河村 杨店村 永红村 中店村
  第三区:兴隆村
  第四区:柏树村 高峰村 高兴村 高砦村 光芒村 侯庙村 焕新村 将军岗村 两河村 荣丰一村铁坝村 五龙村 新春村 新农村 巡抚村 杨刘村 张集村
  第五区:定心村 高岗村 双凤村 新征村 杨林村 杨砦村 张岗村
  第六区:骑龙村 新凤村 新国村
  第七区:园艺总场

  4.2讨论

  4.2.1聚类分析方法存在不足,指标的选取对结果影响大。

  指标的选择具有主观性,因为要考虑可获得性,综合性等因素,可能造成指标选取的不全面性,造成分析结果有所偏差。

  4.2.2整理秩序的排序受主观因素影响。

  通过聚类分析,将52个行政村分为七大类,但七大类的具体排序是在综合分析各村经济,环境及土地利用结构因素的基础之上,人为地进行整理排序,主观因素较强。

  4.2.3该研究方法仅限于理论方面的研究,具体实施需参考政府意愿和资金状况。另外本文的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地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百明.土地资源学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94-297.
  [2]冯晓强,姬明芳.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以孝感市为例[J].农业经济,2006(6),123-125.
  [3]高燕.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模式及政策选择[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4.
  [4]康晓琳,李世.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问题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788-2789.
  [5]刘咏莲,曲福田,姜海.江苏省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的评价分级[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23.
  [6]林坚,李尧.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潜力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1),58-65.
  [7]马兵,欧名豪,城市化进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以扬州市为例[J].广东土地科学,2007(10),16-20.
  [8]彭建,蒋一军,张清春,廖蓉.城市近郊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狼垡村为例[J].国土资源,2004,l6(5):17-20.
  [9]徐日辉,倪才英,曾珩.浅析农村宅基地整理[J].中国土地科学,2001(5),39-42.
  [10]许从,操勤,袁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安徽省生态环境质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2),118-119,179.
  [11]张宇,欧名豪,张全景.钩,该怎么挂——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政策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6(3),23-24.
  [12]赵哲远,戴温卓.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五种类型[J].村镇建设,1998(3),29.
  [13]周智.农村居民点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枝江市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6.
  [14]Andra Sorensen.Land Readjustmen and MetroPolitan Growth:An Examination of Suburban Land Development and Urban Sprawl in the Tokyo Metropolitan Area,Progress in Planning.2000(53):217-330.

附表